一种内置钢梁剪力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9642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置钢梁剪力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剪结构装配式住宅建筑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内置钢梁剪力墙。



背景技术:

当前,装配式建筑主要有钢筋混凝土装配式和钢结构装配式两大类,混凝土装配式在墙板安装装配过程中,需要依靠大量的支撑和支撑附件才能将墙板就位固定,工序繁杂、工期长,人力财力消耗大且存在安全隐患;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结构构造和安装方式均不尽完美:墙、梁分离,占用室内空间、影响美观、做防火涂层费用大、墙体挂件种类繁多,制造安装困难且造价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置钢梁剪力墙,该剪力墙结构简单、综合造价低,便于工厂化生产,施工过程省去了支撑和支撑附件,消除了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墙体,所述墙体内设有钢梁、预埋墙体连接板和钢筋,所述钢梁设置在墙体内上端,预埋墙体连接板设置在墙体的下部,所述钢梁、预埋墙体连接板和钢筋均伸出墙体的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钢梁为H型钢或工字钢,所述钢梁包括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和腹板,所述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和腹板围成的空间为钢梁的腹部。

进一步的,所述钢筋包括若干横向钢筋和若干纵向钢筋,所述若干横向钢筋和若干纵向钢筋固定连接成双层双向钢筋网片,所述双层双向钢筋网片通过钢筋钩筋连接钢筋骨架。

进一步的,所述钢梁的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和腹板上均设有焊钉,所述钢梁下翼缘板上的焊钉与墙体内部的结构钢筋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钢筋的上端弯制成P型箍,所述P型箍设置在钢梁的腹部与焊钉固定连接,通过焊钉与钢梁的腹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钢梁的两个端头伸出墙体左右端面处为主节点。

进一步的,所述预埋墙体连接板伸出墙体的左右端面。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内置钢梁剪力墙由钢梁、焊钉、横向钢筋、纵向钢筋、预埋墙体连接板和混凝土预制成为整体剪力墙板而且外观无接缝表面光洁。由于剪力墙采用了内置钢梁与结构钢筋相连接的构造方式,极大的增强了剪力墙的结构强度,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防火性能,剪力墙板安装就位、采用螺栓紧固连接、使装配施工实现了安全、快捷,省去了支撑和支撑附件的应用,消除了因为使用支撑和支撑附件而带来的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实用价值高,综合工程造价低,适合于工厂化生产制造,开辟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的新思路,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大力推广的必要。

所述钢梁为工字钢或H型钢,其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和腹板上均焊有焊钉,上翼缘板上焊接的焊钉与楼面、上层剪力墙下伸的钢筋绑扎到一起,下翼缘板上焊接的焊钉与墙体内部的钢筋连接,钢梁主节点伸出墙体左右两端,作为和钢柱固定连接的主节点。剪力墙内内置整根钢梁且伸出墙体的主节点与钢柱连接,连接后形成内置钢框架结构,增强了单体剪力墙和整体建筑的结构强度,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防火性能。

装配安装过程中,墙体吊装就位后,利用墙体上的螺栓主节点、预埋连接板与钢柱上对应的主节点、辅助节点固定连接后、形成了钢柱与钢梁剪力墙组合的内置钢框架结构,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因此省去了传统安装过程中必需的支撑和支撑附件,安装施工既安全又就位快捷,省去了繁杂的施工程序和人力物力不必要的消耗,消除了安全隐患、提升了施工效率。

所述钢梁、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预制混凝土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墙体内,横向钢筋、纵向钢筋和钢梁通过绑扎固定连接,所述纵向钢筋上端弯制有P型箍,所述P型箍设在钢梁的腹部与焊钉绑扎连接,通过焊钉与钢梁的腹板固定连接。所述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绑扎成双层双向钢筋网片、通过钢筋钩筋绑扎连接使双层双向钢筋网片连接成钢筋骨架后浇注于内置钢梁剪力墙内部,本实用新型兼具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优点,拓展加强了结构性能和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剖视图。

其中,1、钢梁;2、墙体;3、主节点;4、预埋墙体连接板;5、横向钢筋;6、焊钉;7、纵向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内置钢梁剪力墙,结构如图1和图2 所示,其包括墙体2,所述墙体2内设有钢梁1、预埋墙体连接板4和钢筋,所述钢梁1、预埋墙体连接板4和钢筋均向外伸出墙体2的端面。

所述钢筋包括若干横向钢筋5和若干纵向钢筋7,所述若干横向钢筋5和若干纵向钢筋7绑扎固定连接成双层双向钢筋网片,所述双层双向钢筋网片由钢筋钩筋连接。在所述纵向钢筋7上端部弯制成P型箍,所述P型箍设在钢梁1的腹部与焊钉6绑扎连接,通过焊钉6与钢梁1的腹板固定连接。

所述钢梁1为H型钢或工字钢,所述钢梁1的腹板、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上均设有焊钉6,所述钢梁1下翼缘板上的焊钉6与墙体2内的结构钢筋固定连接。

将钢梁1设置在钢梁剪力墙的上端,预埋墙体连接板4设置在钢梁剪力墙的下部,预埋墙体连接板4由钢板制成。纵向钢筋7的上端部弯制成P型箍,且纵向钢筋7的P型箍设在钢梁1的腹部与焊钉6绑扎连接,通过焊钉6与钢梁1的腹板固定连接。绑扎连接到一起的横向钢筋5和纵向钢筋7设置在钢梁剪力墙2的内部、且横向钢筋5的端头伸出墙体2的两侧、纵向钢筋7伸出墙体2的下端。钢筋制作完毕并且与钢梁绑扎连接到一起后、进行支模和混凝土浇注、使之凝固成整体内置钢梁剪力墙模块。

在装配过程中,钢柱吊装完成后,吊装该内置钢梁剪力墙,墙体2主节点3和预埋墙体连接板4与后浇段节点内的内置钢柱用螺栓连接,墙体2外露钢筋5与后浇段节点内的钢筋绑扎连接,墙体2外露钢筋7装配安装在第一层时、插入混凝土基础地梁内、装配安装在第二层及以上时、插入钢筋注浆套筒内与下层剪力墙和现浇楼面相连接。

内置钢梁剪力墙安装就位后,下端与楼面架空出一个现浇楼面距离,使墙体2外露的纵向钢筋7与现浇楼面钢筋与钢梁1上端面焊钉6连接,增加了内置钢梁剪力墙层间节点的连接面积,克服了内置钢梁剪力墙层间连接、单靠内置钢梁剪力墙侧面节点二次浇注连接面积小的结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