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悬臂石材背栓挂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1451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一种长悬臂石材背栓挂件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外围护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优化的长悬臂石材背栓挂件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国内外的新建筑、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建筑幕墙设计也日益多样化。作为一种高级建筑外墙,它备受建筑师和开发商青睐。为了能够有效地丰富建筑的立面效果,设计师通常会采用一些石材幕墙并配以灯光效果,通过石材面板和其他材料面板及灯光质感与色彩的对比呈现,实现建筑构思。但实际设计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石材幕墙与灯光设计条件相冲突的情况,石材幕墙预留灯槽占用较大空间且悬挑距离较大,使石材幕墙设计难度增大。

传统做法为:主体结构与钢龙骨A通过转接件连接,钢龙骨B与钢龙骨A通过转接件连接,钢龙骨C两端与钢龙骨B焊接,铝合金挂件A与钢龙骨C通过螺栓连接,石材面板与铝合金挂件B通过背栓连接,铝合金挂件A与铝合金挂件B挂接,并通过调节螺钉调节挂接深度。上述传统做法中,材料整体用量较大,成本较高,结构设计不合理且施工工序繁琐,不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长悬臂石材背栓挂件系统,其结构合理,可以降低材料用量及成本,简化施工工序,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实现工期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长悬臂石材背栓挂件系统,它包括竖龙骨、若干横龙骨、石材板及挂件;该竖龙骨两侧设有水平的连接件,各连接件末端与建筑主体固定连接,各横龙骨间隔设于相邻的竖龙骨之间;该横龙骨外侧面间隔设有若干该挂件,该挂件具有固定框,该固定框上表面固定设有第一挂接板,该固定框下表面固定设有第二挂接板;该第一挂接板截面呈L型,末端向上形成挂接部;该第二挂接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横板、第一竖板、第二横板、第二竖板及第三横板,该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之间形成U型槽;该石材板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背栓固定设有顶挂件及底挂件,该顶挂件呈倒U型,该底挂件呈h型;该挂接部插入至石材板底挂件的通槽内,且顶部不与该底挂件的通槽顶面接触;该第三横板位于该顶挂件的通槽内,且该顶挂件的通槽顶面穿设有调节螺栓,该调节螺栓的底端与该第三横板的顶面抵顶。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上下表面均向外水平延伸形成支撑板,所述第一竖板顶部设有第四横板;该第四横板位于该固定框下方支撑板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横龙骨外侧面通过螺钉固定设有截面呈T型的灯槽。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与所述横龙骨之间设有垫片,所述底挂件、顶挂件与所述石材板之间也设有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横龙骨和竖龙骨截面为矩形。

进一步的,所述横龙骨两端与所述竖龙骨之间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顶挂件的通槽顶面还穿设有防脱螺钉,该防脱螺钉的底端穿过所述第三横板。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第一挂接板及第一横板设有调节长孔,该调节长孔内设有紧固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传统做法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对材料用量进行了优化,降低了成本,简化了施工工序,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有利于实现工期控制;将石材面板顶底挂件位置与横龙骨合二为一,通过铝合金型材的合理设计,解决了悬挑过大的问题,为石材幕墙方案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长悬臂石材背栓挂件系统的纵剖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长悬臂石材背栓挂件系统的横剖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长悬臂石材背栓挂件系统的固定框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长悬臂石材背栓挂件系统,它包括竖龙骨1、若干横龙骨2、石材板3及挂件。该横龙骨2和竖龙骨1截面为矩形,该竖龙骨1两侧设有水平的连接件4,各连接件4末端与建筑主体5固定连接,各横龙骨2间隔设于相邻的竖龙骨1之间(例如通过焊接)。该横龙骨2外侧面间隔设有若干该挂件,该挂件具有固定框6,该固定框6上表面固定设有第一挂接板7,该固定框6下表面固定设有第二挂接板8。该第一挂接板7截面呈L型,末端向上形成挂接部71。该第二挂接板8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横板81、第一竖板82、第二横板83、第二竖板84及第三横板85,该第一竖板82和第二竖板84之间形成U型槽。该石材板3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背栓固定设有顶挂件31及底挂件32,该顶挂件31呈倒U型,该底挂件32呈h型。该挂接部71插入至石材板3底挂件32的通槽内,且顶部不与该底挂件32的通槽顶面接触。该第三横板85位于该顶挂件31的通槽内,且该顶挂件31的通槽顶面穿设有调节螺栓9,该调节螺栓9的底端与该第三横板85的顶面抵顶。该顶挂件31的通槽顶面还穿设有防脱螺钉10,该防脱螺钉10的底端穿过该第三横板85。该横龙骨2外侧面通过螺钉固定设有截面呈T型的灯槽21。本实用新型中水平荷载由石材板顶、底挂件共同承担,竖向自重荷载仅由石材板顶挂件承担。

进一步的,为了加强第二挂接板8的结构强度,该固定框6上下表面均向外水平延伸形成支撑板61,该第一竖板82顶部设有第四横板86。该第四横板86位于该固定框6下方支撑板61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该固定框6与该横龙骨2之间设有垫片,该底挂件32、顶挂件31与该石材板3之间也设有垫片。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为了调节石材板3的水平位置,该连接件4、该第一挂接板7及第一横板81设有调节长孔11,该调节长孔11内设有紧固螺栓12。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长悬臂石材背栓挂件系统设计,将石材板顶底挂件位置与横龙骨合二为一,通过铝合金型材的合理设计,解决了悬挑过大的问题,为石材幕墙方案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2、本实用新型减少了材料用量,降低了成本,简化了施工工序,有利于实现工期控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