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梁模板的紧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2075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梁模板的紧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加固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梁模板的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加固是利用碳纤维、粘钢、高压灌浆对建筑进行加强加固,广泛用于设计变更,增加梁、柱、悬挑梁、板等加固和变更工程,是目前建筑结构抗震加固工程上的一种钢筋后锚固利用结构胶作用的连接技术,是结构植筋加固与重型荷载紧固应用的最佳选择。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板、梁结构调整的钢筋补强预制梁修复植筋。施工过程中,梁模板铺设完毕后需要进行加固,传统模板加固方式采用对拉螺栓穿过模板从内侧进行加固,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对拉螺栓安装时需加套管,方可取出,有时由于套管的破坏使对拉螺栓与梁混凝土凝固在一起,只能采取电焊切割等方式将螺栓去除,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梁模板的紧固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一种梁模板的紧固装置,包括U型卡槽,所述U型卡槽包括卡槽左侧杆、卡槽右侧杆和卡槽横杆,在所述卡槽左侧杆和卡槽右侧杆侧面中部设有螺栓锁扣垫环,所述螺栓锁扣垫环与对拉螺栓杆相匹配,在所述对拉螺栓杆两端设有螺栓锁扣,在所述对拉螺栓杆上方设有架杆,在所述架杆和U型卡槽内设有U型结构的梁模板,所述梁模板包括左侧模板、右侧模板和横模板,在所述横模板与架杆、左侧模板与卡槽左侧杆、右侧模板与卡槽右侧杆的之间均设有空隙,在所述横模板与架杆、左侧模板与卡槽左侧杆、右侧模板与卡槽右侧杆的空隙处均设有多个缓冲块,在所述梁模板内侧设有防水涂层,所述防水涂层包括粘附层、基层和表面防水层,所述防水涂层与梁模板接触的端面从内向外依次为粘附层、基层和表面防水层,所述粘附层与梁模板对应连接,在所述基层内设有多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高度小于基层的厚度。

所述架杆左侧与卡槽左侧杆对应连接,所述架杆右侧与卡槽右侧杆对应连接。

所述对拉螺栓杆贯穿卡槽左侧杆和卡槽右侧杆。

所述缓冲块包括方木,所述方木与梁模板对应连接,所述方木与耐磨层对应连接,所述耐磨层与缓冲层对应连接,在所述缓冲层上设有多个粘固柱。

所述粘固柱包括若干个柱状的固定体和与之对应的粘合体,所述固定体的一端与缓冲层对应连接,另一端与粘合体对应连接,所述粘合体与需要接触的断面对应接触。

所述耐磨层包括多个耐磨梯形体,所述耐磨梯形体的一部分插在缓冲层中,另一部分伸出缓冲层与方木对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梁模板的紧固装置在使用时将首先要制作梁模板紧固装置,制作时应设计好尺寸,把卡槽左侧杆、卡槽右侧杆和卡槽横杆制造好,然后将U型卡槽左侧杆和卡槽右侧杆在指定位置进行穿孔,以便穿过对拉螺栓杆,然后将卡槽左侧杆、卡槽右侧杆和卡槽横杆通过钉子进行固定,最后将对拉螺栓杆穿过U型卡槽,悬上螺栓锁扣垫环和螺栓锁扣,完成U型卡槽的加固;根据建筑设计尺寸制作好梁模板,在梁模板内并通过缓冲块依次连接,施工时先调节螺栓锁扣将对拉螺栓杆调松,然后将U型卡槽从梁下部从下往上卡入梁模板适当位置,调整后调紧对拉螺栓杆,梁模板全部加固完成后,浇筑梁模板混凝土,待梁模板达到规定拆除时间时,将U型卡槽对拉螺栓杆缓慢松开,取下U型卡槽,至此梁模板紧固装置使用完毕。

2.本实用新型一种梁模板的紧固装置在梁模板内侧设有防水涂层为多层结构,其中最内层为粘附层,可以与梁模板板材的断面进行紧密的粘合,增加了对空气和水分的隔绝效果;中间为基层,并且在基层中设有限位柱,不仅保证了粘附层与表面防水层的结合牢固度,同时限位柱也增加了梁模板与混凝土的摩擦力,使梁模板与混凝土的结合更加稳固;最外层为表面防水层,减少水泥浆对梁模板的渗透,增加梁模板的使用寿命,同时在拆卸梁模板时,方便脱离。

3.本实用新型一种梁模板的紧固装置中的缓冲块中设有耐磨层、缓冲层和粘固柱,耐磨层和缓冲层可以增加方木接触面的摩擦力,提高方木的使用率;粘固柱不仅能够使梁模板与U型卡槽进行有效的粘合,且能够适应频繁的弯曲扭转变形,避免了U型卡槽在使用过程中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梁模板的紧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是图1中A部的结构详图;

图3为是图1中B部的结构详图

图中:1为卡槽左侧杆,2为卡槽右侧杆,3为卡槽横杆,4为螺栓锁扣垫环,5为螺栓锁扣,6为梁模板,61为左侧模板,62为右侧模板,63为横模板,7为缓冲块,71为方木,72为耐磨层,73为缓冲层,74为粘固柱,741为固定体,742为粘合体,8为架杆,9为对拉螺栓杆,10为粘附层,11为基层,12为表面防水层,13为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梁模板的紧固装置,包括U型卡槽,所述U型卡槽包括卡槽左侧杆1、卡槽右侧杆2和卡槽横杆3,在所述卡槽左侧杆1和卡槽右侧杆2侧面中部设有螺栓锁扣垫环4,所述螺栓锁扣垫环4与对拉螺栓杆9相匹配,在所述对拉螺栓杆9两端设有螺栓锁扣5,在所述对拉螺栓杆9上方设有架杆8,在所述架杆8和U型卡槽内设有U型结构的梁模板6,所述梁模板6包括左侧模板61、右侧模板62和横模板63,在所述横模板63与架杆8、左侧模板61与卡槽左侧杆1、右侧模板62与卡槽右侧杆2的之间均设有空隙,在所述横模板63与架杆8、左侧模板61与卡槽左侧杆1、右侧模板62与卡槽右侧杆2的空隙处均设有多个缓冲块7,在所述梁模板6内侧设有防水涂层,所述防水涂层包括粘附层10、基层11和表面防水层12,所述防水涂层与梁模板6接触的端面从内向外依次为粘附层10、基层11和表面防水层12,所述粘附层10与梁模板6对应连接,在所述基层11内设有多个限位柱13,所述限位柱13的高度小于基层11的厚度。粘附层10包括骨胶、皮胶、鲠胶、干酪素、血胶等动物胶;也包括酚醛树脂胶、聚醋酸乙烯树脂胶、脲醛树脂胶等合成树脂胶;还包括豆胶等植物胶等中的一种或数种。基层11的材料为PVC塑料、ABS塑料、PE塑料、PP塑料、EVA弹性体、PET塑料的一种或几种。表面防水层12可以为橡胶塑料类防水材料,以氯丁橡胶、丁基橡胶、三元乙丙橡胶、聚氯乙烯、聚异丁烯和聚氨酯等原材料,可制成弹性无胎防水卷材、防水薄膜、防水涂料、涂膜材料及油膏、胶泥、止水带等密封材料,具有抗拉强度高,弹性和延伸率大,粘结性、抗水性和耐气候性好等特点,可以冷用,使用年限较长;也可以为水泥类防水材料,对水泥有促凝密实作用的外加剂,如防水剂、加气剂和膨胀剂等,可增强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的憎水性和抗渗性。本实用新型一种梁模板的紧固装置在梁模板内侧设有防水涂层为多层结构,其中最内层为粘附层10,可以与梁模板板材的断面进行紧密的粘合,增加了对空气和水分的隔绝效果;中间为基层11,并且在基层11中设有限位柱13,不仅保证了粘附层10与表面防水层12的结合牢固度,同时限位柱也增加了梁模板6与混凝土的摩擦力,使梁模板6与混凝土的结合更加稳固;最外层为表面防水层12,减少水泥浆对梁模板的渗透,增加梁模板的使用寿命,同时在拆卸梁模板时,方便脱离。

如图1所示,所述架杆8左侧与卡槽左侧杆1对应连接,所述架杆8右侧与卡槽右侧杆2对应连接。所述对拉螺栓杆9通过螺栓锁扣垫环4贯穿卡槽左侧杆1和卡槽右侧杆2。本实用新型中对拉螺栓杆9与卡槽左侧杆1和卡槽右侧杆2形成U型结构,与梁柱能更好的接触固定;对拉螺栓锁扣与U型卡槽侧杆之间的螺栓锁扣垫环用于增大与侧杆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压强利于紧固。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缓冲块7包括方木71,所述方木71与梁模板6对应连接,所述方木71与耐磨层72对应连接,所述耐磨层72与缓冲层73对应连接,在所述缓冲层73上设有多个粘固柱74。缓冲层的材料主要为泡沫、塑料、聚乙烯泡沫、聚丙烯泡沫、聚苯乙烯泡沫和聚安酯泡沫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粘固柱74包括若干个柱状的固定体741和与之对应的粘合体742,所述固定体741的一端与缓冲层73对应连接,另一端与粘合体742对应连接,所述粘合体742与需要接触的断面对应接触。所述耐磨层72包括多个耐磨梯形体,所述耐磨梯形体的一部分插在缓冲层73中,另一部分伸出缓冲层73与方木71对应连接。耐磨层的材料主要有以下几大类:耐磨球、耐磨钢板、耐磨焊条、耐磨陶瓷、耐磨地坪、耐磨橡胶、耐磨管道、耐磨轴承、耐磨焊材、耐磨铸件、铸石、高分子、复合耐磨材料等其它耐磨材料。本实用新型一种梁模板的紧固装置中的缓冲块中设有耐磨层72、缓冲层73和粘固柱74,耐磨层72和缓冲层73可以增加方木接触面的摩擦力,提高方木的使用率;粘固柱74不仅能够使梁模板与U型卡槽进行有效的粘合,且能够适应频繁的弯曲扭转变形,避免了U型卡槽在使用过程中脱落。

本实用新型一种梁模板的紧固装置在使用时将首先要制作梁模板紧固装置,制作时应设计好尺寸,把卡槽左侧杆1、卡槽右侧杆2和卡槽横杆3制造好,然后将U型卡槽左侧杆1和卡槽右侧杆2在指定位置进行穿孔,以便穿过对拉螺栓杆9,然后将卡槽左侧杆1、卡槽右侧杆2和卡槽横杆3通过钉子进行固定,最后将对拉螺栓杆9穿过U型卡槽,悬上螺栓锁扣垫环4和螺栓锁扣5,完成U型卡槽的加固;根据建筑设计尺寸制作好梁模板6,在梁模板内并通过缓冲块7依次连接,施工时先调节螺栓锁扣5将对拉螺栓杆9调松,然后将U型卡槽从梁下部从下往上卡入梁模板6适当位置,调整后调紧对拉螺栓杆9,梁模板6全部加固完成后,浇筑梁模板混凝土,待梁模板6达到规定拆除时间时,将U型卡槽对拉螺栓杆9缓慢松开,取下U型卡槽,至此梁模板紧固装置使用完毕。

尽管已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