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电终端设备选配式承载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3427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建筑机电终端设备选配式承载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建筑机电终端设备选配式承载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建筑物各楼层顶部机电终端设备的安装工程中,各机电终端设备,如:空调风口、通风管道风口、空气过滤网、喷淋头、消防广播喇叭、消防弱电的烟感及温感探测器、摄像头、各种有线及无线信号终端或中继端、照明终端(含各式LED灯及普通灯管类的点光源、面光源等)、灯光效果终端和投影幕布等,在施工作业时由于各机电终端设备分别单独安装并存在交叉作业情况,致使施工过程混乱、施工精度差、施工效率低下,以及劳动力资源浪费等问题。此外,由于各机电终端设备独立布置,易造成工程整体布置效果美观程度不足等相关问题。

在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集成上述机电终端设备的相关产品,其使用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上述问题。然而,上述机电终端设备在此类产品上属于固定装配,其产品设计不具备灵活性,并不适用于上述各种类型机电终端设备的选配式安装。同时,从使用功能而言,当某一机电终端设备因故障等原因需要检修或更换时,其存在拆卸不便、或无法及时购置到相关部件的风险,这对产品的使用及维护造成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机电终端设备选配式承载机构,为各类机电终端设备的选配安装提供承载平台,能够快速拆装,为后期检修或更换提供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建筑机电终端设备选配式承载机构,至少包括翻边型承载构件、直边型承载构件、承载型端部构件、承载型背部加强构件、装配卡套、装配插件和几型连接件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翻边型承载构件的横截面为几型,沿纵向延伸为长条状,设有用于接驳喷头或线路通过的通孔、用于接驳空调风管的风孔、用于拼装组合的安装孔以及用于构成限位平面的破孔三棱挤型限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翻边型承载构件一侧壁的边沿为双直角折弯结构,另一侧壁的边沿为双直角折弯结构或为直角折弯结构或为平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直边型承载构件的横截面为倒U型,沿纵向延伸为长条状,设有用于拼装组合的安装孔、用于接驳空调风管的风孔以及用于接驳喷头或线路通过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型端部构件设有用于构成限位平面的破孔三棱挤型限位孔、用于拼装组合的安装孔以及用于增强构件结构强突的凸筋。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型端部构件横向的一侧边沿为直角折弯结构,相应的另一侧边沿为直角折弯且在其所形成平面的三个外侧边沿具有上翻边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型背部加强构件设有用于拼装组合的安装孔,其双侧边沿为凸筋加强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翻边型承载构件与所述直边型承载构件采用点位碰焊、铆接或丝杆方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卡套及装配插件具有特定抗扭矩及增强结构刚性的冲压成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几型连接件的横截面为凸型,延伸为块状,设有用于与所述承载型端部构件、或与所述承载型背部加强构件连接的安装孔以及与吊杆连接的孔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翻边型承载构件、直边型承载构件、承载型端部构件、承载型背部加强构件、装配卡套、装配插件和几型连接件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拼装组合,以满足各种机电终端设备的承载及快速拆装需求,为安装及后期检修或更换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SH-A型的建筑机电终端设备选配式承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SH-AA型的建筑机电终端设备选配式承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SH-ABA型的建筑机电终端设备选配式承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SH-A-group型的建筑机电终端设备选配式承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SH-AA-group型的建筑机电终端设备选配式承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SH-ABA-group型的建筑机电终端设备选配式承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翻边型承载构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翻边型承载构件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翻边型承载构件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直边型承载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承载型端部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承载型背部加强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装配卡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装配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几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翻边型承载构件;101-风孔;102-通孔;103-安装孔;104-破孔三棱挤型限位孔;105-双直角折弯结构;106-直角折弯结构;107-平面结构;2-直边型承载构件;3-承载型端部构件;301-直角折弯及上翻边结构端部;4-承载型背部加强构件;401-凸筋加强结构;5-装配卡套;6-装配插件;7-几型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建筑机电终端设备选配式承载机构,至少包括翻边型承载构件1、直边型承载构件2、承载型端部构件3、承载型背部加强构件4、装配卡套5、装配插件6和几型连接件7中的一种。施工人员可选择上述七种构件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组合拼装,以便容纳、承载、接驳根据建筑设计图纸设定的建筑机电终端设备并与之相匹配。

翻边型承载构件1的横截面为或或型,沿纵向延伸为长条状,其长度可根据建筑设计图纸的要求设定,用于接驳喷头或线路通过的通孔102、用于拼装组合的安装孔103以及若干破孔三棱挤型限位孔104,安装孔 103用于与承载型端部构件3或承载型背部加强构件4进行连接,翻边型承载构件1的AM面及AN面分别设置2个或2个以上的破孔三棱挤型限位孔104共同构成限位平面。翻边型承载构件1的AM面或AP面可设置与工程设计图纸规格尺寸相一致的用于接驳空调风管的风孔101,风孔101包括出风口和回风口,风孔101可设成矩形孔或圆形孔,翻边型承载构件1一侧壁边沿为双直角折弯结构105,另一侧壁边沿为双直角折弯结构105或为直角折弯结构106或为平面结构107。

直边型承载构件2的横截面为型,沿纵向延伸为长条状,设有用于拼装组合的安装孔、用于接驳空调风管的风孔以及用于接驳喷头或线路通过的通孔。

承载型端部构件3的横截面为型,其CN面设有用于构成限位平面的若干破孔三棱挤型限位孔,其CP面设有用于拼装组合的安装孔,以便与翻边型承载构件1或直边型承载构件2或几型连接件7装配。此外,其CP面还设有凸筋以增强构件的结构强度。承载型端部构件3的一侧为直角折弯并且在所形成的 CF面的三个外侧边沿具有上翻边的结构;另一侧的边沿为直角折弯结构。

承载型背部加强构件4横截面为型,其底面(DL面)设有用于与翻边型承载构件1、直边型承载构件2以及几型连接件7进行拼装组合的安装孔。

装配卡套5为具有特定抗扭矩及增强结构刚性的挤压成型结构,其采用碰焊的形式设置于翻边型承载构件1双直角折弯结构105沿纵向的两个端部,或以同样的方式设置于承载型端部构件3直角折弯及上翻边结构沿横向的两个端部301。

装配插件6具有与装配卡套5对应一致的特定抗扭矩及增强结构刚性的冲压成型结构。通过不同构件上的两个装配卡套5与一个装配插件6的过盈装配,确保不同构件间的快速、有效连接。如:相邻翻边型承载构件1之间的纵向连接,翻边型承载构件1与承载型端部构件3之间的连接。

翻边型承载构件1与直边型承载构件2采用点位碰焊、铆接或丝杆方式连接。

翻边型承载构件1与直边型承载构件2可根据工程设计图纸的需求具备各自独立或共同承载并有效接驳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终端设备的功能。

几型连接件7的横截面为型,延伸为块状,其GL面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翻边型承载构件、或与所述直边型承载构件、或与所述承载型端部构件、或与所述承载型背部加强构件连接的安装孔;其GU面上设有用于与吊杆连接的孔洞。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翻边型承载构件1可沿横向单独、或自身依次组合、或与直边型承载构件2相互组合构成不同类型的承载机构。如:1个翻边型承载构件1构成A型承载机构单元;由2个翻边型承载构件1构成AA型承载机构单元;由2个翻边型承载构件1与1个直边型承载构件2,构成ABA型承载机构单元,并可依此灵活扩展。

翻边型承载构件1,直边型承载构件2,当它们沿横向并排组合构成所述的 A型承载单元、AA型承载单元及ABA型承载单元时,两个翻边型承载构件1 相邻的两个AN面之间或AN面与紧邻的BN面之间采用多个点位碰焊、铆接或丝杆方式连接,确保连接的强度及平整性。

依据建筑机电终端设备布置图纸的设计要求,相同的上述承载机构单元可沿纵向依次排列并装配构成group型机构。如:A-group型机构、AA-group型机构以及ABA-group型机构等。

上述承载机构单元或group型机构在纵向的两端各装配一个与之造型及尺寸相匹配的承载型端部构件3则构成相应的承载机构系列产品。如:SH-A型、 SH-AA型、SH-ABA型、SH-A-group型、SH-AA-group型以及SH-ABA-group 型等产品。

承载机构单元包括但不限于前文所述的各类型,其可与对应的group型机构等依据建筑机电终端设备布置图纸的设计要求、工程实际需要或个性化创意需求,快速、灵活装配,构成包括但不限于前文所述的各系列产品,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便捷性与可扩展性,以满足建筑工程的各种具体需求。

翻边型承载构件1参与构成“SH-A型”产品时,AM面及AN面边沿均具有双直角折弯结构;其参与构成“SH-ABA型”产品时,AN面边沿仅具有直角折弯结构;其参与构成“SH-AA型”产品时,AN面边沿为直角折弯结构或为平面结构。

承载型背部加强构件4,其长度可根据建筑设计图纸的要求设定,当构成“SH-A型”、“SH-AA型”“及SH-ABA型”等产品时为与之匹配的选装件,当构成“SH-A-group型”、“SH-AA-group型”及“SH-ABA-group型”等产品时为与之匹配的必装件,其具有两个凸筋加强结构401;其DL面设置有多组与翻边型承载构件1及直边型承载构件2相对应的安装孔,以便与之紧密装配;其 DL面设置有便于与几型连接件装配的安装孔。在构成“SH-A-group型”、“SH-AA-group型”及“SH-ABA-group型”产品时,承载型背部加强构件4通过其上的安装孔401分别与相应的相邻承载单元上的安装孔连接,实现其紧密装配。

各型产品均可根据建筑设计图纸及建筑物各楼层顶部水平装饰面、顶部垂直装饰侧立面的要求水平安装或横向垂直安装,当选择水平安装时,吊杆的一端通过几型连接件7与承载型端部构件3或承载型背部加强构件4连接,吊杆的另一端可与建筑物相应楼层顶部的受力面或其它结构的受力面连接。

本实施例为“SH-A型”产品,由1个翻边型承载构件1,2个承载型端部构件3,8个装配卡套5,4个装配插件6以及4个几型连接件7组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