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位斜出浆孔式半连接灌浆套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1639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限位斜出浆孔式半连接灌浆套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节点连接,具体涉及一种限位斜出浆孔式半连接灌浆套筒,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几年,国家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推广力度越来越大,且以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尤为突出。“十三五期间”装配式混凝土高层剪力墙结构的占比将从现在的不足5%提高到30%。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由于结构构件都是从工厂预制好之后运到现场进行安装,构件之间就得需要通过一定的连接方式连接起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预制剪力墙构件之间的连接就是通过灌浆套筒的方式进行连接。当前应用比较多的是半连接灌浆套筒,套筒一端已经通过螺纹与钢筋连接好,另一端将构件预留的钢筋插入之后,进行灌浆,最后封堵。这种灌浆套筒在应用当中存在不少问题,在实际灌浆施工过程中无法控制灌浆的质量,而且插入的钢筋往往会与套筒内壁接触,由于灌浆料灌注不足会导致连接不好,达不到要求的质量效果。还有灌浆套筒出浆孔的下边缘在套筒顶部下面,这样会由于灌浆料良好的流动性导致套筒难以灌满,影响套筒连接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限位斜出浆孔式半连接灌浆套筒,能够保证灌浆施工质量控制、套筒灌浆密实,从而保证套筒灌浆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限位斜出浆孔式半连接灌浆套筒,包括筒体、注浆孔和出浆孔,所述出浆孔设置为向上倾斜式,且其端部内壁下边缘与筒体内壁顶部齐平或高于筒体内壁顶部;所述筒体底部设有内径大于钢筋直径的限位孔,且其外边缘为平滑弧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平滑弧形结构为凹槽、U型槽或V型槽,保证构件吊装时利用自身重力使钢筋能够在受压时插入筒体里面。

优选地,当钢筋置于限位孔中心位置时,限位孔侧壁的厚度c与内筒的长度a的比值大于钢筋与限位孔的净距d与限位孔的长度b的比值。

优选地,注浆孔和出浆孔的内径与内筒的长度a的比值在1/12~1/8之间。

优选地,注浆孔和出浆孔的伸出长度与内筒的长度a的比值在1/8~1/6之间。

优选地,筒体内径与内筒的长度a的比值在1/6~1/4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筒体底部设置限位孔,保证钢筋能够竖直的插入到筒体中间位置,不会与筒体内壁发生接触,可以保证灌浆的密实度,保证灌浆的质量;

(2)本实用新型将出浆孔设置成向上倾斜式,可以保证灌浆料完全充满于灌浆套筒,保证灌浆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述限位斜出浆孔式半连接灌浆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限位斜出浆孔式半连接灌浆套筒的尺寸示意图;

图中:1出浆孔,2灌浆料,3筒体,4注浆孔,5限位孔,6钢筋,a内筒的长度,b限位孔的长度,c限位孔侧壁的厚度,d钢筋与限位孔的净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限位斜出浆孔式半连接灌浆套筒,包括筒体3、注浆孔4和出浆孔1,所述出浆孔1设置为向上倾斜式,且其端部内壁下边缘与筒体3内壁顶部齐平或略高于筒体3内壁顶部;所述筒体3底部设有内径略大于钢筋6直径的限位孔5,且其外边缘为平滑弧形结构。所述平滑弧形结构为V型槽,所述出浆孔1和注浆孔4分别设置于筒体3上下两端的侧壁上。

当钢筋6置于限位孔5中心位置时,限位孔侧壁的厚度c与内筒的长度a的比值大于钢筋与限位孔的净距d与限位孔的长度b的比值,注浆孔4和出浆孔1的内径与内筒的长度a的比值在1/12~1/8之间,注浆孔4和出浆孔1的伸出长度与内筒的长度a的比值在1/8~1/6之间,筒体3内径与内筒的长度a的比值在1/6~1/4之间。

其中,限位孔5将插入的钢筋6限制于筒体3中间位置,不会与筒体3内壁发生接触;出浆孔1设置成向上倾斜式,保证在灌浆料2从出浆孔1流出时筒体3内部是灌满充实的。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技术方案的本身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