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预埋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4642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预埋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预埋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预埋件。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五金行业也进行高速发展时期,而预埋件作为混凝 土预制构件,市场占有量也逐年增加。随着建筑结构的复杂多样,工程中预埋件应用环境越 来越复杂,对预埋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的普通槽式预埋件在使用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尺寸型号不一致,多个锚筋与槽钢焊接固定后底面不再同一平面上,焊接过程中锚杆的位置容易发生偏移,导致使用过程中位置不对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埋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预埋件,包括槽钢、槽钢底板、槽钢边缘、锚筋、锚杆和锚杆底座,所述槽钢由槽钢底板和槽钢边缘组成,所述槽钢由槽钢底板和槽钢边缘组成,且槽钢边缘设置在槽钢底板上方的两侧,所述槽钢底板的底部设置有焊接面,焊接面的左右两边均设置有限位挡块B,焊接面的上边设置有限位挡块A,所述焊接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定位螺栓孔,所述锚筋由锚杆和锚杆底座组成,且锚杆底座设置在锚杆的底部,所述锚杆的顶端设置有锚杆顶面,所述锚筋通过锚杆顶面与焊接面接触后焊接与槽钢固定。

优选的,所述槽钢和锚筋均为一次热轧制造成型。

优选的,所述锚杆顶面的尺寸小于焊接面的尺寸,且锚杆顶面与焊接面焊接前光滑处理。

优选的,所述焊接面与对应的锚筋至少设置有三个,且锚筋的尺寸大小相同。

优选的,所述锚杆选为棱柱或圆柱形,且对应的焊接面选为长方形或圆形。

优选的,所述槽钢边缘上的拐角处均设置为圆弧角。

优选的,所述槽钢和锚筋表面镀锌钝化处理,且槽钢和锚筋经离心处理后镀锌厚度不低于60u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生产使用更加方便,通过在槽钢底板的底部设置焊接面与锚筋顶部的锚杆顶面对应,利用限位挡块限制锚杆在焊接过程中错位偏移,焊接过程中将挡块与锚杆共同焊接提高连接的稳固,提高抗拉强度,预埋件表面镀锌处理提高抗腐蚀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槽钢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槽钢的仰视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槽钢的仰视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锚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锚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槽钢;11-槽钢底板;12-槽钢边缘;13-焊接面;14-限位挡块A;15-限位挡块B;16-定位螺栓孔;2-锚筋;21-锚杆;22-锚杆底座;23-锚杆顶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预埋件,包括槽钢1、槽钢底板11、槽钢边缘12、锚筋2、锚杆21和锚杆底座22,槽钢1由槽钢底板11和槽钢边缘12组成,槽钢1由槽钢底板11和槽钢边缘12组成,且槽钢边缘12设置在槽钢底板11上方的两侧,槽钢底板11的底部设置有焊接面13,焊接面13的左右两边均设置有限位挡块B 15,焊接面13的上边设置有限位挡块A 14,焊接面1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定位螺栓孔16,锚筋2由锚杆21和锚杆底座22组成,且锚杆底座22设置在锚杆21的底部,锚杆21的顶端设置有锚杆顶面23,锚筋2通过锚杆顶面23与焊接面13接触后焊接与槽钢1固定。

槽钢1和锚筋2均为一次热轧制造成型,锚杆顶面23的尺寸小于焊接面13的尺寸,且锚杆顶面23与焊接面13焊接前光滑处理,提高焊接的牢固性,焊接面13与对应的锚筋2至少设置有三个,且锚筋2的尺寸大小相同,槽钢边缘12上的拐角处均设置为圆弧角,槽钢1和锚筋2表面镀锌钝化处理,且槽钢1和锚筋2经离心处理后镀锌厚度不低于60um。

请参阅由图3、图4、图5和图6锚杆21选为棱柱或圆柱形,且对应的焊接面13选为长方形或圆形,根据不同的使用位置和强度要求选择对应的锚杆21的形状,并更改对应的焊接面13的形状。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使用生产该混凝土预埋件时,分别将槽钢1和锚筋2均为一次热轧制造成型后,经过金属处理后,锚筋2通过锚杆顶面23与焊接面13接触后,通过限位挡块A和限位挡块B限制锚筋2在槽钢1上面的相对位置,通过焊接的方式将锚筋2与槽钢1固定,且焊接过程中将限位挡块与锚筋2同时焊接,提高焊接强度,锚杆顶面23与焊接面13焊接前光滑处理保证焊接后多个锚杆底座22在同一平面上,避免高度不齐导致使用过程中出现配合偏移。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