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0974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外架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工程中常有的建筑外架有落地架和自升式爬架两种,其中,落地架需要在工程现场搭建,先将架管一根一根地连接,再铺设脚手板、挂安全网,工作量很大,浪费工程时间,且搭建落地架管材及脚手板等材料的用量很大,外架的成本高。自升式爬架通过提升葫芦带动导轮组沿导轨的上下相对运动实现爬架的升降运动,但其结构复杂,施工管理要求高,成本也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包括: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能够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建筑外墙上,且所述底座组件上设有用于安装钢板防护网的防护杆;安装架组件,通过第一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底座组件上;脚手板,通过第二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架组件上;所述钢板防护网,安装在所述防护杆上;其中,所述安装架组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能够与所述底座组件实现紧固连接(指安装架组与底座组件固定连接,二者不能够相对运动)或活动连接(指安装架组与底座组件的连接不固定,二者能够以相对运动),所述安装架组件与所述底座组件紧固连接时,所述安装架组件与所述底座组件相固定,所述安装架组件与所述底座组件活动连接时,能够调整所述安装架组件与所述底座组件相对位置。

具体地,脚手板可以包括多块子板也可以是一块整板。

本方案实现了建筑外架的模块化生产,该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在出厂时完成装配工作,将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运输到工程现场后,直接根据建筑外墙的尺寸及形状,将相应数目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首尾相抵靠的安装到建筑外墙上即可,这样大大减小了搭建建筑外架的工作量,节省工程时间。本方案中,建筑外架的搭建过程如下,先将相应数量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围绕建筑底层的外墙安装一圈,然后再将相应数量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围绕建筑第二层的外墙安装一圈,这样便完成了建筑外架的搭建,完成底层外墙的施工作业后,将底层外墙上的所有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拆下,之后将这些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绕过上层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吊升至建筑第三层位置,最后将这些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安装在第三层外墙上,用以对第三层外墙上进行施工,以此类推,通过两层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交替循环爬升便可使工人完成整个建筑外墙的施工,大大降低建筑外架材料的用量,降低了搭建外架的成本。其中,墙壁拐角部分,先调整拐角一侧墙壁上紧邻拐角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中的第一连接件,使安装架组件与底座组件活动连接,之后调整安装架组件的位置,使该安装架组件伸出外墙拐角,以使该安装架组件上的脚手板与拐角另一侧墙壁上紧邻拐角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的脚手板抵触,然后再调整所述第一连接件使所述安装架组件与底座组件固定连接。

并且,本方案提供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可重复使用,完成一栋建筑外墙的施工工作后,拆下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还可在其他建筑外墙上使用,安装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可根据建筑外墙的具体形状尺寸及相邻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的安装位置调整安装架组件与底座组件的相对位置,以使产品适用于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外墙,这样避免了建筑外架材料的浪费,大幅降低了工程的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底座组件包括两个三脚架,每个所述三脚架上分别设有所述防护杆,所述防护杆靠近所述三脚架的前端。

三脚架的结构简单且支撑效果好,底座组选用两个三脚架可在保证底座组件具有良好支撑效果的同时降低产品的成本。可选地,三脚架可由两槽钢和一焊管焊接而成,两槽钢的一端成直角焊接在一起,两槽钢的另一端分别焊接焊管两端,防护杆焊接在水平设置的槽钢上,且防护杆与槽钢连接处设有加强筋,三脚架这样设计成本低且支撑效果好,其中三脚架的焊管通常选用φ48.3×3.5的流体用焊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安装架组件包括:两根安装杆,所述两根安装杆平行且间隔设置,每根所述安装杆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两个三脚架连接;至少一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支撑在所述两根安装杆之间。

该方案中,两根安装杆用于安装脚手板,支撑在所述两根安装杆之间的支撑杆增大了安装架组件的强度,这样设计安装件的结构简单、成本低,且结构稳定性高。

具体地,脚手板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安装杆的长度,以使两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抵靠后,两脚手板间不存在间隙。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每个所述三脚架的前后两端各设置一个吊耳。

本方案为方便吊升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在三脚架上设置了吊耳,这样可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吊升的效率,从而加快工程进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防护杆上部和下部各设一根栏杆,每根所述栏杆分别与所述两个三脚架上的所述防护杆连接,所述钢板防护网通过第一U形螺栓与所述栏杆连接。

本方案中,在防护杆上加设栏杆,并将钢板防护网安装在栏杆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钢板防护网通过第一U形螺栓与栏杆连接,这样工人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钢板防护网与栏杆的相对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脚手板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够与所述安装架组件实现紧固连接(指安装架组与脚手板固定连接,二者不能够相对运动)或活动连接(指安装架组与脚手板的连接不固定,二者能够以相对运动),所述脚手板与所述安装架组件紧固连接时,所述脚手板与所述安装架组件相固定,所述脚手板与所述安装架组件活动连接时,能够调整所述脚手板与所述安装架组件相对位置。

该方案中,脚手板与安装架组件相对位置可调,安装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可根据建筑外墙的具体形状尺寸及相邻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的安装位置调整安装架组件与脚手板的相对位置,以使产品更好地适应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外墙。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多个第二U形螺栓,所述多个第二U形螺栓中的一半套装在所述两根安装杆中的一根上并分别与所述两个三脚架连接,所述多个第二U形螺栓中的另一半套装在所述两根安装杆中的另一根上并分别与所述两个三脚架连接。

具体地,每个三脚架上对应第二U形螺栓各设置相应数目的安装孔组,每个所述安装孔组包括两个通孔,所述第二U形螺栓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通孔后与螺母旋合。拧紧螺母时,安装杆与三脚架固定连接,拧松螺母时,安装杆与三脚架活动连接,可调整安装杆与三脚架的相对位置。

该方案中,安装杆通过第二U形螺栓与三脚架连接,三脚架位于安装杆的下方,第二U形螺栓围绕在安装杆的前方、上方和后方,这样第二U形螺栓可有效避免安装杆从三脚架上脱落的问题发生,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其中优选地,支撑杆的两端通过套装件套装在两安装杆上,支撑杆的两端与安装杆的相对位置可以分别进行调整,这样设计使得两安装杆相对三脚架的位置可以分别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两安装杆与三脚架的相对位置可以不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多个第三U形螺栓,所述多个第三U形螺栓中的一半套装在所述两根安装杆中的一根上,所述多个第三U形螺栓中的另一半套装在所述两根安装杆中的另一根上,且所述多个第三U形螺栓分别与所述脚手板连接。

具体地,脚手板的左右两端对应第三U形螺栓各设置相应数目的安装孔组,每个所述安装孔组包括两个通孔,所述第三U形螺栓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通孔后与螺母旋合。拧紧螺母时,安装杆与脚手板固定连接,拧松螺母时,安装杆与脚手板活动连接,可调整脚手板与安装杆的相对位置。

相关技术中,通常在脚手板两侧设置挂钩,脚手板通过挂钩挂在建筑外架上,这样脚手板容易从建筑外架上脱落,存在安全隐患。本方案中,脚手板通过第三U形螺栓与安装杆连接,第三U形螺栓套设在安装杆上并与脚手板连接,保证第三U形螺栓不会从安装杆上脱落,从而可有效避免脚手板从安装杆上脱落的问题发生,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脚手板的下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角钢,与第三U形螺栓配合的安装孔组设置在角钢上。

安装孔组直接设置在角钢上的话第三U形螺栓的两端会穿过安装孔伸到脚手板之上,这样容易绊倒工人,存在安全隐患,在脚手板上焊接角铁,将安装孔组设置在角铁上解决了上述问题,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为螺栓,所述螺栓上套设有垫片。

该方案中,在外墙和三脚架上预留空洞,螺栓穿过外墙和三脚架上的空洞与螺母旋合,从而完成三脚架的安装固定。具体地,螺栓可选用勾头螺栓等专用外墙连接螺栓,为避免出现螺栓头部对墙体产生的压强过大导致墙体损坏的问题,可在螺栓上套装垫片。并且,垫片还可防止螺杆从外墙孔洞中脱出的问题发生,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还包括:至少一根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一端与所述三脚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连接。

加强杆增大了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的强度,提升了产品结构的稳定性。优选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扣接件与三脚架和支撑杆连接,其中,加强杆通常选用φ48.3×3.5的流体用焊管。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安装在外墙上的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安装在外墙上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三脚架与外墙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所示的三脚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6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外墙,2三脚架,201槽钢,2011加强筋,202焊管,3固定件,301垫片,4安装杆,5支撑杆,6第二U形螺栓,7第三U形螺栓,8脚手板,9吊耳,10防护杆,11钢板安装网,12栏杆,13加强杆,14第一U形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包括: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可通过固定件3固定在建筑外墙1上,且所述底座组件上设有用于安装钢板防护网11的防护杆10;安装架组件,通过第一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底座组件上;脚手板8,通过第二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架组件上;所述钢板防护网11,安装在所述防护杆10上;其中,所述安装架组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可与所述底座组件实现紧固连接(指安装架组与底座组件固定连接,二者不可相对运动)或活动连接(指安装架组与底座组件的连接不固定,二者可以相对运动),所述安装架组件与所述底座组件紧固连接时,所述安装架组件与所述底座组件相固定,所述安装架组件与所述底座组件活动连接时,可调整所述安装架组件与所述底座组件相对位置。

具体地,脚手板8可以包括多块子板也可以是一块整板。

本方案实现了建筑外架的模块化生产,该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在出厂时完成装配工作,将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运输到工程现场后,直接根据建筑外墙1的尺寸及形状,将相应数目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首尾相抵靠的安装到建筑外墙1上即可,这样大大减小了搭建建筑外架的工作量,节省工程时间。本方案中,建筑外架的搭建过程如下,先将相应数量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围绕建筑底层的外墙1安装一圈,然后再将相应数量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围绕建筑第二层的外墙1安装一圈,这样便完成了建筑外架的搭建,完成底层外墙1的施工作业后,将底层外墙1上的所有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拆下,之后将这些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绕过上层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吊升至建筑第三层位置,最后将这些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安装在第三层外墙1上,用以对第三层外墙1上进行施工,以此类推,通过两层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交替循环爬升便可使工人完成整个建筑外墙1的施工,大大降低建筑外架材料的用量,降低了搭建外架的成本。其中,墙壁拐角部分,先调整拐角一侧墙壁上紧邻拐角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中的第一连接件,使安装架组件与底座组件活动连接,之后调整安装架组件的位置,使该安装架组件伸出外墙1拐角,以使该安装架组件上的脚手板8与拐角另一侧墙壁上紧邻拐角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的脚手板8抵触,然后再调整所述第一连接件使所述安装架组件与底座组件固定连接。

并且,本方案提供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可重复使用,完成一栋建筑外墙1的施工工作后,拆下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还可在其他建筑外墙1上使用,安装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可根据建筑外墙1的具体形状尺寸及相邻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的安装位置调整安装架组件与底座组件的相对位置,以使产品适用于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外墙1,这样避免了建筑外架材料的浪费,大幅降低了工程的成本。

如图1至图6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底座组件包括两个三脚架2,每个所述三脚架2上分别设有所述防护杆10,所述防护杆10靠近所述三脚架2的前端。

三脚架2的结构简单且支撑效果好,底座组选用两个三脚架2可在保证底座组件具有良好支撑效果的同时降低产品的成本。可选地,三脚架2可由两槽钢201和一焊管202焊接而成,两槽钢201的一端成直角焊接在一起,两槽钢201的另一端分别焊接焊管202两端,防护杆10焊接在水平设置的槽钢201上,且防护杆10与槽钢201连接处设有加强筋2011,三脚架2这样设计成本低且支撑效果好,其中三脚架2的焊管202通常选用φ48.3×3.5的流体用焊管。

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安装架组件包括:两根安装杆4,所述两根安装杆4平行且间隔设置,每根所述安装杆4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两个三脚架2连接;至少一根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支撑在所述两根安装杆4之间。

该方案中,两根安装杆4用于安装脚手板8,支撑在所述两根安装杆4之间的支撑杆5增大了安装架组件的强度,这样设计安装件的结构简单、成本低,且结构稳定性高。

具体地,脚手板8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安装杆4的长度,以使两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抵靠后,两脚手板8间不存在间隙。

如图6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每个所述三脚架2的前后两端各设置一个吊耳9。

本方案为方便吊升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在三脚架2上设置了吊耳9,这样可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吊升的效率,从而加快工程进度。

如图4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防护杆10上部和下部各设一根栏杆12,每根所述栏杆12分别与所述两个三脚架2上的所述防护杆10连接,所述钢板防护网11通过第一U形螺栓14与所述栏杆12连接。

本方案中,在防护杆10上加设栏杆12,并将钢板防护网11安装在栏杆12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钢板防护网11通过第一U形螺栓14与栏杆12连接,这样工人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钢板防护网11与栏杆12的相对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脚手板8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可与所述安装架组件实现紧固连接(指安装架组与脚手板8固定连接,二者不可相对运动)或活动连接(指安装架组与脚手板8的连接不固定,二者可以相对运动),所述脚手板8与所述安装架组件紧固连接时,所述脚手板8与所述安装架组件相固定,所述脚手板8与所述安装架组件活动连接时,可调整所述脚手板8与所述安装架组件相对位置。

该方案中,脚手板8与安装架组件相对位置可调,安装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可根据建筑外墙1的具体形状尺寸及相邻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的安装位置调整安装架组件与脚手板8的相对位置,以使产品更好地适应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外墙1。

如图4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多个第二U形螺栓6,所述多个第二U形螺栓6中的一半套装在所述两根安装杆4中的一根上并分别与所述两个三脚架2连接,所述多个第二U形螺栓6中的另一半套装在所述两根安装杆4中的另一根上并分别与所述两个三脚架2连接。

具体地,每个三脚架2上对应第二U形螺栓6各设置相应数目的安装孔组,每个所述安装孔组包括两个通孔,所述第二U形螺栓6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通孔后与螺母旋合。拧紧螺母时,安装杆4与三脚架2固定连接,拧松螺母时,安装杆4与三脚架2活动连接,可调整安装杆4与三脚架2的相对位置。

该方案中,安装杆4通过第二U形螺栓6与三脚架2连接,三脚架2位于安装杆4的下方,第二U形螺栓6围绕在安装杆4的前方、上方和后方,这样可有效避免安装杆4从三脚架2上脱落的问题发生,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其中优选地,支撑杆5的两端通过套装件套装在两安装杆4上,支撑杆5的两端与安装杆4的相对位置可以分别进行调整,这样设计使得两安装杆4相对三脚架2的位置可以分别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两安装杆4与三脚架2的相对位置可以不同。

如图4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多个第三U形螺栓7,所述多个第三U形螺栓7中的一半套装在所述两根安装杆4中的一根上,所述多个第三U形螺栓7中的另一半套装在所述两根安装杆4中的另一根上,且所述多个第三U形螺栓7分别与所述脚手板8连接。

具体地,脚手板8的左右两端对应第三U形螺栓7各设置相应数目的安装孔组,每个所述安装孔组包括两个通孔,所述第三U形螺栓7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通孔后与螺母旋合。拧紧螺母时,安装杆4与脚手板8固定连接,拧松螺母时,安装杆4与脚手板8活动连接,可调整脚手板8与安装杆4的相对位置。

第三U形螺栓相关技术中,通常在脚手板两侧设置挂钩,脚手板通过挂钩挂在建筑外架上,这样脚手板容易从建筑外架上脱落,存在安全隐患。本方案中,脚手板8通过第三U形螺栓7与安装杆4连接,第三U形螺栓7套设在安装杆4上并与脚手板8连接,保证第三U形螺栓7不会从安装杆4上脱落,从而可有效避免脚手板8从安装杆4上脱落的问题发生,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脚手板8的下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角钢,与第三U形螺栓7配合的安装孔组设置在角钢上。

安装孔组直接设置在角钢上的话第三U形螺栓7的两端会穿过安装孔伸到脚手板8之上,这样容易绊倒工人,存在安全隐患,在脚手板8上焊接角铁,将安装孔组设置在角铁上解决了上述问题,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

如图5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固定件3为螺栓,所述螺栓上套设有垫片301。

该方案中,在外墙1和三脚架2上预留空洞,螺栓穿过外墙1和三脚架2上的空洞与螺母旋合,从而完成三脚架2的安装固定。具体地,螺栓可选用勾头螺栓等专用外墙1连接螺栓,为避免出现螺栓头部对墙体产生的压强过大导致墙体损坏的问题,可在螺栓上套装垫片301。并且,垫片301还可防止螺杆从外墙1孔洞中脱出的问题发生,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还包括:至少一根加强杆13,所述加强杆13一端与所述三脚架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5连接。

加强杆13增大了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架的强度,提升了产品结构的稳定性。优选地,加强杆13的两端分别通过扣接件与三脚架2和支撑杆5连接,其中,加强杆13通常选用φ48.3×3.5的流体用焊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