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边连接金属面夹芯屋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8920阅读:15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咬边连接金属面夹芯屋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现代化建筑物展现在人民们面前,如玻璃墙体、金属体包装等。目前又有许多新型建筑物采用金属板做屋顶面,即用金属薄板代替传统的屋面材料,尤其是近些年,随着建筑金属材料及其加工和涂装技术的发展,金属屋面已经成为非居住建筑物的主流形式。

金属屋面板之间一般采用卷边连接,即屋面板两端均设置有卷边,两块金属屋面板之间通过卷边叠搭进行连接;但是这种卷边叠搭连接不紧固容易造成扣合处脱口;同时金属板面的连接处绝热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金属板面连接紧固、防水绝热的一种咬边连接金属面夹芯屋面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咬边连接金属面夹芯屋面板,包括上基板、底板和填充在所述上基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绝热层;所述绝热层与所述上基板和所述底板粘接;

所述上基板包括分别设置在两端的母边和公边;

所述母边包括第一立肋、第一倾斜段和第一弯钩段;所述第一立肋倾斜向上且底部与所述上基板一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倾斜段倾斜向上且底部与所述第一立肋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钩段其中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倾斜段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钩段截面为开口向下且向所述上基板外侧弯曲的门形弯曲状;所述第一弯钩段另一端部连接有弯曲向门形开口的折钩段;

所述公边包括第二立肋、第二倾斜段和第二弯钩段;所述第二立肋倾斜向上且底部与所述上基板另一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倾斜段倾斜向上且底部与所述第二立肋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钩段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倾斜段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钩段截面为开口向下且向所述上基板内侧弯曲的门形弯曲状;所述公边与所述母边适配;

所述绝热层包括设置在端面上的两个用于安装隔热插件的预留槽;

所述底板包括分别与两端部一体铸造的向上突起的突起段和与底板共面的延伸段;所述突起段的突起高度大于所述延伸段的厚度;所述突起段与所述延伸段适配。

较佳的,所述上基板为冷轧薄钢板;所述上基板还包括热镀或涂覆在所述上基板外表面的防锈层。

较佳的,所述上基板的所述公边与所述母边之间间隔设置有通过上基板弯折的若干凸肋;所述凸肋上端与所述上基板的板面高度差为2~4mm;所述底板与所述上基板的凸肋相对应位置上也设置有通过所述底板弯折的若干凸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金属屋面板设置了公边和母边,两个金属屋面板都采用咬边连接,连接紧固不易脱离;在绝热层还设置有预留槽放置隔热插件保证金属屋面板的保暖;同时将金属屋面板与檩条通过咬边固定连接保证了金属屋面板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咬边连接金属面夹芯屋面板,包括上基板1、底板2和填充在所述上基板1与所述底板2之间的绝热层3;所述绝热层3与所述上基板1和所述底板2粘接;

所述上基板1包括分别设置在两端的母边4和公边5;

所述母边4包括第一立肋8、第一倾斜段和第一弯钩段7;所述第一立肋8倾斜向上且底部与所述上基板1一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倾斜段倾斜向上且底部与所述第一立肋8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钩段7其中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倾斜段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钩段7截面为开口向下且向所述上基板1外侧弯曲的门形弯曲状;所述第一弯钩段7另一端部连接有弯曲向门形开口的折钩段;

所述公边5包括第二立肋10、第二倾斜段和第二弯钩段9;所述第二立肋10倾斜向上且底部与所述上基板1另一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倾斜段倾斜向上且底部与所述第二立肋10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钩段9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倾斜段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钩段9截面为开口向下且向所述上基板1内侧弯曲的门形弯曲状;所述公边5与所述母边4适配;或者,

所述公边5和所述母边4由所述上基板一体弯折而成且所述公边5与所述母边4适配。

所述绝热层3包括设置在端面上的两个用于安装隔热插件的预留槽6;

所述底板2包括分别与两端部一体铸造的向上突起的突起段11和与底板2共面的延伸段12;所述突起段11的突起高度大于所述延伸段12的厚度;所述突起段11长度小于所述延伸段12的长度;所述突起段11与所述延伸段12适配;

本实施例设计合理,不仅提高了金属屋面板的稳定性以及金属屋面板之间的连接紧固性,金属屋面板不易散落和分离;咬边连接金属面夹芯屋面板通过上基板的公边5与母边4适配咬边连接,咬边连接金属面夹芯屋面板连接更加紧固,同时在咬边连接金属面夹芯屋面板的绝热层3端面上还设置有预留槽6,将隔热插件放置在所述预留槽内,提高咬边连接金属面夹芯屋面板连接处的绝热性。

实施例2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较佳的,所述上基板1为冷轧薄钢板;所述上基板1还包括热镀或涂覆在所述上基板1外表面的防锈层。

所述上基板1的所述公边与所述母边之间间隔设置有通过上基板1弯折的若干凸肋;所述凸肋上端与所述上基板1的板面高度差为2~4mm;所述底板2与所述上基板1的凸肋相对应位置上也设置有通过所述底板2弯折的若干凸肋。

本实施例所述凸肋用于提高刚度,保证所述上基板1和底板2的整体刚度;防止重物将咬边连接金属面夹芯屋面板挤压变形。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