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的热收缩覆盖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82461发布日期:2018-11-09 18:14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建筑结构的热收缩覆盖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由聚合物片材为建筑结构的屋顶和墙壁提供保护性覆盖,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受损或正在施工的屋顶的临时覆盖,或者作为在屋顶覆盖层或墙壁包覆层下面的永久性衬垫。

背景技术

聚合物片材用于保护受损屋顶或为正在施工的建筑物提供防风雨性能的使用是已知的,并且例如已在本发明的发明人的au2009200232及pct/au2009/000685中进行了描述,这些文献的内容大部分包含在本说明书中。

us6425213(针对申请人的美国申请12/995966引用的)也描述了一种将建筑物包裹在非透水层中的系统,但这种系统依赖于相继的重叠条带的应用,这些条带未彼此固定并且在大风条件下易于脱开,并且这些条带不是为了修补受损的房屋而是作为抵御灌水的防护。

屋顶当然容易受到大风、雨或冰雹的影响而损坏。例如瓦片屋顶(tiledroof)可能具有相当大面积的瓦片,这些瓦片或因冰雹的冲击而损坏或由于高强度风暴而完全脱开。瓦板屋顶(shingledroof)易于受到类似的损坏,并且甚至金属片材屋顶也可能遭遇到一个或多个片材的部分或全部移除。落下的树木、大树枝或在大风条件下从空中降落的其它物体的冲击也可能对屋顶造成损坏。

风暴或冲击损坏通常不能立即得到修补,因此为了防止对建筑物的内部造成进一步或潜在性的损坏,必须提供临时覆盖。典型地是将帆布(或类似材料)防水罩放置在屋顶的受损部分上面并用绳索固定到结构上。

这种临时覆盖方法的一个缺点是难以将防水罩充分地固定到屋顶上,致使如果大风盛行或反复发生,那么防水罩仍然非常易受影响而脱开,并且往往需要持续关注和调整。此外,防水罩很重且不方便定位,造成了职业健康和安全问题。另一缺点在于,防水罩获取昂贵且存储体积大,并且如果在一次风暴事件中很多屋顶被损坏,则可用的防水罩的数量可能会不够。

正在施工的建筑物(特别是木框架砖包覆住宅)经常按如下顺序进行施工:在可以添加屋顶包覆层之前,需要相当大量的时间来完成木框架(包括屋顶的木框架)。这种施工技术的缺点在于,在该时段期间,结构的木材(甚至可能包括木材或刨花板地板)易于因水和阳光而劣化。这种施工顺序的另一缺点在于,如果在安排进一步的内部作业时有下雨干预,则缺乏屋顶覆盖可能会导致相当大的延迟和经济损失。

在us2005/0217202中公开了一种用材料膜覆盖屋顶以防止风切变造成损坏的系统,但这同样不是针对风暴损坏之后的覆盖。此外,该美国申请教示了一种从提升到屋顶表面上的膜卷施加膜的方法,在通过施加胶带将膜的重叠边缘固定的状态下将膜在原位展开。膜卷很重,并且在实践中,哪怕在完好无损的屋顶表面上所需的对膜卷的操纵以及对边缘进行的胶带粘贴即使没有危险也是极为困难的,并且对于应用于未完工的建筑物的屋顶框架而言是完全不切实际的。

对于受损屋顶和未完工的框架屋顶两者来说已知的是在地平面上制备充分地组装好的膜条带以便随后应用于屋顶,如本发明的申请人的专利au2008203409中所公开的那样。然而在实践中发现,用连续的膜材料片材密封住严重受损的屋顶或覆盖仍在施工中的屋顶可能会在片材的接缝或附接边缘处引起不可接受的应力。该应力是由于经过片材表面的以及从下方作用在片材上的风的作用而产生的。

之前未解决的另一问题是,即使在地平面上将多个相邻聚合物膜片材组装成大到足以覆盖屋顶的一片,尤其是在风暴损坏的情况下,刮风条件也会使得相邻片材的控制极为困难。us4872941公开了一种通过焊接水平地重叠的热塑性塑料片材进行组装的系统,但这牵涉到在片材上面行进的大而笨重的轮式机器。在us3257257中公开了另一种重叠焊接布置,其同样牵涉到沿着相邻的片材之间的重叠部行进的焊接机器的使用。除了相对复杂的机器之外,该系统依赖于内置到支撑表面中的明确限定的沟槽,用于容纳传送带系统,因此完全不适合现场使用。

因此,需要一种简单、易于携带但高效的设备来控制在应用现场的地面上铺设的重叠片材。特别地,为了进行热焊接以提供一致且结实的接头,该简单的设备必须为以预定速率施加的相邻片材的重叠部分提供受控的热量施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或至少改善上述缺点中的一些缺点。

注释:

术语“包括”(及其语法变体)在本说明书中是以“具有”或“包含”的非排他性含义使用的,并不是以“仅由…构成”的排他性含义使用的。

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中对现有技术的上述讨论并不是承认其中讨论的任何信息是可引用的现有技术或任何国家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的一部分。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在本发明的第一种广义形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为建筑结构的表面区域提供覆盖的系统;系统包括热收缩材料的膜,膜用于在建筑结构的表面中的一个或多个表面上面伸展和热收缩;膜形成为片材,片材包括在支撑表面上制备的多段热收缩材料的组件;其特征在于,片材以如下方式制备:在将相邻的多段热收缩材料之间的重叠部分在支撑表面与铺设在重叠部分上面的导轨组件之间接触地固定的同时,对重叠部分施加热;利用能够在重叠部分上方的预定距离处沿着导轨组件移动的加热枪将重叠部分焊接到一起。

优选地,支撑表面是地面。

优选地,支撑表面是放置在地面上的支撑部件的表面。

优选地,导轨组件包括间隔开的导轨部件,导轨部件的外端部通过连接部件互连。

优选地,导轨部件设置有面向内的凹部。

优选地,导轨部件之间的间距在15毫米至30毫米的范围内。

优选地,支撑部件包括一段耐热材料。

优选地,支撑部件设置有附接至支撑部件的一个端部上的一段绳索或缆索;一段绳索或缆索至少为相邻两段热收缩材料的一段重叠部的长度。

优选地,加热枪设置有导热护罩;导热护罩的宽度尺寸做成用于装配在设置于导轨组件的导轨部件中的凹部的边缘之间。

优选地,导热护罩的长度尺寸做成在预定时间内提供相邻两段热收缩材料的重叠部的一部分的熔合。

优选地,借助加热枪与材料的重叠部之间的分离以及加热枪沿着导轨行进的预定速率来确保焊接的一致性和质量。

优选地,导轨组件的导轨部件的下侧面设置有绝热材料的条带。

优选地,在多段热收缩材料中的任一段热收缩材料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气口;排气口包括孔口和上覆的盖。

优选地,包括上覆的盖的材料的三个侧部与孔口的三个边缘重叠且被焊接至多段热收缩材料的表面;上覆的盖的第四侧部与孔口的第四边缘重叠至少300毫米。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广义形式中,提供了一种制备用于对建筑结构的表面进行覆盖的材料的膜的方法;膜包括多段热收缩材料的组件;方法包括沿着相邻的多段热收缩材料之间的重叠部施加热的步骤;其特征在于,施加热的步骤由导轨组件引导;导轨组件放置在重叠部的处于定位在地面上的长形支撑部件上的一部分的上面。

优选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长形支撑部件定位在地面上,

2)使附接在支撑部件的端部处的绳索或缆索沿着相邻两段热收缩材料的重叠部的预期位置延伸,

3)将具有预定重叠部的相邻两段热收缩材料定位在支撑部件和绳索或缆索的上面,

4)将导轨组件定位在相邻两段热收缩材料的第一重叠部分上面并使导轨组件与支撑部件重合,

5)使设置有导热护罩的加热枪沿着导轨组件移动,以将两段热收缩材料的第一重叠部分熔合到一起。

优选地,相邻两段热收缩材料的后续重叠部分通过以下步骤熔合到一起:

6)从第一重叠部分或前一重叠部分上移除导轨组件,

7)利用绳索或缆索将支撑部件重新定位在相邻两段热收缩材料的下一重叠部分的下方,

8)将导轨组件定位在下一重叠部分上面并使导轨组件与支撑部件重合,

9)使设置有导热护罩的加热枪沿着导轨组件移动,以将两段热收缩材料的下一重叠部分熔合到一起。

优选地,导轨组件包括两个间隔开的导轨部件,导轨部件的外端部通过连接部件互连。

优选地,在至少一段热收缩材料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气口;排气口包括盖以及在一段热收缩材料中的预切割的孔口;盖的三个侧部与孔口的三个边缘重叠且被焊接至一段热收缩材料;盖的第四侧部与孔口的第四边缘重叠至少300毫米。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广义形式中,提供了一种在地面上制备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的方法;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被制备用于覆盖建筑结构的一个或多个表面;方法包括将热收缩材料的相邻条带的重叠段定位在支撑表面与放置在重叠段上面的导轨组件之间;能够以预定速率沿着导轨组件移动的热源将重叠段热焊接起来,以形成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

优选地,热源是安装在台车上的加热枪,台车适于沿着包括导轨组件的轨道移动。

优选地,台车被提供动力以给予沿着轨道系统移动的受控速率。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广义形式中,提供了一种覆盖建筑结构的屋顶的风暴损坏区域的方法;方法包括在地面上制备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的步骤;所述方法包括顺次地应用以下步骤:

1)将具有重叠部的相邻两片热收缩材料布置在支撑表面上面,

2)通过将导轨组件放置在重叠部的第一部分上面将重叠部的第一部分固定,

3)通过使热源沿着导轨组件移动对重叠部的第一部分施加热,以将多片热收缩材料的重叠部分沿着第一重叠部分焊接到一起,

4)使导轨组件顺次地移动到重叠部的后续部分,以将后续重叠部分一起焊接成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的所需长度。

优选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拉到屋顶表面上,以至少覆盖屋顶的风暴损坏区域,

2)至少将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的相对两边缘附接至板条,

3)将在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的相对两边缘处的板条固定至屋檐、遮檐板或屋顶板条中的任一者上。

优选地,引导部件是导轨组件;导轨组件构造成在热收缩材料上方的预定距离处约束热源沿着重叠部的一部分的移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广义形式中,提供了一种制备用于建筑结构的衬垫层的方法;衬垫层包括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相邻两片热收缩材料之间的重叠部的一部分定位在支撑表面上,

2)将导轨组件定位在重叠部的第一部分上面,以将支撑表面与引导组件之间的重叠部的第一部分固定,

3)使热源沿着导轨组件移动,以将相邻多片热收缩材料的重叠部分彼此热焊接起来,

4)将导轨组件移动至相邻多片热收缩材料的下一重叠部分并重复步骤3,直到达到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的所需长度,

5)添加另一相邻片的热收缩材料以形成另一重叠部分并重复步骤1至4,直到达到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的所需宽度。

在本发明的再一种广义形式中,提供了一种通过将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固定至建筑结构的屋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来为屋顶的风暴损坏区域临时提供防水性能的方法;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通过将相邻多片热收缩材料的重叠部分热焊接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相邻多片热收缩材料的后续重叠部分固定在支撑表面与导轨组件之间,以及使热源沿着导轨组件通过。

优选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拉到屋顶表面上以覆盖风暴损坏区域,

2)将板条至少固定至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的两个相对边缘,

3)将板条固定至屋檐、遮檐板或屋顶板条,

4)将热源施加至热收缩材料以使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与屋顶表面紧密地贴合。

在本发明的再一种广义形式中,提供了一种制备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并将该组件固定在屋顶表面的受损部分上面的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从一卷热收缩材料中拉出并切割出用来覆盖受损部分的所需长度的所需数量的多片热收缩材料,

2)将具有预定重叠部的相邻多段热收缩材料布置在支撑表面上,

3)将导轨组件放置在重叠部的第一部分上面,以将重叠部的第一部分固定在支撑表面与导轨组件之间,

4)使热源沿着导轨组件移动,以将相邻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相应重叠部分彼此焊接起来,

5)将导轨组件移动至重叠部的任何所需后续部分并重复步骤4以完成重叠部的焊接,

6)根据需要添加更多段的热收缩材料并重复步骤2至5以完成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

7)将具有板条的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拉到屋顶表面上,以覆盖屋顶表面的受损部分,

8)将板条至少粘贴至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的两个相对边缘,

9)将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的两个相对边缘处的板条粘贴至屋顶的合适的部件,

10)对热收缩材料的组件的表面施加热源,以使热收缩材料收紧成与屋顶表面贴合。

优选地,支撑表面是地面。

优选地,支撑表面是与导轨组件实质上共同延伸的一段耐热材料的上表面。

优选地,利用从一段耐热材料延伸的绳索或缆索将一段耐热材料从重叠部的第一部分拉到重叠部的后续部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广义形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临时修补建筑结构的风暴损坏的屋顶或其它表面的套件;套件包括包围至少一卷热收缩材料的箱、热源以及导轨组件。

优选地,一卷或多卷热收缩材料能旋转地被安装在箱内,使得能够从箱中拉出多段热收缩材料以供使用。

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的套件,其中热收缩材料被以两次折叠的状态卷绕到一卷或多卷热收缩材料上;当从卷上切割下来之后展开时的热收缩材料的宽度约等于卷的宽度的三倍。

优选地,相邻的多段热收缩材料在支撑表面上展开,一段热收缩材料以预定重叠部重叠在另一段热收缩材料上面;导轨组件定位在重叠部的第一重叠部分上面并且热源沿着导轨组件移动,以沿着第一重叠部分焊接相邻的多段热收缩材料。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屋顶已遭受损坏的建筑物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2是建筑物的一部分以及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的屋顶覆盖系统的现有屋顶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3是部分完工的建筑物的一部分的侧剖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屋顶覆盖系统应用于未包覆的屋顶框架,

图4是图3所示的建筑物的另一侧剖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屋顶覆盖系统用作永久性衬垫层,

图5是在地面上制备的作为从膜卷上取下的多段材料的组件的热收缩材料片材的制备图解,

图6是在屋顶的多片材料先前已制备有排气口的部分上方的位置处的热收缩材料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6a是图6所示的排气口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在制备多段材料的组件时在地面上铺设的支撑部件的立体图,

图8示出了相邻且重叠的两段材料的一部分,这两段材料铺设成使得重叠部的第一部分铺在图7所示的支撑部件上面。

图9是用于与图7所示的支撑部件一起使用的导轨组件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导轨组件的横截面,示出了加热枪的一部分以及支撑在图7所示的支撑部件上的两段材料的重叠部,

图11是建筑物的屋顶的另一剖视图,示出了将根据本发明的屋顶盖固定至屋顶的替代方法,

图12是折叠热收缩材料以便卷绕到可旋转地被支撑在套件箱中的分配辊上的优选布置的视图,

图13是关于热收缩材料性能特征的实验室测试报告的摘录,

图14和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制备的多片收缩材料的组件作为衬垫层应用于建筑物的屋顶和墙壁结构的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屋顶覆盖系统提供了用于覆盖建筑物的受损或未完工的屋顶的系统和方法。系统使用热收缩薄膜,优选使用含有收缩树脂、uv抑制剂、防垢化合物、阻燃添加剂和抗撕裂强化剂的低密度聚乙烯。膜的厚度优选在100微米和500微米之间,但最优选为200微米,并且以各种宽度和长度的卷提供。在膜的至少一种优选形式中,它设置有热反射表面。在本说明书的结尾给出了用于膜的优选规格。

第一优选实施例

现在参考图1,建筑物12的瓦片屋顶10的典型损坏可以包括由大风切变事件引起的多个瓦片12的丢失,致使建筑物14对于水的侵入开放。如果瓦片例如由于重的冰雹冲击或落下的树木或树枝而破裂,也会发生水侵入。通过将上述膜施加在屋顶的已受到损坏的那一部分上面,而用本发明的屋顶覆盖系统来提供紧急临时修补。

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先用合适的软填料(wadding)和胶带覆盖从屋顶表面突出的尖锐边缘,以防止膜在施加期间的可能撕裂。

测量要覆盖的屋顶的范围并选择最合适的可用宽度的热收缩膜卷。膜切割成足以从屋顶的一个边缘延伸到相对边缘的一段或多段。参考图2,将一段膜的尾缘用机械的方式附接在屋顶10的第一边缘16处。在如图2所示的一个优选方法中,膜18的尾缘15围绕一段板条18(优选地与膜的宽度一样长)包裹一次,并且在屋顶10的第一边缘处,板条20用机械的方式固定至屋檐24的下侧面22。在又另一可能的布置中,如图11所示,板条20可以隔着屋顶瓦片直接固定到现有板条上。

现在使前缘从屋顶上方经过到达屋顶的相对的边缘(未示出),并且以与已经描述的方式类似的方式将前缘固定到相对侧的屋檐上。如果该段膜的外侧部缘与屋顶的边缘相邻,那么可以用类似的方式将该段膜的外侧部缘沿着屋顶的这一侧固定在屋檐的下方。作为替代方案,前缘可以固定至封檐板(bargeboard)或遮檐板(fasciaboard)。

现在用加热枪(未示出)对在屋檐24的下侧面的膜施加热,以使膜18围绕板条和屋檐的下侧面牢靠地收缩。然后使用加热枪(现在附接至延伸臂(未示出))至少对在屋顶表面上面伸展的膜18的周边周围的区域施加热,使膜与表面紧密地贴合并覆盖丢失或破裂的瓦片12。

如果损坏的范围需要的话,可以以优选地150毫米至300毫米的重叠部并排地施加相继的多段膜。沿着这些重叠部施加热,以将相邻的多段膜的边缘密封到一起。

屋顶表面中的低谷区域以及其它不连续部可以通过将膜切割为适应于所涉及的区域并将相邻的膜段边缘加热密封来调节。竖直的屋顶穿透物(如烟囱体通风器等)优选地通过将膜立起300毫米来密封。膜的立起部分的边缘可以用胶带粘住或者用缆索绑到穿透物上。

通过上面的方式,可以将受损的屋顶迅速且牢靠地覆盖,以防止水侵入以及对建筑物的内部造成的损坏。与难以固定并且在大风中仍然易于脱开的防水罩不一样,热收缩膜通过与屋顶表面紧密地贴合而在受损部分上面提供了牢靠的密封,直到能够进行永久性修补。

第二优选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中,同样用热收缩膜来覆盖屋顶的要在永久性修补之前临时保护的受损部分。然而,在本实施例中,施加的方法不同。

取代试图施加个体的多段膜、在屋顶的一侧将一段的第一端部附接至屋檐、使该段在屋顶上面伸展以便附接在屋檐的相对侧并用胶带将相邻的多段膜的边缘粘到一起,参考图5,本实施例的方法如下:

(a)关于屋顶的最近相对两边缘,对屋顶10的受损部分12的

位置进行评估,

(b)估计在相对的屋顶两边缘之间延伸所需的膜的长度,以满

足悬垂和固定的要求,

(c)弄清受损区域的宽度,并且确定覆盖受损区域并与受损区

域重叠所需的多段可用膜的数量,

(d)然后从膜的卷40上切割出所述数量的多段材料18,并将

其并排地铺设在地上,

(e)在地上时,用胶带将多段膜的相邻边缘粘起来,以形成足

以从一个屋顶边缘伸展到相对的屋顶边缘且宽度足以覆盖受损

区域的防水的组装好的热收缩膜片材。

现在将该组装好的片材上拉到屋顶上、定位成覆盖受损区域并以与之前在上面描述的方式类似的方式将外端部紧固。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不需要将相对重的热收缩材料卷提升到屋顶上并在可能非常陡的表面上将其展开。此外,在实践中发现,在上面第一优选实施例中描述的在屋顶上将相邻的多段材料的边缘用胶带粘到一起的布置既困难又危险。如果屋顶的损坏范围广并且可能致使结构上不安全,则尤其如此。目前描述的实施例的方法使得在屋顶表面上的活动最少化,仅需要将材料片材的一个边缘从一个边缘越过屋顶运送到相对边缘。

第三优选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中,可以将热收缩膜应用到未完工的建筑物的屋顶框架上。在该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屋顶框架完工之后但优选地在附接遮檐板之前施加热收缩膜18。

在该实施例中,也是由合适宽度的卷制备足以从屋顶的一侧伸展到相对侧的多段膜。在这种情况下,该段膜的尾缘和前缘优选地借助于固定到椽28的外端部26的下侧面处的板条20(其位于椽28的外端部与墙壁框架30之间)来附接。

该实施例中的热收缩膜18设置有热反射内表面32,使得膜18在墙壁包覆层的后面或者在屋顶包覆层(如图4所示的瓦片34,或金属片材)的下面形成永久性衬垫层。因此在该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热收缩膜既用于保护正在施工的建筑物的木制品,又用于提供传统反射衬垫的替代物。

以该方式应用的热收缩材料的防风雨性质使得能够在恶劣天气的情况下继续在建筑物上的内部作业,从而提高了施工的生产率和经济性。

应该理解的是,上面第二优选实施例所描述的施加方法也适用于(实际上很可能更加适用于)本实施例。在这种情况下,在正在施工的建筑物的屋顶的开放框架上面操纵材料卷并用胶带将多段料的边缘粘到一起更加困难,因而在放置到屋顶框架上面之前在地上进行组装(可能组装成若干片材)显然是有利的。

在上述每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可以通过在每个条带18中的各种位置处添加排气口100的分布来进一步制备材料片材。优选地,如图6和图6a所示,排风口100采取单向盖或翼片(flap)110的形式,该单向盖或翼片110粘贴至在膜条带18中的期望位置切割出的孔口112的上面。翼片110布置成在允许空气通过的同时防止雨水的侵入。

在一个优选形式中,排风口100由低密度聚乙烯预先形成,并设置有自粘合性基部层114。为了在制备好孔口之后施加排风口100,将保护盖116从粘合性基部层114上剥离,并将排风口110压入就位。

这些排风口使得空气能够由于屋顶空间内产生的较高气压(例如,通过升高的暖空气或通过风的侵入)或者由于片材材料上面的负压而从材料片材下方呼出。

第四优选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将相邻两段或更多段热收缩材料描述为在地面上组装成一片的情况中,用胶带将多段材料固定到一起。虽然例如对于风暴损坏的结构的临时覆盖这是足够的,但是更结实的并且在需要的情况下结实得多且更永久性的解决方案是沿着重叠部将相邻的多段材料热焊接。

尽管如此,在焊接之前,优选的是通过胶带将重叠部的最上面的片材的边缘保持在适当位置,以防止在有风条件下出现问题。

现在参考图7至图10,在本发明中,在一个优选布置中,在要用来组装片材的地面上的方便的位置铺设长形支撑部件200。支撑部件200可以包括一段木材或其它充分耐热的材料,优选地宽度为200毫米且稍长于焊接程序中的焊接长度。支撑部件设置有附接绳索或缆索210,绳索或缆索210的长度足以沿着要接合到一起的多段热收缩材料的长度延伸。该绳索或缆索210与支撑部件200成一条直线且沿着两段材料之间的预期接合部伸展开。

如图8所示,然后将相邻两段热收缩材料212和214并排地铺设,其中在支撑部件200和绳索或缆索210上面具有约150毫米的重叠部216,并使得支撑部件200位于重叠部的第一部分218之下。如果需要的话,至少对于重叠部216的第一部分218,将胶带施加至重叠部的外边缘。

如图10所示,然后将与支撑部件基本上共同延伸的导轨组件220铺设在重叠部的第一部分218上面并沿着第一部分218居中铺设,其中导轨组件220搁置在支撑部件200上,使得两段材料212和214的重叠部分被固定在导轨组件220与支撑部件200之间。

导轨组件220包括两个间隔开的刚性导轨部件222和224,优选地长度为1米,但可以设置成各种长度,例如300毫米、600毫米或1200毫米。导轨部件222和224的外端部借助连接横向部件226和228而互连。优选地,如图10所示,导轨部件222和224的端部轮廓具有凹入的面向内的边缘225和227,并且优选地间隔开20毫米。凹部布置成在重叠部上方的预定距离处引导热源。导轨部件222和224由金属、钢或优选铝形成。最后,导轨组件220设置有至少一个、优选两个抓握把手230,用于在使用时操纵组件。

加热枪232(部分地示出在图10中)设置有导热护罩234,该护罩234的宽度尺寸做成用于配合在导轨组件220的凹入边缘226与228之间,长度尺寸做成用于将一定量的热传递至导轨组件之间的多片材料的重叠区域,该一定量的热足以在预定的持续时间内将该区域熔合在一起。

沿着导轨组件220以均匀的速率拉动加热枪232及其附接的护罩234,从而使导轨组件所覆盖的那段重叠部216熔合。在一个优选布置中,加热枪可以安装在横跨导轨的台车(未示出)上。可以沿着导轨手动地移动加热枪,或者可以向台车提供动力以给予受控的移动速率。

导轨的控制加热枪同材料分离的布置与预定的行进速率相结合确保了焊接的一致性和质量。

然后利用绳索或缆索210将支撑部件200拉动到沿着片材重叠部的下一位置并且相应地重新定位导轨组件220。然后对该下一段重叠部施加热,并且重复该过程直到达到所需长度的片材组件。

在替代布置中,可以将多片材料铺设在合适的地面上,例如附近的停车场或合适的平坦的草坪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在焊接工艺之前通过将导轨组件放置在重叠部分上面而将重叠部分固定,并且如上所述地施加热源。在焊接了该第一重叠部分之后,将导轨组件定位在下一重叠部分上,直到达到所需长度的片材组件。

上面提到且图5所示的排气口100可以以类似的方式焊接到所需位置。形成排风口盖的材料盖片优选地与材料片材中的预切割孔口的三个侧部重叠,足以如针对接合两段材料所描述的那样焊接重叠部。形成排风口盖的材料片的这三个侧部被围绕预切割孔口焊接到该段材料上,其中材料的第四侧部布置成与孔口重叠至少300毫米。

该优选实施例的布置允许实现相邻的多段热收缩材料的非常牢靠、不漏水且相对准确的接合。要接合的重叠部的一部分通过导轨组件的重量被牢靠地保持,而导轨轮廓既引导又控制熔合热的施加。

在将片材的组件向上拉到屋顶表面上以覆盖受损区域之后,通过至少沿两个相对的边缘添加固定用板条来制备用于紧固到屋顶的片材组件。然后用机械的方式将板条固定至屋顶的屋檐、遮檐板或者如果损坏限于相对小的屋顶区域的话固定至屋顶结构的板条。

在该后一种情况下并且对于瓦片屋顶,如图11所示,使用圬工钻头(masonrydrillbit)穿过与下层屋顶板条重合的瓦片钻出孔并且驱动紧固件穿过固定用板条、瓦片并进入屋顶板条内。一旦就位,就对片材组件施加热源,以使热收缩材料收紧成与屋顶表面贴合。

热收缩材料、导轨组件、加热枪、胶带以及相关工具可以以套件的形式提供。在图12所示的优选布置中,提供了箱40,其中热收缩材料44的至少一个、优选两个卷42可旋转地被支撑以允许从箱中拉出材料。箱40设置有止动件46,该止动件46允许盖子48被撑开,且留下了窄的狭缝,材料44被拉伸通过该狭缝,而与此同时提供了用于在拉出所需长度的材料时切割材料的切割引导件。箱进一步设置有隔间50,该隔间50用于存放热源和辅助设备(未示出)。

优选地,热收缩材料卷绕到如图12所示折叠的卷40上,使得当从箱中拉出并展开时,材料片材是拉出该材料的那个卷的宽度的约四倍。

应该理解的是,针对该实施例所描述的多段热收缩材料的组装步骤同样适用于打算形成用于建筑物的屋顶或墙壁的衬垫层的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其中在施加屋顶和墙壁包覆层之前将衬垫层固定至屋顶和墙壁框架。

在使用中

在使用中,将一个或多个套件运输到已发生屋顶损坏的地方。测量受损区域,并确定覆盖宽度的多段材料的数量以及多段材料的长度。从套件箱中拉出这些多段材料,并将最初的两段材料并排地放置在支撑表面上,这两段材料可以直接放在地上或放在支撑部件上且具有所需的重叠部,并且如上所述地焊接重叠部。

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焊接工艺已证明提供了极结实的焊接,当施加至屋顶或正在施工的建筑物的结构时,该极结实的焊接能够很好地承受任何可以想象的风负载,如图13所示的实验室测试报告的摘录所证明的那样。还有,风洞试验表明,本发明的焊接工艺可承受高达至少160千米/小时的风速。

优选材料规格

将相对密度为0.918且熔体指数为0.85的ldpe树脂和lldpe树脂(合适的树脂实例dowlex2645内衬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共混物与相对密度为0.922且熔体指数为0.30的dow303e低密度聚乙烯(ldpe)混合。最佳性能是65%ldpe和35%lldpe的混合物。

uv屏蔽添加剂最少1年

非卤素阻燃添加剂(可用于食品级制造机器的高品质)符合法国m1标准的防火添加剂

厚度200微米(8密尔)

卷长度131英尺(40米)

卷“平放”宽度16.4英尺(5米)—注意:卷将要被手风琴式折叠成1300毫米的总宽度。

膜卷到重型3英寸(76毫米)的纸板芯上。

每卷重达83.67磅(37.5千克)

stormseal标志印刷在膜标志尺寸上—尺寸—3英尺宽(1000毫米)×10英寸高(250毫米),重复印刷。

膜具有最小40%的收缩能力

高的边缘抗撕裂性

最小极限抗拉强度1000磅/码(450千克/米)

作为墙壁衬垫的应用

·选择正确宽度的卷,因为在密封过程中具有最少数量的焊缝是重要的。

·现场测量要密封的区域。

·确保任何尖锐物体都给加了垫子。

·将收缩包覆件的一个侧部附接至周边壁骨作业(studwork)的内侧边缘。通过连续的板条牢固地固定。

·将所述膜的前缘跨越到结构的对面。

·通过连续的板条牢固地固定至相对侧。

·以与喷漆枪的运动类似的运动采用连续的均匀模式对包裹膜的壁骨施加热。

·留出时间让膜自身进行收缩。

·对所有竖直墙壁表面重复该过程。

·现在使用加热枪延长工具对竖直墙壁表面的整体施加均匀连续的热,从而允许传递得足够充分来使包裹收缩。

·使用300毫米的重叠接合部继续该过程,直到结构被完全覆盖。

·对于诸如窗和门等的墙壁穿透物,根据需要切割塑料。

·允许围绕高的墙壁穿透物(altwallpenetration)进行切割,从而允许围绕所有穿透物立起最小300毫米。施加热以确保膜收缩回到子结构上,从而实现防水密封。

·确保所有边缘均被密封。

·根据需要不断地检查烧出的孔和补丁。

·对于竖直冲击损坏区域,将需要子结构框架,以供收缩包覆件施加在上面。这是一种简单的板条式框架,具有牢固地固定至结构的对角支架。

用途包括

·墙壁隔离和气流消除(draughtelimination)。

·石棉去除和处置。

·施工期间的所有天气保护以消除浪费的时间。

·用于竖直表面上的风暴冲击损坏的建筑物和或结构的有成本效益的天气密封。

·竖直防水罩安装的替换/替代。

·施工期间的竖直木框架保护。

益处

·墙壁衬垫/隔离的有成本效益的替换。反射表面提供优异的热质量。

·在墙壁上提供优异的热隔离。

·确保干燥炉干燥的结构框架不会暴露在天气条件下,从而消除了结构移动。

·当去除石棉时提供无尘环境。

·减少在风暴冲击损坏的建筑物和或结构的重建期间的剩余成本和时间。

·消除主要结构到位之后的恶劣天气,因此提高了生产率。·没有因防水罩产生的持续的租金。

·消除了在重建过程中再次到达场地以固定防水罩的需要。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用于为建筑结构的表面区域提供覆盖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热收缩材料的膜,所述膜用于在所述建筑结构的所述表面中的一个或多个表面上面伸展和热收缩;所述膜形成为片材,所述片材包括在支撑表面上制备的多段所述热收缩材料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以如下方式制备:在将相邻的多段所述热收缩材料之间的重叠部分在所述支撑表面与铺设在所述重叠部分上面的导轨组件之间接触地固定的同时,对所述重叠部分施加热;利用能够在所述重叠部分上方的预定距离处沿着所述导轨组件移动的加热枪将所述重叠部分焊接到一起;所述加热枪设置有导热护罩;所述导热护罩的宽度尺寸做成用于配合在设置于所述导轨组件的导轨部件中的凹部的边缘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支撑表面是地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支撑表面是放置在地面上的支撑部件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导轨组件包括间隔开的导轨部件,所述导轨部件的外端部通过连接部件互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导轨部件设置有面向内的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导轨部件之间的间距在15毫米至30毫米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支撑部件包括一段耐热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支撑部件设置有附接至所述支撑部件的一个端部上的一段绳索或缆索;所述一段绳索或缆索至少为相邻两段所述热收缩材料的一段重叠部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导热护罩的长度尺寸做成在预定时间内提供所述相邻两段热收缩材料的所述重叠部的一部分的熔合。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借助所述加热枪与材料的所述重叠部之间的分离以及所述加热枪沿着所述导轨行进的预定速率来确保焊接的一致性和质量。

11.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导轨组件的所述导轨部件的下侧面设置有绝热材料的条带。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在所述多段热收缩材料中的任意段热收缩材料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包括孔口和上覆的盖。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包括所述上覆的盖的材料的三个侧部与所述孔口的三个边缘重叠并且被焊接至所述多段热收缩材料的表面;所述上覆的盖的第四侧部与所述孔口的第四边缘重叠至少300毫米。

14.一种制备用于对建筑结构的表面进行覆盖的材料膜的方法;所述膜包括多段热收缩材料的组件;所述方法包括沿着相邻的多段所述热收缩材料之间的重叠部施加热的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加热的步骤由导轨组件引导;所述导轨组件放置在所述重叠部的处于定位在地面上的长形支撑部件上的一部分的上面;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长形支撑部件定位在地面上,

2.使附接在所述支撑部件的端部处的绳索或缆索沿着相邻两段所述热收缩材料的重叠部的预期位置延伸,

3.将具有预定重叠部的所述相邻两段热收缩材料定位在所述支撑部件和所述绳索或缆索的上面,

4.将所述导轨组件定位在所述相邻两段热收缩材料的第一重叠部分上面并使所述导轨组件与所述支撑部件重合,

5.使设置有导热护罩的加热枪沿着所述导轨组件移动,以将所述两段热收缩材料的第一重叠部分熔合到一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相邻两段热收缩材料的后续重叠部分通过以下步骤熔合到一起:

6)从所述第一重叠部分或前一重叠部分上移除所述导轨组件,

7)利用所述绳索或缆索将所述支撑部件重新定位在所述相邻两段热收缩材料的下一重叠部分的下方,

8)将所述导轨组件定位在所述下一重叠部分上面并使所述导轨组件与所述支撑部件重合,

9)使设置有所述导热护罩的所述加热枪沿着所述导轨组件移动,以将所述两段热收缩材料的所述下一重叠部分熔合到一起。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导轨组件包括两个间隔开的导轨部件,所述导轨部件的外端部通过连接部件互连。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至少一段所述热收缩材料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包括盖以及在所述一段热收缩材料中的预切割的孔口;所述盖的三个侧部与所述孔口的三个边缘重叠且被焊接至所述一段热收缩材料;所述盖的第四侧部与所述孔口的第四边缘重叠至少300毫米。

18.一种在地面上制备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的方法;所述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被制备用于覆盖建筑结构的一个或多个表面;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热收缩材料的相邻条带的重叠段定位在支撑表面与放置在所述重叠段上面的导轨组件之间;能够以预定速率沿着所述导轨组件移动的热源将所述重叠段热焊接起来,以形成所述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所述热源包括安装在台车上的加热枪,所述台车适于沿着所述导轨组件的轨道移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台车被提供动力以给予沿着所述轨道系统移动的受控速率。

20.一种覆盖建筑结构的屋顶的风暴损坏区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地面上制备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的步骤;所述方法包括顺次地应用以下步骤:

1)将具有重叠部的相邻两片所述热收缩材料布置在支撑表面上面,

2)通过将导轨组件放置在所述重叠部的第一部分上面将所述重叠部的所述第一部分固定,

3)通过使热源沿着所述导轨组件移动对所述重叠部的所述第一部分施加热,以将所述多片热收缩材料的重叠部分沿着第一重叠部分焊接到一起,

4)使所述导轨组件顺次地移动到所述重叠部的后续部分,以将后续重叠部分一起焊接成所述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的所需长度,并且其中所述热源包括安装在台车上的加热枪,所述台车适于沿着所述导轨组件的轨道移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拉到屋顶表面上,以至少覆盖所述屋顶的风暴损坏区域,

2)至少将所述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的相对两边缘附接至板条,

3)将在所述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的所述相对两边缘处的所述板条固定至屋檐、遮檐板或屋顶板条中的任一者上。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方法,其中,引导部件是导轨组件;所述导轨组件构造成在所述热收缩材料上方的预定距离处约束所述热源沿着所述重叠部的一部分的移动。

23.一种制备用于建筑结构的衬垫层的方法;所述衬垫层包括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相邻两片所述热收缩材料之间的重叠部的一部分定位在支撑表面上,

2)将导轨组件定位在所述重叠部的第一部分上面,以将所述支撑表面与所述引导组件之间的所述重叠部的所述第一部分固定,

3)使热源沿着所述导轨组件移动,以将相邻多片热收缩材料的所述重叠部分彼此热焊接起来,

4)将所述导轨组件移动至所述相邻多片热收缩材料的下一重叠部分并重复步骤3,直到达到所述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的所需长度,

5)添加另一相邻片的热收缩材料以形成另一重叠部分并重复步骤1至4,直到达到所述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的所需宽度,并且其中所述热源包括加热枪;所述加热枪设置有导热护罩,所述导热护罩的宽度尺寸做成用于配合在设置于所述导轨组件的导轨部件中的凹部的边缘之间。

24.一种通过将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固定至建筑结构的屋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来为屋顶的风暴损坏区域临时提供防水性能的方法;所述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通过将相邻多片热收缩材料的重叠部分热焊接来制备;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相邻多片热收缩材料的后续重叠部分固定在支撑表面与导轨组件之间,以及使热源沿着所述导轨组件通过;所述热源包括加热枪,所述加热枪设置有导热护罩;所述导热护罩的宽度尺寸做成用于配合在设置于所述导轨组件的导轨部件中的凹部的边缘之间。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拉到所述屋顶表面上以覆盖所述风暴损坏区域,

2)将板条至少固定至所述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的两个相对边缘,

3)将所述板条固定至屋檐、遮檐板或屋顶板条,

4)将所述热源施加至所述热收缩材料以使所述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与所述屋顶表面紧密地贴合。

26.一种制备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并将所述组件固定在屋顶表面的受损部分上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从一卷所述热收缩材料中拉出并切割出用来覆盖所述受损部分的所需长度的所需数量的多片热收缩材料,

2)将具有预定重叠部的相邻多段所述热收缩材料布置在支撑表面上,

3)将导轨组件放置在所述重叠部的第一部分上面,以将所述重叠部的所述第一部分固定在所述支撑表面与所述导轨组件之间,

4)使热源沿着所述导轨组件移动,以将相邻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相应重叠部分彼此焊接起来,

5)将所述导轨组件移动至所述重叠部的任何所需后续部分并重复步骤4以完成所述重叠部的焊接,

6)根据需要添加更多段的所述热收缩材料并重复步骤2至5以完成所述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

7)将具有板条的所述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拉到所述屋顶表面上,以覆盖所述屋顶表面的所述受损部分,

8)将板条至少粘贴至所述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的两个相对边缘,

9)将所述多片热收缩材料的组件的所述两个相对边缘处的所述板条粘贴至屋顶的合适的部件,

6)对所述热收缩材料的组件的表面施加所述热源,以使所述热收缩材料收紧成与所述屋顶表面贴合,并且

其中所述热源包括加热枪;所述加热枪设置有导热护罩,所述导热护罩的宽度尺寸做成用于配合在设置于所述导轨组件的导轨部件中的凹部的边缘之间。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支撑表面是地面。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支撑表面是与所述导轨组件实质上共同延伸的一段耐热材料的上表面。

29.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从所述一段耐热材料延伸的绳索或缆索将所述一段耐热材料从所述重叠部的所述第一部分拉到所述重叠部的后续部分。

30.一种用于临时修补建筑结构的风暴损坏的屋顶或其它表面的套件;所述套件包括包围至少一卷热收缩材料的箱、热源以及导轨组件;所述一卷或多卷热收缩材料能旋转地被安装在所述箱内,使得能够从所述箱中拉出多段所述热收缩材料以供使用,并且所述热收缩材料被以两次折叠的状态卷绕到所述一卷或多卷热收缩材料上;当从卷上切割下来之后展开时的所述热收缩材料的宽度约等于所述卷的宽度的三倍。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套件,其中,相邻的多段所述热收缩材料在支撑表面上展开,一段所述热收缩材料以预定重叠部重叠在另一段所述热收缩材料上面;所述导轨组件定位在所述重叠部的第一重叠部分上面并且所述热源沿着所述导轨组件移动,以沿着所述第一重叠部分焊接所述相邻的多段热收缩材料。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