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蹦床框架上绷紧弹跳面的拉紧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2462发布日期:2018-11-09 18:14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拉紧件,其用于借助弹性绳在蹦床框架上绷紧弹跳面。



背景技术:

从现有技术中知道的以下所参照的蹦床基本上包括具有环形框架的底架和弹跳面,该弹跳面弹性吊挂在框架内。在已知的蹦床中,为了弹性吊挂弹跳面而采用了弹簧或橡胶绳。橡胶绳悬挂一般具有较高的弹性,其用于柔和减速身体且因而促成阻尼弹跳感。弹簧悬挂大多比较硬。

由DE 299 19 912 U1公开了一种蹦床,其中,弹跳面借助唯一的弹性绳被绷紧在框架上。该绳此时交替地围绕蹦床框架并通过绳圈被拉紧,绳圈位于弹跳面的底侧。但这样的吊挂的缺点是在绳开裂情况下须换掉整个绳。

由DE 10 2006 028 363 B3公开了一种蹦床,其中,弹跳面借助钩状拉紧件并借助弹性环被吊挂在框架上。钩状拉紧件分别具有两个容纳部段,其中的一个设置在拉紧件的顶侧,另一个设置在其底侧。在此情况下,弹性环以一端挂在其中一个容纳部段上,然后被引导绕过框架,并以其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容纳部段上。弹跳面的绷紧在此情况下比较简单。因为弹性环全都一样大小,故弹跳面自身也在框架内居中取向。

DE 25 04 875 A1公开了一种用于借助弹性绳在蹦床框架上绷紧弹跳面的拉紧件,弹性绳以绳圈形式从框架被引导向拉紧件且返回至框架,其中,该拉紧件具有包括用于保持弹性绳的多个保持件的主体,其中,该保持件如此布置,即,弹性绳能可选择地以不同大小的绳圈形式从框架被引导至拉紧件且返回至框架。但这种已知的拉紧件无法固定多个绳端。

其它拉紧件由WO 2011/032173 A2或DE 102 26 707 A1所公开。

利用从现有技术中知道的拉紧件,确实可以改变弹跳面的张紧力以使其适应体重或者获得阻尼或强或若的弹跳特性,但无法做到也同时挂上绳子的多个绳端。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在蹦床框架上拉紧弹跳面的拉紧件,借此能可变地调节弹跳面的张紧力且还能在其上固定多个绳头。

根据本发明,通过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完成该任务。由从属权利要求得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在蹦床框架上绷紧弹跳面的拉紧件,拉紧件包括具有用于保持弹性绳的至少三个保持件的主体,其中,三个所述保持件呈三角形形状布置。因此,该弹性绳能可选择地以不同大小的绳圈形式(即较短或较长的距离)从框架被引导向拉紧件和返回,在此,它具有较小或较大的张紧力。弹跳面的张紧力因此可以简单地无需工具来改变。在自由的保持件上,还可以挂上各种绳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如果就拉紧件被固定在弹跳面上的状态来看,至少两个保持件距框架大致以相同的距离布置。在此实施方式中,弹性绳能可选择地只绕过唯一的保持件或多个保持件,从而弹性绳的张紧力可被改变。

但作为替代或补充,也可以将至少其中一个所述保持件比第二保持件更近地设置在框架上。布置变型方案的混搭方式也是可想到的。弹性绳因此能以不同路程被引导围绕保持件,因此弹跳面张紧力得以调节。

原则上,这些保持件能位于该主体的一侧或多侧。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多个或者或许所有保持件位于主体的唯一一侧,例如在主体顶侧或底侧。当在拉紧件的一侧设有多个保持件时,弹性绳能可选择地围绕第一、第二或者多个所述保持件布设。根据如何引导所述弹性绳,弹跳面的张紧力可以或是被调节得较大,或是不太大。弹性绳的绳圈在此情况下可以围绕一个或多个保持件。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这些保持件位于该拉紧件的不同侧。设于第一侧的第一保持件此时最好比设于第二侧的第二保持件更靠近框架。弹性绳因此能可选择地围绕第一或第二保持件布置且因而改变弹跳面的张紧力。第一侧例如可以是拉紧件的顶侧,第二侧可以是拉紧件的底侧。

该拉紧件的保持件例如可以呈柱状构成。这些保持件最好在一端被固定在拉紧件的主体上。另一端最好是悬伸的。

这些保持件最好在其中央部段具有比在其自由端更小的横截面。由此一来,该弹性绳可以在绷紧状态下被良好固定。保持件的加宽的自由端阻止弹性绳离开保持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至少其中一个所述保持件与该主体一体构成。该拉紧件因此可以很简单地由塑料例如作为注塑件来制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定实施方式,这些保持件最好沿多个平行轴线延伸。但多个保持件也可以指向多个不同方向。

这些保持件最好是旋转对称构成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该拉紧件的主体以板状构成。

如前所述,这些保持件最好与该主体一体构成。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定实施方式,也可以将一个或多个所述保持件可分离固定在该主体上。保持件的固定例如可以借助螺纹连接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拉紧件优选具有一个或多个固定位置,保持件可以在该位置上被固定。可分离的保持件所具有的优点是,所述拉紧件可根据要求来配置。

为了将拉紧件固定在弹跳面上,拉紧件包括合适的固定机构。该机构可以例如具有两个突起,在每个突起中设有用于容纳销的开口。该销例如穿过设于弹跳面上的绳圈且随后被固定在拉紧件上。或者,拉紧件也可以包括固定舌,例如挂在设于弹跳面上的钩上。从现有技术中知道了各种不同的其它固定可行方式。

在所有保持件位于主体同一侧的拉紧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这些固定机构最好如此布置,即当拉紧件被固定在弹跳面上时,该保持件的纵轴线横向于弹性绳的拉力取向。在此情况下,没有出现围绕与弹跳面相接的固定点的扭转。就是说,在板状主体情况下,该拉紧件与弹跳面相连的所述固定点不是在底板的平面内,而是相对其错开,大致在弹性绳被固定的保持部段的高度上。

在这些保持件位于主体的对置两侧的拉紧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拉紧件与弹跳面连接的固定点最好恰好处于设于对置两侧的两个保持件的保持部段之间的中心。

最后,本发明也还涉及一种蹦床,其具有框架,弹跳面借助连续的弹性绳或多个弹性绳被弹性挂在框架上。该蹦床优选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前述的拉紧件。如果该弹跳面用多个弹性绳来悬挂,则每个弹性绳最好缠绕多个拉紧件如三个或四个拉紧件。接着是下个弹性绳。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来举例详述本发明,其中:

图1a-1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三个保持件的拉紧件的各不同视图;

图2a-2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两个保持件的拉紧件的各不同视图;

图3a-3d示出能可分离固定在拉紧件上的保持件的各不同视图;

图4是各种不同的弹性绳引导变型方案的视图,其中,弹性绳可绕图1、2的保持件被引导;和

图5a、5b示出拉紧件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其中,这些保持件布置在拉紧件的多侧。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1d示出用于借助于弹性绳18在蹦床19的框架16上绷紧弹跳面15(见图4)的拉紧件1的各不同视图。拉紧件1在此实施方式中包括板状主体2,其上设有三个保持件3a、3b。这些保持件3a、3b在此以三角形配置形式布置,确切说按照等边三角形形式布置。在此布置形式中,弹性绳18能可选择地围绕唯一的保持件如保持件3b或多个保持件如所有保持件3a、3b布设。

当弹性绳18围绕保持件3b布设时,弹跳面被绷得不太紧。而如果弹性绳18被引导绕过其中一个或两个保持件3a,则弹跳面15绷得较紧。为了改变布兜张紧力,使用者只需改变弹性绳引导走向。这是很简单易行的并且可由任何人不用工具就能顺利完成。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所有保持件3a、3b位于该主体的同一侧。但理论上也可以在拉紧件1的另一侧设有一个或多个保持件3a、3b。

这些保持件3a、3b在此呈柱状构成且具有横截面较小的中央部段8,弹性绳贴靠在该中央部段上。而横截面在其自由端7较大,以阻止弹性绳离开保持件。这些保持件3a、3b基本呈圆柱形构成。

这两个保持件3a在此与主体2一体构成。整个部件因此可以简单地由塑料如作为注塑件来制造。而保持件3b借助螺纹连接被可分离地固定在主体2上。为此,保持件3b在其自由端7包括用于容纳六角螺母的凹空部9以及包括通孔10,螺栓可从下方穿插经过该通孔且与该螺母(未示出)螺纹接合。

在图1a-1d的实施例中,这些保持件3a如此布置,即它们在拉紧件1被固定在弹跳面上时距框架20大致具有相同的距离。而保持件3b比保持件3a更靠近框架20。

为了将拉紧件1固定在弹跳面15上,它包括两个突起5,每个突起具有用于容纳销17的开口6(见图4)。拉紧件1因此例如可以被固定在设于弹跳面15上的舌部20上,如图4所示。

图2a-2d示出图1的拉紧件1的各不同视图,但在这里,保持件3b被取下。如图2c所示,在拉紧件1的主体2内设有三个通孔13、14。通孔14在此用于螺栓穿过,通孔13用于容纳设于保持件3b上的如图3a-3d所示的销11。保持件3b因此可以只在一个固定预设的位置上被安放在底板2上。在图3a-3d的实施例中,保持件3b包括两个销11,它们在安装状态下分别突入其中一个通孔13中且作为抗扭机构。可选择地也可以只设置唯一的销。

图3a-3d示出保持件3b的实施方式,其可被固定在拉紧件1的主体2上。保持件3b具有基本呈圆柱形的带有凹形侧壁的本体。保持件3b的自由端在对置两侧被削平。削平面在此用作工具如螺旋扳手的作用面12。

另外,在保持件3b的自由端上设有用于容纳六角螺母的凹空部9及供螺栓穿过的开口。保持件3b的窝槽具有比保持件3b的自由端略大的横截面。

图4示出多个并排布置的拉紧件的视图,且示出可如何借助弹性绳18绷紧弹跳面15的各种不同的可能性。在图中左侧示出的拉紧件1情况下,弹性绳18被引导经过两个保持件3a。由弹性绳18构成的绳圈21a在此比较大且施加于弹跳面15的拉力相应大。

在中央示出的拉紧件1情况下,弹性绳18仅围绕保持件3b被引导。由弹性绳18构成的绳圈21b因此相对小且施加于弹跳面15的拉力相应小。

如图中右侧所示,绳头借助夹子形成绳圈,该绳圈套绕右侧拉紧件1的保持件3a。

为了从所示状态下增大布兜张紧力,使用者只需使弹性绳18的中央绳圈脱离保持件3b,且例如绕过两个保持件3a,类似于左侧拉紧件1。这是很简单的且尤其无需工具就能顺利完成。

图5a和5b示出拉紧件1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在此,保持件3a、3c设置在拉紧件1的多侧。在当前情况下,两个保持件3a位于板状主体2的顶侧,而一个保持件3c位于板状主体2的底侧。保持件3c在此被可分离地固定在主体2上。

如所看到地,当拉紧件1被固定在弹跳面上时,保持件3a、3c全都大致具有相同的距蹦床框架16的距离。这三个保持件3a、3c的固定点位于一条直线上。

固定机构的开口6恰好位于设于对置两侧的两个保持件的保持部段之间的中心。开口6因此处于主体2的平面内。

另外在如图5a和5b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固定点14处设置另一个保持件3b(未示出)。该保持件3b于是比其余的保持件3a、3c更靠近框架16。弹性绳的张紧力因此还能被进一步改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