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减震消能复位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4398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地震过程中建筑物倒塌,需要在建筑物下部安装隔震装置,以有效防止地震过程建筑物摇晃倒塌,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地震过程中,在竖向收到很大的拉载荷,在横向受到很大的剪切载荷,现有的减震不能有效消除横向剪切载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接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消除建筑物之间的横向剪切载荷。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建筑减震消能复位阻尼器,由固定组件和活动组件构成,固定组件包括内部有阶梯中空的套筒(2)、带通孔的固定套盖(5),活动组件包括一端安装在固定套中一端穿过固定套盖(5)的活动轴(10)、减震消能装置,减震消能装置对固定组件和活动组件之间的作用力进行缓冲。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减震消能装置有多个,每个减震消能装置都包括一个安装在活动轴(10)上弹簧(9)、安装在活动轴(10)上与弹簧(9)相邻的压簧环(4)、处于套筒(2)内部并处于弹簧(9)和压簧环(4)外侧的套筒支架筒(3)、处于两个相邻套筒支架筒(3)之间的并处于套筒(2)内部的卡环(8)、防止卡环(8)和压簧环(4)粘接的隔离垫片(7)。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套筒(2)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端(1),另一端通过螺纹与固定套盖(5)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活动轴(10)以横截面半径最大处为中心,左侧有3个阶梯上面安装有3个减震消能装置,右侧有一个阶梯,右侧的阶梯穿过固定套盖(5)的通孔通过螺纹连接第二连接端(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连接在建筑物支座之间或者建筑物横梁等之间,通过并联的弹簧增大了弹簧的有效反弹力,克服了建筑物在地震过程横向剪切载荷不易消除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连接端的三视图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套筒的三视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安装在建筑物支架建筑物支座之间或者建筑物横梁等之间建筑减震消能复位阻尼器,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作用,并能恢复原位。

本发明由固定组件和活动组件构成,固定组件包括内部有阶梯中空的套筒(2)、带通孔的固定套盖(5),活动组件包括一端安装在固定套中一端穿过固定套盖(5)的活动轴(10)、减震消能装置,减震消能装置对固定组件和活动组件之间的作用力进行缓冲。减震消能装置有3个,每个减震消能装置都包括一个安装在活动轴(10)上弹簧(9)、安装在活动轴(10)上与弹簧(9)相邻的压簧环(4)、处于套筒(2)内部并处于弹簧(9)和压簧环(4)外侧的套筒支架筒(3)、处于两个相邻套筒支架筒(3)之间的并处于套筒(2)内部的卡环(8)、防止卡环(8)和压簧环(4)粘接的隔离垫片(7)。套筒(2)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端(1),另一端通过螺纹与固定套盖(5)连接。活动轴(10)以横截面半径最大处为中心,左侧有3个阶梯上面安装有3个减震消能装置,右侧有一个阶梯,右侧的阶梯穿过固定套盖(5)的通孔通过螺纹连接第二连接端(6)。

在发生地震时,建筑物之间的压力被作用在固定组件和活动组件上,在3个弹簧的作用下,每个弹簧受到1/3的压力载荷,当然本发明只是举例,实际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数量的弹簧,由于弹簧的弹性系数是有限制的,需要越高的弹簧其材料价格越昂贵,采用并列的弹簧可以较差的材料制作的弹簧来代替昂贵材料的弹簧,所以在其它领域也很有意义。

现有的建筑物多采用液压式(油压)阻尼器,液压式(油压)阻尼器一般的使用寿命是30年,而楼房一般的使用寿命为80年,所以需要多次更换,并且旧的液压式(油压)阻尼器无法维修,只能当废品处理。而本发明阻尼器使用寿命长(一般寿命在百年以上),而且可以进行维修,只需更换部件即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建筑减震消能复位阻尼器,由固定组件和活动组件构成,固定组件包括内部有阶梯中空的套筒(2)、带通孔的固定套盖(5),活动组件包括一端安装在固定套中一端穿过固定套盖(5)的活动轴(10)、减震消能装置,减震消能装置对固定组件和活动组件之间的作用力进行缓冲。本发明连接在建筑物支座之间或者建筑物横梁等之间,通过并联的弹簧增大了弹簧的有效反弹力,克服了建筑物在地震过程横向剪切载荷不易消除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胜;聂奇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原恒晋减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26
技术公布日:2017.08.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