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器阻尼阀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09722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器阻尼阀及其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震器阻尼阀及其制造方法,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外壳和端盖,外壳内设置有第一阻尼腔和第二阻尼腔,第一阻尼腔内设置有第一阻尼压缩机构,第二阻尼腔内设置有第二阻尼压缩机构,第一阻尼腔与第二阻尼腔之间设置有调节阀,外壳的内侧面上设置有进油管和出油管。其方法包括:外部结构安装、第二阻尼压缩机构安装、调节阀安装、第一阻尼压缩机构安装、上盖板安装和减震器阻尼阀试运行。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不仅具有减震器的减震功能,而且能实现双重阻尼压缩机构的阻尼作用,并配合液压油实现减震作用,提高了减震器的使用范围,延长了其使用寿命,该制造方法步骤简单,可操作性强,易于批量化生产。
【专利说明】
一种减震器阻尼阀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震器阻尼阀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减震器,是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的器具。
[0003]现有技术中的减震器一般都是采用液压式,通过活塞杆进行减震,虽然能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但是使用寿命较短,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减震器阻尼阀及其制造方法的技术方案,不仅具有减震器的减震功能,而且能实现双重阻尼压缩机构的阻尼作用,并配合液压油实现减震作用,提高了减震器的使用范围,延长了其使用寿命,该制造方法步骤简单,可操作性强,易于批量化生产。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减震器阻尼阀,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外壳和端盖,下盖板通过外壳连接上盖板,端盖转动连接在下盖板上,其特征在于:外壳内设置有第一阻尼腔和第二阻尼腔,第一阻尼腔内设置有第一阻尼压缩机构,第二阻尼腔内设置有第二阻尼压缩机构,第一阻尼腔与第二阻尼腔之间设置有调节阀,外壳的内侧面上设置有进油管和出油管,进油管和出油管的端部分别设置有进油接口和出油接口 ;通过设计第一阻尼腔和第二阻尼腔,有效提高了减震器阻尼阀的阻尼效果,与现有技术中的减震器阻尼阀效果相比具有更大的阻尼行程,提高了车身架的保护效果,第一阻尼压缩机构和第二阻尼压缩机构可以同时进行工作,或单个阻尼压缩机构进行工作,提高了减震器阻尼阀的工作模式,能满足不同情况下的实际需要,降低了生产成本,克服了调节阀移动时产生的噪音,进油管和出油管的设计,能满足第二阻尼压缩机构的液压调节功能,使减震器阻尼阀能有效地发挥阻尼作用,降低第一阻尼压缩机构和第二阻尼压缩机构的磨损,延长整个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0007]进一步,第一阻尼压缩机构包括挤压板、第一活塞杆和第一阻尼弹簧,挤压板的顶面上设置有平衡挡板,第一阻尼弹簧固定连接在挤压板的底面上,第一阻尼弹簧的另一端抵住调节阀,第一活塞杆由外部沿着挤压板的中心线贯穿至调节阀上,通过外力作用于第一活塞杆上,第一活塞杆将力经过挤压板传递至第一阻尼弹簧上,可以起到初步阻尼的效果,方便对减震器进行预压缩,防止由于外力过大而瞬间产生极大的压力对减震器造成损坏,平衡挡板有利于第一活塞杆的移动时保持平衡,减小摩擦力。
[0008]进一步,第二阻尼压缩机构包括液压缸、第二阻尼弹簧和第二活塞杆,液压缸通过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连接在第二阻尼腔内,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分别连通进油管和出油管,液压缸的顶面上设置有辅助板,第二活塞杆移动连接在液压缸上,第二活塞杆的底端通过第二阻尼弹簧连接端盖,通过第一活塞杆带动第二活塞杆移动,进而在液压油和第二阻尼弹簧的双重作用下增大了减震效果,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提高了液压缸安装的稳定性,防止在输送液压油时发生泄漏,辅助板提高了第二活塞杆移动的稳定性。
[0009]进一步,液压缸内设置有U形支架,第二活塞杆上设置有助推板,助推板与U形支架相匹配,U形支架提高了液压油对助推板的垂直作用力,提高液压缓冲的效果,保持第二活塞杆在上升或下降时的稳定性。
[0010]进一步,调节阀内设置有通孔和导气管,导气管对称分布在通孔的两侧,导气管内设置有压力调节板,导气管的内侧面上对称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位于压力调节板的上下两侧,通过在导气管内设置压力调节板,有效保持第一阻尼腔和第二阻尼腔内压力的平衡,同时压力调节板能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上下移动,保证减震器内压力的稳定。
[0011]制造如上述的一种减震器阻尼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12]I)外部结构安装
[0013]a、首先根据图纸的设计要求采用浇筑工艺制造外壳,在外壳的外侧面上距离上端口 10?15cm的位置开设直径为5?7cm的第一盲孔,在外壳的内侧面上距离下端口 20?25cm的位置开设直径为5?7cm的第二盲孔,在第一盲孔与第二盲孔之间开设进油管和出油管;
[0014]b、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将加工好的下盖板安装在所述外壳的下端口上,并且在外壳与下盖板之间安装密封圈,接着对外壳与下盖板之间的缝隙进行焊接;
[0015]c、接着将加工好的端盖与下盖板进行预连接,直至端盖与下盖板之间的螺纹咬合紧密,最后将端盖拆下;
[0016]2)第二阻尼压缩机构安装
[0017]a、首先在外壳内侧面上的两个第二盲孔位置分别安装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然后将套接有第二活塞杆的液压缸安装在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之间,使液压缸上的进油口和出油口与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上的导通孔连通;
[0018]b、接着在第二活塞杆的底端安装第二阻尼弹簧,第二阻尼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端盖上,然后将端盖与下盖板进行连接,同时从外壳的上端口处插入木棒,通过挤压第二活塞杆检测第二阻尼弹簧的弹力,并在端盖与下盖板之间做好密封处理;
[0019]C、最后在液压缸的顶面上安装辅助板,使辅助板与第二活塞杆之间保持I?1.5mm的间隙,在液压缸与辅助板连接的缝隙处做好密封处理;
[0020]3)调节阀安装
[0021]a、首先在调节阀内开设与第一活塞杆相匹配的通孔,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二活塞杆的直径;
[0022]b、然后在通孔的周围均匀设置有导气管,导气管的直径为10?20mm,接着在导气管的内侧面上开设限位槽,并在限位槽内安装压缩弹簧,同时将压力调节板放入导气管内,使压力调节板与导气管相互垂直,压缩弹簧位于压力调节板的上下两侧;
[0023]c、最后将调节阀从外壳的上端口放入,使调节阀与外壳的内侧面保持垂直,直至第二活塞杆的顶端抵住调节阀的底面为止;
[0024]4)第一阻尼压缩机构安装
[0025]a、首先将第一活塞杆垂直放入外壳的内部,并将第一活塞杆的底端插入调节阀的通孔内进行固定;
[0026]b、然后将第一阻尼弹簧固定连接在挤压板的底面上,并将挤压板套接在第一活塞杆上,使第一阻尼弹簧的底端朝下套入,接着将第一阻尼弹簧的底端与调节阀的顶面固定连接;
[0027]c、最后将平衡挡板套接在挤压板上,使平衡挡板的四周与外壳的内壁贴合;
[0028]5)上盖板安装
[0029]将上盖板放置在外壳的上端口上,使挤压板的伸出端限位在上盖板的定位孔内,同时在外壳与上端盖之间安装密封圈,固定后在外壳与上端盖之间的缝隙处进行密封处理;
[0030]6)减震器阻尼阀试运行
[0031]将减震器阻尼阀垂直放置,并将进油接口和出油接口与外界油箱进行连接,首先在停止通入液压油的情况下,对第一活塞杆施加外力,观察第一阻尼腔和第二阻尼腔内的工作状况,然后向外壳内的液压缸内连续通入液压油,对第一活塞杆施加外力,观察第一阻尼腔和第二阻尼腔内的工作状况。
[0032]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3]1、通过设计第一阻尼腔和第二阻尼腔,有效提高了减震器阻尼阀的阻尼效果,与现有技术中的减震器阻尼阀效果相比具有更大的阻尼行程,提高了车身架的保护效果;
[0034]2、第一阻尼压缩机构和第二阻尼压缩机构可以同时进行工作,或单个阻尼压缩机构进行工作,提高了减震器阻尼阀的工作模式,能满足不同情况下的实际需要,降低了生产成本,克服了调节阀移动时产生的噪音;
[0035]3、进油管和出油管的设计,能满足第二阻尼压缩机构的液压调节功能,使减震器阻尼阀能有效地发挥阻尼作用,降低第一阻尼压缩机构和第二阻尼压缩机构的磨损,在液压油和第二阻尼弹簧的双重作用下增大了减震效果,延长整个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0036]4、本发明制造方法工艺简单,不仅缩短了减震器阻尼阀的生产时间,而且提高了减震器阻尼阀的装配效果,易于批量化生产。
[0037]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不仅具有减震器的减震功能,而且能实现双重阻尼压缩机构的阻尼作用,并配合液压油实现减震作用,提高了减震器的使用范围,延长了其使用寿命,该制造方法步骤简单,可操作性强,易于批量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3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39]图1为本发明一种减震器阻尼阀及其制造方法中减震器阻尼阀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2为本发明中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3为本发明中液压缸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中:1-上盖板;2-外壳;3-下盖板;4-端盖;5-第一阻尼腔;6_第二阻尼腔;7_调节阀;8-挤压板;9-平衡挡板;10-第一活塞杆;11-第一阻尼弹簧;12-辅助板;13-第二活塞杆;14-第一固定块;15-第二固定块;16-进油管;17-出油管;18-进油接口; 19-出油接口;20-第二阻尼弹簧;21-通孔;22-导气管;23-压力调节板;24-限位槽;25-压缩弹簧;26-液压缸;27-U形支架;28-助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3]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减震器阻尼阀,包括上盖板1、下盖板3、外壳2和端盖4,下盖板3通过外壳2连接上盖板I,端盖4转动连接在下盖板3上,外壳2内设置有第一阻尼腔5和第二阻尼腔6,第一阻尼腔5内设置有第一阻尼压缩机构,第一阻尼压缩机构包括挤压板8、第一活塞杆10和第一阻尼弹簧11,挤压板8的顶面上设置有平衡挡板9,第一阻尼弹簧11固定连接在挤压板8的底面上,第一阻尼弹簧11的另一端抵住调节阀7,第一活塞杆10由外部沿着挤压板8的中心线贯穿至调节阀7上,通过外力作用于第一活塞杆10上,第一活塞杆10将力经过挤压板8传递至第一阻尼弹簧11上,可以起到初步阻尼的效果,方便对减震器进行预压缩,防止由于外力过大而瞬间产生极大的压力对减震器造成损坏,平衡挡板9有利于第一活塞杆10的移动时保持平衡,减小摩擦力。
[0044]第二阻尼腔6内设置有第二阻尼压缩机构,第二阻尼压缩机构包括液压缸26、第二阻尼弹簧20和第二活塞杆13,液压缸26通过第一固定块14和第二固定块15连接在第二阻尼腔6内,第一固定块14和第二固定块15分别连通进油管16和出油管17,液压缸26的顶面上设置有辅助板12,第二活塞杆13移动连接在液压缸26上,第二活塞杆13的底端通过第二阻尼弹簧20连接端盖4,通过第一活塞杆10带动第二活塞杆13移动,进而在液压油和第二阻尼弹簧20的双重作用下增大了减震效果,第一固定块14和第二固定块15提高了液压缸26安装的稳定性,防止在输送液压油时发生泄漏,辅助板12提高了第二活塞杆13移动的稳定性,液压缸26内设置有U形支架27,第二活塞杆13上设置有助推板28,助推板28与U形支架27相匹配,U形支架27提高了液压油对助推板28的垂直作用力,提高液压缓冲的效果,保持第二活塞杆13在上升或下降时的稳定性。
[0045]第一阻尼腔5与第二阻尼腔6之间设置有调节阀7,调节阀7内设置有通孔21和导气管22,导气管22对称分布在通孔21的两侧,导气管22内设置有压力调节板23,导气管22的内侧面上对称设置有限位槽24,限位槽24内设置有压缩弹簧25,压缩弹簧25位于压力调节板23的上下两侧,通过在导气管22内设置压力调节板23,有效保持第一阻尼腔5和第二阻尼腔6内压力的平衡,同时压力调节板23能在压缩弹簧25的作用下上下移动,保证减震器内压力的稳定,外壳2的内侧面上设置有进油管16和出油管17,进油管16和出油管17的端部分别设置有进油接口 18和出油接口 19;通过设计第一阻尼腔5和第二阻尼腔6,有效提高了减震器阻尼阀的阻尼效果,与现有技术中的减震器阻尼阀效果相比具有更大的阻尼行程,提高了车身架的保护效果,第一阻尼压缩机构和第二阻尼压缩机构可以同时进行工作,或单个阻尼压缩机构进行工作,提高了减震器阻尼阀的工作模式,能满足不同情况下的实际需要,降低了生产成本,克服了调节阀7移动时产生的噪音,进油管16和出油管17的设计,能满足第二阻尼压缩机构的液压调节功能,使减震器阻尼阀能有效地发挥阻尼作用,降低第一阻尼压缩机构和第二阻尼压缩机构的磨损,延长整个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0046]制造如上述的一种减震器阻尼阀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7]I)外部结构安装
[0048]a、首先根据图纸的设计要求采用浇筑工艺制造外壳2,在外壳2的外侧面上距离上端口 10?15cm的位置开设直径为5?7cm的第一盲孔,在外壳2的内侧面上距离下端口 20?25cm的位置开设直径为5?7cm的第二盲孔,在第一盲孔与第二盲孔之间开设进油管16和出油管17;
[0049]b、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将加工好的下盖板3安装在所述外壳2的下端口上,并且在外壳2与下盖板3之间安装密封圈,接着对外壳2与下盖板3之间的缝隙进行焊接;
[0050]C、接着将加工好的端盖4与下盖板3进行预连接,直至端盖4与下盖板3之间的螺纹咬合紧密,最后将端盖4拆下;
[0051 ] 2)第二阻尼压缩机构安装
[0052]a、首先在外壳2内侧面上的两个第二盲孔位置分别安装第一固定块14和第二固定块15,然后将套接有第二活塞杆13的液压缸26安装在第一固定块14与第二固定块15之间,使液压缸26上的进油口和出油口与第一固定块14和第二固定块15上的导通孔21连通;
[0053]b、接着在第二活塞杆13的底端安装第二阻尼弹簧20,第二阻尼弹簧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端盖4上,然后将端盖4与下盖板3进行连接,同时从外壳2的上端口处插入木棒,通过挤压第二活塞杆13检测第二阻尼弹簧20的弹力,并在端盖4与下盖板3之间做好密封处理;
[0054]c、最后在液压缸26的顶面上安装辅助板12,使辅助板12与第二活塞杆13之间保持I?1.5mm的间隙,在液压缸26与辅助板12连接的缝隙处做好密封处理;
[0055]3)调节阀7安装
[0056]a、首先在调节阀7内开设与第一活塞杆10相匹配的通孔21,通孔21的直径小于第二活塞杆13的直径;
[0057]b、然后在通孔21的周围均匀设置有导气管22,导气管22的直径为10?20mm,接着在导气管22的内侧面上开设限位槽24,并在限位槽24内安装压缩弹簧25,同时将压力调节板23放入导气管22内,使压力调节板23与导气管22相互垂直,压缩弹簧25位于压力调节板23的上下两侧;
[0058]C、最后将调节阀7从外壳2的上端口放入,使调节阀7与外壳2的内侧面保持垂直,直至第二活塞杆13的顶端抵住调节阀7的底面为止;
[0059]4)第一阻尼压缩机构安装
[0060]a、首先将第一活塞杆10垂直放入外壳2的内部,并将第一活塞杆10的底端插入调节阀7的通孔21内进行固定;
[0061]b、然后将第一阻尼弹簧11固定连接在挤压板8的底面上,并将挤压板8套接在第一活塞杆10上,使第一阻尼弹簧11的底端朝下套入,接着将第一阻尼弹簧11的底端与调节阀7的顶面固定连接;
[0062]C、最后将平衡挡板9套接在挤压板8上,使平衡挡板9的四周与外壳2的内壁贴合;
[0063]5)上盖板I安装
[0064]将上盖板I放置在外壳2的上端口上,使挤压板8的伸出端限位在上盖板I的定位孔内,同时在外壳2与上端盖4之间安装密封圈,固定后在外壳2与上端盖4之间的缝隙处进行密封处理;
[0065]6)减震器阻尼阀试运行
[0066]将减震器阻尼阀垂直放置,并将进油接口18和出油接口 19与外界油箱进行连接,首先在停止通入液压油的情况下,对第一活塞杆10施加外力,观察第一阻尼腔5和第二阻尼腔6内的工作状况,然后向外壳2内的液压缸26内连续通入液压油,对第一活塞杆10施加外力,观察第一阻尼腔5和第二阻尼腔6内的工作状况。
[0067]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发明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主权项】
1.一种减震器阻尼阀,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外壳和端盖,所述下盖板通过所述外壳连接所述上盖板,所述端盖转动连接在所述下盖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第一阻尼腔和第二阻尼腔,所述第一阻尼腔内设置有第一阻尼压缩机构,所述第二阻尼腔内设置有第二阻尼压缩机构,所述第一阻尼腔与所述第二阻尼腔之间设置有调节阀,所述外壳的内侧面上设置有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进油管和所述出油管的端部分别设置有进油接口和出油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阻尼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压缩机构包括挤压板、第一活塞杆和第一阻尼弹簧,所述挤压板的顶面上设置有平衡挡板,所述第一阻尼弹簧固定连接在所述挤压板的底面上,所述第一阻尼弹簧的另一端抵住所述调节阀,所述第一活塞杆由外部沿着所述挤压板的中心线贯穿至所述调节阀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阻尼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尼压缩机构包括液压缸、第二阻尼弹簧和第二活塞杆,所述液压缸通过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连接在所述第二阻尼腔内,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分别连通所述进油管和所述出油管,所述液压缸的顶面上设置有辅助板,所述第二活塞杆移动连接在所述液压缸上,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底端通过所述第二阻尼弹簧连接所述端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震器阻尼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内设置有U形支架,所述第二活塞杆上设置有助推板,所述助推板与所述U形支架相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阻尼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内设置有通孔和导气管,所述导气管对称分布在所述通孔的两侧,所述导气管内设置有压力调节板,所述导气管的内侧面上对称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位于所述压力调节板的上下两侧。6.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阻尼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外部结构安装 a、首先根据图纸的设计要求采用浇筑工艺制造外壳,在所述外壳的外侧面上距离上端口 10?15cm的位置开设直径为5?7cm的第一盲孔,在所述外壳的内侧面上距离下端口 20?.25cm的位置开设直径为5?7cm的第二盲孔,在所述第一盲孔与所述第二盲孔之间开设进油管和出油管; b、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将加工好的下盖板安装在所述外壳的下端口上,并且在外壳与下盖板之间安装密封圈,接着对所述外壳与所述下盖板之间的缝隙进行焊接; C、接着将加工好的端盖与所述下盖板进行预连接,直至所述端盖与所述下盖板之间的螺纹咬合紧密,最后将端盖拆下; 2)第二阻尼压缩机构安装 a、首先在外壳内侧面上的两个所述第二盲孔位置分别安装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然后将套接有第二活塞杆的液压缸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之间,使液压缸上的进油口和出油口与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上的导通孔连通; b、接着在第二活塞杆的底端安装第二阻尼弹簧,所述第二阻尼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端盖上,然后将所述端盖与所述下盖板进行连接,同时从外壳的上端口处插入木棒,通过挤压第二活塞杆检测所述第二阻尼弹簧的弹力,并在端盖与下盖板之间做好密封处理; C、最后在液压缸的顶面上安装辅助板,使所述辅助板与所述第二活塞杆之间保持I?.1.5mm的间隙,在液压缸与辅助板连接的缝隙处做好密封处理; 3)调节阀安装 a、首先在调节阀内开设与第一活塞杆相匹配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二活塞杆的直径; b、然后在通孔的周围均匀设置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直径为10?20mm,接着在导气管的内侧面上开设限位槽,并在限位槽内安装压缩弹簧,同时将压力调节板放入所述导气管内,使所述压力调节板与所述导气管相互垂直,压缩弹簧位于所述压力调节板的上下两侧; c、最后将调节阀从所述外壳的上端口放入,使调节阀与所述外壳的内侧面保持垂直,直至第二活塞杆的顶端抵住所述调节阀的底面为止; 4)第一阻尼压缩机构安装 a、首先将第一活塞杆垂直放入外壳的内部,并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底端插入所述调节阀的通孔内进行固定; b、然后将第一阻尼弹簧固定连接在挤压板的底面上,并将所述挤压板套接在所述第一活塞杆上,使第一阻尼弹簧的底端朝下套入,接着将第一阻尼弹簧的底端与调节阀的顶面固定连接; C、最后将平衡挡板套接在所述挤压板上,使所述平衡挡板的四周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贴合; 5)上盖板安装 将上盖板放置在所述外壳的上端口上,使挤压板的伸出端限位在所述上盖板的定位孔内,同时在外壳与上端盖之间安装密封圈,固定后在所述外壳与所述上端盖之间的缝隙处进行密封处理; 6)减震器阻尼阀试运行 将减震器阻尼阀垂直放置,并将进油接口和出油接口与外界油箱进行连接,首先在停止通入液压油的情况下,对第一活塞杆施加外力,观察第一阻尼腔和第二阻尼腔内的工作状况,然后向外壳内的液压缸内连续通入液压油,对第一活塞杆施加外力,观察第一阻尼腔和第二阻尼腔内的工作状况。
【文档编号】F16F9/34GK105972139SQ201610460154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1日
【发明人】陈力军
【申请人】新昌县新柴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