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户外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无尘化作业室。
背景技术:
在许多室外作业中,检修棚作业室使用频繁,以往的作业室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固定位置搭建,目前使用的作业室,存在耗用时间长、工作环境差、灰尘较多等问题,且需要经过复杂的搭建过程费时费力,操作复杂,长此以往,大大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难度,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可移动式的无尘化工作室,如果存在这种装置,将会大大提高前期搭建的效率,同时也能给后期工作提供更加安全卫生的环境。如果没有这种装置,将会使工作更加繁琐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进行无尘化作业时,省时省力,科学便捷,安全高效的移动式无尘化作业室。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式无尘化作业室,包括作业室主体,在作业室主体下侧设有移动轮,作业室主体下侧设有轨道,轨道上设有接轨柱,作业室主体右侧设有风淋室对接通道,风淋室对接通道右侧设有风淋室,风淋室前侧设有风淋室门,风淋室门前侧设有门把手,风淋室门右上侧设有闭门器固定阀,闭门器固定阀上侧设有闭门器,闭门器左侧设有闭门器连接杆,闭门器连接杆左侧设有直接端子盒,风淋室下侧设有风淋室支撑台,作业室主体右侧设有控制开关盒,作业室主体左右两侧设有钢架,作业室主体内部设有灰尘检测清洗仪,灰尘检测清洗仪前侧设有机箱门,机箱门前侧设有机箱把手,灰尘检测清洗仪右下侧设有吸尘器连接线,吸尘器连接线右侧设有移动吸尘器,灰尘检测清洗仪前侧设有风机净化罐,风机净化罐左侧设有净化通道,净化通道下侧设有连接盘,连接盘下侧设有收集罐,收集罐下侧设有密封条,密封条下侧设有反应罐,反应罐下侧设有底柱,反应罐右侧设有反应罐口,底柱后侧设有输出罐,输出罐前侧设有输出口;
风淋室内部顶侧设有线路板,线路板下侧设有日光灯罩,日光灯罩下侧设有日光灯,风淋室内部设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前侧设有显示器,操作面板右下侧设有感应开关,风淋室内部右侧设有过滤室,过滤室左侧设有过滤器,过滤室下侧设有风机管,风机管下侧设有风机,风机下侧设有风机底座,风机底座下侧设有风机台,风淋室内部设有扩风罩,扩风罩内设有风嘴;
移动吸尘器上侧设有吸尘器顶盖,吸尘器顶盖前侧设有开盖器,开盖器上设有吸尘器开关,开盖器上侧设有开盖把手,移动吸尘器前侧设有橡胶垫圈,移动吸尘器内部设有吸尘室,吸尘室内设有滤袋,吸尘室左上侧设有排风口,吸尘室上侧设有电磁阀,电磁阀上侧设有空气管道,空气管道右侧设有气包,吸尘室上侧设有阀板,阀板上侧设有提升阀,吸尘室右侧设有入室嘴,入室嘴右侧设有入室嘴连接头,入室嘴连接头右侧设有软管连接口,软管连接口右侧设有吸尘软管,吸尘软管下侧设有吸尘嘴,吸尘室下侧设有灰斗,灰斗右下侧设有卸灰阀门,卸灰阀门下侧设有加湿器,移动吸尘器下侧设有移动座,移动座下侧设有滚轮槽,滚轮槽内设有滚轮;
灰尘检测清洗仪内部设有清洗液缸,清洗液缸右侧设有加注板,加注板右侧设有清洗液管,清洗液缸上侧设有缸盖,缸盖上侧设有玻璃管,玻璃管右侧设有测尘阀,玻璃管左侧设有恒温棒,恒温棒外侧设有传感线,恒温棒左侧设有恒温箱,恒温箱上侧设有导线,导线上侧设有集线器,集线器上侧设有串联线,串联线上侧设有流量器,流量器右侧设有定时控制器,定时控制器右侧设有灰尘报警器,集线器右侧设有捕集器,捕集器下侧设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右侧设有数显电路,数显电路上侧设有零线盘。
所述作业室主体外侧设有防火板。
所述作业室主体左右两侧设有篷布。
所述风淋室右下侧设有散热窗。
所述底柱下侧设有支撑足。
所述作业室主体底部设有外向风机。
所述风淋室内部设有风淋把手。
所述测尘阀右侧设有读数显示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在进行无尘化作业时,省时省力,科学便捷,安全高效,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移动式无尘化作业室透视检验设备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移动式无尘化作业室风淋室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移动式无尘化作业室移动吸尘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移动式无尘化作业室灰尘检测清洗仪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作业室主体,2:移动轮,3:轨道,4:接轨柱,5:风淋室对接通道,6:风淋室,7:风淋室门,8:门把手,9:闭门器固定阀,10:闭门器,11:闭门器连接杆,12:直接端子盒,13:风淋室支撑台,14:控制开关盒,15:钢架,16:灰尘检测清洗仪,17:机箱门,18:机箱把手,19:吸尘器连接线,20:移动吸尘器,21:风机净化罐,22:净化通道,23:连接盘,24:收集罐,25:密封条,26:反应罐,27:底柱,28:反应罐口,29:输出罐,30:输出口,31:线路板,32:日光灯罩,33:日光灯,34:操作面板,35:显示器,36:感应开关,37:过滤室,38:过滤器,39:风机管,40:风机,41:风机底座,42:风机台,43:扩风罩,44:风嘴,45:吸尘器顶盖,46:开盖器,47:吸尘器开关,48:开盖把手,49:橡胶垫圈,50:吸尘室,51:滤袋,52:排风口,53:电磁阀,54:空气管道,55:气包,56:阀板,57:提升阀,58:入室嘴,59:入室嘴连接头,60:软管连接口,61:吸尘软管,62:吸尘嘴,63:灰斗,64:卸灰阀门,65:加湿器,66:移动座,67:滚轮槽,68:滚轮,69:清洗液缸,70:加注板,71:清洗液管,72:缸盖,73:玻璃管,74:测尘阀,75:恒温棒,76:传感线,77:恒温箱,78:导线,79:集线器,80:串联线,81:流量器,82:定时控制器,83:灰尘报警器,84:捕集器,85:控制电路,86:数显电路,87:零线盘,88:防火板,89:篷布,90:散热窗,91:支撑足,92:外向风机,93:风淋把手,94:读数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移动式无尘化作业室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移动式无尘化作业室包括作业室主体1,在作业室主体1下侧设有移动轮2,作业室主体1下侧设有轨道3,轨道3上设有接轨柱4,作业室主体1右侧设有风淋室对接通道5,风淋室对接通道5右侧设有风淋室6,风淋室6前侧设有风淋室门7,风淋室门7前侧设有门把手8,风淋室门7右上侧设有闭门器固定阀9,闭门器固定阀9上侧设有闭门器10,闭门器10左侧设有闭门器连接杆11,闭门器连接杆11左侧设有直接端子盒12,风淋室6下侧设有风淋室支撑台13,作业室主体1右侧设有控制开关盒14,作业室主体1左右两侧设有钢架15,作业室主体1内部设有灰尘检测清洗仪16,灰尘检测清洗仪16前侧设有机箱门17,机箱门17前侧设有机箱把手18,灰尘检测清洗仪16右下侧设有吸尘器连接线19,吸尘器连接线19右侧设有移动吸尘器20,灰尘检测清洗仪16前侧设有风机净化罐21,风机净化罐21左侧设有净化通道22,净化通道22下侧设有连接盘23,连接盘23下侧设有收集罐24,收集罐24下侧设有密封条25,密封条25下侧设有反应罐26,反应罐26下侧设有底柱27,反应罐26右侧设有反应罐口28,底柱27后侧设有输出罐29,输出罐29前侧设有输出口30;
如图2所示,风淋室6内部顶侧设有线路板31,线路板31下侧设有日光灯罩32,日光灯罩32下侧设有日光灯33,风淋室6内部设有操作面板34,操作面板34前侧设有显示器35,操作面板34右下侧设有感应开关36,风淋室6内部右侧设有过滤室37,过滤室37左侧设有过滤器38,过滤室37下侧设有风机管39,风机管39下侧设有风机40,风机40下侧设有风机底座41,风机底座41下侧设有风机台42,风淋室6内部设有扩风罩43,扩风罩43内设有风嘴44;
如图3所示,移动吸尘器20上侧设有吸尘器顶盖45,吸尘器顶盖45前侧设有开盖器46,开盖器46上设有吸尘器开关47,开盖器46上侧设有开盖把手48,移动吸尘器20前侧设有橡胶垫圈49,移动吸尘器20内部设有吸尘室50,吸尘室50内设有滤袋51,吸尘室50左上侧设有排风口52,吸尘室50上侧设有电磁阀53,电磁阀53上侧设有空气管道54,空气管道54右侧设有气包55,吸尘室50上侧设有阀板56,阀板56上侧设有提升阀57,吸尘室50右侧设有入室嘴58,入室嘴58右侧设有入室嘴连接头59,入室嘴连接头59右侧设有软管连接口60,软管连接口60右侧设有吸尘软管61,吸尘软管61下侧设有吸尘嘴62,吸尘室50下侧设有灰斗63,灰斗63右下侧设有卸灰阀门64,卸灰阀门64下侧设有加湿器65,移动吸尘器20下侧设有移动座66,移动座66下侧设有滚轮槽67,滚轮槽67内设有滚轮68;
如图4所示,灰尘检测清洗仪16内部设有清洗液缸69,清洗液缸69右侧设有加注板70,加注板70右侧设有清洗液管71,清洗液缸69上侧设有缸盖72,缸盖72上侧设有玻璃管73,玻璃管73右侧设有测尘阀74,玻璃管73左侧设有恒温棒75,恒温棒75外侧设有传感线76,恒温棒75左侧设有恒温箱77,恒温箱77上侧设有导线78,导线78上侧设有集线器79,集线器79上侧设有串联线80,串联线80上侧设有流量器81,流量器81右侧设有定时控制器82,定时控制器82右侧设有灰尘报警器83,集线器79右侧设有捕集器84,捕集器84下侧设有控制电路85,控制电路85右侧设有数显电路86,数显电路86上侧设有零线盘87。
在进行无尘化作业时,先搭建好钢架15,然后搭建作业室主体1,安装移动轮2着地,在风淋室对接通道5处搭建连接风淋室6,铺设下方轨道3,使用上接轨柱4与其对接,并安装好控制开关盒14,将灰尘检测清洗仪16放置在作业室主体1内的指定位置,通过吸尘器连接线19连接移动吸尘器20,灰尘检测清洗仪16用于检测作业室主体1内的空气内尘量,捕集器84收集空气,对含尘空气使用清洗液缸69进行沉淀吸附清洗,恒温棒75保持清洗液温度,当尘量过高时灰尘报警器83亮起,此时用户可以使用移动吸尘器20手动除尘,使用移动吸尘器20时,先通过滚轮68将移动吸尘器20推到指定位置,打开吸尘器开关47,吸尘嘴62对准需要清洁灰尘的部位,在电磁阀53作用下,灰尘经过吸尘软管61进入吸尘室50,通过滤袋51后固体颗粒留在灰斗63内,可以后期拆卸卸灰阀门64进行清理,拆卸时打开开盖器46,将灰斗63取出即可,加湿器65可以给粉尘加湿避免粉尘过多漂浮,在初次安装后粉尘过大时,使用风机净化罐21对作业室主体1内进行整体送风除尘,通过净化通道22进入反应罐26,反应罐内装入可沉淀灰尘的清洁液,最后通过输出罐29前侧的输出口30输出空气即可,安装完成后,使用者先打开风淋室门7,风淋室门7会通过闭门器10自动关闭,然后打开感应开关36,使日光灯33打开,触摸操作面板34,进行风淋,此时风机40启动,向风机管39送风,经过过滤室37内的过滤器38除尘过滤后,送至扩风罩43内经风嘴44吹出,用户可手握风淋把手93增强稳固性,风淋结束时触摸操作面板34关闭风机40,然后经风淋室对接通道5进入作业室主体1内进行工作。
所述作业室主体1外侧设有防火板88。这样设置,可以增强作业室主体1防火安全性。
所述作业室主体1左右两侧设有篷布89。这样设置,可以便于封闭设备。
所述风淋室6右下侧设有散热窗90。这样设置,可以便于风淋室6内部机器散热。
所述底柱27下侧设有支撑足91。这样设置,可以增强底柱27稳定性。
所述作业室主体1底部设有外向风机92。这样设置,可以便于移动作业室主体1,同时通风散热。
所述风淋室6内部设有风淋把手93。这样设置,可以增强使用者风淋时的稳定。
所述测尘阀74右侧设有读数显示器94。这样设置,可以便于直接读取数值。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