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资源再造系统及基于其的有机生活垃圾制肥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住房建筑工程设计中,人们通常采用的是整栋楼房各住人楼层的层高相等,一般层高设计为3米左右,并且全部用于住人,楼顶或盖瓦面做成平顶。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人类社会建筑住房越来越多,占用耕地面积越来越多,绿色土地面积越来越减少;社会住房建筑需求与土地资源存量的矛盾日趋激烈,地王价不断攀升;房价随地价升而升,工薪阶层购房经济压力越来越大。
许多大城市的周边几乎没有田地。城市无法自己提供粮食蔬菜或水果,只能远郊调拨。这一方面增加了产品的运输成本,另一方面,大面积集中种植的蔬菜,为了保证产量,农药和化学肥料的施用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城市人,生活品质提高了,可食材的品质确得不到更好的保障。
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高品质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更愿意亲近自然,希望拥有自己的“开心农场”,但城市确没有更多的土地满足人们耕种和自给自足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住宅与耕地共存的资源再造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住房建设占地越来越多,耕地面积越来越少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资源再造系统,包括楼宇,所述楼宇包括多层耕种层和多层住宅层,且所述耕种层和所述住宅层交替层叠设置。
住房建设过程中将楼宇设置成住宅层和耕种层交替的方式,与现有住建房的增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相比,建设住房反而带来耕地面积的增加,社会和环境效益非常显著。
可选地,所述楼宇的奇数层为耕种层,所述楼宇的偶数层为住宅层。
奇数层是耕种层,偶数层是住宅层,住宅层的有机生活垃圾能够更方便地输送至位于其下层的耕种层内进行制肥。
可选地,所述耕种层内设置有盛装种植土的耕种盘。
采用耕种盘来盛装种植土,起到很好的防水作用,而且便于根据需要规划和布局,
可选地,所述耕种盘为不锈钢材质制造的矩形槽。
不锈钢的防水防腐效果好,矩形的槽体会更加规整。
可选地,所述耕种层的地面上涂有防水涂料层,所述耕种盘置于所述防水涂料层上。
为了增加防水性能,耕种层的地面上涂上防水涂料层,作为又一道防水屏障,避免水渗入住宅层内。
可选地,还包括储水装置,所述储水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楼宇的顶端的雨水储水池,所述雨水储水池通过管路与所述耕种层的用于给植物浇水的浇灌喷头连通。
利用雨水给耕种层的植物浇灌,减少雨水的排放量,节能减排,绿色环保;而且对防止城市内涝起到一定的作用。
可选地,所述楼宇的外墙上设置有多个储水分箱,所述储水分箱通过管路连通至所述浇灌喷头。
在楼宇的外墙上设置多个储水分箱,能够更加有效地收集雨水,提高收集量。
可选地,所述住宅层的层高为3米,所述耕种层的层高为4米。
耕种层的层高设置为4米,能够给植物更充分的生长空间,种植的植物品种也能更加多样化。
可选地,所述耕种层内设置有垃圾储存箱,所述住宅层的排污通道的出口通过管道连通至其下的所述耕种层的垃圾储存箱内。
为了充分利用有机生活垃圾来制肥,且为了能够更直接快捷地将有机生活垃圾输送至耕种层,住宅层的排污通道的出口直接通过管道连通至垃圾储存箱内。
可选地,所述楼宇的第一层设置有蓄水池,所述楼宇的第三层及第三层之上的奇数层为耕种层,所述楼宇的偶数层为住宅层。
楼宇的第一层设置蓄水池,能够用来收集地面积水和浇灌耕地后剩余的雨水,而且还能用来养殖水产。
一种基于资源再造系统的有机生活垃圾制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住宅层的有机质垃圾由排污通道流入耕种层的垃圾储存箱内;
s2:将耕种层的土壤按日期进行编号;
s3:将有机质垃圾以1~2日的量为单位,按顺序先后依次埋入已编号的土壤中25厘米深处,使其自然发酵,形成肥料。
将居民生活的有机质垃圾变废为宝,生活有机质垃圾不下楼,一方面减轻了环保工人的劳动量;二方面减少了垃圾车辆转运费用;三方面节省了垃圾处理场所占用的土地面积;四方面能够不断增加土壤总量。
可选地,在步骤s3中,有机质垃圾埋入土壤后加入蚯蚓来加速制肥。
有机质垃圾的90%以上能够被蚯蚓转换成蚓粪,变成了尚好的有机肥土,能够有效地加速制肥过程。
本发明提供的资源再造系统,随着建设住房的越来越多,耕地面积也会越来越多,由于绿色土地面积不断地再造增加,地价和房价自然会回归,社会效益非常显著;随着绿色耕种面积的增加,城市空气也会得到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会越来越好;将生活的有机质垃圾随时消化制肥用于耕地,不施加化肥,人们食品的安全性得到了保证;而且人们可以在自家楼里耕种,实现自给自足,而且通过田间劳作也能缓解人们的生活压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云田居资源再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种植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楼宇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图中1、耕种层;2、住宅层;3、耕种盘;4、天雨储水池;5、人行通道;6、储水分箱;7、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云田居资源再造系统,将整栋楼房的奇数层高设计为4米,偶数层高设计为3米,奇数层平面制成耕种层1——云田,用于现代电器自动化农业生产,偶数层为住宅层2,用于住人,此种集劳动场所和人类住居于一体的模式称之为——云田居。
通过改变建筑设计理念,将住房建设导致绿色土地面积减少的结果改变成为住房建设带来绿色土地面积增加的结果。
当土地越来越多时,土地的价格就会趋向平稳的合理化,进而使房价也趋向平稳的合理化。
将原来住居与劳动场所分开的作息方式改变成为零距离一体化的作息方式,一方面解决了劳动就业问题,可使人人有住房,人人有工作,人人有创业的基础平台;使人的劳动力能量和主观能动性可得到空前的发挥;而且由于人们就近就业,外出机率减少,大大地减轻了地面交通堵塞压力。
由于云田居是楼上住人,楼下为云田,通过基于资源再造系统的有机生活垃圾制肥技术——土壤再造技术,可以将居民生活的有机质垃圾变废为宝,生活有机质垃圾不下楼,减轻了环保工人的劳动量;减少了垃圾车辆转运费用;节省了垃圾处理场所占用的土地面积;而且不断增加了土壤总量。
通过资源再造系统的储水装置——天雨储水,可减少大陆的水土流失程度,从而将空气质量向更好的方面转变,进而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将楼房各层间隔式设计建筑,以一栋占地长50米,宽14米,高28层的居民楼为例,占地表面积700平方米,约为一亩余,另加该楼房四周通道面积和绿化带面积一共总面积约需5亩;
确定1层至27层的奇数层为耕种层1(也称造地层),层高4米;
确定2层至28层的偶数层为住宅层2,层高3米;
第28层顶楼平台可建2米深的天雨储水池4;
如图3所示,电梯和步梯置于楼房东、西两侧,各偶数层在南边设置连接东、西两侧电、步梯的人行通道5,道宽约2米,楼房一般为座北朝南正向;
东、西两侧电、步梯房外墙可建各层天雨储水分箱6,奇数层和偶数层配套的储水分箱6尺寸不同,分别为5m*2m*4m(长*宽*高)和5m*2m*3m(长*宽*高);
顶池与各层储水分箱6之间,上层分水箱与下层分水箱之间都采取自动开、闭闸控制;即上一个水箱储满后,开、闭闸自动关闭己满水箱口,同时开启下一个水箱入口,依此类推,直到所有水箱都储满后,再将多余的水量导入小区下水道排出;
耕种层1平面先用防水涂料,做好第一层防水层,然后,用0.8~1.0毫米304型不锈钢板根椐设计需要悍缝拼接成第二层防水层,即如图2所示的耕种盘3,这种构造既牢固又防水实用,有效使用期可达几百年之久;
各层储水箱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并安装水位监视器,并网后由小区电脑监控中心负责监控管理,雨水一方面可经过消毒过滤处理后用于居民饮用水,另一方面主要用于各奇数层农作物灌溉,商品自来水作为第二预备供水系统;
在奇数各层不锈钢槽中填入40厘米厚的沃土,即完成造地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是,所造地总面积约15亩,是本楼占地表总面积5亩的约三倍。如前所述,把这种造地称之为云田,而把操种这种云田的人称之为云农或云民,把这种上层为住房、下层为劳动场所的形式称为云田居。
云田可适应多种植物生长,包括蔬菜、瓜、水果、玉米、水稻、药材、青饲料、花卉等;
负一楼可建地下停车场。
楼房外形设计可多样化,楼房其它建筑设计运用一般成熟建筑设计技术即可,只是在原设计楼房框架的立柱7截面积基础上加大三分之一,加大承重力度,立柱7在楼房南、北长度的两长边排列,中间以横跨柱为横梁。
奇数层女儿墙高度0.8米,不锈钢耕种盘3的边框高度0.6米,土壤厚度0.4米。
奇数层女儿墙上安装两层可旋转120度,由太阳能电池板和轻质有色金属材料组合制成的窗框和窗页,即奇数层为电脑自动控制开、关窗页的封闭式温室空间。
云田居各储水分箱6的水源可用管道连接,设计安装在各住宅层2的消防栓柜处,作为消防用水备用系统,在耕种层1的储水分箱6的龙头处用三通备装10米长以上的6分软管和喷头,备于消防之用;耕种层1的空间也是住宅层2发生火灾时的缓冲避难处,可有效减少火灾次级损失的发生,所以云田居的居住安全系数是普通住宅楼无法相比的。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1层可做深3米的深水池用于储存天雨降水,深水池可以用于水产养殖业,池四周可设计制作景观围拦护卫,也可作为一般农作物栽培用地。
本发明的生活有机质垃圾制肥(制土)技术操作步骤:
(1)厨房有机质垃圾包括洗米水、洗菜水、蔬菜不用的根、茎、叶、瓜、果皮、残菜剩饭、过期的饮、食品、碎纸、碎木等。
(2)这些有机质垃圾不下楼,可从厨房洗涤盆不锈钢下通道开口处,随时倒于自动下滑道滑落到云田不锈钢垃圾储存箱内,以1~2日量为单位,按每月日历编号顺序先后依次埋入已编号的云田土壤中25厘米深处,使其自然发酵。
按一个家庭3~4人的一般家庭生活一天处理有机质垃圾量5公斤计算(液态),可在约0.25平方米的云田面积中埋入既可,在常温22度情况下,约需28天可完成自然发酵过程。
(3)为了帮助有机质垃圾尽快转换成为有机肥土,可在有机质垃圾入土后当天放入活体日本太平2号红蚯蚓,放养比例为300条/平方米,即纯蚯蚓2~3两。
按比例放入日本太平2号红蚯蚓后约20天,该处的有机质垃圾90%以上被红蚯蚓转换成了蚓粪,即尚好的有机肥土,其它微生物转换少量部分,制土过程完成。
当肥土制成后,既可以在此土壤上栽种植物,也可将肥土转移到其它使用的地方;也可以在放入红蚯蚓的原位载体上方放入玉米香饼,(ymxb用清水发涨后)捏成饭团大小,点式浅埋一个于土壤中3厘米处,第三天早上7点钟左右,可在ymxb放置处将红蚯蚓挖取出来,可取率为85%,留有少数在土壤中也可继续起到改良土壤的良好作用。
太平2号红蚯蚓还有除臭、除味的特殊功能,所制有机质肥料为中性,ph值7,此种高級有机肥适用于多种植物生长,包括蔬菜、瓜、果、玉米、水稻、药材、青饲料、花卉等。
家庭生活无机质垃圾可按品种分类下楼回收处理,可为社会带来五大益处:
(1)减轻了环卫保洁工人的工作量;
(2)节省垃圾车辆转运费,
(3)节省垃圾处理场占地面积;
(4)如果全社会的千万个,甚至上亿个家庭都把有机质垃圾变成有机肥土,那么,地球上新增加的土壤资源总量将无法计算。
(5)这些有机肥土再合理地用于经济农作物的生长栽培,其产生的持续连带经济增涨效益与良性发展将是相当巨大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