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有建筑加层增设电梯结构及其商业模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31251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既有建筑加层增设电梯结构及其商业模式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既有建筑改造,具体为一种既有建筑加层增设电梯及其商业模式。



背景技术:

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和社会进入老龄化的背景下,既有社区的更新改造工作将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经济转型支撑点和关乎民心民生的国家战略工程,这些既有建筑内的业主大多数为老年人,且这些房子都是上世纪70-80年代以前建造的5-7层多层住宅,房龄至少20-30年以上,无电梯,使得老人上下楼不方便,虽然我们国家早有考虑年龄社会问题的解决,抽出了大笔资金建造了较多的福利性和盈利性养老院,但这些养老院只能够满足百分之十的老年人,剩下的老年人还需要自己在家里居家养老。

推进既有社区更新已从政策建议转化为国家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对策,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切实落实国家产业政策:按照国家要求,我国住房建设和住房保障以棚户区改造为工作重点,城市棚户区改造包括城市旧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和既有住宅社区综合整治等三项任务,因此既有社区的更新改造切实落实了国家的产业政策。

(2)推动形成经济新亮点:既有社区更新与改造涉及结构增层技术、加装电梯、保温隔热建材、无障碍设施、社区智能网络、变频供水、光伏发电、机械停车等一系列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牵连庞大的潜在需求,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有望替代房地产成为推动经济的新亮点。

(3)切实改善社会民生: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既有社区的适老性和社区养老等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民生问题。上海60岁以上老龄人口比例为全国之最,达到28.8%(根据2015年3月30日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信息),而既有社区中老龄人口更为集中,大量既有多层住宅没有安装电梯,老人上下楼举步维艰,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老年家庭的生活安全和质量。

(4)更新城市形象:既有社区多数位于城市核心区域,其房屋外观形象老旧、使用舒适度差、停车难等问题,已与周边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形成了强烈反差,成为城市形象的短板,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社会的整体和谐度,影响着城市环境和居民家庭的生活质量,因此既有社区的更新改造体现了更新城市形象的意义。

(5)既有社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社区生态环境的更新改善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

现政府为了解决旧房改造增加电梯的难题,提交了许多建议,例如基本既有建筑改造为政府全力出资以及部分政府出资,部分业主出资,但是业主多数为劳动获得无收入的老年人,因此提出一种既有建筑增设电梯,无需政府和业主出资,又能盈利的方案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有建筑加层增设电梯及其商业模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既有建筑加层增设电梯,包括既有建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既有建筑顶部的加层;所述既有建筑的上下楼梯的外立面外增设外侧新增电梯间,所述既有建筑的上下楼梯均与外侧新增电梯间连通。

优选的,所述外侧新增电梯间采用现浇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且包括出口、侯梯厅和电梯井。

优选的,所述异形柱框架柱为l型或者t型。

优选的,所述电梯井的电梯门两侧增加层间混凝土梁,用于电梯轨道的侧向支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既有建筑上下楼梯的外侧增加外侧新增电梯间,再施工的时候,不用业主搬离,方便了改造。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上述既有建筑加层增设电梯的商业模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模式:上述既有建筑加层增设电梯的改造方案向政府提出:要求取得既有建筑顶层的建设权,以及对加层的所有权,且免费为既有建筑增设电梯;同时就上述既有建筑加层增设电梯的改造方案向待改造的既有建筑的业主提出:要求对既有建筑顶层建筑加层,对其有所有权,且免费为既有建筑增设电梯;待双方均同意后,进行既有建筑改造,且对改造后的加层进行出售。

优选的所述既有建筑加层后的出售房价大于增设电梯、加层以及人工费用的总价。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政府无需全部或部分出资用来既有建筑的电梯增设,响应了国家对于既有建筑改造的号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既有建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既有建筑加外侧新增电梯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增设电梯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增设加层的既有建筑侧视图。

图中:1-既有建筑;2-加层;3-外侧新增电梯间;4-上下楼梯;5-出口;6-侯梯厅;7-电梯井;8-层间混凝土梁;12-停车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传统一单元一层两户的既有建筑。

参阅附图2至4所示,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既有建筑加层增设电梯,包括既有建筑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既有建筑1顶部的加层2;所述既有建筑1的上下楼梯的外立面外增设外侧新增电梯间3,所述既有建筑1的上下楼梯4均与外侧新增电梯间3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外侧新增电梯间3采用现浇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且包括出口5、侯梯厅6和电梯井7,所述异形柱框架柱为l型或者t型,所述电梯井7的电梯门两侧增加层间混凝土梁8,用于电梯轨道的侧向支撑。如图3所示,截面厚度取200mm,肢长300mm,布置在电梯井道周边四角、电梯前室的四角及连廊角部,共8根柱;框架梁取200mmx400mm,因层高超过2.5m,根据电梯厂家要求,在电梯门两侧每层都需要增加层间混凝土梁8(200mmx300mm)作为电梯轨道的侧向支撑梁。楼板采用现浇混凝土楼板,100mm厚。所有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取c30。新增电梯需要与原有结构相连,利用原有楼梯间作为电梯入口,新增每层楼板与楼梯半平台平面平齐,楼板边梁与楼梯间角部的构造柱连接。楼板植筋与原结构拉结。本实施例中列举的是一幢房子一个单位的电梯加层以及改造,其中单元与单元的外侧新增电梯间之间可形成用于停放车辆的空间,即停车位12。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既有建筑1上下楼梯4的外侧增加外侧新增电梯间3,再施工的时候,不用业主搬离,方便了改造。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上述既有建筑加层增设电梯的商业模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模式:上述既有建筑加层增设电梯的改造方案向政府提出:要求取得既有建筑顶层的建设权,以及对加层的所有权,且免费为既有建筑增设电梯;同时就上述既有建筑加层增设电梯的改造方案向待改造的既有建筑的业主提出:要求对既有建筑顶层建筑加层,对其有所有权,且免费为既有建筑增设电梯;待双方均同意后,进行既有建筑改造,且对改造后的加层进行出售。

进一步的,所述既有建筑加层后的出售房价大于增设电梯、加层以及人工费用的总价。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政府无需全部或部分出资用来既有建筑的电梯增设,且业主也无需自费加装电梯,响应了国家对于既有建筑改造的号召。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