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钢龙骨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68487发布日期:2019-05-15 22:52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型钢龙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住宅建造规模发展迅速。住宅产业化是住宅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向,核心是建立适合工业化的结构技术体系。目前制约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是结构体系的问题。现有的配筋混凝土空心砌块体系易开裂、保温隔热性能差、防渗性能差;预制花凝土结构体系生产效率低。但是以轻型型钢拼接、焊接而成的轻钢结构住宅体系具有布局灵活、工业化程度高、设计制造安装工期短、自重轻等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型钢龙骨能够承受施工荷载,方便构件定型定位,采用免拆模板极大的减少了现场作业量,解决了现有住在建筑结构体系抗震性能低、造价高、效率低、配套部品不完备、维护费用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型钢龙骨,用以解决现有建筑结构体系抗震性能低、维护费用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型钢龙骨,所述龙骨由腹板和c型槽一体形成,所述c型槽包括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包括脊部和连接部,所述脊部和腹板相连并与腹板形成第一弯折角,所述连接部和脊部相连并与脊部形成第二弯折角,所述第一弯折角和所述第二弯折角的角度相同,均为90°~135°,所述第二弯折部包括侧边和卷边,所述侧边和连接部垂直相连,所述卷边位于侧边的末端并与相接的侧边形成90°的卷边角,所述腹板上均匀设置有多对弧形通孔,多对弧形通孔对称分布于腹板两侧,所述弧形通孔的直边与所述脊部相接。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腹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中心通孔,多个所述中心通孔在腹板中间间隔排列成一列,所述中心通孔的边缘向内弯折形成加强卷边。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弧形通孔与中心通孔在所述龙骨的长度方向上交错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边上设置有多个均匀间隔排列的连接孔。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孔为圆形连接孔或葫芦形连接孔。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部表面上设置有多个u型槽,所述u型槽与脊部相邻的一侧设置有开口,u型槽和所述弧形通孔一一对应。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u型槽上的开口向脊部下方延伸形成缺口,所述缺口将脊部均匀分成多段,缺口位于弧形通孔的直边的中间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龙骨的表面均设置成粗糙面。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使用方法包括:将两个龙骨相对放置;布置多根内筋条,每根内筋条两端分别安装至相对的两个龙骨腹板上的弧形通孔或u型槽内;将内筋条与弧形通孔或u型槽捆扎固定;在相对的两个龙骨侧面布置筋网,通过多个固定螺栓或膨胀钉将筋网固定在龙骨的侧边上;通过腹板上的中心通孔灌入混凝土形成建筑构件。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使用方法还包括:当连接孔为圆形连接孔时,用螺栓将筋网边缘的v形加强筋固定在侧边上,当连接孔为葫芦形连接孔时,用膨胀钉将筋网固定在侧边上,先将膨胀钉安装在葫芦形连接孔的大孔内,再将膨胀钉挤压固定在葫芦形连接孔的小孔内,螺栓和膨胀钉与筋网之间设置有垫片,用于增加筋网与侧边连接的稳定性。

本发明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能够承载较大的施工荷载,方便构件定型;

(2)该龙骨制成的模板免拆卸,能极大地减少现场作业量;

(3)结构简单,减少资源消耗;

(4)工程造价低,抗震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型钢龙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具有葫芦形连接孔的型钢龙骨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型钢龙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具有葫芦形连接孔的型钢龙骨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型钢龙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公开的筋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考图1-2,一种带卡扣的型钢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由腹板01和c型槽02一体形成,所述c型槽包括第一弯折部21和第二弯折部22,所述第一弯折部21包括脊部212和连接部211,所述脊部212和腹板01相连并与腹板01形成第一弯折角10,所述连接部211和脊部212相连并与脊部212形成第二弯折角11,所述第一弯折角10和所述第二弯折角11的角度相同,均为90°~135°,所述第二弯折部22包括侧边221和卷边222,所述侧边221和连接部211垂直相连,所述卷边222位于侧边221的末端并与相接的侧边221形成90度的卷边角12,所述腹板01上均匀设置有多对弧形通孔05,多对弧形通孔05对称分布于腹板01两侧,弧形通孔05的直边与脊部相接,本实施例中,型钢龙骨的一体式结构增加了龙骨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c型槽02具有第一弯折部21和第二弯折部22改变了龙骨的整体平面结构,增加了腹板的平面外刚度,第一弯折角10和第二弯折角11的角度相同,均为90°~135°,龙骨的抗挤压能力随着弯折角的改变而改变,该设计能使本发明根据不同的承载力需求,调整弯折角的角度,灵活多变。卷边222以及卷边角12的设计能够增加龙骨的平面稳定性、抵抗水平荷载、提高由型钢龙骨制成的剪力墙的延性和耗能能力。

进一步地,参考图1或2,腹板的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中心通孔03,有助于增加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使成型的建筑结构更加稳定,中心通孔03的边缘内弯形成加强卷边04,加强卷边04有助于增加龙骨的结构强度和竖向荷载。中心通孔03和弧形通孔05在增加混凝土接触面积的同时,能够减轻龙骨自身重量。

侧边221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筋网的均匀排列的连接孔06,连接孔06为圆形连接孔或葫芦形连接孔,圆形连接孔用螺栓来固定筋网,葫芦形连接孔选择膨胀钉来固定筋网,使本发明有较广的应用范围,龙骨的表面均设置成粗糙面,比如压花、设置条纹或点状凸等,以此达到增加摩擦力的作用。

上述龙骨可以和筋网组合使用,参考图5,筋网09为钢板扩张网,其包括凸起的v形加强筋91和钢网面92两部分,v形加强筋与钢网面92间隔平行排列,在钢板扩张网的两端为v形加强筋91,钢网面92包括钢板扩张连接孔93和转向连接条94,转向连接条94设在相邻两条v形加强筋91之间的钢网面中心,转向连接条94与v形加强筋91平行设置,转向连接条94两边各有三列钢板扩张连接孔93,且位于转向连接条两边的钢板扩张连接孔93不在同一方向。钢板扩张网的v形加强筋91和钢网面92由同一薄钢板在专用机器的冲切和扩张制作成形,钢板扩张网中连续平行排列的v形加强筋91为强度的主要来源。钢网面92上具有整齐的钢板扩张连接孔93,钢网面92上的钢板扩张连接孔93的往各方向有规律的变化,具有加强钢板扩张网与浇注的混凝土材料间的结合之功能。

另外,所述使用方法包括:将两个龙骨相对放置,布置多根内筋条,每根内筋条两端分别安装至相对的两个龙骨腹板01上的弧形通孔05内,将内筋条与弧形通孔05捆扎固定;在相对的两个龙骨对侧布置筋网,用螺栓或膨胀钉将筋网固定在龙骨两侧,当连接孔06为圆形连接孔时,用螺栓将筋网边缘的v形加强筋91固定在侧边上,当连接孔06为葫芦形连接孔时,用膨胀钉将筋网固定在侧边上,先将膨胀钉安装在葫芦形连接孔的大孔内,再将膨胀钉挤压固定在葫芦形连接孔的小孔内,所述螺栓和膨胀钉与筋网之间有垫片,用于增加筋网与侧边连接的稳定性。通过腹板01上的中心通孔03灌人混凝土形成建筑构件。

本实施例提供的龙骨整体性与结构性强,且具有很好的受力性能,为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型钢龙骨,其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以下特征,做出了进一步的改进,改变了本发明的使用方法。

参考图3-4,连接部211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内筋条的u型槽08,所述u型槽08与脊部212相邻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开口向脊部212下方延伸形成缺口07,该缺口07将脊部212均匀分成多段,且缺口07位于半圆形通孔05的直边的中间位置,缺口07也有增加混凝土接触面积的作用。

另外,龙骨的使用方法包括:将两个龙骨相对放置,布置多根内筋条每根内筋条两端分别安装至相对的两个龙骨腹板上的弧形通孔05内,再由缺口07放置到u型槽08中,将内筋条与u型槽08捆扎固定,在相对的两个龙骨对侧布置筋网,用螺栓或膨胀钉将筋网固定在龙骨的侧边上,当连接孔06为圆形连接孔时,用螺栓将筋网边缘的v形加强筋91固定在侧边上,当连接孔06为葫芦形连接孔时,用膨胀钉将筋网固定在侧边上,先将膨胀钉安装在葫芦形连接孔的大孔内,再将膨胀钉挤压固定在葫芦形连接孔的小孔内,所述螺栓和膨胀钉与筋网之间有垫片,用于增加筋网与侧边连接的稳定性。通过腹板上的中心通孔灌入水泥形成建筑构件。

本实施例的缺口07和u型槽08虽然增加了混凝土接触面积,减轻自身重量,但使龙骨的整体荷载性能减小,抗震效果较之实施例1略差。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