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保温施工中多功能悬吊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216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外墙保温施工中多功能悬吊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墙保温施工中多功能悬吊平台。



背景技术:

建筑物外墙采用外保温技术,会减少建筑物用户取暖费用的支出,对有固定取暖费用的,可以提高保温效果,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让用户获得更好的生活品质,提供一个舒适温暖的环境。然而,由于保温材料自身的可燃性和施工过程管理的疏忽,保温工程中的火灾近年来时有发生。大部分是发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保温材料可能处于现场码放状态,也可能处于施工上墙状态。无论何种状态,保温材料一般都无任何防火保护措施。此时,如果施工现场的防火安全管理不到位,电焊、气焊、气割等动火作业违规操作,或现场做不到严格管理烟火,就极有可能引发保温材料着火燃烧。尤其是外墙面上在固定保温材料后,在上层进行电焊施工,电焊火花下落,引燃下侧或下层的保温材料。从现有的火灾案例来看,现场电焊引燃保温材料是保温工程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使其建筑保温的防火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应用于高层建筑外墙保温施工的悬吊平台,作为高层建筑垂直运输设备,悬吊平台除了安全性至关重要外,其防火功能也必须得到应有的加强。由此,提供一种在高层建筑物外墙保温施工中,能够具有防火功能的悬吊平台,消除火灾安全隐患,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具有防火功能的外墙保温施工中多功能悬吊平台,消除外墙保温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外墙保温施工中多功能悬吊平台,包括有用于人员施工和装载物料的悬吊平台、两个用于支撑和承力的悬吊机构和用于提升悬吊平台的提升机构。

所述悬吊平台包括底板、后侧栏杆、左侧栏杆、右侧栏杆、配电箱、气源动力装置、支撑气缸、支撑滑轮、u型板、气动真空吸盘、后凸底板;

所述悬吊平台底部设有的用于人员施工和装载物料承重的底板、以及用于安装气源装置的后凸底板,所述底板、后凸底板呈一体化整体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并且后凸底板设置在底板纵向中间部位的后侧位置;

所述底板两侧分别焊接有两个用于为悬吊平台提供承力点的左侧栏杆、右侧栏杆,所述左侧栏杆、右侧栏杆结构完全相同,其中左侧栏杆、右侧栏杆的上端分别设置有梯形结构用以增加悬吊平台提升时的稳定性,并且其梯形结构上侧边上的整个悬吊平台呈横向平衡部位分别设置有提升机构的提升吊锁;

所述底板后侧、以及后凸底板两侧和后侧分别焊接有呈一体化整体设置的后侧栏杆,所述后侧栏杆、左侧栏杆、右侧栏杆上设有若干的用于加固的横向方管和纵向方管;

所述底板前侧边缘处、以及左侧栏杆、右侧栏杆前侧边缘处分别焊接有呈一体化整体外凸设置的u型板,其中u型板的两侧板上分别呈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用以真空吸附为原动力完成吸附作业的横向设置的气动真空吸盘,以及u型板的低侧板呈纵向设置有若干用以真空吸附为原动力完成吸附作业的横向设置的气动真空吸盘;并且所述气动真空吸盘后部均呈横向穿过u型板设置;

所述后凸底板设有用于给气动真空吸盘提供气动动力的气源动力装置,所述气源动力装置通过管路分别与各个气动真空吸盘串联接在一起,所述气源动力装置上方的后侧栏杆上的位置设有用于为提升机构、气源动力装置提供动力、控制提升机构、气源动力装置的配电箱,所述配电箱通过动力电缆由悬吊机构所在顶部的动力电源供电;

本发明为防止悬吊平台在提升机构作用下的上下移动过程中与建筑物墙面发生剐蹭,所述左侧栏杆、右侧栏杆的内侧、上下两端前侧边缘处分别设有呈横向设置的支撑气缸,所述支撑气缸的活塞杆前端设有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撑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公开的外墙保温施工中多功能悬吊平台,悬吊平台底部设有底板、后凸底板,底板两侧焊接有左右侧栏杆,底板后侧及后凸底板两侧和后侧焊接有栏杆,底板、左右侧栏杆前侧边缘处焊接有u型板,其中u型板上设有若干气动真空吸盘,后凸底板设有气源动力装置,气源动力装置分别与气动真空吸盘串联接在一起,左右侧栏杆的内侧、上下两端前侧边缘处分别设有支撑气缸,支撑气缸的活塞杆前端设有支撑滑轮。使用时:气动真空吸盘与墙面接触,气源动力装置使气动真空吸盘吸附在墙面进行作业,焊接时,在栏杆内侧安装围板,在气动真空吸盘上加盖保护层,可有效地防止电焊火花外贱引燃下侧、或下面保温材料,消除了外墙保温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安装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悬吊平台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悬吊平台另一侧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中:1-悬吊机构、2-提升机构、21-提升吊锁、3-悬吊平台、31-底板、32-后侧栏杆、331-左侧栏杆、332-右侧栏杆、34-配电箱、35-气源动力装置、36-支撑气缸、361-支撑滑轮、37-u型板、38-气动真空吸盘、39-后凸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发明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上”、“下”、“左”、“右”、“前”、“后”只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定义的示例性方向,如图2所示,纸面上侧方向为“上”,纸面下侧方向为“下”或“底”,纸面左侧方向为“左”,纸面右侧方向为“右”,纸面后侧方向为“前”,纸面前侧方向为“后”,纸面左右方向为“纵向”,纸面前后方向为“横向”。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理解,也可以其它方式定义“上”、“下”、“左”、“右”、“前”、“后”等方向,同样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的安装结构立体示意图,包括有用于人员施工和装载物料的悬吊平台3、两个用于支撑和承力的悬吊机构1和用于提升悬吊平台3的提升机构2。

如图2、图3所示,本发明的悬吊平台结构立体示意图和另一侧结构立体示意图,所述悬吊平台3包括底板31、后侧栏杆32、左侧栏杆331、右侧栏杆332、配电箱34、气源动力装置35、支撑气缸36、支撑滑轮361、u型板37、气动真空吸盘38、后凸底板39;

所述悬吊平台3底部设有的用于人员施工和装载物料承重的底板31、以及用于安装气源装置35的后凸底板39,所述底板31、后凸底板39呈一体化整体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并且后凸底板39设置在底板31纵向中间部位的后侧位置;

所述底板31两侧分别焊接有两个用于为悬吊平台3提供承力点的左侧栏杆331、右侧栏杆332,所述左侧栏杆331、右侧栏杆332结构完全相同,其中左侧栏杆331、右侧栏杆332的上端分别设置有梯形结构用以增加悬吊平台3提升时的稳定性,并且其梯形结构上侧边上的整个悬吊平台3呈横向平衡部位分别设置有提升机构2的提升吊锁21;

所述底板31后侧、以及后凸底板39两侧和后侧分别焊接有呈一体化整体设置的后侧栏杆32,所述后侧栏杆32、左侧栏杆331、右侧栏杆332上设有若干的用于加固的横向方管和纵向方管;

所述底板31前侧边缘处、以及左侧栏杆331、右侧栏杆332前侧边缘处分别焊接有呈一体化整体外凸设置的u型板37,其中u型板37的两侧板上分别呈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用以真空吸附为原动力完成吸附作业的横向设置的气动真空吸盘38,以及u型板37的低侧板呈纵向设置有若干用以真空吸附为原动力完成吸附作业的横向设置的气动真空吸盘38;并且所述气动真空吸盘38后部均呈横向穿过u型板37设置;

所述后凸底板39设有用于给气动真空吸盘38提供气动动力的气源动力装置35,所述气源动力装置35通过管路分别与各个气动真空吸盘38串联接在一起,所述气源动力装置35上方的后侧栏杆32上的位置设有用于为提升机构2、气源动力装置35提供动力、控制提升机构2、气源动力装置35的配电箱34,所述配电箱34通过动力电缆由悬吊机构1所在顶部的动力电源供电;

本发明为防止悬吊平台3在提升机构2作用下的上下移动过程中与建筑物墙面发生剐蹭,所述左侧栏杆331、右侧栏杆332的内侧、上下两端前侧边缘处分别设有呈横向设置的支撑气缸36,所述支撑气缸36的活塞杆前端设有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撑滑轮361。

本发明在使用时:

1)外墙保温施工作业,首先启动支撑气缸36,活塞杆前伸,支撑滑轮361抵靠支撑在建筑物墙面,悬吊平台3在提升机构2作用下的上下移动到位后,启动支撑气缸36的活塞杆带动支撑滑轮361后移、脱离建筑物墙面,使得各个气动真空吸盘38与建筑物墙面接触,然后启动气源动力装置35使得各个气动真空吸盘38吸附在建筑物墙面,施工人员在悬吊平台3进行外墙保温施工作业,作业结束后,关闭动气源动力装置35使得各个气动真空吸盘38脱离在建筑物墙面,再次启动支撑气缸36,活塞杆前伸,支撑滑轮361抵靠支撑在建筑物墙面,悬吊平台3在提升机构2作用下的下移动到下一层作业位置后,启动支撑气缸36的活塞杆带动支撑滑轮361后移、脱离建筑物墙面,使得各个气动真空吸盘38与建筑物墙面接触,然后启动气源动力装置35使得各个气动真空吸盘38吸附在建筑物墙面,施工人员在悬吊平台3进行下一层外墙保温施工作业。

2)外墙焊接施工作业,首先在后侧栏杆32、左侧栏杆331、右侧栏杆332的内侧通过连接螺钉安装围板,启动支撑气缸36,活塞杆前伸,支撑滑轮361抵靠支撑在建筑物墙面,悬吊平台3在提升机构2作用下的上下移动到位后,启动支撑气缸36的活塞杆带动支撑滑轮361后移、脱离建筑物墙面,使得各个气动真空吸盘38与建筑物墙面接触,然后启动气源动力装置35使得各个气动真空吸盘38吸附在建筑物墙面,并在气动真空吸盘38上加盖用于隔热防火的保护层,施工人员在悬吊平台3进行外墙焊接施工作业,由于在悬吊平台3上进行电焊施工,电焊火花下落在悬吊平台3内,可有效地防止电焊火花外贱下落引燃下侧或下层的保温材料。作业结束后,施工人员可重复进行下一层外墙焊接施工作业。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特点以及构思,其目的是在于让熟悉本领域此项技术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且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以及实施方式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