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加气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4454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温加气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温加气砖,属于建造材料领域,尤其是砖块领域。



背景技术:

砖,在建筑领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建材,根据材料不同,通常有加气砖、烧结砖等,这类砖在砌墙时,都是需要在砖块的外周抹上一层泥浆,从而让泥浆在相邻两个砖块之间形成粘接作用。

这种砌墙的方式,存在一定弊端,首先每块砖的外周都要抹一层泥浆,效率上非常慢,而且由于抹泥浆都是泥工手工抹上去的,抹的量都不是均匀的,这导致砖块之间的泥浆量不均匀,导致砖与砖之间拼接的尺寸会有很大误差,另外,人工抹浆,一旦抹多了,刮掉时还会有很多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保温加气砖,可以让保温板的安装更为方便,同时砌墙速度较快。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保温加气砖,包括砖本体,所述砖本体为立方体,砖本体的顶面上设有顶部凹槽,所述砖本体的底面设有底部凹槽,顶部凹槽和底部凹槽的投影面积重叠,所述顶部凹槽和底壁凹槽之间设有贯通的内部灌浆通道,所述砖本体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上设有用于安装保温板的预留孔,保温板贴覆在所述砖本体的前侧面或后侧面上,并用紧固件固定在所述预留孔内。

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砖本体的顶面设置顶部凹槽,底面设置底部凹槽,顶部凹槽与底部凹槽之间是连通的,即内部灌浆通道,当砌墙时,例如上下两块加气砖上下拼接时,位于上方的加气砖的底部凹槽刚好与下方加气砖的顶部凹槽对接,无论墙体砌多高,位于最上方加气砖的内部灌浆通道,和位于最下方的加气砖的内部灌浆通道,其实是相通的,泥工在砌墙时,不需要在每块加气砖的外周抹上泥浆,只需要将每块加气砖对准拼接起来,等到全部拼接完成后,从最上方的加气砖的顶部凹槽内灌注泥浆,这些泥浆会顺着每块加气砖的顶部凹槽、内部灌浆通道、底部凹槽依次流下去,从而使得墙体的每块加气砖内都会被灌注有泥浆,等到泥浆牢固后,就自然将每块加气砖串接起来,非常牢固。采用这种加气砖,泥工不需要对每块加气砖进行抹浆,只需要等全部拼接完成后,一次性注浆即可,非常快速,而且也不会产生抹浆不均、泥浆浪费的问题;

设置了预留孔后,保温板安装到砖本体上就不用额外打孔固定了,直接用紧固件,比如膨胀螺丝直接穿过保温板进入到预留孔中,就能完成保温板的固定,从而使得保温板的安装更为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砖本体的前侧面和/或后侧面上设有网格状的外壁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外壁凹槽的内凹深度在5mm~20mm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预留孔包括四个,分别位于砖本体的四个边角处。

作为优选,所述砖本体的左侧面、右侧面上设有用于卡装防水板的防水槽,相邻两块加气砖左右拼接时,其中一块加气砖左侧面的防水槽与另一块加气砖右侧面的防水槽相应拼接。

作为优选,所述保温板包括四个边侧面,其中相邻两个边侧面上设有定位卡筋,另外相邻两个边侧面上设有定位卡槽。

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加气砖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加气砖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加气砖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加气砖的拼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加气砖与保温板、防水板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下文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的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展示的一种保温加气砖,包括砖本体100,所述砖本体100为立方体,砖本体100的顶面上设有顶部凹槽1,所述砖本体100的底面设有底部凹槽2,顶部凹槽1和底部凹槽2的投影面积重叠,所述顶部凹槽1和底部凹槽2之间设有贯通的内部灌浆通道3,所述内部灌浆通道3的至少一个内壁为倾斜设置,且所述内部灌浆通道3的横截面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少。

为了加强本实施例的保温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砖本体100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上设有用于安装保温板80的预留孔8,保温板80贴覆在所述砖本体100的前侧面或后侧面上,并用紧固件固定在所述预留孔8内。

设置了预留孔8后,保温板80安装到砖本体100上就不用额外打孔固定了,直接用紧固件,比如膨胀螺丝直接穿过保温板80进入到预留孔8中,就能完成保温板80的固定,从而使得保温板80的安装更为方便。所述预留孔8包括四个,分别位于砖本体100的四个边角处,位于四个边角处,稳定性好。

为了加强保温板80与砖本体100之间的牢固度,所述砖本体100的前侧面和/或后侧面上设有网格状的外壁凹槽9。设置外壁凹槽9后,可以在砖本体100的前侧面上涂抹泥浆或砂浆,再将保温板80贴覆到砖本体100上,外壁凹槽9可以提高泥浆或砂浆的附着力,从而使得保温板80稳定性更好。所述外壁凹槽9的内凹深度在5mm~20mm之间。内凹深度太深,泥浆用量过大,内凹深度太浅,附着力不够,本实施例中优选是10mm。

另外,本实施例中,对保温板80也进行了改进优化,可参见图6所示,所述保温板80包括四个边侧面,其中相邻两个边侧面上设有定位卡筋801,另外相邻两个边侧面上设有定位卡槽802。设计该结构后,保温板80之间的定位更加精确,同时相互扣接的方式也加强保温板80之间的连接牢固度。

所述内部灌浆通道3包括左侧内壁、右侧内壁、前侧内壁、后侧内壁,所述左侧内壁、右侧内壁均呈倾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前、后、左、右均是以图1中的放置的方向为参照。本实施例中左右方向为加气砖的长度方向,前后方向为宽度方向。

本实施例中,长度方向的距离相对较长,故内部灌浆通道3的左右方向也相对较长,所述左侧内壁、右侧内壁的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在45度~80度之间,优选在70度。

作为优选,内部灌浆通道3的前侧内壁、后侧内壁均呈倾斜,由于前后方向的距离相对较短,所述前侧内壁、后侧内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在60度~90度之间,优选在80度。内部灌浆通道3的四个内壁全部设置成倾斜,相当于整个内部灌浆通道3是呈一个倒置的漏斗,泥浆可以自然下流形成沉积。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部凹槽1和所述底部凹槽2的内凹深度为10cm~30cm之间,优选是设置20cm,深度太深会导致泥浆过于在顶部凹槽1或底部凹槽2内沉积,同时也能减少泥浆量,而深度太浅,会导致泥浆过少,导致上下两块加气砖之间的粘接度不够。

为了使得泥浆从顶部凹槽1能更顺利的流至内部灌浆通道3内,所述顶部凹槽1的底面上设有倾斜引导面1a,倾斜引导面1a可以对泥浆起到引导作用,引导其进入内部灌浆通道3。

为了保证顶部凹槽1和底部凹槽2在拼接时对准度更好,本实施例中对加气砖设置了定位结构,具体而言,是在所述砖本体100的顶面凸设有定位块41,所述砖本体100的底面内凹形成有定位槽42,相邻两块加气砖上下拼接时,其中一块加气砖的定位块41插入另一块快速加气砖的定位槽42内。

设置定位块41和定位槽42后,相当于对两块拼接的加气砖提供定位的参照和基础,泥工不用靠经验或目测来判断上下两块加气砖是否对准,在拼接时,只需要将定位块41和定位槽42匹配插接就可以实现两者定位,采用这种结构的加气砖,砌出的墙体会非常平整,不会有凹凸不平的面产生,而且由于两块加气砖对准度好了,顶部凹槽1和底部凹槽2也实现精确对准,能够减少漏浆的几率,另外从人工成本上,也降低了对泥工的经验要求。

本实施例中的定位块41包括前定位块41和后定位块41,所述前定位块41和后定位块41分别位于所述内部灌浆通道3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位于内部灌浆通道3的前后两侧,可以保证内部灌浆通道3的两侧都能被很好的定位。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定位块41和后定位块41均位于砖本体100的顶面的中间位置,对接起来较为方便。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定位块41和后定位块41也可以分别位于砖本体100的两个对角位置,这种布局方式,让两块加气砖的定位更为稳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块41为矩形柱,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可以是圆柱或其他形状的柱体,为了使得在定位插接时提供一定的引导作用,所述定位块41上设有导向面。

为了减少上下两块加气砖在拼接时的缝隙,所述定位槽42的内凹深度大于所述定位块41的凸起高度,这样定位槽42和定位块41之间会留有一定的余量,以避免因为制造误差或拼接误差时产生的缝隙问题。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块41的凸起高度在5mm~15mm之间,高度太高会影响插接难度,高度太低会影响定位效果,优选在10mm。

上面描述的均是上下两块加气砖之间的灌浆问题,而实际砌墙时,也需要考虑到左右方向,故为了加强左右方向相邻两块加气砖之间的粘接度,所述砖本体100的两个侧面分别内凹形成有侧灌浆槽5。

在两个侧面内凹形成侧灌浆槽5后,左右两块加气砖拼接时,左侧加气砖的侧灌浆槽5与右侧加气砖的侧灌浆槽5也相应对接,而且侧灌浆槽5是贯通砖本体100的顶面和底面的,故当墙体全部砌完后,直接在最上方的加气砖的侧灌浆槽5内进行注浆,泥浆可以直接流到最下方的加气砖内,完成自下而上沉积,从而完成左右方向加气砖之间的粘接。

为了实现侧灌浆槽5和内部灌浆通道3的连通,所述侧灌浆槽5和顶部凹槽1之间连通有顶部连通槽61,这样在对内部灌浆通道3进行注浆时,泥浆可以流通至侧灌浆槽5,同时在对侧灌浆槽5进行注浆时,泥浆也可以流通至内部灌浆通道3,两者保持互通,可以减少空鼓问题。

为了进一步加强连通效果,所述侧灌浆槽5和底部凹槽2之间连通有底部连通槽62,泥浆灌注到底部凹槽2后可以进入到侧灌浆槽5内,同时侧灌浆槽5内的泥浆也可以进入底部凹槽2内。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侧灌浆槽5和内部灌浆通道3之间还可以设置中部连通槽。

为了防止泥浆在注入在侧灌浆槽5是外露到砖本体100外,所述侧灌浆槽5离砖本体100的前侧面、后侧面之间均留有距离h,从而保证左右两块加气砖在拼接时,前侧面与前侧面之间、后侧面与后侧面之间是封闭的。优选的,所述h在4mm~20mm之间,优选在10mm。

为了加强左右加气砖之间的防水效果,所述侧灌浆槽5与砖本体100的前侧面之间、和/或所述侧灌浆槽5与砖本体100的后侧面之间设有防水槽7,所述防水槽7用于卡装防水板70,防水板70和防水槽7之间是过盈配合。

采用本实施例进行砌墙的方法:

第一步:首先采用左右相互拼接的方式,拼接好最下方一整排的加气砖;

第二步:然后采用上下拼接的方式,自下而上将加气砖拼接起来;

第三步,等墙体拼接完成后,在最上方一排的加气砖中,对侧灌浆槽5进行注浆;

第四步,在最上方一排的加气砖中,对内部灌浆通道3进行注浆。

需要说明的,之所以先对侧灌浆槽5进行注浆,因为左右方向加气砖之间缺少一定定位效果,如果先对内部灌浆通道3进行注浆,会导致稳定性不佳,故优先对侧灌浆槽5进行注浆,等侧灌浆槽5内泥浆注满后,再对内部灌浆通道3进行注浆。

在注浆完成后,然后开始加装保温板80,可以先在砖本体100的前侧面或后侧面上先抹上砂浆或泥浆,然后将保温板80贴覆到砖本体100上,再用紧固件进行紧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发明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