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87262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生产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自1988年沪嘉高速公路通车实现中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之后,中国高速公路建设一路突飞猛进。公路建成通车后,因承受车轮的磨损和冲击,受到暴雨、洪水、风沙、冰雪、日晒、冰融等自然力的侵蚀和风化,以及人为的破坏和修建时遗留的某些缺陷,公路使用质量会逐渐降低。因此,公路建成通车后必须采取养护维修措施,并不断进行更新改善。公路养护必须及时修复损坏部分,否则将导致修复工程的投资加大,缩短公路的使用寿命,并给用路者造成损失。高速公路属于跨区域的线性结构,对其混凝土工程进行点或段的维修带来了很多困难,除此之外,高速公路维修工期紧、地点变动大以及对混凝土需求的小方量及生产的不连续性等特点,因此在高速公路混凝土维修中,面临着诸多的困难。

目前,我国常用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多为固定式,距离施工工地比较远,因此施工时需要配置多辆搅拌车,导致成本上升,并且运输时间长也会造成混凝土塌落度下降,影响了混凝土的和易性。除此之外,现有的混凝土搅拌站多为拼装式,一方面占地面积大,使用不方便;另一方面转场费力,影响工作效率。例如中国专利号为:201620701927.2的专利就存在以上问题,其公开了具有外加剂精称独立支撑装置的混凝土搅拌设备,包括混凝土搅拌站、外加剂称量装置和用于支撑外加剂称量装置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支撑架独立设置于混凝土搅拌站外部,不与混凝土搅拌站的任何结构部件相连接;支撑架下端固定在地面上单独设置的支撑架基础之上;支撑架的上端安装有水平设置的上梁,上梁的端部伸入封装好的混凝土搅拌站内;外加剂称量装置固定在上梁的端部;外加剂称量装置为悬挂式电子秤,悬挂式电子秤的下端吊挂有长方体形或圆桶形的外加剂称斗;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设备采用双机型混凝土搅拌站,支撑架位于对称设置的两个混凝土搅拌站中间,支撑架上端水平设置的上梁两端分别伸入支撑架两侧封装好的混凝土搅拌站内。该发明虽然保证外加剂的称量准确性,但是也存在上面所述的占地面积大,使用成本高,转场费力,运输困难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也有人尝试解决以上问题,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660734.8,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快捷移动式混凝土搅拌站,其包括骨料配料供给系统、粉料配料供给系统、液体配料供给系统、搅拌系统、控制面板、泵送系统和运输系统;骨料配料供给系统、粉料配料供给系统、液体配料供给系统、搅拌系统、控制面板、泵送系统均设置在拖车车板上,骨料配料供给系统、粉料配料供给系统、液体配料供给系统均与搅拌系统连通;所述骨料配料供给系统包括骨料仓、骨料计量装置和骨料输送装置,骨料仓包括大石仓、小石仓和砂仓,所述的骨料计量装置包括大石仓计量装置、小石仓计量装置和砂仓计量装置,分别设置在大石仓、小石仓和砂仓出料口的下方;所述的粉料配料供给系统包括粉料上料装置、粉料仓、粉料计量装置和粉料输送装置,所述所述粉料上料装置为可拆卸式结构;所述粉料计量装置包括粉料一仓计量装置、粉料二仓仓量装置和粉料三仓计量装置,所述粉料一仓计量装置、粉料三仓仓计量装置和粉料二仓计量装置的入料口均与相对应的粉料输送装置出口相连,且其出料口均与搅拌机连通;搅拌系统包括主机架和搅拌机,所述搅拌机设置在主机架上,泵送系统设置在搅拌机卸料门下方。但是,该技术方案在解决了方便运输的问题的同时还存在产品机构过于复杂,空间要求条件高,空间利用率不高、生产效率比较低的问题,解决的不够彻底。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存在空间要求条件高、产品机构过于复杂、空间利用率不高、生产效率比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具有搅拌容积可变、重心可调、方便运输、结构紧凑、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包括底盘、底座支架、搅拌模块、粉料存储供给模块、骨料存储供给模块、液体存储供给模块、电控模块、搅拌机构固定模块以及清洗模块;所述的底座支架固定在底盘上;所述的搅拌机构固定模块固定在底座支架上;所述的搅拌模块固定在搅拌机构固定模块内部;所述的粉料存储供给模块、骨料存储供给模块、液体存储供给模块均固定在底座支架上且均与搅拌模块连接;所述的电控模块固定在底座支架上;所述的粉料存储供给模块、骨料存储供给模块、液体存储供给模块、搅拌模块以及清洗模块均与电控模块相连;所述的搅拌机构固定模块包括进料斗;所述的搅拌模块包括上搅拌筒、下搅拌筒和搅拌杆;所述的清洗模块包括搅拌筒内壁清除装置和搅拌杆内部清洁装置。

优选地,搅拌机构固定模块还包括圆形轨道、环形轨道和导向柱;所述的圆形轨道位于搅拌模块的底部;所述的下搅拌筒通过滚珠与位于其底部的圆形轨道连接;所述的导向柱固定在搅拌模块的两侧;所述的下搅拌筒为圆筒形结构;所述的环形轨道套接在下搅拌筒外侧的顶端;所述的下搅拌筒的顶端外侧设有斜面结构且通过滚珠与环形轨道连接;所述的上搅拌筒底部插入下搅拌筒的顶部内;所述的下搅拌筒顶部内壁设有第一环状凸起,第一环状凸起内壁上设有螺纹结构,所述的上搅拌筒外壁设有与第一环状凸起内壁对应的螺纹结构;所述的上搅拌筒的底部外壁设有第二环状凸起;所述的第二环状凸起与下搅拌筒的内壁间的间隙为2-3mm;所述的上搅拌筒两侧设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的一端与上搅拌筒连接,另一端与导向柱套接;搅拌机构固定模块还包括齿轮,所述的下搅拌筒底部外壁设有与齿轮相啮合的齿牙;在工作时,动力装置带动齿轮顺时针转动,齿轮带动下搅拌筒逆时针转动,上搅拌筒在竖直方向上上升,从而实现了搅拌容积的增加,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完成后,动力装置带动齿轮逆时针转动,齿轮带动下搅拌筒顺时针转动,上搅拌筒在竖直方向上下降,从而降低了搅拌装置的重心,能够在路面条件较差的情况下运输。

优选地,搅拌杆包括上搅拌杆和下搅拌杆;所述的上搅拌杆为圆柱形结构且通过轴承与上搅拌筒连接,所述的上搅拌杆侧面设有条形槽结构且底部设有椭圆形盲孔结构;所述的下搅拌杆为椭圆形结构且顶部插入上搅拌杆底部的椭圆形盲孔内;所述的上搅拌杆和下搅拌杆的两侧均设有搅拌叶结构且位置相互错开;所述的下搅拌杆的搅拌叶穿过上搅拌杆上的条形槽结构;所述的下搅拌杆底部与下搅拌筒转动连接;在工作时,上搅拌杆会随着上搅拌筒上升,从而拉伸了整个搅拌杆的长度,动力装置带动上搅拌杆转动,上搅拌杆带动下搅拌杆转动,保证了搅拌筒内竖直方向上各个位置的混凝土都能得到充分的搅拌,增加了搅拌效率,减少了搅拌时间;工作完成后,上搅拌杆会随着上搅拌筒下降,从而压缩了整个搅拌杆的长度。

由于搅拌装置在作业时内壁上会依附大量的混凝土颗粒,如果不及时清洗,上搅拌筒下降之后,混凝土凝固会使上搅拌筒和下搅拌筒紧固在一起,对下次作业开始时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现设置了一种搅拌筒内壁清除装置,可以有效的避免以上问题,搅拌筒内壁清除装置包括清洗刀、固定轴、弹簧;所述的下搅拌筒底部设有螺纹孔结构;所述的固定轴底部设有与下搅拌筒底部上的螺纹孔结构相配合的外螺纹结构;所述的清洗刀通过固定轴与下搅拌筒铰接;所述的下搅拌筒底部设有凸块且凸块设有方形孔结构;所述的弹簧一端与清洗刀连接,另一端与下搅拌筒上的凸块连接,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搅拌工作开始时,下搅拌筒逆时针转动,下搅拌筒内壁相对于清洗刀的运动方向为:从清洗刀的后刀面向刀尖方向运动,下搅拌筒内壁收到的切割力很小;搅拌工作完成后,下搅拌筒顺时针转动,下搅拌筒内壁相对于清洗刀的运动方向为:从清洗刀的前刀面向刀尖方向运动,下搅拌筒内壁收到的切割力很大,进而清除附着在搅拌筒内壁上的余料,完成清除工作。

优选地,上搅拌筒顶部设有骨料进料口、粉料接口和液体接口,其中液体接口位于骨料进料口、粉料接口之间;在输料过程中,液体会形成一个隔离层,防止粉料从骨料进料口进入到空气中,从而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也实现了对混凝土配合比的精确控制。所述的进料斗位于骨料进料口的上方;所述的粉料存储供给模块包括粉料仓、粉料输送装置和粉料计量装置;所述的粉料仓的出料口与粉料输送装置的入料口连接,所述的粉料仓为封闭式结构,所述的粉料输送装置为螺旋输料装置;所述的粉料输送装置的出料口固定在搅拌机构固定模块的顶部,且通过弹性通道与粉料计量装置连接;所述的粉料计量装置与上搅拌筒上的粉料接口连接,所述的弹性通道具有伸缩功能且是封闭式结构;所述的粉料输送装置为螺旋输料结构;所述的粉料计量装置的出料口与顶盖上的粉料接口相连,降低了粉料在输料过程中粉尘对环境的影响,也保证了对混凝土配合比的精确控制;所述的骨料存储供给模块包括骨料仓、骨料输送装置和骨料计量装置;所述的骨料仓包括石料仓和砂料仓,所述的骨料计量装置包括石料计量装置和砂料计量装置,所述的骨料输送装置为履带式传送;所述的石料仓和砂料仓的出料口分别位于石料计量装置和砂料计量装置进料口的上方,所述的石料计量装置和砂料计量装置的出料口位于骨料输送装置进料位置的上方;所述的骨料输送装置的出料位置位于搅拌机构固定模块上的进料斗的上方;工作时,动力装置带动骨料输送装置运动,一定量的的骨料从计量装置的出料口出来,进入到履带上,动力装置带动骨料输送装置继续运动;将骨料带入进料斗,完成送料过程;所述的液体存储供给模块包括液体存储仓、液体计量装置和液体输送装置;所述的液体存储仓的出口与液体计量装置相连;所述的液体计量装置的出口与液体输送装置相连,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的出口与上搅拌筒上的液体接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搅拌杆内部清洁装置包括若干喷头、第一水管接口和第二水管接口;所述的上搅拌杆内部设有截面为圆形的水流通道,所述的水流通道包括若干支流通道、第一干流通道和第二干流通道,所述的第一干流通道和第二干流通道分别与位于上搅拌杆顶部上的第一水管接口和第二水管接口相连;所述的支流通道的一端与干流通道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喷头连接;所述的喷头都设置在椭圆形孔的长轴端内壁处且上下间距不超过8cm;所述的喷头包括第一喷嘴、第二喷嘴和筒体;所述的筒体的一端左右各设有两个斜面;所述的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分别设置在筒体的两个斜面上;由于在搅拌时,有少许的混凝土通过缝隙进入到上搅拌杆和下搅拌杆之间的间隙空间内,在搅拌工作完成后,将水管接入上搅拌杆顶部上的水管接口,喷头喷出水流,将残留在上搅拌杆和下搅拌杆之间的间隙空间内的混凝土清洗干净。

由于搅拌装置在作业同时,大量的混凝土颗粒也会进入到上搅拌杆和下搅拌杆之间的间隙里,如果不及时清理,上搅拌杆跟随上搅拌筒下降之后,混凝土凝固会使上搅拌杆和下搅拌杆紧固在一起,对下次作业开始时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甚至能够导致搅拌杆的结构性损坏;而我们经过大量的实验发现:搅拌装置作业完成后,如果清洗及时,保持搅拌杆内部清洁装置的水压在2.5-3.5mpa范围内,通过控制上搅拌杆底部椭圆形盲孔的长轴和短轴的尺寸,可以有效的清洗掉进入上搅拌杆和下搅拌杆的间隙的混凝土颗粒。本技术方案优选了,椭圆形盲孔的长轴设为a,短轴为b,上搅拌杆的半径为r,他们之间的关系满足于:a2+b2=r2,其中0.79r<a<0.82;当a的取值偏小时,残留在上搅拌杆和下搅拌杆之间的间隙空间内的混凝土难以清除;当a的取值偏大时,会造成上搅拌杆壁厚偏小,难以长时间承受过大的扭矩,造成上搅拌杆的使用寿命偏短;当a取0.8时,残留在上搅拌杆和下搅拌杆之间的间隙空间内的混凝土最容易清除,搅拌杆的使用寿命也不受太大影响,综合性最好。

一种使用方法,具体如下:

a.使用牵引装置将上述的装置带到作业现场后,齿轮带动下搅拌筒逆时针转动,带动上搅拌筒上升,进而带动上搅拌杆向上运动;

b.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相应的混凝土配合比,将相应的骨料、粉料、液体通过相应的输料装置输送到搅拌筒里;

c.通过动力装置带动上搅拌杆转动,进而带动下搅拌杆同步转动,对搅拌筒内部的混凝土进行均匀搅拌;

d.搅拌作业完成后,所述的清洗模块开始工作,通过搅拌杆内部清洁装置的喷头清洗残留在上搅拌杆和下搅拌杆之间的间隙空间内的余料;

e.当搅拌杆内部的清洗工作完成后,动力装置带动齿轮逆时针转动,齿轮带动下搅拌筒顺时针转动,搅拌筒内壁清除装置静止,搅拌筒内壁清除装置上的清洗刀清除残留在搅拌筒内壁上的余料,同时,带动上搅拌筒下降。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结构紧凑、方便运输、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2)本发明中的搅拌筒采用上下分离式结构,作业时,通过齿轮来带动下搅拌筒逆时针转动,带动上搅拌筒上升,进而增大搅拌容积,提高了生产效率;

(3)本发明中的搅拌作业完成后,所述的清洗模块开始工作,搅拌杆内部清洁装置通过喷头清洗残留在上搅拌杆和下搅拌杆之间的间隙空间内的余料;防止里面的混凝土凝固后粘住上搅拌杆和下搅拌杆后使上搅拌杆和下搅拌杆不能够伸缩,保证了上搅拌杆和下搅拌杆之间的间隙空间的整洁,方便下次作业;

(4)本发明中的搅拌杆内部清洁工作完成后,动力装置带动齿轮逆时针转动,齿轮带动下搅拌筒顺时针转动,通过搅拌筒内壁清除装置清洗残留在搅拌筒内壁上的余料,方便下次作业;同时,上搅拌筒下降,降低重心,方便运输,能够在相对崎岖的路面上快速移动,深入相对恶劣的环境中作业;

(5)本发明中顶盖上设有骨料进料口、粉料接口和液体接口,其中液体接口位于骨料进料口、粉料接口之间,在输料过程中,液体会形成一个隔离层,防止粉料从骨料进料口进入到空气中,从而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也实现了对混凝土配合比的精确控制;

(6)本发明中搅拌杆为可伸缩式,能够保证竖直方向上各个位置的混凝土能够得到搅拌,一方面,增加了搅拌效率,减少了搅拌时间;另一方面,实现了混凝土的搅拌均匀性,从而保证了混凝土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图3中a-a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图4中b-b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图5中a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图6中喷头的立体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搅拌杆的立体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搅拌模块的水平方向上运动传递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图9中b的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筒内壁清洗装置的分布图;

图12为本发明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图11中c的放大图。

图中:1、底座支架;

2、粉料存储供给模块;21、粉料仓;22、粉料输送装置;23、粉料计量装置;

3、骨料存储供给模块;31、骨料仓;311、石料仓(311);312、砂料仓;32、骨料输送装置;33、骨料计量装置;

4、液体存储供给模块;

5、电控模块;

6、搅拌模块;61、下搅拌筒;62、上搅拌筒;63、搅拌杆;631、上搅拌杆;632、下搅拌杆;

7、搅拌机构固定模块;

8、清洗模块;81、搅拌筒内壁清除装置;82、搅拌杆内部清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包括底盘、底座支架1、搅拌模块6、粉料存储供给模块2、骨料存储供给模块3、液体存储供给模块4、电控模块5、搅拌机构固定模块7以及清洗模块8;所述的底座支架1固定在底盘上;还包括;所述的搅拌机构固定模块7固定在底座支架1上;所述的搅拌模块6固定在搅拌机构固定模块7内部;所述的粉料存储供给模块2、骨料存储供给模块3、液体存储供给模块4均固定在底座支架1上且均与搅拌模块6连接;所述的电控模块5固定在底座支架1上;所述的粉料存储供给模块2、骨料存储供给模块3、液体存储供给模块4、搅拌模块6以及清洗模块8均与电控模块5相连;所述的搅拌机构固定模块7包括进料斗;所述的搅拌模块6包括上搅拌筒62、下搅拌筒61和搅拌杆63;所述的清洗模块8包括搅拌筒内壁清除装置81和搅拌杆内部清洁装置82。

所述的搅拌机构固定模块7还包括圆形轨道、环形轨道和导向柱;所述的下搅拌筒61通过滚珠与位于其底部的圆形轨道连接;所述的导向柱固定在搅拌模块6的两侧;所述的下搅拌筒61为圆筒形结构;所述的环形轨道套接在下搅拌筒(61)外侧的顶端;所述的下搅拌筒61的顶端外侧设有斜面结构且通过滚珠与环形轨道连接;所述的上搅拌筒62底部插入下搅拌筒61的顶部内;所述的下搅拌筒61顶部内壁设有第一环状凸起,第一环状凸起内壁上设有螺纹结构,所述的上搅拌筒62外壁设有与第一环状凸起内壁对应的螺纹结构;所述的上搅拌筒62的底部外壁设有第二环状凸起,所述的第二环状凸起与下搅拌筒61的内壁间的间隙为2-3mm;所述的下搅拌筒61底部通过滚珠与圆形轨道连接,下搅拌筒61的顶部外侧设有斜面结构且通过滚珠与环形轨道连接;所述的上搅拌筒62两侧设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的一端与上搅拌筒62连接,另一端与导向柱套接。

所述的搅拌机构固定模块7还包括齿轮,所述的下搅拌筒61底部外壁设有与齿轮相啮合的齿牙。

所述的搅拌杆63包括上搅拌杆631和下搅拌杆632;所述的上搅拌杆631为圆柱形结构且通过轴承与上搅拌筒62连接,所述的上搅拌杆632侧面设有条形槽结构且底部设有椭圆形盲孔结构;所述的下搅拌杆632为椭圆形结构且顶部插入上搅拌杆631底部的椭圆形盲孔内;所述的上搅拌杆631和下搅拌杆632的两侧均设有搅拌叶结构且位置相互错开,所述的下搅拌杆632的搅拌叶穿过上搅拌杆632上的条形槽结构;所述的下搅拌杆632底部与下搅拌筒61转动连接。

所述的搅拌筒内壁清除装置81包括清洗刀、固定轴、弹簧;所述的下搅拌筒61底部设有螺纹孔结构;所述的固定轴的底部设有与下搅拌筒61底部上的螺纹孔结构相配合的外螺纹结构;所述的清洗刀通过固定轴与下搅拌筒61铰接;所述的下搅拌筒61底部设有凸块且凸块设有方形孔结构;所述的弹簧一端与清洗刀连接,另一端与下搅拌筒61上的凸块连接;所述的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所述的上搅拌筒62顶部设有骨料进料口、粉料接口和液体接口,其中液体接口位于骨料进料口、粉料接口之间;所述的进料斗位于骨料进料口的上方;所述的粉料存储供给模块2包括粉料仓2、粉料输送装置2和粉料计量装置2;所述的粉料仓2的出料口与粉料输送装置2的入料口连接;所述的粉料输送装置2为螺旋输料装置;所述的粉料输送装置2的出料口固定在搅拌机构固定模块7的顶部,且通过弹性通道与粉料计量装置2连接;所述的粉料计量装置2与上搅拌筒62上的粉料接口连接。所述的骨料存储供给模块3包括骨料仓2、骨料输送装置32和骨料计量装置;所述的骨料仓2包括石料仓2和砂料仓2,所述的骨料计量装置33包括石料计量装置和砂料计量装置,所述的骨料输送装置32为履带式传送;所述的石料仓2和砂料仓2的出料口分别位于石料计量装置和砂料计量装置进料口的上方,所述的石料计量装置和砂料计量装置的出料口位于骨料输送装置32进料位置的上方;所述的骨料输送装置32的出料位置位于搅拌机构固定模块7上的进料斗的上方。所述的液体存储供给模块4包括液体存储仓、液体计量装置和液体输送装置;所述的液体存储仓的出口与液体计量装置相连;所述的液体计量装置的出口与液体输送装置相连,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的出口与上搅拌筒62上的液体接口连接。

所述的搅拌杆内部清洁装置82包括若干喷头、第一水管接口和第二水管接口;所述的上搅拌杆631内部设有截面为圆形的水流通道,所述的水流通道包括若干支流通道、第一干流通道和第二干流通道,所述的第一干流通道和第二干流通道分别与位于上搅拌杆631顶部上的第一水管接口和第二水管接口相连;所述的支流通道的一端与干流通道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喷头连接;所述的喷头都设置在椭圆形孔的长轴端内壁处且上下间距不超过8cm,所述的喷头包括第一喷嘴、第二喷嘴和筒体;所述的筒体的一端左右各设有两个斜面;所述的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分别设置在筒体的两个斜面上。

所述的上搅拌杆631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的椭圆形盲孔的长轴为8cm,短轴为6cm,上搅拌杆631的半径为10cm。

将本实施例的设备应用于某公路改造工程,现场铺装宽10m,厚度12cm,长度为600m;该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距离施工现场约50km,选用所述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牵引车带到所述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按照每小时50km的速度经过1小时到达作业现场后,迅速调试,投入生产,在1小时之内完成;启动动力装置,采用挖掘机对其进行原料添加,同时,动力装置带动齿轮顺时针转动,带动下搅拌61筒逆时针转动,带动上搅拌筒62上升,进而增大搅拌容积;通过电控模块5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开始生产,该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的生产效率约为68m3/h,浇筑结果混凝土良好,强度满足规划要求,在10.6个小时内完成。搅拌作业完成后,清洗模块8开始工作,将水管接入上搅拌杆631顶部上的水管接头,通过喷头清洗残留在上搅拌杆631和下搅拌杆632之间的间隙空间内的余料,12分钟清洗完成,清洗掉了96%的残留在上搅拌杆631和下搅拌杆632之间的间隙空间内的余料;然后动力装置带动齿轮逆时针转动,齿轮带动下搅拌筒61顺时针转动,通过搅拌筒内壁清除装置81清除残留在搅拌筒内壁上的余料,7分钟后完成;同时,上搅拌筒62下降,降低重心;加上运输、调试,总共花去了约13个小时完成工作,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实施例2

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所述的椭圆形盲孔的长轴为7.5cm,短轴为6.6cm,上搅拌杆631的半径为10cm。

将本实施例的设备应用于某公路改造工程,现场铺装宽15m,厚度10cm,长度为400m;该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距离施工现场约75km,选用所述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牵引车带到所述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按照每小时50km的速度经过1.5小时到达作业现场后,迅速调试,投入生产,在1小时之内完成;启动动力装置,采用挖掘机对其进行原料添加,同时,动力装置带动齿轮顺时针转动,带动下搅拌61筒逆时针转动,带动上搅拌筒62上升,进而增大搅拌容积;通过电控模块5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开始生产,该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的生产效率约为68m3/h,浇筑结果混凝土良好,强度满足规划要求,在9个小时内完成。搅拌作业完成后,清洗模块8开始工作,将水管接入上搅拌杆631顶部上的水管接头,通过喷头清洗残留在上搅拌杆631和下搅拌杆632之间的间隙空间内的余料,12分钟后,清洗掉了72%的残留在上搅拌杆631和下搅拌杆632之间的间隙空间内的余料,继续清洗,8分钟后,清洗掉了11%的残留在上搅拌杆631和下搅拌杆632之间的间隙空间内的余料,难以达到清洗要求;之后通过人工拆装清洗,2个小时完成,然后动力装置带动齿轮逆时针转动,齿轮带动下搅拌筒61顺时针转动,通过搅拌筒内壁清除装置81清除残留在搅拌筒内壁上的余料,6分钟后完成;同时,上搅拌筒62下降,降低重心;加上运输、调试,总共花去了约14个小时完成工作,虽然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但在清洗搅拌杆时,浪费了太多的人力和物力。

实施例3

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所述的椭圆形盲孔的长轴为9cm,短轴为4.4cm,上搅拌杆631的半径为10cm。

将本实施例的设备应用于某公路改造工程,现铺装宽15m,厚度12cm,长度为1500m;该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距离施工现场约100km,选用所述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牵引车带到所述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按照每小时50km的速度经过2小时到达作业现场后,迅速调试,投入生产,在1小时之内完成;启动动力装置,采用挖掘机对其进行原料添加,同时,动力装置带动齿轮顺时针转动,带动下搅拌61筒逆时针转动,带动上搅拌筒62上升,进而增大搅拌容积;通过电控模块5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开始生产,该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的生产效率约为68m3/h,浇筑结果混凝土良好,强度满足规划要求,在连续高强度工作了25个小时之后,上搅拌杆631发生结构性损坏,后来经过更换实施例1所述的装置设备,才完成施工;由于设备的损坏,延误了项目的进度,也增加了施工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