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额外支撑的升降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1548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额外支撑的升降盘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立体停车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额外支撑的升降盘。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越来越多的走进人们的家庭生活当中,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但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停车的麻烦也接踵而至,车位少车辆多成为了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舒缓城市停车问题,政府往往会建设一些立体车库,也有一些私人立体车库为车主们提供停车服务,以此来舒缓交通拥挤的困境及因没有车位而违规违章停车造成市容混乱的问题。

但是,通过链条、齿轮或者其他方式实现立体车库中车辆的上下时,由于每辆车的质量不一致,且车辆中存放质量不确定的货物,导致升降盘在升降时的承重不均匀,也容易导致某一侧的受力超过最大承重能力,引发一系列的损坏风险,从而增加了立体车库的维护成本和制造成本,不利于立体车库的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立体车库的升降盘由于受力不均导致的某一侧的受力容易超过最大承重能力而引发一系列的损坏风险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额外支撑的升降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能额外支撑的升降盘,包括与立体车库升降架连接的升降盘,所述升降盘包含上升降板和下升降板,所述上升降板和下升降板设置有平衡装置,所述下升降板下方位于升降架上设置有过载保护装置。

优选的,所述平衡装置设置在上升降板下方的液压缸a和液压缸b,所述液压缸a和液压缸b均通过支架连接有下升降板,所述液压缸a依次包括上液压缸a、连接杆a和下液压缸a,所述液压缸b依次包括上液压缸b、连接杆b和下液压缸b,所述上升降板上设有压力转换装置a和压力转换装置b,所述压力转换装置a通过油管连接上液压缸a和下液压缸b,所述压力转换装置b通过油管连接上液压缸b和下液压缸a。

优选的,所述压力转换装置a和压力转换装置b均包括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活塞和挡板,所述活塞两侧分别设有自动归位装置和两个进口,所述两个进口在挡板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过载保护装置包括位于下升降板下方平行设置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位于左右两侧的立体车库升降架上,所述液压缸连接有液压保护装置。

优选的,所述液压保护装置包括中空的腔室,所述腔室内依次设有液压室、挡板和弹簧,所述液压室通过进液管连接液压缸,所述液压室上分别设置有连接管a和连接管b,所述连接管a连接有液压系统a,所述连接管b连接有液压系统b。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将升降盘分为上升降板和下升降板,两升降板之间设有平衡装置,从而使得升降盘受力平衡,避免了受力不均造成电机输出不均衡,保护了电机和升降架不因受力不均造成的损坏;设置过载保护装置,在升降盘上方车辆的承重超过最大承重时,过载保护装置起到额外的支撑作用,防止超过最大承重引起升降架的损坏等现象发生,从而降低了立体车库的制造成本,有利于立体车库的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压力转换装置a和压力转换装置b的放大图;

图中标记:1-下升降板、2-支架、3-弹簧片、4-下液压缸b、5-连接杆b、6-油管、7-上升降板、8-压力转换装置a、9-上液压缸b、10-压力转换装置b、11-连接杆a、12-上液压缸a、13-下液压缸a、14-液压缸a、15-液压缸b、16-空腔、17-活塞、18-挡板、19-进口、20-自动归位装置、21-升降架、22-液压缸、23-液压室、24-连接管a、25-连接管b、26-弹簧、27-腔室、28-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能额外支撑的升降盘,包括与立体车库升降架21连接的升降盘,所述升降盘包含上升降板7和下升降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升降板7和下升降板1设置有平衡装置,所述下升降板1下方位于升降架21上设置有过载保护装置。

通过将升降盘分为上升降板7和下升降板1,两升降板之间设有平衡装置,从而使得升降盘受力平衡,避免了受力不均造成电机输出不均衡,保护了电机和升降架21不因受力不均造成的损坏;设置过载保护装置,在升降盘上方车辆的承重超过最大承重时,过载保护装置起到额外的支撑作用,防止超过最大承重引起升降架21的损坏等现象发生,从而降低了立体车库的制造成本,有利于立体车库的推广。

实施例二:

作为实施例一的特例,实施例一中所述平衡装置设置在上升降板7下方的液压缸a14和液压缸b15,所述液压缸a14和液压缸b15均通过支架2连接有下升降板1,所述液压缸a14依次包括上液压缸a12、连接杆a11和下液压缸a13,所述液压缸b15依次包括上液压缸b9、连接杆b5和下液压缸b4,所述上升降板7上设有压力转换装置a8和压力转换装置b10,所述压力转换装置a8通过油管6连接上液压缸a12和下液压缸b4,所述压力转换装置b10通过油管6连接上液压缸b9和下液压缸a13。

本实施例中,升降盘上升降板7上设有压力转换装置a8和压力转换装置b10,压力转换装置a8和压力转换装置b10的结构一致。压力转换装置通过油管6分别连接液压缸的上液压缸和另一个液压缸的下液压缸,当上升降板7一端收到的压力大于另一端时,压力转换装置将平衡两个液压缸的受力,最终使得两个液压缸内的压力一致,从而使得行走小车达到受力平衡,避免了受力不均造成行走小车在受力大的一侧出现问题的现象。

实施例三:

如图2所示,所述压力转换装置a8和压力转换装置b10均包括空腔16,所述空腔16内设有活塞17和挡板18,所述活塞17两侧分别设有自动归位装置20和两个进口19,所述两个进口19在挡板18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若上液压缸a12受到的压力大于下液压缸b4,则下液压缸a13的压力也大于上液压缸b9的压力,此时,上液压缸a12和下液压缸a13内的液体受压分别进入压力转换装置a8和压力转换装置b10内,推动活塞17压缩自动归位装置20由于挡板18的原因,活塞17在移动的时候会产生一个负压,吸收上上液压缸b9和下液压缸b4的液体,对液压缸b15整体产生一个向下的力,从而实现了液压缸a14受到的压力部分转移至液压缸b15上,平衡了两个液压缸的受力状况。

反之,若液压缸b15受到的压力大于液压缸a14的压力,通过压力转换装置同样可以将部分压力转移至液压缸a14上,平衡两个液压缸的受力状况。

实施例四:

作为实施例一的特例,实施例一中所述过载保护装置包括位于下升降板1下方平行设置的液压缸22,所述液压缸22位于左右两侧的立体车库升降架21上,所述液压缸22连接有液压保护装置。

在下升降板1的受力超过最大承重能力时,液压缸22连接的液压保护装置可以介入,提供额外的支撑能力,保护升降盘以及升降架不受损坏,降低了立体车库的制造成本。

实施例五:

作为实施例四的特例,实施例四中所述液压保护装置包括中空的腔室27,所述腔室27内依次设有液压室23、挡板28和弹簧26,所述液压室23通过进液管连接液压缸22,所述液压室23上分别设置有连接管a24和连接管b25,所述连接管a24连接有液压系统a,所述连接管b25连接有液压系统b。

在液压保护装置介入之前,液压系统a与液压室23连通,确保液压缸22跟随下升降板1一起移动,以随时感知压力的变化。当压力超过最大的承重能力时,弹簧26受压,推动挡板28移动,从而使得液压系统b进入液压室23,为液压缸22提供支撑力,防止升降架21的损坏。

如上所述即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