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音乐旗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4736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共设施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音乐旗杆。



背景技术:

厂矿、企事业单位、生活小区、车站、海关码头、学校、体育场馆、城市广场等很多场合都需要树立升降起标识、宣传作用旗帜的旗杆,市场上的旗杆材质大多不同,包括铝合金材质、不锈钢材质等。

但大多数旗杆在升旗时不能播放国歌,需要借助其它播音设备来播放音乐,使用过程很不方便。并且现有的升旗方式多为手动升旗,智能化程度低,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大多数旗杆在升旗时不能播放国歌,需要借助其它播音设备来播放音乐,使用过程很不方便。并且现有的升旗方式多为手动升旗,智能化程度低,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多不便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多功能音乐旗杆。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多功能音乐旗杆包括旗杆本体,旗杆本体的下端安装有驱动电机,旗杆本体的顶部安装有滑轮,驱动电机和滑轮的外部套装有环形连接绳;电机上端的安装有电机控制器,电机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驱动电机的控制端相连接;

旗杆本体的中部安装有音乐播放器,旗杆本体的外壁上安装有扬声器,音乐播放器与扬声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数据线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旗杆本体的上端安装有太阳能板,旗杆本体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太阳能板的电源端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相连接,蓄电池的电源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音乐播放器、电机控制器的电源端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旗杆本体的顶部安装有防雨球盖,滑轮设置在防雨球盖内部。

进一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外部安装有防护罩。

进一步,所述旗杆本体的底部安装有鼓风机,鼓风机的控制端通过开关与蓄电池相连接;鼓风机的出风口安装有导管,旗杆本体的上端安装有竖直设置有出风口,导管的上端与出风口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蓄电池上安装有电量指示器,蓄电池的输出端安装有漏电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该多功能音乐旗杆通过电机控制器对驱动电机的转动进行控制,实现环形连接绳绕驱动电机和滑轮转动,实现对旗帜的自动升降;通过音乐播放器向扬声器输出音频信息,实现奏乐的播放,功能多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音乐旗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旗杆本体、2、驱动电机;3、电机控制器;4、扬声器;5、音乐播放器;6、防雨球盖;7、蓄电池;8、太阳能板;9、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该多功能音乐旗杆包括旗杆本体1,旗杆本体1的下端安装有驱动电机2,旗杆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滑轮9,驱动电机2和滑轮9的外部套装有环形连接绳;电机上端的安装有电机控制器3,电机控制器3的信号输出端与驱动电机2的控制端相连接;

旗杆本体1的中部安装有音乐播放器5,旗杆本体1的外壁上安装有扬声器4,音乐播放器5与扬声器4的信号输入端通过数据线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旗杆本体1的上端安装有太阳能板8,旗杆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7,太阳能板8的电源端通过导线与蓄电池7相连接,蓄电池7的电源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音乐播放器5、电机控制器3的电源端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旗杆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防雨球盖6,滑轮9设置在防雨球盖6内部。

进一步,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外部安装有防护罩。

进一步,所述旗杆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鼓风机,鼓风机的控制端通过开关与蓄电池7相连接;鼓风机的出风口安装有导管,旗杆本体1的上端安装有竖直设置有出风口,导管的上端与出风口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蓄电池7上安装有电量指示器,蓄电池7的输出端安装有漏电保护装置。

下面结合工作原理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描述。

太阳能板8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7中,蓄电池7分别为电机控制器3和音乐播放器5供电。通过电机控制器3对驱动电机2的正反转进行控制,驱动电机2通过环形连接绳与滑轮9连接,将旗帜固定在环形连接绳上,实现旗帜的自动升降。通过音乐播放器5向扬声器4发送音频信号,实现奏乐的播放,在升旗的同时播放音乐。可通过开关启动鼓风机,通过鼓风机产生的风通过导管从出风口吹出,使旗帜在无风的情况下也能飘扬。电量指示器对蓄电池7的电量进行显示,漏电保护装置对蓄电池7的输出电流进行检测,发生漏电时进行断电保护。

旗杆本体1顶部安装有防雨球盖6,滑轮9设置在防雨球盖6内部,避免雨水对滑轮9的侵蚀,延长滑轮9的使用寿命。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外部安装有防护罩,在驱动电机2的转动过程中,防护罩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避免发生机械伤害。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