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盘扣式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在我国的建筑技术领域,建筑规模日益增大,而在建筑技术领域中,支架结构作为构筑施工操作平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建筑施工中,通常的支架结构通常采用的是应用扣件式脚手架或者利用碗扣式脚手架搭设而成的支架结构。而随着我国的建筑市场的迅速发展,常规的支架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建筑技术领域中的需求,具体表现在,安装繁琐、费时,对工人要求高,尤其是在目前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社会氛围下,常规的支架结构节点容易松动从而容易引起支撑体系的不稳定,从而容易引起重大安全事故。
现有的支架结构在原有支架结构的基础上,改善了支架结构的连接节点,大大改善了传统支架结构不稳定的缺陷,但是现有的支架也仅仅能够在水平和垂直的方向上进行支撑,仍然不能较好地支撑整个支架体系。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建筑技术领域中,现有支架结构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盘扣式支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盘扣式支架结构,包括立杆、横杆、横杆连接头、第一插销,其特征在于,盘扣式支架结构还包括八角盘,八角盘固定在立杆上,所述横杆通过将横杆连接头与第一插销连接至八角盘,从而横杆可以连接至立杆,并且盘扣式支架结构还包括第一斜杆、斜杆连接头和第二插销,第一斜杆通过将斜杆连接头和第二插销连接至八角盘,从而第一斜杆可以连接至立杆,其中,第一斜杆的另一端连接至与立杆平行最近的另一立杆的相对端部。
进一步地,斜杆连接头和第一斜杆之间通过滑动轴连接,通过滑动轴,第一斜杆可以转动,以方便第一斜杆的安装。
进一步地,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采用插片、楔子或者螺栓的方式固定横杆连接头和斜杆连接头。
进一步地,八角盘具有八个楔槽,用以固定连接多个第一斜杆。
进一步地,八角盘具有横杆通道,通过横杆通道可以插入横杆,并且横杆与横杆通道之间可以布置有旋转锁死结构,以方便横杆的安装和拆卸。
进一步地,八角盘通过螺纹固定在立杆上,以方便立杆拆卸后可以较好地捆放与运输。
进一步地,盘扣式支架结构还包括第二斜杆,第二斜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八角盘上,所述第二斜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立杆的对角平行相邻的另一个立杆上,从而加强了所述盘扣式支架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立杆由钢管制备而成。
进一步地,立杆的底部布置有垫块,立杆通过垫块与地面接触,从而可以均匀受力,在保护立杆底部的同时还可以增加盘扣式支架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立杆上的八角盘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相邻八角盘的距离为1.5米。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克服了传统支架结构的缺陷,不但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有较好的支撑,而且在斜向也给予了较大的支撑,且该连接节点安装方便,不易脱落,加强了支架的整体刚度,在受力更加合理的基础上加强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盘扣式支架结构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盘扣式支架结构的整体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盘扣式支架结构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盘扣式支架结构的整体布置图。其中,本公开的盘扣式支架结构包括立杆7、横杆4、横杆连接头3、第一插销2,其中,该盘扣式支架结构还包括八角盘1,八角盘1固定在立杆7上,横杆4通过将横杆连接头3与第一插销2连接至八角盘1,从而横杆4可以连接至立杆7,并且该盘扣式支架结构还包括第一斜杆5、斜杆连接头6和第二插销8,其中,第一斜杆5通过将斜杆连接头6和第二插销8连接至八角盘1,从而第一斜杆5可以连接至立杆7,其中,第一斜杆5的另一端连接至与立杆7平行最近的另一立杆的相对端部。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立杆由钢管制备而成,也可以由方木或其它适于制作支架7的材料制备而成,斜杆连接头6和第一斜杆5之间通过滑动轴连接,通过该滑动轴,该第一斜杆5可以转动,以方便第一斜杆5的安装。并且当该盘扣式支架结构拆卸后,该第一斜杆5还可以与立杆7保持连接关系,以方便下次使用时的安装。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八角盘1可以与立杆7一体成型,也可以采用螺纹等结构固定在立杆7上,以方便立杆7拆卸后较好地捆放与运输,这里不作具体的限制。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八角盘1具有八个楔槽,用以固定连接多个第一斜杆5,也可以八角盘1具有横杆通道,通过横杆通道可以插入横杆,并且横杆与横杆通道之间可以布置有旋转锁死结构,以方便横杆的安装和拆卸。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插销2和第二插销8采用插片、楔子或者螺栓的方式固定横杆连接头和斜杆连接头,这里不做具体的限制。立杆7的底部布置有垫块,立杆7通过垫块与地面接触,从而可以均匀受力,在保护立杆底部的同时还可以增加盘扣式支架结构的稳定性。另外,立杆7上的八角盘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相邻八角盘1的距离为1.5米,也可以根据需要布置其它合适的距离,这里不作具体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