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板后浇带模板及后浇带模板支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6202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底板后浇带模板及后浇带模板支设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结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底板后浇带模板。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底板后浇带模板的后浇带模板支设结构。



背景技术: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

后浇带施工时需要支设模板,即在后浇带宽度两侧安装模板将两侧的混凝土隔开。对于楼板、基础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后浇带施工,板面通常捆扎有两层钢筋。目前常用的做法是采用铁丝网支模,钢丝网刚度差、易变形,钢丝网支模浇筑后的混凝土断面凹凸不平、施工质量差、成型效果差。后浇带由于是直缝连接所以极易造成渗、漏水,而后浇带与原结构连接处对防水要求较高,解决后浇带支模、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是工程技术人员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底板后浇带模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底板后浇带模板容易渗漏、安装操作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底板后浇带模板的后浇带模板支设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底板后浇带模板,其包括底模板、两个相对设置于底模板上的侧模板。侧模板包括板体,板体的下边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配合槽,各个配合槽中分别配合连接有弹性堵块。配合槽具有槽底面以及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弹性堵块包括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第一弹性部倾斜连接于第一侧面,第二弹性部倾斜连接于第二侧面,且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的自由端间隔相对。第一弹性部的自由端和第二弹性部的自由端分别设有半圆形的凹槽。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能够分别绕其与配合槽的连接处向槽底面旋转,并填充配合槽的空间且使两个半圆形的凹槽共同配合形成用于容纳下层主筋的主筋孔。侧模板的上边沿设有用于容纳上层主筋的主筋孔。

本实施例中的底板后浇带模板包括底模板和侧模板,通过在侧模板的下边沿配合连接弹性堵块,并将弹性堵块设置成由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相对的结构和在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相对的位置分别设置凹槽,当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被压合填充与配合槽中时,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的凹槽配合形成用于容纳后浇带处主筋穿过的主筋孔。也就是说当后浇带处的主筋配合在弹性堵块中时,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共同紧密包括所述主筋的外周,浇筑的混凝土不会从主筋和侧模板之间的间隙从泄露出。

使用时,先设置底模板,在底模板的上边支设下层主筋和对应的钢筋网。然后使连接于所述侧模板的各个弹性堵块的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的凹槽与各个主筋一一正对,并向底模板向下压合侧模板。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被底模板压入配合槽中,同时两个凹槽抱合主筋的外表面,并最终构成主筋孔,钢筋穿过主筋孔。

本实施例中的底板后浇带模板的侧模板只需要向下压合一个动作便可完成紧密抱合钢筋和配合在底模板上,完成侧模板的安装,具有支模快捷方便、模板支设完成后浇筑时不会泄露混凝土的有益效果。

进一步地:

弹性堵块还包括具有开口朝向板体下边沿的容纳槽的U形部,U形部配合于配合槽中,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分别通过连接于U形部的两侧实现与配合槽的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

配合槽为燕尾槽,弹性堵块的U形部的两侧为与配合槽配合的斜面。

进一步地:

侧模板的上边沿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配合槽,配合槽中设有若干具有主筋孔的弹性堵块。

进一步地:

底板后浇带模板还设有盖板,盖板跨搭于两个侧模板上,并封闭两个侧模板之间的上端开口。

进一步地:

盖板的上端面为中间高、两侧低的坡面。

进一步地:

坡面的坡角为15°至30°。

进一步地:

盖板通过钢钉钉合在两个侧模板的上端。

一种后浇带模板支设结构,其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底板后浇带模板,还包括支撑结构、上层主筋和下层主筋。上层主筋和下层主筋对应配合于侧模板上边沿和下边沿的主筋孔中;支撑结构支撑于底模板的下端面。

本实施例中的后浇带模板支设结构由于具备上述的底板后浇带模板,同样具备安装快捷和不泄漏的有益效果。

进一步地:

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柱和垫块。垫块垫设于底模板和支撑柱之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施例中的后浇带模板支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图1中的侧模板和弹性堵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的弹性堵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弹性堵块的另一种形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001-后浇带模板支设结构;010-底板后浇带模板;100-底模板;200-侧模板;201-配合槽;201a-槽底面;201b-第一侧面;201c-第二侧面;210-板体;300-弹性堵块;301-主筋孔;302-凹槽;310-第一弹性部;320-第二弹性部;330-U形部;331-容纳槽;400-盖板;401-坡面;900-支撑结构;510-上层主筋;520-下层主筋;910-支撑柱;920-垫块;930-底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图1是本实施例中的后浇带模板支设结构001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后浇带模板支设结构001包括底板后浇带模板010、支撑结构900、上层主筋510和下层主筋520。支撑结构900支撑于底板后浇带模板010的下端。其中,底板后浇带模板010包括底模板100和两个相对设置于底模板100上的侧模板200。上层主筋510和下层主筋520分别垂直贯穿两个侧模板200的上边沿和下边沿。图2是图1的A向视图,以从另一个角度展示本实施例中的后浇带模板支设结构001的结构。

为避免浇筑两侧混凝土时,混凝土进入后浇带中,本实施例中的底板后浇带模板010还设有盖板400,盖板400跨搭于两个侧模板200上,并封闭两个侧模板200之间的上端开口。盖板400的上端面为中间高、两侧低的坡面401。坡面401的坡角为15°至30°。当浇筑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从一侧到另一侧的过程中,浇在盖板400坡面401上的混凝土会沿这坡面401滑入侧模板200的外侧,而不会进入后浇带中。尤其是在振捣时更确保坡面401上的混凝土能够顺利滑入侧模板200的两侧。这样在浇筑两侧混凝土时,可连续浇筑,而不需要在经过后浇带时停止供应混凝土或需要分别在后浇带两侧浇筑混凝土,提高了浇筑效率。盖板400通过钢钉钉合在两个侧模板200的上端,以确保连接紧密和避免盖板400在外力作用下被推开。

图3是本实施例中的侧模板200和弹性堵块3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3,侧模板200包括板体210,板体210的下边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配合槽201,各个配合槽201中分别配合连接有弹性堵块300。

图4是图3的B处放大图。为清楚表达配合槽201的结构,图4中的弹性堵块300做隐藏处理。请参见图4,配合槽201具有槽底面201a以及相对的第一侧面201b和第二侧面201c。

图5是图3中的弹性堵块3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5,弹性堵块300包括第一弹性部310、第二弹性部320和具有容纳槽331的U形部330。第一弹性部310和第二弹性部320分别倾斜连接于U形部330的两侧,且第一弹性部310和第二弹性部320的自由端间隔相对,形成倒八字形。

请再次参见图3(配合参见图4、图5),弹性堵块300的U形部330配合于配合槽201中,弹性堵块300的容纳槽331的开口朝向板体210下边沿。第一弹性部310倾斜连接于第一侧面201b,第二弹性部320倾斜连接于第二侧面201c,实现与配合槽201的转动连接。

第一弹性部310的自由端和第二弹性部320的自由端分别设有半圆形的凹槽302。第一弹性部310和第二弹性部320能够分别绕其与配合槽201的连接处向槽底面201a旋转,并填充配合槽201的空间且使两个半圆形的凹槽302共同配合形成用于容纳下层主筋520的主筋孔301。侧模板200的上边沿设有用于容纳上层主筋510的主筋孔301。

优选地,配合槽201为燕尾槽,弹性堵块300的U形部330的两侧为与配合槽201配合的斜面。侧模板200的上边沿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配合槽201,配合槽201中设有若干具有主筋孔301的弹性堵块300。

上层主筋510和下层主筋520对应配合于侧模板200上边沿和下边沿的主筋孔301中。

支撑结构900包括支撑柱910和垫块920;垫块920垫设于底模板100和支撑柱910之间。支撑结构900支撑于底模板100的下端面。支撑结构900还包括底块930,底块930垫设在地面和支撑柱910之间。

本实施例中的底板后浇带模板010包括底模板100和侧模板200,通过在侧模板200的下边沿配合连接弹性堵块300,并将弹性堵块300设置成由第一弹性部310和第二弹性部320相对的结构和在第一弹性部310和第二弹性部320相对的位置分别设置凹槽302,当第一弹性部310和第二弹性部320被压合填充与配合槽201中时,第一弹性部310和第二弹性部320的凹槽302配合形成用于容纳后浇带处主筋穿过的主筋孔301。也就是说当后浇带处的主筋配合在弹性堵块300中时,第一弹性部310和第二弹性部320共同紧密包括主筋的外周,浇筑的混凝土不会从主筋和侧模板200之间的间隙从泄露出。

使用时,请参见图1、图3、图5,先设置底模板100,在底模板100的上边支设下层主筋520和对应的钢筋网。然后使连接于所述侧模板200的各个弹性堵块300的第一弹性部310和第二弹性部320的凹槽302与各个主筋一一正对,并向底模板100向下压合侧模板200。第一弹性部310和第二弹性部320被底模板100压入配合槽201中,同时两个凹槽302抱合主筋的外表面,并最终构成主筋孔301,钢筋穿过主筋孔301。此时的弹性堵块300的形状请参见图6。

本实施例中的底板后浇带模板010的侧模板200只需要向下压合一个动作便可完成紧密抱合下层主筋520和配合在底模板100上,完成侧模板200的安装,具有支模快捷方便、模板支设完成后浇筑时不会泄露混凝土的有益效果。

使用时,先在两个侧模板200的两侧浇筑混凝土,养护一定时间使混凝土充分收缩后,即可进行后浇带的浇筑。后浇带可采用微膨胀混凝土,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避免裂缝的产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