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落的预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6261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脱落的预埋结构,属于楼板预埋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楼板结构施工过程中,卫生间下水管道处的渗漏是比较常见的质量通病,目前该处结构施工,无论是在方案上还是图纸上都未加以明细系统的施工方法和相关措施,施工工人和相关管理人员多凭自己的施工经验进行施工,施工方法简陋,费时费力的同时,渗漏问题还是未能实际性的消除。

传统施工经常采用人工制模的方式预留孔洞,带安装完毕后,再利用人工制模和铁丝吊模的方式封堵预留孔洞。或者先不预留孔洞,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用机械进行楼板穿孔的方式设置孔洞,待混凝土浇筑待下水管道在孔洞处安装完毕后,再次进行开凿、注浆、填补缝隙,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上述两种方法,均存在渗漏的问题,而且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由于其自身存在收缩特性,导致预埋件从混凝土楼层中脱落,使得预埋件失去其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脱落的预埋结构,该预埋结构不仅不会从混凝土楼板内脱落,而且也能起到防止混凝土楼板与预埋件之间的渗漏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脱落的预埋结构,包括混凝土楼层和预埋件,所述预埋件呈圆柱形的筒体,所述预埋件的上端设置有一个圆环状的檐板,所述檐板套装在预埋件的上端,且所述檐板的上端面与预埋件的上端面齐平,所述预埋件和檐板一起预埋到混凝土楼层内,且檐板的上端面与混凝土楼层的上平面齐平。

所述檐板焊接在预埋件上,或与预埋件一体成型。

所述檐板的下侧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密封圈的下侧设置有粘接层。

所述檐板和密封圈的外侧面均设置有粘接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预埋件上端设置檐板,并将预埋件和檐板一体预埋到混凝土楼层内,防止混凝土楼层在干燥过程中,由于收缩而将预埋件漏下去,而且因为预埋件上端的檐板,使得水不会直接从预埋件与混凝土楼层之间的缝隙中渗漏,避免了预埋件与混凝土楼层之间的渗漏,然后在檐板下侧设置密封圈,并通过粘接层进行粘接,进一步加强了防渗漏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混凝土楼层、2为预埋件、3为檐板、4为密封圈、5为粘接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脱落的预埋结构,包括混凝土楼层1和预埋件2,所述预埋件2呈圆柱形的筒体,所述预埋件2的上端设置有一个圆环状的檐板3,所述檐板3套装在预埋件2的上端,且所述檐板3的上端面与预埋件2的上端面齐平,所述预埋件2和檐板3一起预埋到混凝土楼层1内,且檐板3的上端面与混凝土楼层1的上平面齐平。

所述檐板3焊接在预埋件2上,或与预埋件2一体成型。

所述檐板3的下侧设置有密封圈4。

所述密封圈4的下侧设置有粘接层5。

所述檐板3和密封圈4的外侧面均设置有粘接层5。

本实用新型在预埋件2上端设置檐板3,并将预埋件2和檐板3一体预埋到混凝土楼层1内,放置混凝土楼层1在干燥过程中,由于收缩而将预埋件2漏下去,而且因为预埋件2上端的檐板3,使得水不会直接从预埋件2与混凝土楼层1之间的缝隙中渗漏,避免了预埋件2与混凝土楼层1之间的渗漏,然后在檐板3下侧设置密封圈4,并通过粘接层5进行粘接,进一步加强了防渗漏作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