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园林景观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生态观景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旅游景点,在原有自然风景区修建了大量的观景平台,现有的观景平台由于不透水,不仅会因为积水湿滑容易导致游客摔倒,而且在修建之后遮挡了下方的雨水,导致观景平台下方长期缺水,植被大量死亡,有些景区采用人工浇水维护的方式进行浇灌,浪费水资源和人工,并且难以长期维持,最终仍会放弃浇灌最终导致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因此,目前急需一种能够防滑并且防止景区平台下方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的观景平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连接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观景平台。
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观景平台,包括透水观景台、支撑群柱组、透明防护壁、地面群桩组和升降装置,所述透水观景台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透水混凝土层、加固网和第二透水混凝土层,所述支撑群柱组包括多个支撑柱,各个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均匀固定于所述透水观景台外边缘,所述地面群桩组包括多个环形阵列排布的多个固定于地面上的固定桩,各个所述支撑柱的下边缘均匀固定于固定桩上,所述透水观景台、所述支撑群柱组与地面围成圆台形空间,所述升降装置由地面垂直向上直至所述透水观景台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为电梯,还包括电梯井道,所述电梯井道为柱形且容纳所述升降装置,所述电梯井道下端与地面连接,其上端与所述透水观景台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梯井道顶部设有防水层。
进一步的,还包括出入舱,所述出入舱罩置于所述升降装置位于所述透水观景台上的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出入舱顶部设有避雷针,所述避雷针底端通过导线与地面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梯井道为透明。
进一步的,还包括环绕于透水观景台侧壁上的所述环形固定壁。
进一步的,还包括多个防沉环,所述防沉环套置于所述固定桩外表面的与地面连接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观景台表面还设有凹纹层,所述凹纹层上均匀设置若干防滑凹纹。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①本实用新型所述生态观景平台,能够透过雨水,使雨水浇灌平台下方的地面,防止平台下方的植被干枯;
②本实用新型所述生态观景平台,能够防止表面湿滑,防止游客摔倒和跌落;
③本实用新型所述生态观景平台,并且为游客提供自由舒适的观景场地并且能够保护游客安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附图如下,
图1为实施例1所述生态观景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所述生态观景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所述生态观景平台俯视图。
其中,1、透水观景台,2、支撑群柱组,3、透明防护壁,4、地面群桩组,5、升降装置,6、电梯井道,7、避雷针,11、第一透水混凝土层,12、加固网,13、第二透水混凝土层,14、环形固定壁,15、凹纹层,21、支撑柱,41、固定桩,42、防沉环,51、出入舱,61、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生态观景平台,包括透水观景台1、支撑群柱组2、透明防护壁3、地面群桩组4和升降装置5,所述透水观景台1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透水混凝土层11、加固网12和第二透水混凝土层13,所述支撑群柱组2包括多个支撑柱21,各个所述支撑柱21的上端均匀固定于所述透水观景台1外边缘,所述地面群桩组4包括多个环形阵列排布的多个固定于地面上的固定桩41,各个所述支撑柱21的下边缘均匀固定于固定桩41上,所述透水观景台1、所述支撑群柱组2与地面围成圆台形空间,所述升降装置5由地面垂直向上直至所述透水观景台1上表面。
所述透水观景台1的所述第一透水混凝土层11和所述第二透水混凝土层13内具有若干空隙。所述透水观景台1上的水能够渗透出所述透水观景台1以下,使得所述透水观景台1不会湿滑,并且能够浇灌地面植被,不会影响地面植物生长。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5为电梯,还包括电梯井道6,所述电梯井道6为柱形且容纳所述升降装置5,所述电梯井道6下端与地面连接,其上端与所述透水观景台1固定连接。
所述电梯井道6分别与地面和所述透水观景台1中央固定连接,能够保护所述升降装置5,同时还能够为所述透水观景台1中央位置提供辅助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电梯井道6顶部设有防水层61。
所述防水层61能够防止由所述透水观景台1渗漏的进入所述升降装置5,保证所述升降装置5内的人员安全以及设备安全。
进一步的,还包括出入舱51,所述出入舱51罩置于所述升降装置5位于所述透水观景台1上的部分。
游客能够由所述出入舱51进出所述透水观景台1。
实施例2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出入舱51顶部设有避雷针7,所述避雷针7底端通过导线与地面连接。
设置所述避雷针7能够所述生态观景平台设置于开阔地带时,防止上面的游客遭遇雷击事故。
进一步的,所述电梯井道6为透明。
所述电梯井道6为透明能够与所述透明防护壁3相配合,提高观景效果。
进一步的,还包括环绕于透水观景台1侧壁上的所述环形固定壁14。
所述环形固定壁14能够提高所述透水观景台1的强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多个防沉环42,所述防沉环42套置于所述固定桩41外表面的与地面连接位置。
所述防沉环42能够提高所述固定桩41附近地面的受力面积,防止由于重力原因导致所述生态观景平台下沉。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观景台1表面还设有凹纹层15,所述凹纹层15上均匀设置若干防滑凹纹。
所述凹纹层15能够提高所述透水观景台1表面的摩擦系数,防止游客滑倒。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的透水混凝土是由骨料、水泥、增强剂和水拌制而成的多孔轻质混凝土。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生态观景平台,能够透过雨水,使雨水浇灌平台下方的地面,防止平台下方的植被干枯,能够防止表面湿滑,防止游客摔倒和跌落,并且为游客提供自由舒适的观景场地并且能够保护游客安全。本实用新型可在园林景观技术领域广泛推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