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筒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1298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控制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滚筒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控制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其中就包括装修工具领域,为了使家装饰得更温馨,更多的人会选择在墙壁上作画。目前,无笔作画取得了大力发展,该无笔作画无需用笔,只需将生动、个性的图案,用特质的胶纸刻绘成型,再用专门的工具和颜料,将图案印刷到墙上即可。其画面时尚大气、画质细腻光滑,线条流畅,规范一致,防潮防霉,不易掉色,且施工速度快,普通人即可完成施工,价格实惠,可行性极高,因而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绘和墙纸。然而,在所述无笔作画装饰施工时,其施工工具,即滚筒,结构过于简单,当滚筒上的丙烯颜料刷完后,需要人工另外再浸入料筒中蘸料后拿出来继续滚刷,耗时耗力,且其丙烯容易滴到地上,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在滚筒刷墙过程中自动喷洒丙烯的滚筒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滚筒控制系统,所述滚筒包括手柄、缠绕有海绵的滚轴和连接所述手柄与滚轴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呈弯折状设置,连接轴的一端与横向设置的滚轴任意一端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竖向连接至竖向设置的手柄一端上,连接轴上设有储料机构,所述储料机构内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电性连接至控制器,所述搅拌轴一端设有温度传感器,另一端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通过接收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储料机构内的物料压力信号和搅拌轴的温度信号对搅拌轴实行运转控制。

作为优选,所述储料机构与连接轴活动连接,储料机构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轴上还设有可沿滚轴运动方向延伸的伸缩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海绵与滚轴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发明设置的储料机构可在滚筒刷墙过程中自动喷洒丙烯,效率明显提高;

2、所述伸缩机构的设置可以使该滚筒在高处工作时伸长,解决操作人员由于够不到高度而需要借助其他梯子进行工作的问题,安全系数提高;

3、所述控制器的设置可以对搅拌轴进行运转控制,实现自动化,且提高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一种滚筒控制系统,所述滚筒包括手柄1、缠绕有海绵3的滚轴2和连接所述手柄1与滚轴2的连接轴4,所述海绵3与滚轴2活动连接,可采取胶水粘接、过盈配合连接等方式,所述颜料可采用丙烯颜料,当需要更换其他颜色的丙烯颜料时,其海绵一起更换,使滚筒可重复利用。所述墙画模板成型有图案,所述图案可采用动物造型或者植物造型。所述连接轴4呈弯折状设置,连接轴4的一端与横向设置的滚轴2任意一端连接,所述连接轴4的另一端竖向连接至竖向设置的手柄1一端上,连接轴4上设有储料机构5和可沿滚轴2运动方向延伸的伸缩机构6。所述储料机构与连接轴活动连接,其活动连接方式有助于当施工时需要不同颜色的料时,可随时更换此储料机构,储料机构5上设有进料口7和出料口8,所述出料口可以设置成孔径状、多个圆孔状等,将丙烯颜料喷至墙上,使后续滚筒滚刷时更方便。所述储料机构5内设有搅拌轴9,所述搅拌轴电性连接至控制器,所述搅拌轴一端设有温度传感器10,另一端设有压力传感器11,所述控制器通过接收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储料机构内的物料压力信号和搅拌轴的温度信号对搅拌轴实行运转控制。当搅拌轴上的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物料信号时,控制器控制搅拌轴开始运转,当其物料用完后,其压力传感器所感应到的物料压力信号变小,此时,控制器控制搅拌轴停止运转,在搅拌轴运转过程中,若搅拌轴工作温度过高,则所述温度传感器将该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可控制搅拌轴停止运转,便于搅拌轴进行散热,且提高其使用寿命。该搅拌轴上可再另外设置搅拌叶,有利于对储料机构内的丙烯颜料进行搅拌,使其颜色更均匀,防止沉淀。

在无笔作画的实施过程中,操作人员先将胶纸贴于墙面,然后撕掉当中的某些胶纸(空白的胶纸可呈现某种动物的轮廓),接下来才用上了颜料的滚筒在蓝色胶纸空白处来回均匀滚动,在上色部分用滚筒轻轻抹匀后,最后轻轻撕下蓝色胶纸即可。在滚筒工作时,所述储料机构储存好需要的丙烯颜料,然后将储料机构连接至连接轴上,在辊轴上套上一个干净的海绵,即可开始来回滚动工作,当需要更换其他颜色的颜料时,换上所需颜色的储料机构再重新装上即可;当需要在高处进行滚刷工作时,操作人员可根据其控制按键组进行伸缩机构的伸缩调控,以达到提高效率和安全系数的目的。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