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建筑抹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6911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建筑抹铲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建筑抹铲。



背景技术:

一般的,建筑防水找平层或卷材地面踢脚线上翻处等部位的阴角都需要做成圆弧,实际施工中由于采用的传统的抹子施工,导致圆弧无法规则成型,圆弧的半径或直线度无法有效保证,或者时候采用PVC管抹压,虽有一定的弧度,但施工不便,且多余的砂浆需要重新收集,或者直接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建筑抹铲。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多功能建筑抹铲,其结构包括相配合的抹具和铲具,

抹具由握柄、支架、抹片构成;

抹片采用刚性圆弧板状抹片,抹片于长度方向上平整,并于宽度方向上弯曲为弧状;

支架由竖直前架部、水平横架部、竖直后架部弯折构成;竖直前架部与水平横架部垂直,水平横架部与竖直后架部垂直,竖直前架部、水平横架部、竖直后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竖直前架部和竖直后架部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抹片宽度方向的中心;

水平横架部上固定连接有握柄;

铲具由环抱铲片和把手构成;

环抱铲片于抹片宽度方向上贴合圆弧板状抹片的上下表面设置,环抱铲片由外侧上面铲面部、外侧端翻缘部、底面铲片部、内侧端翻缘部、内侧上面铲面部一体化贴合包裹抹片;底面铲片部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外侧上面铲面部和内侧上面铲面部分别与支架两侧的抹片上表面吻合贴合;

外侧上面铲面部和内侧上面铲面部之间设置为开放式支架通道开口部;

外侧上面铲面部和内侧上面铲面部于抹片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边缘分别设置有贴近抹片上表面的上切削斜面;

底面铲片部与抹片下表面吻合贴合;

底面铲片部于抹片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边缘分别设置有贴近抹片下表面的下切削斜面;

环抱铲片的外侧上面铲面部、外侧端翻缘部、底面铲片部、内侧端翻缘部、内侧上面铲面部围成抹片通道腔,抹片穿接在环抱铲片的抹片通道腔内并与环抱铲片摩擦式滑动连接。

抹片于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端部挡板。

抹片圆弧的圆心位于支架竖直前架部的中点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该多功能建筑抹铲解决防水找平层或砌体需要呈圆弧的阴角抹灰施工问题。另外采用一端封闭,一端开口,实现多种功能。采用圆弧面板作为抹子面板,可以快速完成水泥砂浆圆弧阴角的施工作业。且抹子两端分别采用了敞开和封闭的端头设计,可以实现不同的施工作业需要。铲具的设计配合抹片形状,摩擦式滑动连接的同时切削抹片上的水泥,使水泥剥落更方便。

该多功能建筑抹铲具有以下优点并实现相应的功能:

(1)抹压成型:此时敞开端向前抹压,多余的砂浆被敞开端端头铲掉,快速成圆弧形。

(2)多余水泥砂浆自动收集:抹压成型后,多余的砂浆会随着操作自动存在圆弧形抹子面板的凹槽内。

(3)抹压收光:此时封闭端向前抹压,圆弧形抹子面板不会嵌入水泥砂浆内,方便压光成型。

(4)可适用于水泥砂浆阴角圆弧的施工作业。

该多功能建筑抹铲操作简单,施工方便,圆弧可快速抹压成型,并保持弧度的一致性,自动收集多余的砂浆,快速回收使用,可减少材料的浪费,具有较好的可推广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装配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抹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铲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铲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抹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附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

1、抹具,

2、抹片,

3、支架,4、竖直前架部,5、水平横架部,6、竖直后架部,7、握柄,

8、铲具,9、环抱铲片,10、把手,

11、外侧上面铲面部,12、外侧端翻缘部,13、底面铲片部,14、内侧端翻缘部,15、内侧上面铲面部,

16、支架通道开口部,

17、上切削斜面,18、下切削斜面,19、抹片通道腔,

20、端部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抹铲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抹铲,其结构包括相配合的抹具和铲具,

抹具1由握柄7、支架3、抹片2构成;

抹片2采用刚性圆弧板状抹片,抹片于长度方向上平整,并于宽度方向上弯曲为弧状;

支架3由竖直前架部4、水平横架部5、竖直后架部6一体弯折构成;竖直前架部4与水平横架部5垂直,水平横架部5与竖直后架部6垂直,竖直前架部4、水平横架部5、竖直后架部6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竖直前架部4和竖直后架部6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抹片2宽度方向的中心;

水平横架部5上固定连接有握柄7;

铲具8由环抱铲片9和把手10构成;

环抱铲片9于抹片宽度方向上贴合圆弧板状抹片的上下表面设置,环抱铲片9由外侧上面铲面部11、外侧端翻缘部12、底面铲片部13、内侧端翻缘部14、内侧上面铲面部15一体化贴合包裹抹片2;底面铲片部1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0;

外侧上面铲面部11和内侧上面铲面部15分别与支架两侧的抹片上表面吻合贴合;

外侧上面铲面部11和内侧上面铲面部15之间设置为开放式支架通道开口部16;

外侧上面铲面部11和内侧上面铲面部15于抹片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边缘分别设置有贴近抹片上表面的上切削斜面17;

底面铲片部13与抹片下表面吻合贴合;

底面铲片部13于抹片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边缘分别设置有贴近抹片下表面的下切削斜面18;

环抱铲片的外侧上面铲面部、外侧端翻缘部、底面铲片部、内侧端翻缘部、内侧上面铲面部围成抹片通道腔19,抹片穿接在环抱铲片的抹片通道腔内并与环抱铲片摩擦式滑动连接。

抹片于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端部挡板20。

抹片圆弧的圆心位于支架竖直前架部的中点处。

该多功能建筑抹铲的全部或部分构件可以通过钢板或其他材料制作,如塑料、铝合金等或多种材料的组合。手柄的位置可以进行人体力学设计,使用更加人性化。该抹具结构的几何尺寸不限于附图所示,可根据不同弧度及使用情况予以调整。

水泥砂浆阴角圆弧有的采用的同弧度的PVC圆管进行抹压,但是抹压后多余水泥砂浆需要重新收集,该抹具借鉴了其圆弧面的抹压成型方式,同时一端敞开,一端封闭的构造方式如同小簸箕收集杂物的方式类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