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端板的叠层橡胶钢板隔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0434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隔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端板的叠层橡胶钢板隔震支座。



背景技术:

传统的隔震支座,均采取上下两端设置端钢板的构造,在施工中钢板上加焊或预留锚栓套筒,一般的隔震支座中,上下端钢板的重量占到整个隔震支座重量的30%-50%,成本占到约20%,造成隔震支座重量很大,直径1000的隔震支座重量达到1吨以上,运输困难,且成本高,施工也需要专用机具,费用高,效率低,且存在施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端板的叠层橡胶钢板隔震支座,整个隔震支座一体成型,由隔震支座主体、工程塑料上端板和工程塑料下端板组成,所述工程塑料上端板和工程塑料下端板分别位于隔震支座主体上下两端,整个隔震支座为中心对称结构,且所述工程塑料上端板和工程塑料下端板采用聚甲醛POM工程塑料端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取消传统的上下端板采用钢板的构造,而替代为高强高性能的工程塑料端板,具体采用聚甲醛POM工程塑料端板,其强度和模量均达到金属标准,重量比钢板轻75%,最大可以为隔震支座减重40%,将极大的提高生产及施工工作效率,节约运输费用,保证生产及施工安全,塑料成型方便,可以根据需要对表面形状进行处理,结合咬合式及嵌入式安装,将使得隔震支座的安装及替换施工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将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产业的发展,将节约大量钢材及预埋螺栓、螺帽,符合节能节材绿色施工方向,节约成本,大大降低现场工人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和建筑结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隔震支座主体;2-工程塑料上端板;3-工程塑料下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塑料端板的叠层橡胶钢板隔震支座,整个隔震支座一体成型,由隔震支座主体1、工程塑料上端板2和工程塑料下端板3组成,所述工程塑料上端板2和工程塑料下端板3分别位于隔震支座主体1上下两端,整个隔震支座为中心对称结构,且所述工程塑料上端板2和工程塑料下端板3采用聚甲醛POM工程塑料端板。

具体使用方式及优点:本实用新型取消传统的上下端板采用钢板的构造,而替代为高强高性能的工程塑料端板,具体采用聚甲醛POM工程塑料端板,其强度和模量均达到金属标准,重量比钢板轻75%,最大可以为隔震支座减重40%,将极大的提高生产及施工工作效率,节约运输费用,保证生产及施工安全,塑料成型方便,可以根据需要对表面形状进行处理,结合咬合式及嵌入式安装,将使得隔震支座的安装及替换施工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将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产业的发展,将节约大量钢材及预埋螺栓、螺帽,符合节能节材绿色施工方向,节约成本,大大降低现场工人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和建筑结构安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