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吊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3794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吊篮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吊篮。



背景技术:

建筑吊篮在高层多层高建筑的外墙施工、幕墙安装、保温施工和维修清洗外墙等高空作业中得到广泛认可,一般分手动和电动两种。目前常用的为电动建筑吊篮, 主要利用电动控制系统和绳索控制建筑吊篮升降,在长期使用后,绳索需要更换,若不及时更换会发生绳索断裂,对施工员造成人生伤害,另外在一年四季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刮风、下雨、下雪的天气,施工员在施工过程中常发生被雨水淋湿,刮风致使吊篮摇晃,施工员施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建筑吊篮,解决现有技术中施工员在施工过程被雨水淋,因刮风导致建筑吊篮摇晃,施工不便,若发生绳索断裂,对施工员造成人生伤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的:

一种建筑吊篮,包括平台,所述建筑吊篮还包括平台底部设置有孔,平台上方设置有棚子,在平台的两侧设置有支杆,棚子两侧通过剪刀状的组件与支杆固定,所述建筑吊篮还包括管A、管B和管C,管A一头设置外螺纹,管B一头设置内螺纹,管B另一头设置外螺纹,管C一头设置内螺纹,管C另一头设置有垫片,垫片上设置有小孔,管A的外螺纹与管B的内螺纹配合,管B的外螺纹与管C的内螺纹配合,管C另一头的垫片与平台配合后通过螺钉固定。

在所述管A、管B和管C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可拆卸的L形凸起。

所述管A的数量为三根。

所述管B的数量为三根。

所述管C的数量为三根。

所述剪刀状的组件包括两支交叉的支杆,在两支交叉的支杆中间设置有两头带有螺纹的转轴,并在转轴两端安装有与螺纹相配合的螺母。

所述孔的数量为三个。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通过在平台上方设置棚子可以防止施工员在夏季施工被太阳晒,在雨天施工被雨淋,在平台底部设置孔,管A、管B和管C配合安装好后穿过孔通过螺钉将其与平台固定目的是当平台提升到一定程度时,用管子支撑目的是增强平台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管A、管B和管C组合成一个整体共计三根,与地面支撑正好构成三角形,稳定性能高,一方面可以防止绳索断裂后,平台下坠对人造成伤害,另一方便与刮风天气可以增强平台的稳定性,从而升施工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管A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管B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管C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平台,2、孔,3、棚子,4、支杆,5、剪刀状的组件,6、管A,7、管B,8、管C,9、垫片,10、小孔,11、L形的凸起,12、螺钉,13、圆杆,14、转轴,15、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建筑吊篮,包括平台1,所述建筑吊篮还包括平台1底部设置有孔2,平台1上方设置有棚子3,在平台1的两侧设置有支杆4,棚子3两侧通过剪刀状的组件5与支杆4固定,所述建筑吊篮还包括管A6、管B7和管C8,管A6一头设置外螺纹,管B7一头设置内螺纹,管B7另一头设置外螺纹,管C8一头设置内螺纹,管C8另一头设置有垫片9,垫片9上设置有小孔10,在管A6、管B7和管C8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可拆卸的L形凸起11,管A6的外螺纹与管B7的内螺纹配合,管B7的外螺纹与管C8的内螺纹配合,管C8另一头的垫片9与平台1配合后通过螺钉12固定,所述管A6的数量为三根,所述管B7的数量为三根,所述管C8的数量为三根,所述剪刀状的组件5包括两支交叉的圆杆13,在两支交叉的圆杆13中间设置有两头带有螺纹的转轴14,并在转轴14两端安装有与螺纹相配合的螺母15,所述孔2的数量为三个。

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

首先将建筑吊篮升起到一定位置后,人工站在建筑吊篮的平台1上,将管A6和管B7配合连接后,将管C8一头穿入平台上的孔2中,管C8一头的垫片9与平台1紧密配合后用螺钉12固定,然后将管C8的另一头与配合好的管A6和管B7连接起来,将管C8另一头的内螺纹与管B7一头的外螺纹相连,之后在管6A、管B7和管C8上安装L形凸起11,使建筑吊篮通过管A6、管B7和管C8配合连接后能与地面接触,增强建筑吊篮的稳定性,防止遇到刮风时,建筑吊篮晃动,若遇雨天,可以利用棚子3两边设置的剪刀状的组件5将棚子展开,防止施工员在建筑吊篮施工时遇雨水天气被雨淋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