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浆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8068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泥浆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水泥浆作为混凝土材料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搅拌的均匀性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现在的混凝土搅拌方式是将所有的混凝土组成材料混合在一起搅拌,这样的搅拌方式会造成水泥与水的混合不均,水泥容易成块,因此考虑首先将水泥与水充分搅拌后再加入混凝土骨料中搅拌,这样就会大大提高水泥的利用效率,在相同的水泥量使用条件下提高混凝土的力学强度。在进行相关实验时发现,现在并没有一种适用于室内实验的水泥浆搅拌装置,市场已有的搅拌机容量太大,每次实验需要至少放入150kg的水泥,这样在实验时会造成大量的浪费,并且由于搅拌机设计不合理搅拌的扇叶过小在搅拌过程中一些水泥产生沉降,固结于机器底部,不仅严重影响水泥浆水灰比的精确度,在后期清理时也会由于水泥沉降固结大大增加了清理的难度。已有的水泥浆搅拌装置在搅拌过程中不能方便的取用水泥浆,对室内试验造成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水泥浆搅拌装置,本实用新型定位于室内试验,简单易用,提高相关实验的精确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泥浆搅拌装置,包括动力模块、搅拌装置、出浆装置和搅拌机容器,所述搅拌装置设置于搅拌机容器内,所述动力模块为搅拌装置提供动力,搅拌水泥从出浆装置流出;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底部设置有多片扇片,扇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30-55°,能够比较好的将容器底部和上部的水泥浆搅拌均匀,所述扇片另一端连接有钢筋的一端,所述钢筋具有一定弯曲弧度,钢筋的弧度尺寸根据容器尺寸设计,使所述钢筋与中心转轴的距离为中心转轴距容器壁距离的1/2-5/6处,优选为2/3处。这样转轴附近的水泥浆可由扇片搅拌均匀,容器壁附近的水泥浆由钢筋搅拌,弯曲钢筋的另一端连接到转轴上部。

这样设计的搅拌装置可以有效的搅拌容器内的水泥浆,避免容器底的水泥浆由于扇叶过高无法充分搅拌,弯曲的钢筋也具有搅拌作用,可以搅拌容器四周的水泥浆,这样的搅拌装置可以对容器内的水泥浆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搅拌,保证水泥浆的搅拌质量。

所述动力模块包括电机、飞轮、皮带和固定支座,动力模块的电机通过飞轮和皮带为搅拌装置提供动力,所述动力模块通过固定支座定于搅拌机容器上部。

所述转轴通过轴承连接动力模块。

所述转轴顶端设置有防溅板。

所述出浆装置,固定于搅拌机容器底部,包括出浆阀门、压紧杆和防溅导流罩,出浆开口位于搅拌机容器底部,所述出浆阀门控制出浆开口的开闭,所述防溅导流罩设置于出浆开口下端,所述压紧杆设置于出浆阀门上,以保证出浆阀门在水泥浆搅拌过程中不会渗出。

所述搅拌机容器为上粗下细的圆形铁容器,容器底部开有出浆口,上部容器盖通过螺栓固定,容器盖上开有加料口,加料口处由双层防溅盖封闭,双层防溅盖不仅外部焊接挡板,内部也添加了一层,并且两层挡板间安装密封垫(优选为橡胶垫),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水泥浆的迸溅。

基于上述装置的工作方法,将电机电源连接,保证电机能够正常旋转,利用压紧杆将出浆阀门压紧,将按照水灰比配好的水和水泥通加料口加入搅拌机容器,盖上加料口盖,开动电源,开始搅拌,搅拌均匀后取用水泥浆,出浆阀门打开,导流罩下部水泥浆流出,取用完毕后压紧出浆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满足室内试验水泥浆用量。

2、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均匀的搅拌水泥浆,防止其结块沉降或是搅拌不均匀。

3、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双层防溅的进料口盖,可以防止搅拌过程中水泥浆的迸溅。

4、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特殊的出浆装置,即避免了出浆时水泥浆的迸溅又提高了搅拌机清洁时的简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1-1为动力模块,1-2为搅拌机容器,1-3为搅拌机支架,1-4为出浆装置。

图2为图1剖面图,具体展示了各个模块的相对位置。2-1为搅拌装置。

图3为图1中本实用新型动力模块。3-1为飞轮,3-2为转轴,3-3为转轴及扇叶的固定支架,3-4为动力模块固定支座,3-5为支座固定螺栓,3-6为电机,3-7为皮带。

图4为本实用新型搅拌装置。4-1为转轴,4-2钢筋,4-3为扇片,4-4为防溅板。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浆装置。5-1为橡胶垫,5-2为出浆阀门,5-3为压紧杆支座,5-4 为压紧把手,5-5为压紧杆,5-6为导流防溅罩。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机容器。6-1为固定螺栓,6-2为容器盖,6-3为出浆孔,6-4为双层防溅盖。

图7为图6中双层防溅盖的具体结构示意图。7-1为提手,7-2为外层防溅挡板,7-3为内层防溅挡板,7-4为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水泥浆搅拌装置,包括动力模块1-1、搅拌装置、出浆装置和搅拌机容器1-2。

如图3所示,动力模块1-1包括电机3-6、飞轮3-1、皮带3-7和固定支座3-4,动力模块 1-1的电机通过飞轮3-1和皮带3-7为搅拌装置提供动力,动力模块1-1所有装置通过螺栓轴承和支座定于搅拌机容器1-2上部。

如图4所示,搅拌装置,包括底部的四片有45°角度的扇片4-3和连接扇片4-3到转轴 4-1上部的弯曲钢筋4-2。旋转装置伸入搅拌机容器1-2内部,通过轴承和动力模块1-1连接。这样设计的搅拌装置可以有效的搅拌机容器1-2内的水泥浆,避免容器底的水泥浆由于扇叶过高无法充分搅拌,弯曲的钢筋也具有搅拌作用,可以搅拌机容器1-2四周的水泥浆,这样的搅拌装置可以对容器内的水泥浆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搅拌,保证水泥浆的搅拌质量。

如图5所示,出浆装置,通过焊接固定于搅拌机容器1-2底部,包括出浆阀门5-2、压紧杆5-5和防溅导流罩5-6。出浆阀门开口位于搅拌机容器1-2底部,这样不仅可以高效的出浆,在后期的清洗时也可以比较方便的将容器内残余的水泥浆清理出来。压紧杆5-5可以压紧出浆阀门保证出浆阀门5-2在水泥浆搅拌过程中不会渗出。防溅导流罩5-6能够防止搅拌过程中打开出浆阀门时浆液的迸溅,在导流罩的作用下将水泥浆收集到实验容器中。

如图6所示,搅拌机容器1-2为上粗下细的圆形铁容器,上部直径为100cm,由三根槽钢作为支架,容器底部开有出浆口,上部容器盖通过螺栓固定,容器盖上开有加料口。由于在之前的相关实验中,水泥浆搅拌过程中会有部分浆液在加料口溅出,为了防止这个现象设计了双层防溅的加料口盖。

进行工作时,(1)首先将图5所示的压紧把手5-4,提紧后将压紧图5所示的出浆阀门 5-2。(2)将按照水灰比称量好的水和水泥按照先水后水泥的顺序通过图6所示的进料口加入搅拌机容器。(3)打开电机电源,电机将带动飞轮和图4所示的转轴旋转,扇叶也将搅拌机容器内部的水泥浆。(4)搅拌十分钟后,可缓缓下压图5所示压紧把手5-4,将有水泥浆从图 5所示的导流防溅罩5-6底部流出。(5)将剩余的水泥浆放走,关闭电机电源,完全打开出浆阀门,通过水枪清洗容器内部。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