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建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2059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房建墙体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房建墙体。



背景技术:

墙体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建筑的综合性能,直接影响到建筑美感与城市环境。墙体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长期经受自然的暴晒、雨淋等,直接涉及到其保养、维修、更换、回收等问题。城市中,住宅大空间对墙体各方面如构造、部件化、精装修、厨卫及绿色技术集成等的设计要求都在提高。传统的墙体设计,结构复杂,成本高昂,随着房价的持续升高,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负担越来越重。所以适合国情的墙体设计,应体现出:节约并合理利用空间资源、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另外,我国南方雨水较多,提升墙体的防水的处理功能,也是一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简单环保的,有防水功能的墙体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房建墙体,包括:现浇钢筋混凝土柱7、预制墙板3、空心橡胶密封条2、排水孔槽4,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柱7内置钢筋6,通过钢筋6连接进预制墙板3;预制墙板3的拼接处留有排水孔槽4,并装有一个空心橡胶密封条2;排水孔槽4的外侧嵌缝处涂有密封胶5;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柱7的梁柱连接部设有角钢9,通过紧固件10和辅助钢筋11连接预制墙板3中;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柱7的底端连接叠合板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水孔槽4的拼缝方向为横向和竖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预制墙板3采用集成的XPS与钢筋混凝土复合墙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柱7含有自防水混凝土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墙体设计充分利用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具有造价低廉、施工简单、可塑性强、防水和保温及隔热性能优越的特点,兼具良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墙体防水结构平面图。

图2为墙体防水结构剖面图。

图3为墙体连接形式平面图。

图4为墙体连接形式剖面图。

图中,1-自防水混凝土、2-空心橡胶密封条、3-预制墙板、4排水孔槽、5-密封胶、6-钢筋、7-现浇钢筋混凝土柱、8-叠合板、9-角钢、10-紧固件、11-辅助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房建墙体,包括:现浇钢筋混凝土柱7、预制墙板3、空心橡胶密封条2、排水孔槽4,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柱7内置钢筋6,通过钢筋6连接进预制墙板3;预制墙板3的拼接处留有排水孔槽4,并装有空心橡胶密封条2;排水孔槽4的外侧嵌缝处涂有密封胶5。

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柱7的梁柱连接部设有角钢9,通过紧固件10和辅助钢筋11连接预制墙板3中;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柱7的底端连接叠合板8。

所述排水孔槽4的拼缝方向为横向和竖向。

所述预制墙板3采用集成的XPS与钢筋混凝土复合墙板。

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柱7含有自防水混凝土1。

为达到防水的目的,本设计原理要点如下:

(a).防水部分采用水平拼缝和垂直拼缝的孔槽连接形式;(b).使用了材料密封防水;

(c).空腔构造防水;(d).空心橡胶密封条防水;(e).垂直拼缝中还应用了后浇混凝土自防水的特性。

材料密封防水是在钢筋混泥土预制墙板的拼缝最外侧,利用硅胶填缝剂进行密封,确保对雨水的初步阻隔。

空腔构造防水是在上、下墙板间设置凹槽,形成内高外低的空腔,墙板顶端预留横向排水槽与侧端竖向排水空腔相连,如雨水进入空腔可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墙体底部排水管排走。设置在水槽上的空心橡胶密封条可以阻挡水汽渗入墙体,确保墙体防水安全有效。

由于吸水率高会导致墙体的冻融循环的破坏或保温下降,所以预制墙板3采用集成XPS(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与钢筋混凝土的复合墙板。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下:

预制墙板的四周留有企口,顶端及左、右两端预埋钢筋,墙体间的水平连接均设在梁柱连接部以方便加固;通过吊装,墙板顶端和侧面与梁、柱的钢筋进行绑扎连接,预制墙板上部通过紧固件和辅助钢筋配合与整体承重梁连接以约束其在水平方向的移动,下部通过拉结钢筋与承重梁连接并浇筑在一起,预制墙板外挂在主体结构外,仅起围护作用。预制墙板与主体结构留有50mm缝隙、相邻预留墙板间留有25mm缝隙,以保证墙板与墙板、主体结构之间发生形变时不会相互受力导致挤压损坏。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或可经适当组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