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内预制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2050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体内预制连接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体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稳固、能保证墙面整洁、连接强度高、挂件承受力度强的墙体内预制连接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人类建筑文明的进步,人们对建筑的保温、装饰等性能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现在通常建筑外墙的保温、装饰的施工是通过在外墙基层上粘贴保温板和装饰板来实现的,这样的施工方式会受到气候及基层条件的影响,同时由于施工复杂、强度大等原因,容易出现松动、虚贴现象,进而影响建筑的保温和装饰性能,而且目前建筑领域中必须使用A级防火保温材料,这些保温材料不易抹灰和铺设玻璃纤维网,同时这些保温材料也不能承重,因此很难在其外面加装饰面层,另外,像岩棉、玻璃丝棉等吸水性强,长时间使用保温板容易出现结露现象,影响保温效果,针对上述不足,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三明治”型的建筑材料,通过模块化生产,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三明治”型的建筑材料一般设有外层装饰板、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和内层结构板,墙体的四角上分别设有锚固筋,梁槽水平钢筋与墙体锚固筋进行绑扎和焊接,相邻两个墙体缝隙之间用布质不干胶带粘接或者锚固筋相互绑扎和焊接,在墙体的内层结构板上涂抹白灰,涂抹干净平整的白墙面后当居民需要挂制物品时就需要订钉子,订钉子不仅对墙体损坏,严重还会波及附近的墙体,因此有些人就在墙面上贴挂钩,但是由于挂钩为胶性物质,时间长就会导致自身氧化,最后脱落,使墙体不美观,特别是挂钩的承受力有限,对于重物一般无法长时间挂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稳固、能保证墙面整洁、连接强度高、挂件承受力度强的墙体内预制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墙体内预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连接件为截面呈U型的条形连接件,该条形连接件的由上板、支板和下板组成,所述的上板的末端和下板的末端经支板相连接,所述的上板和下板的内侧面设有条形凹槽,条形连接件的内部设有膨胀套,膨胀套的外侧面设有与条形凹槽相配合的条形凸台,膨胀套的内侧面设有内螺纹,膨胀套内设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用于挂起重物的膨胀螺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条形连接件的上板和下板的内侧设有至少三条条形凹槽,增大膨胀套与条形预制连接件之间连接的紧密性及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的预制连接件为截面呈U型的条形连接件,该条形连接件的由上板、支板和下板组成,所述的上板的末端和下板的末端经支板相连接,所述的上板和下板的内侧面设有条形凹槽,条形连接件的内部设有膨胀套,膨胀套的外侧面设有与条形凹槽相配合的条形凸台,膨胀套的内侧面设有内螺纹,膨胀套内设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用于挂起重物的膨胀螺栓,所述的条形连接件的上板和下板的内侧设有至少三条条形凹槽,增大膨胀套与条形预制连接件之间连接的紧密性及稳定性,具有结构稳固、能保证墙面整洁、连接强度高、挂件承受力度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膨胀套与膨胀螺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墙体内预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连接件为截面呈U型的条形连接件,该条形连接件的由上板1、支板2和下板3组成,所述的上板1的末端和下板3的末端经支板2相连接,所述的上板1和下板3的内侧面设有条形凹槽4,条形连接件的内部设有膨胀套5,膨胀套5的外侧面设有与条形凹槽4相配合的条形凸台7,膨胀套5的内侧面设有内螺纹,膨胀套5内设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用于挂起重物的膨胀螺栓6,所述的条形连接件的上板1和下板3的内侧设有至少三条条形凹槽4,增大膨胀套5与条形预制连接件之间连接的紧密性及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根据重物的悬挂位置,将该预制连接件安装在墙体的预定位置上,然后根据重物的宽度,将膨胀套5安装在条形连接件的预定位置上,然后再将膨胀螺栓6安装在膨胀套5上,然后悬挂重物,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的预制连接件为截面呈U型的条形连接件,该条形连接件的由上板1、支板2和下板3组成,所述的上板1的末端和下板3的末端经支板2相连接,所述的上板1和下板3的内侧面设有条形凹槽4,条形连接件的内部设有膨胀套5,膨胀套5的外侧面设有与条形凹槽4相配合的条形凸台7,膨胀套5的内侧面设有内螺纹,膨胀套5内设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用于挂起重物的膨胀螺栓6,所述的条形连接件的上板1和下板3的内侧设有至少三条条形凹槽4,增大膨胀套5与条形预制连接件之间连接的紧密性及稳定性,具有结构稳固、能保证墙面整洁、连接强度高、挂件承受力度强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