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土试件往复压杆顶出脱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0986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岩土试件往复压杆顶出脱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岩土试件往复压杆脱模装置。

技术背景

当下,随着城轨地铁、矿山矿洞等大量施工,岩土工程这一领域也研究的越来越火热,不少学者在这一领域也做出了突出的成就,在岩土实验中,常利用相似材料,诸如沙子、水泥等按照一定的配比制成混合料,然后再把混合料装入制件模具中,模具对混合料起支撑和成型的作用,在试件凝固成型后,须将其从模具中脱出,传统的方法是人工手动脱模,但是这种方法造成了人力消耗大、效率低、试件易损坏等缺点,因此设计一种岩土试件往复压杆顶出脱模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岩土试件往复压杆顶出脱模装置,旨在通过顶出装置上顶柱的移动,实现了岩土试件和模具装置的分离,克服了传统的岩土试件脱模时人力消耗大、效率低、试件易损坏等缺点,实现了岩土试件脱模过程的高效率、高质量,解放了人力,缩短了试验周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岩土试件往复压杆顶出脱模装置,包括卡盘装置、机座装置、顶出装置以及模具装置。

所述卡盘装置包括盘体以及卡槽,所述卡槽共有三个,分别均匀地分布在盘体内圈,所述盘体焊接在机座装置的支撑台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卡槽实现了对岩土试件模具的固定,所述盘体实现了岩土试件的支撑作用。

所述机座装置包括支撑台、筋以及底座,所述支撑台在机座装置的最上方和卡盘装置相连,所述筋共有四个,一端连接支撑台,另一端连接底座,所述底座在机座装置的最下方,上侧与四个筋相连。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支撑台实现了对卡盘的支撑,所述筋实现了支撑台和底座的连接,所述底座实现了对整个机座装置的支撑作用。

所述顶出装置包括压杆、动力输入缸、动力输出缸以及顶柱,所述压杆在动力输入缸上,动力输出缸和动力输入缸连在一起,顶柱与动力输出缸同轴装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压杆能够实现把人力转换成动力输入缸上的力,所述动力输入缸可以实现把很小的力转换成较大的力,所述动力输出缸可以实现整个顶出装置的升降功能,也可以起到传递力的作用,所述顶柱实现了与支撑台上的孔配合,其端面与岩土试件接触,在顶住上升时对试件产生力的作用。

所述模具装置包括圆柱模具以及卡块,所述卡块有三个,均匀焊接在圆柱模具的周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是所述圆柱模具实现了对岩土混合物的成型,所述卡块通过卡槽放置到卡盘与支撑台的空隙中,然后通过转动圆柱模具使卡块转至卡盘下,实现了对整个模具装置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卡盘装置;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座装置;

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出装置;

图5为本实用新型模具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图1中,所述岩土试件往复压杆顶出脱模装置,包括卡盘装置1、机座装置2、顶出装置3、模具装置4。

在图2中,所述卡盘装置1包括卡槽5以及盘体6,所述卡槽5共有三个,分别均匀的分布在盘体6内侧,所述卡盘装置1焊接在机座装置2的支撑台上。

在图3中,所述机座装置2包括支撑台7、筋8以及底座9,所述支撑台7在机座装置2的最上方,上端与卡盘装置1相连,下端与筋8相连,所述筋8共有四个,上端与支撑台7固定连接,下端与机座9固定连接,所述底座9在机座装置1的最下方,上端与筋8固定连接。

在图4中,所述顶出装置3包括压杆10、动力输入缸11、动力输出缸12以及顶柱13,所述压杆10与动力输入缸11铰链联接,顶柱13与动力输出缸12同轴配合联接。

在图5中,所述模具装置包括圆柱模具14以及卡块15,所述卡块15有三个,均匀焊接在圆柱模具的周围。

所述岩土试件往复压杆顶出脱模装置的具体工作流程为:首先把搅拌好的混合料装入模具中,把模具装置放入到卡盘装置上,具体是先把模具装置的卡块放入到卡盘装置对应的卡槽里面,直到模具底部接触支撑台表面,这时卡块上表面已处于卡盘的下侧,然后将模具转动60度,使模具卡块卡在卡盘装置的下方,这样模具装置就被限制了轴向位移,顶出装置在机座装置中间,通过手压压杆使向动力输入缸输入大幅度运动,动力输出缸会输出小幅度的运动,顶柱往上移动顶压模具装置中的试件,试件受到顶出装置顶柱的力往上移动,而模具装置由于卡盘的限制不能移动,从而实现了岩土试件和模具装置的分离;脱模完成后,将模具反向旋转后取下,触动顶出装置上的开关,解除自锁,使得顶出装置的顶柱可以反向移动回到动力输出缸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