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布加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6347阅读:1003来源:国知局
碳纤维布加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碳纤维布加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在我国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数量巨大的砖混结构房屋和农民自建房采用预制空心板楼面。而随着使用功能的改变或使用荷载的增加,其安全储备明显下降,因此需要通过合理的修复加固技术提高其承载力,并恢复其正常使用功能和使用安全性。

目前粘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技术已在工程结构加固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传统采取粘贴碳纤维布加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表面粘贴具有一定的加固作用,但是表层粘贴碳纤维布保持周期短,容易脱胶或者破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碳纤维布加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它将碳纤维平铺设置在钢结构的表层和混凝土一起浇筑层空心板,保证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承载力和极限挠度满足后续使用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混凝土空心板、钢结构支架、碳纤维布一、中间镂空穿孔、碳纤维布二;所述的混凝土空心板的内部浇筑有钢结构支架,钢结构支架的外侧设置有一层碳纤维布一,所述的混凝土空心板的中间中间镂空穿孔的内部设置有粘接碳纤维布二。

作为优选,所述的钢结构支架由横向钢筋、纵向钢筋、竖立钢筋组成,所述的横向钢筋、纵向钢筋相互交错焊接在均匀的网状结构,且在横向钢筋、纵向钢筋交叉处焊接有竖立钢筋。

作为优选,所述的碳纤维布二可替换为碳纤维螺旋。

本实用新型首先在焊接或捆扎好的钢结构支架表面沿着轮廓包裹一层碳纤维布,然后将钢结构支架放入到空心板浇筑模具中,然后加注混凝土进行打底铺设,同时,在充气气囊的表面缠绕一圈碳纤维布,并将其发放入到钢结构支架中间的凹槽内,最后加注混凝土铺匀即可,待混凝土干燥之后拆除充气气囊,而表面的碳纤维布与混凝土融为一体。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碳纤维布加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它将碳纤维平铺设置在钢结构的表层和混凝土一起浇筑层空心板,保证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承载力和极限挠度满足后续使用要求,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钢结构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螺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碳纤维布一包裹方式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混凝土空心板1、钢结构支架2、碳纤维布一3、中间镂空穿孔4、碳纤维布二5、横向钢筋6、纵向钢筋7、竖立钢筋8、碳纤维螺旋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混凝土空心板1、钢结构支架2、碳纤维布一3、中间镂空穿孔4、碳纤维布二5;所述的混凝土空心板1的内部浇筑有钢结构支架2,钢结构支架2的外侧设置有一层碳纤维布一3,所述的混凝土空心板1的中间中间镂空穿孔4的内部设置有粘接碳纤维布二5。

其中,所述的钢结构支架2由横向钢筋6、纵向钢筋7、竖立钢筋8组成,所述的横向钢筋6、纵向钢筋7相互交错焊接在均匀的网状结构,且在横向钢筋6、纵向钢筋7交叉处焊接有竖立钢筋8;所述的碳纤维布二5可替换为碳纤维螺旋9。

本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在焊接或捆扎好的钢结构支架2表面沿着轮廓包裹一层碳纤维布,然后将钢结构支架2放入到空心板浇筑模具中,然后加注混凝土进行打底铺设,同时,在充气气囊的表面缠绕一圈碳纤维布,并将其发放入到钢结构支架2中间的凹槽内,最后加注混凝土铺匀即可,待混凝土干燥之后拆除充气气囊,而表面的碳纤维布与混凝土融为一体;本具体实施方式将碳纤维平铺设置在钢结构的表层和混凝土一起浇筑层空心板,保证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承载力和极限挠度满足后续使用要求,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