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插式移动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2758阅读:1619来源:国知局
承插式移动护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施工防护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承插式移动护栏。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道路交通网络的发展和车流量的增加,部分修建较早、车流量集中、交通事故频发、通行负荷过大的高速公路和城市主干道、桥梁等都需要通过改扩建来提升通行能力和消除安全隐患。

目前“边施工、边通车”已成为这类改扩建项目中较为普遍的方案需求,而较长的项目周期中,如何保障施工安全和通车安全的保障难度也越发重要。

目前改扩建项目中的常规安全防护措施除了设施限速警示牌、车辆分流警示牌之外,用于防护施工区安全和通车安全的临时防护设施主要有水码、锥筒、隔离珊三种,但这三种设施只能起到隔离作用,没有防撞功能,对于突发的车辆撞击无法拦截。

现有的防护栏,参考申请公布号为CN 104179362 A的专利申请文件,包括多个并排排列的立柱、多个护栏单元,每一根立柱的底部均焊接有一块底座板,在每一个底座板上均设置有至少三个安装孔,安装孔内穿接有一将底座板固定在地面上的膨胀螺栓;每一个护栏单元均包括分别位于其两侧的两根竖梁、位于两根竖梁之间的钢板网、以及横向设置且用于将两根竖梁固定连接的横梁;护栏单元位于相邻的两根立柱之间,且护栏单元的竖梁与对应的立柱以插接的方式固定。护栏单元为通过竖梁支撑的钢板网组合形成,即相当于平面结构,结构稳定性差,防护效果差,发生碰撞事故时,起到的防护阻拦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防撞功能、能吸收撞击动能、缓冲碰撞冲量、对路面破损小、结构稳定、拆装方便的承插式移动护栏。

本实用新型承插式移动护栏,包括若干个护栏单元,所述护栏单元包括加强管和边坡式墙体,所述护栏单元设为“R”型结构,所述“R”型结构包括顶端的所述加强管和在所述加强管两侧向斜下方延伸至地面的边坡式墙体,所述加强管内插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两个相邻所述护栏单元上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连接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插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护栏单元上。

本实用新型承插式移动护栏,其中所述边坡式墙体靠近地面的一端向两侧扩展形成支撑面。

本实用新型承插式移动护栏,其中所述加强管两侧的所述边坡式墙体之间连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在所述边坡式墙体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

本实用新型承插式移动护栏,其中两侧所述边坡式墙体之间设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均抵接在所述边坡式墙体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承插式移动护栏,其中所述支撑管内插接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固定杆上的所述插接杆贯穿插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管上的所述第二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承插式移动护栏,其中所述支撑管在所述边坡式墙体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有若干个。

本实用新型承插式移动护栏,其中所述边坡式墙体的长度是所述第一连接管长度的6-15倍。

本实用新型承插式移动护栏,其中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相邻所述护栏单元的中间部位。

本实用新型承插式移动护栏,其中所述插接杆远离所述加强管的一端设为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的侧面设为引导面。

本实用新型承插式移动护栏,其中所述加强管上开设有若干个所述连接孔,所述固定杆上连接有若干个所述插接杆。

本实用新型承插式移动护栏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承插式移动护栏,包括若干个护栏单元,护栏单元包括加强管和边坡式墙体,护栏单元设为“R”型结构,“R”型结构包括顶端的加强管和在加强管两侧向斜下方扩展打开且延伸至地面的边坡式墙体,两侧的边坡式墙体打开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利于护栏的整体稳固;加强管内插接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两个相邻护栏单元上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上连接有插接杆,插接杆插接在第一连接孔内,固定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的两个护栏单元上;固定杆的长度方向中心设置在两个护栏单元的连接处,固定杆的两端设置在护栏单元长度方向的中心,固定杆和护栏单元分别加强了相邻两个护栏单元连接处和固定杆连接处的连接强度,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承插式移动护栏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承插式移动护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承插式移动护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承插式移动护栏的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承插式移动护栏的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承插式移动护栏的护栏单元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承插式移动护栏的图5中B-B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1、边坡式墙体;2、支撑管;3、第一连接管;4、第一连接孔;5、加强管;6、固定杆;7、插接杆;8、支撑板;9、加强板;10、支撑面;11、第二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承插式移动护栏,包括若干个护栏单元,护栏单元相互连接组合成具有一定防撞功能的临时安全设施。护栏单元包括加强管5和边坡式墙体1,护栏单元设为“R”型结构,“R”型结构包括顶端的加强管5和在加强管5两侧向斜下方扩展打开且延伸至地面的边坡式墙体1,两侧的边坡式墙体1打开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利于护栏的整体稳固。

结合图3和图6所示,加强管5内插接有第一连接管3,第一连接管3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4,两个相邻护栏单元上连接有固定杆6,固定杆6上连接有插接杆7,插接杆7插接在第一连接孔4内,固定杆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的两个护栏单元上。当若干个护栏单元连接时,通过固定杆6连接两个相邻的加强管5,加强管5与边坡式墙体1固定连接,即实现了两个相邻的护栏单元的连接。两侧边坡式墙体1之间设有支撑管2,支撑管2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支撑板8,支撑板8均抵接在边坡式墙体1的内壁上,支撑管2内插接有第二连接管11,固定杆6上的插接杆7贯穿插接在第一连接管3上的第一连接孔4;边坡式墙体1上也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1,安装时,边坡式墙体1上的第二连接管11上的第二连接孔与加强管5上的第一连接管3的第一连接孔4同轴安装,插接杆7能够同时贯穿第一连接管3和第二连接管11,同时对加强管5和边坡式墙体1进行固定连接,结构更稳定。

如图3所示,加强管5的长度方向上间隔插接有若干个第一连接管3,固定杆6上连接有若干个插接杆7,支撑管2在边坡式墙体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有若干个,插接杆7的间距与第一连接管3的间距相互匹配。固定杆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插接杆7,插接杆7在固定杆6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有若干个,并且固定杆6的长度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插接杆7。护栏单元的两端的加强管5内均连接有第一连接管3,护栏单元的两端还均连接有支撑管2,支撑管2内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1,护栏单元两端均连接有插接杆7,即固定杆6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连接两个相邻的护栏单元。固定杆6与护栏单元连接的位置位于加强管5和边坡式墙体1的中间位置,护栏单元为固定结构,护栏单元的中间位置结构稳定,固定杆6两端的插接杆7插接在护栏单元的中间位置,固定杆6的中间位置位于两个相邻护栏单元的连接处,两个护栏单元的连接处是结构强度薄弱部位,即固定杆6加强了两个护栏单元的连接处的连接强度,固定杆6和护栏单元均用结构稳定的部位加强了连接处的强度,抵消强度薄弱的部位,从而提高了整体连贯性和抗冲击的均匀性。

固定杆6上连接的插接杆7包括长插杆和短插杆,固定杆6两端和长度方向中心的插接杆7均设为长插杆,其他插接杆7设为短插杆,两端连接处和中间连接处结构稳定性差,增长插接杆7的长度,能有效提高连接处的稳定性。如图4所示,插接杆7远离加强管5的一端设为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侧面设为引导面,便于插接杆7快速插入孔内,提高安装效率。

加强管5两侧的边坡式墙体1之间连接有加强板9,加强板9在边坡式墙体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加强板9能够加强支撑边坡式墙体1。在受到车辆撞击时,加强板9能支撑边坡式墙体1,限制边坡式墙体1的变形,并且有效吸收撞击能量,减小撞击产生的损伤。

边坡式墙体1靠近地面的一端向两侧扩展形成支撑面10,支撑面10的设置增大了边坡式墙体1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支撑更加稳定,提高连接处的连接强度,并且提升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边坡式墙体1选用护栏钢板,由钢板整体冲压成型,加强管5固定连接在边坡式墙体1的顶端,连接方式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边坡式墙体1的长度是第一连接管3和第二连接管11长度的6-15倍,第一连接管3和第二连接管11的结构形同,其优选长度均为护栏单元长度的10分之一;第一连接管3与加强管5、第二连接管11与支撑管2的连接,可以选用焊接、螺栓连接或销固定。

本实用新型承插式钢护栏,在实际应用时,多个护栏单元相互组合形成护栏后,需要每隔一段距离与地面进行固定,因此边坡式墙体1下沿两侧沿路面外扩的支撑面10的中央各预留一个固定孔,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向地面打入销钉。作为一种临时的交通安全设施,本实用新型对路面破坏程度极小,在受到车辆撞击时,护栏会向外位移进行缓冲车辆动能的同时利用加强管5和边坡式墙体1的变形抵消车辆冲击,并引导车辆返回原有行驶路线,减小事故产生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承插式护栏的应用范围和优势,在道路和桥梁改扩建项目中,当施工区与通车区域毗邻时,可有效防止车辆碰撞护栏后冲入施工区,最大限度的保护施工区的人员和设备安全;当道路或桥梁一侧施工、需要将原有单方向通行车道临时变更为双向通行车道时,或者车流量较大的城市主干道的隔离,可提高双向会车安全,有效防止车辆冲入对向车道引发事故和交通拥堵;拆装便捷,对路面损伤小,可重复使用。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