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5G通信技术的小型移动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9830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5G通信技术的小型移动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移动站,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5G通信技术的小型移动站。



背景技术:

目前,通信技术日益发展迅速和成熟,不仅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4G)已经被广泛应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正在被逐步开发。随着5G技术的商用步伐越来越近,各个运营商正在准备进行5G网络的建设。

现有的通信基站是针对4G或3G网络特点进行架设的,其宏基站的高度范围一般为15米-40米,单个基站覆盖范围较广,可以覆盖几十公里,因此基站之间距离较远。由于5G网络的要求与4G和3G网络不同,因此现有的针对4G或3G网络特点进行架设的通信基站并不适用于5G网络。

具体来说,现有的通信基站高度较高,基站的天线架设得也比较高,这并不能满足5G网络的要求。第二,由于现有的通信基站高度较高,基站往往具有大型化的特点,需要大配置,占地面积也较大,因此基站的施工要求高,基站在建设过程中协调难度较大,无法快速完成网络部署。另外,在人口密度高的城区建设困难,难以高密度地建设多个基站以满足5G网络高密度覆盖的要求。第三,现有较大型化的基站是不可移动的,基站一旦建设完成调整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5G通信技术的小型移动站,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通信站需要大配置、施工要求高、调整困难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5G通信技术的小型 移动站,所述小型移动站包括移动平台和通信塔桅。移动平台具有可移动的至少一个移动构件,以使移动平台可移动。通信塔桅固定于移动平台上,通信塔桅包括抽拉式支杆和天线,抽拉式支杆设置于移动平台上,抽拉式支杆高度可调节,天线被架设置于抽拉式支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移动平台为拖车,移动构件的数量为两个,移动构件为车轮,两个移动构件位于移动平台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移动平台包括牵引装置,牵引装置包括牵引轴,牵引轴连接于移动平台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导向轮,导向轮连接于牵引轴的以控制所述小型移动站的移动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移动平台包括至少一个固定构件,至少一个固定构件分别连接于移动平台以固定所述小型移动站。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固定构件的数量为四个,固定构件为支撑腿,四个固定构件位于移动平台的四个角落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抽拉式支杆包括一组从下到上横截面积依次减小并首尾依次嵌套连接的杆件,位于上方的杆件可被操作至少部分地收进和抽出于位于下方的杆件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小型移动站包括至少一个蓄电池集成盒,所述蓄电池集成盒设置于移动平台。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小型移动站包括至少一个设备集成柜,所述设备集成柜设置于移动平台。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小型移动站包括避雷针,所述避雷针固定于抽拉式支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抽拉式支杆的高度来控制通信塔桅的高度,以便于 用户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所述小型移动站的高度,使得所述小型移动站的高度低于传统通信站的高度,避免了传统通信站高度较高、大型化的弊端,满足5G网络通信技术要求。另外,通过可移动平台实现灵活移动所述小型移动站,即便所述小型移动站已经建成也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移动调整,便于在5G网络建设过程中协调,可以快速完成网络部署,可以随时随地建站,尤其非常适用于在人口密集区快速部署。

本实用新型通过四个固定构件进一步支撑和固定整个所述小型移动站,可以增加所述小型移动站的抗风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适用于5G通信技术的小型移动站的侧视图,展示了所述小型移动站的整体结构。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可适用于5G通信技术的小型移动站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适用于5G通信技术的小型移动站被阐明。所述小型移动站包括移动平台10和通信塔桅20。移动平台10设置于通信塔桅20的下方以支撑通信塔桅20,通信塔桅20被固定于移动平台10上。移动平台10可被操作移动,从而用户很方便进行所述小型移动站的建设、移动、调整。

移动平台10提供一个区域以固定和支撑通信塔桅20。移动平台10具有至少一个移动构件11,例如车轮。移动构件11设置于移动平台10下方。通过驱动移动构件11,所述小型移动站得以被操作移动。

可选地,所述移动平台10为一单轴型拖车,通过所述单轴型拖车10的移动和固定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快速建设和部署所述小型移动站。移动平台10包括两个移动构件11,即移动构件1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移动构件11为车轮。两个所述车轮11位于所述移动平台10的两侧,两个所述车轮11通过一连接轴连接在一起并固定于所述移动平台10的下方。也就是说,所述移动平台为一单轴双轮式拖车。

移动平台10进一步包括牵引装置12,牵引装置12设置于移动平台10的一侧。牵引装置12用于供用户操作以控制移动平台10移动。如图1所示,纸面的右侧定义为前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牵引装置12设置于移动平台10的前方。

牵引装置12包括牵引轴121,所述牵引轴121连接于移动平台10的一侧。在图1中,牵引轴121连接于移动平台10的前方,牵引轴121具有牵引圈1211,牵引圈1211设置于牵引轴121的前端部。用户通过施加一外力于牵引圈1211即可通过牵引轴121驱动所述移动平台10移动。

牵引装置12进一步包括导向轮122,导向轮122设置于牵引装置12的下方并位于两个所述移动构件11的前方。导向轮122可以被操作在地面上移动并随时改变移动方向。在所述移动平台10被移动时,所述导向轮122起到导向作用。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操作以随时改变所述导向轮122的移动方向,进而调整所述小型移动站的移动方向。

可选地,导向轮122连接于牵引轴121前端的下方位置,从而用户改变施加于牵引轴121的外力方向即可改变导向轮122的移动方向,实现很方便地控制和调整所述小型移动站的移动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1所示,以所述小型移动站被支撑于地面为例,所述导向轮122接触并抵在地面上,导向轮122此时还起到固定和支撑的作用,增加了所述小型移动站在固定状态下的稳定性。

移动平台1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固定构件13,所述固定构件13分别设置于移动平台10下方支撑所述移动平台10。固定构件13连接于所述移动平台10。可选地,固定构件13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移动平台10。以所述小型移动站被支撑于地面上为例,当所述移动平台10在固定状态时,所述固定构件13固定于地面上以固定所述小型移动站,防止所述小型移动站被轻易地移动,增加所述小型移动站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小型移动站有被外力例如人为的外力或者大风等自然因素作用而移动位置甚至损毁的风险,因此所述固定构件13起到固定作用,提高所述小型移动站的抗风荷载性能。

可选地,移动平台10包括四个所述固定构件13,即所述固定构件13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固定构件13为支撑腿,四个所述固定构件13位于移动平台10的四个角落位置以分别支撑移动平台10。固定构件13的一端固定于移动平台10,固定构件13的另一端可被固定于地面上或者其他支撑面上。固定件13可以增加所述小型移动站的抗风能力。

可选地,以所述小型移动站支撑于地面上为例,所述固定构件13可活动地连接于移动平台10的下方,从而当需要移动所述小型移动站时,用户可以操作使得固定构件13离开地面,便于所述小型移动站移动;当需要固定所述小型移动站时,用户可以操作使得固定构件13接触并抵住地面,所述小型移动站被稳定地固定于地面上不容易被移动。

举例来说,固定构件13被设置成长度可伸缩,当需要移动所述小型移动站时,用户可以将固定构件13收拢于移动平台10下方;当需要固定所述小型移动站时,用户可以拉伸固定构件13以使固定构件13抵在地面上。再例如,所述固定构件13被轴连接于移动平台10,固定构件13可选择性地从移动平台10位置向下和向上翻折。当需要移动所述小型移动站时,用户可以将固定构件13向上翻折以使得固定构件13离开地 面并收拢于移动平台10;当需要固定所述小型移动站时,用户可以将固定构件13向下翻折以使得固定构件13抵在地面上。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可移动平台10具有灵活方便、集成简便、小型化设计的特点,通过可移动平台实现灵活移动所述小型移动站,即便所述小型移动站已经建成也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移动调整,便于在5G网络建设过程中协调,可以快速完成网络部署,可以随时随地建站,尤其非常适用于在人口密集区快速部署。

通信塔桅20包括抽拉式支杆21、天线22、蓄电池集成盒23和设备集成柜24。

抽拉式支杆21设置于移动平台10,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抽拉式支杆21竖立于移动平台10。天线22被架设于抽拉式支杆21的顶部。抽拉式支杆21为可伸缩的支杆,从而抽拉式支杆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被调节。

具体来说,抽拉式支杆21包括一组从下到上横截面依次减小并首尾依次连接的杆件211,相邻两个杆件211通过销轴212连接,从而位于上方的杆件211可以至少一部分地被收进位于下方的相邻杆件211内以降低所述抽拉式支杆21的高度,或者从位于下方的相邻杆件211内抽出以提升所述抽拉式支杆21的高度。

值得一提的是,用户通过收进或者抽出杆件211的方式来实现自由地调整所述抽拉式支杆21的高度,也即可以调整所述小型移动站的高度,使得所述小型移动站的高度低于传统移动站高度。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小型移动站高度在15米以下,用户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所述小型移动站的高度,避免了传统通信站高度较高、大型化、施工难度大的弊端,满足5G网络通信技术要求。

另外,所述小型移动站的理论覆盖范围控制在以其自身为圆心、半径为200米的圆形区域内。

蓄电池集成盒23内具有一空腔,可用于放置蓄电池组和集成电路。实现可反复地为所述小型移动站供电。蓄电池集成盒23根据所述小型移动站的设备容量以及蓄电池组的型号进行合理配置。

可选地,所述小型移动站包括两个蓄电池集成盒23,两个蓄电池集成盒23分布于移动平台10的左右两侧。另外,所述蓄电池集成盒23具有防水防盗功能的保护壳。

设备集成柜24内具有一空腔,用于放置通信主设备,到保护通信主设备的作用。所述设备集成柜24根据通信要求、容量其高度和尺寸被合理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蓄电池集成盒23和设备集成柜24结合为一体,形成一个可放置蓄电池组和通信主设备的集成式方舱。

所述小型移动站进一步包括避雷针30,避雷针30通过螺栓固定于抽拉式支杆21的顶部,避雷针30用于所述小型移动站的防雷保护。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利用移动平台10和通信塔桅20的自重以及固定构件13作为抗风荷载的作用因素,解决以前通信站需要大配重、大占地、大型化等缺点。本实用新型是符合5G网络特点的新型基站建设方案。

本实用新型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