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幕墙保温的单元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5571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建筑幕墙保温的单元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幕墙保温的单元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幕墙,是指建筑物不承重的外墙护围,通常由面板(玻璃、金属板、石板、陶瓷板等)和后面的支撑结构(铝横粱立柱、钢结构、玻璃肋等)组成,而隔热保温又是幕墙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公告号为“CN204282598U”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用于幕墙保温的单元结构,在上述专利所公开的结构中,主要包括基底层、保温层、包边部和装饰层,包边部包裹在保温层的表面,一端设置有凹槽,另一端设置有凸块,通过凸块和凹槽相配合从而达到连接固定的效果;虽然这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在拼接安装过程中相邻单元结构之间出现缝隙,但是当长时间使用之后,基底层和保温层可能会发生形变,凸块不能很好的卡接在凹槽中,相邻单元结构之间产生缝隙,影响幕墙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目前保温的单元结构,其可将相邻两个相邻的结构单元之间连接的更加紧密,避免基底层和保温层受热后变形后之间出现缝隙。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建筑幕墙保温的单元结构,包括基底层、保温层和包边部,所述基底层背离保温层的面上设置有粘胶层,所述包边部向内凹陷形成第一空腔,所述基底层、保温层的边缘插接在第一空腔中,所述包边部背离设置有第一空腔的面上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一延伸部,所述包边部背离设置有第一空腔的面上向内凹陷形成能与第一延伸部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填充有石膏,所述第一延伸部内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填充有水,所述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上均设置有封口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基底层和保温层相互粘接成一整体之后置入到第一空腔中,即将包边部与基底层、保温层连接成一整体;之后利用设置在基底层上的粘胶层将其粘接在墙体上,再将另外一个单元结构同样粘接在墙体上,撕去封口膜,第一延伸部与第一凹槽配合将两个单元结构连接成一个整体;填充在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中的石膏和水发生反应,使石膏逐渐硬化,在此过程中,石膏与水融合,在水流的带动下,使其平摊在在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的底部,之后石膏硬化,从而将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连接在一起,并将第一延伸部粘接在第一凹槽中;这种固定方式能够将相邻两个结构单元紧密的固定成一体,在最大限度上避免相邻两个结构单元之间产生缝隙,影响保温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基底层是由聚氨酯制成的,所述保温层包括由岩棉制成的保温层本体和由聚苯颗粒涂覆在保温层本体上的隔温保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岩棉能起到较好的保温效果,而聚苯颗粒是一种保温材料;虽然岩棉能起到较好的保温效果,但是其质地较为松软,将聚苯颗粒涂覆在岩棉表面,加强结构强度,并且两者一起产生协同作用,保温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基底层和保温层之间设置有水隔离层,所述基底层与保温层接触的面上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所述水隔离层设置在第一凹槽中,所述水隔离层由内填充有水的防护海绵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防护海绵放置在第一凹槽中,并在防护海绵中填充水分,防护海绵中的水占防护海绵总体积的30%-50%,当周围温度较高时,防护海绵中的水吸收热量蒸发,从而起到降温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一凹槽相接触的面上设置有硅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胶是一种较好的高活性吸附材料,且可多次重复使用;不溶于水和任何溶剂,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使第一延伸部更加紧密的粘接在第一凹槽中,且填充在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中的水和石膏不会从两者之间的缝隙中流出。

作为优选,所述保温层上设置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包括SEBS经线、SEBS纬线和酚醛泡沫,所述SEBS经线和SEBS纬线经纬编织后形成空穴,所述酚醛泡沫填充在空穴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SEBS具有一定的弹性,将SEBS经线和SEBS纬线经纬编制后,将酚醛泡沫填充其中;酚醛泡沫是一种保温性能较好的物质,导热系数低,绝热性能好;SEBS能配合基底层和保温层的形状,使隔离层很好的罩设在保温层上。

作为优选,所述隔离层上设置有自清洁层,所述自清洁层是由纳米疏水材料涂覆后干燥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米疏水材料涂覆在隔离层上后形成自清洁层,这种物质具有较为特殊的表面接触角(contact angle),杂质脏污等不会吸附在其表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空腔、第三空腔内分别设置有能相互吸附的且表面设置有尖刺的磁力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相邻两个结构靠近时,第一延伸部伸入进第一凹槽中,位于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中磁力球相互吸附碰撞,在其表面尖刺部的作用下,将封口膜刺穿,位于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中的石膏和水流出后混合。

作为优选,所述自清洁层上设置有透明观测壳,所述透明观测壳内形成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内填充有随温度变化而发生形态变化的物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自清洁层上设置有透明观测壳,透明壳体与自清洁层之间共同围成第四空腔,在第四空腔中填充能随温度变化而发生形成形态变化的物质,如石蜡,如煤油;石蜡的融化温度约为50-60℃,煤油的融化温度约为30℃;在温度较高的城市中,可在其中填充石蜡,在温度较低的城市中,可在其中填充煤油,当温度升高时,内部物质溶解,提醒维护人员需对其进行降温维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石膏与水反应会硬化的特性,将相邻两个结构单元之间的相连接的位置处粘接固定住,避免结构单元受热变形从而致使两者之间产生缝隙,影响保温效果;

2.在基底层和保温层之间设置水隔离层,水隔离层是在一块防护海绵中加水后制成的,当外界温度较高时,防护海绵中的水吸收热量蒸发,从而起到降温的效果;

3.在其表面设置透明观测壳,且在其内部放置能受热发生形态变化的物质,用来指示外界温度,方便维护人员掌握其表面温度并及时作出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是实施例1中隔离层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中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磁力球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底层;11、第一凹槽;2、保温层;21、保温层本体;22、隔温保护层;3、水隔离层;4、粘胶层;5、包边部;51、第一空腔;52、第一延伸部;53、第一凹槽;531、第二空腔;532、第三空腔;54、封口膜;6、硅胶层;7、隔离层;71、SEBS经线;72、SEBS纬线;73、酚醛泡沫;74、空穴;8、自清洁层;9、磁力球;10、透明观测壳;101、第四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一种用于建筑幕墙保温的单元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基底层1、保温层2和包边部5,基底层1是由聚氨酯制成的,聚氨酯是一种较好的保温材料,且具有良好的韧性和耐老性。保温层2包括保温层本体21和隔温保护层22,保温层本体21是由岩棉制成的,隔温保护层22是由聚苯颗粒均匀的涂覆在保温层本体21上形成的。

如图1所示,基底层1与保温层2接触的面上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凹槽11,水隔离层3设置在第一凹槽11中,水隔离层3是由一个浸水后的防护海绵制成的,防护海绵的材料可参考公布号为“CN102774106A”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防护海绵,防护海绵中的含水量约为30%-45%。

如图1所示,包边部5是一块长方体聚氨酯塑料,包边部5的其中一个面上向内凹陷形成第一空腔51,基底层1和保温层2的边缘插接在第一空腔51中;可在基底层1、保温层2的四个侧壁上各设置有一个包边部5。

如图1所示,基底层1背离保温层2的面上设置有粘胶层4,粘胶层4避开包边部5设置,粘胶层4的材料可参考公告号为“CN105637048A”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粘接剂。

如图1所示,包边部5背离第一空腔51的面上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52,且在第一延伸部52的旁边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53,第一延伸部52能与第一凹槽53相互配合。第一延伸部52与第一凹槽53接触的面上设置有第三空腔532,第一凹槽53与第一延伸部52接触的面上设置有第二空腔531,第二空腔531中填充有石膏,第三空腔532中填充有水;第二空腔531和第三空腔532的开口处都粘设有封口膜54,从而将第二空腔531和第三空腔532封闭,封口膜54可采用透明PVC膜。

如图1所示,第一延伸部52和第一凹槽53上避开第二空腔531和第三空腔532的位置处设置有硅胶层6。

如图1和图2所示,保温层2上设置有隔离层7,隔离层7是先由SEBS经线71和SEBS纬线72经纬编织后,之间形成空穴74,再将酚醛泡沫73填充在空穴74中形成隔离层7。

如图1所示,隔离层7上设置有自清洁层8,自清洁层8是由纳米疏水材料涂覆后干燥而成,材料的使用可参考公布号“CN105131830A”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长效纳米疏水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如图1所示,自清洁层8上设置有透明观测壳10,透明观测壳10是由透明PVC制成的,截面形状为半圆环型,内部中空形成第四空腔101,第四空腔101内填充有石蜡,石蜡是一种熔点较低的物质,约为50℃,当第四空腔101中温度高于石蜡的熔点时候,石蜡在第四空腔101中呈现液态;第四空腔101中温度低于石蜡熔点时,呈现固态。

使用方法:利用设置在基底层1表面上的粘胶层4,预先将其中一个单元结构粘接在建筑物外部,再将另外一个单元结构与已经粘接完毕的单元结构拼接成一体,第一延伸部52配合伸入进第一凹槽53中,在此过程之前,预先将封口膜54撕掉;填充在第二空腔531中的石膏和填充在第三空腔532中的水相互接触,逐渐硬化,在此过程中石膏先铺平在第二空腔531和第三空腔532的底部,之后硬化并粘接在其表面上,对相邻两个结构单元起到固定作用。设置在基底层1和保温层2之间的水隔离层3能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通过蒸发其中的水分。酚醛泡沫是一种保温性能较好的物质,将其填充在SEBS编织后形成的空穴74中,SEBS具有一定弹性,将底部的基底层1和保温层2紧固住,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其因受热而产生的形变量;当透明观测壳10内的温度较高时,内部的石蜡溶解,提醒维护人员,幕墙温度过高需要维护。

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用于建筑幕墙保温的单元结构,第二空腔531和第三空腔532中均设置有磁力球9,磁力球9表面设置有多根尖刺,第二空腔531中的磁力球9能和第三空腔532中的磁力球9相互吸附刺穿封口膜54。

使用方法:实施例2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的使用方法基本相同,但是在此实施例中,将相邻两个单元结构相互靠近,第一延伸部52配合卡接在第一凹槽53中时,位于第二空腔531中的磁力球9和位于第三空腔532中的磁力球9相互吸附,将封口膜54刺穿,石膏与水接触后会逐渐硬化成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