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元幕墙的通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6791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元幕墙的通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通风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单元幕墙的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3464426U,公告日为2014年3月5日,公告了一种用于单元式幕墙上的通风结构,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一种用于单元式幕墙上的通风结构,安装于单元式幕墙上,所述单元式幕墙包括多个相互拼接的单元组件,所述单元组件由顶横梁、底横梁、两立柱和面板装配而成,所述通风结构安装所述底横梁内,所述通风结构由壳体和旋转叶片组成,所述旋转叶片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两侧各设有可用于抵持所述旋转叶片的垫块。

上述现有技术的通风结构通风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元幕墙的通风结构,具有提高通风效率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元幕墙的通风结构,包括安装于楼层之间的楼板内的风扇组件,所述楼板内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集风管,所述集风管的管口设置在两个幕墙拼接的接缝处,所述楼板内设有与集风管连通的集风盒,所述风扇组件设置在所述集风盒内,所述风扇组件将所述集风盒分为前室和后室两部分,集风管与前室连通,所述后室设有与房间连通的风口,所述风口安装有使风只能朝向房间内流通的单向阀;所述后室通过管路连通有若干增压风室,所述增压风室内设有微型离心风机,所述微型离心风机的排风口接有排风管,多个增压风室上的排风管与室内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扇组件运转使得前室形成负压,外界的空气经过集风管进入集风盒内,通过风口进入房间内,通过设置增压风室、微型离心风机,当需要快速更新房间内的空气时,启动微型离心风机,使得集风盒内的气压快速降低,通过在风口安装有使风只能朝向房间内流通的单向阀,防止房间内的空气进入集风盒,外界的空气快速进入集风盒,并先后经过集风盒、排风管进入室内;单独使用风扇组件用于常规通风;风扇组件和微型离心风机结合使用用于快速通风,具有提高通风效率的优点。

进一步,所述排风管的排风口分散的布置在室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风口分散的布置在室内,有助于减少室内的死角,使室内的空气能均匀快速的流通。

进一步,所述排风管的排风口设有可拆卸式过滤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可拆卸式的过滤组件,一方面可以对风进行过滤,另一方面可以方便更换过滤组件或清洗过滤组件。

进一步,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螺纹连接于所述排风口的通道出口边缘的网架框,网框外周围设有空气过滤网;所述空气过滤网内盛放有活性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组件由过滤网组成,通过过滤网对空气的微小颗粒进行拦截,活性炭可以吸附空气中的异味,使进入室内的空气保持清新。

进一步,所述集风管为铝合金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铝合金管具有较高的强度,且具有不易生锈的优点。

进一步,所述集风管具有向上弯折的防水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向上弯折的防水部,这样具有阻止雨水进入集风管内部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集风管的管口设有过滤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过滤块可以防止蚊虫等经过集风管进入室内。

进一步,所述过滤块为具有蜂窝孔的塑料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塑料块具有质轻、成本低廉且蜂窝孔强度又告的优点。

综上所述,风扇组件运转使得前室形成负压,外界的空气经过集风管进入集风盒内,通过风口进入房间内,通过设置增压风室、微型离心风机,当需要快速更新房间内的空气时,启动微型离心风机,使得集风盒内的气压快速降低,通过在风口安装有使风只能朝向房间内流通的单向阀,防止房间内的空气进入集风盒,外界的空气快速进入集风盒,并先后经过集风盒、排风管进入室内;单独使用风扇组件用于常规通风;风扇组件和微型离心风机结合使用用于快速通风,具有提高通风效率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楼板水平剖切开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楼板纵向剖切开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楼板水平剖切开时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楼板底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楼板;2、幕墙;3、集风管;4、过滤块;5、防水部;6、风扇组件;7、前室;8、后室;9、风口;10、单向阀;11、增压风室;12、微型离心风机;13、排风管;14、排风口;15、过滤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说明。

一种单元幕墙的通风结构,用于带有幕墙的建筑的通风,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帷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面板和支承结构体系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

幕墙是利用各种强劲、轻盈、美观的建筑材料取代传统的砖石或窗墙结合的外墙工法,是包围在主结构的外围而使整栋建筑达到美观,使用功能健全而又安全的外墙工法。幕墙范围主要包括建筑的外墙、采光顶(罩)和雨篷。

参见图1和图2,楼板1位于两个幕墙2的拼接处,楼板1内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的集风管3,集风管3的管口设置在两个幕墙2拼接的接缝处,集风管3的管口设有过滤块4,过滤块4为具有圆孔的塑料块,此圆孔还可为方孔、蜂窝孔等,优选的采用蜂窝孔。参见图3,集风管3具有向上弯折的防水部5,防水部5具有阻隔水进入集风管3内部的优点,在本实施例中集风管3前段部分水平设置,为了便于排水,在其他实施例中集风管3的前段部分可向下倾斜设置。

参见图1和图4,楼板1内设有集风盒,集风盒与集风管3连通,集风盒内设置有风扇组件6,风扇组件6将集风盒分为前室7和后室8两部分,集风管3与前室7连通,后室8设有与房间连通的风口9,参见图5,风口9安装有使风只能朝向房间内流通的单向阀10,此处所讲的单向阀10为气路单向阀。一种气路膜式单向阀,由阀体、阀盖和膜片所组成。阀体的一端是设有中心通孔的接头,另一端则设有螺纹孔与阀体相连接。在阀体腔内放置一片或一片以上的膜片。在阀盖上设有中心通孔,一端为接头,另一端伸入阀体腔内并在其端头处设有一条或多条的通气槽。由膜片在气流压力作用下实现单向的功效。

参见图4、图5,后室8通过管路连通有四个增压风室11,增压风室11内设有微型离心风机12,微型离心风机12的排风口14接有排风管13,多个增压风室11上的排风管13与室内连通;排风管13的排风口14分散的布置在室内。

排风管13的排风口14设有可拆卸式过滤组件15,过滤组件15包括螺纹连接于排风口14的通道出口边缘的网架框,网框外周围设有空气过滤网;空气过滤网内盛放有活性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