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邻近基坑或边坡的电线杆加固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0847阅读:24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邻近基坑或边坡的电线杆加固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和电力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邻近基坑或边坡的电线杆加固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居民用电的直接供电线路大多数是低压线路,这种线路主要由短距离、高度6-10m的水泥电线杆支撑。这种电线杆一般入土深度浅或只做了简单固定,在外部较大荷载作用下容易偏斜,其稳定性本身有一定缺陷。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度的加快,其中的基坑或边坡工程开挖对坡顶的电线杆的稳定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当电杆失稳甚至破坏后不仅影响正常供电,而且电杆倒塌、电线接地后对行人的生命安全也会造成巨大的隐患。如进行维修和更换,不仅难度大,费用高,且改线较为麻烦,也会影响现场施工,延误工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邻近基坑或边坡的电线杆加固保护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省时省力、便于工程现场使用,可以很好的解决工程施工土方开挖对邻近电线杆稳定的不利影响以及常规处理措施往往较复杂、耗时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种邻近基坑或边坡的电线杆加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固定架、下固定架、斜支撑杆和多根竖向支撑杆,所述上、下固定架均由多根水平支撑杆横向和纵向交叉排列形成的水平网格状固定架,且每根水平横向支撑杆和每根水平纵向支撑杆交叉处通过第一连接构件固定连接,并在上、下固定架上对应设有电线杆固定卡孔;所述多根竖向支撑杆竖向设置在待保护电线杆的周围,上、下固定架分别通过其电线杆固定卡孔卡设在待保护电线杆的上、下部位,并与多根竖向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斜支撑杆上端与上固定架通过第二连接构件固定连接,下端向外倾斜,并通过水平连杆与下固定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斜支撑杆有两根,以待加固电线杆为中心对称设置,两根斜支撑杆均与竖向支撑杆之间的形成45°~60°的倾斜夹角;在两根斜支撑杆之间设有横向加固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上、下固定架均由相同数量的水平横向支撑杆和水平纵向支撑杆等距交叉连接后形成网格状方形水平架,每个交叉网格呈正方形网格,其宽度与待加固电线杆的外径长度相等,置于上、下固定架正中间的网格为电线杆固定卡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上、下固定架的形状和大小相同,且上、下固定架均通过多个第一连接构件与多根竖向支撑杆连接;在上、下固定架之间还设有中间支撑架,所述中间支撑架是由多根水平横向支撑杆和水平纵向支撑杆交叉连接而成,并与多根竖向支撑杆通过第一连接构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为直角扣件或捆扎绳;所述第二连接构件为旋转扣件或捆扎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水平连杆其中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构件与斜撑杆连接,另一端通过对接扣件与下固定架的其中一根水平横向支撑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竖向支撑杆和斜支撑杆均由多节短钢管通过对接扣件拼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省时省力,制作材料可以在工程现场就地取材,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且本电线杆加固保护装置依据“三点式”固定原理对邻近基坑(边坡)的电线杆加固保护效果好,解决了工程施工土方开挖对邻近电线杆稳定的不利影响以及常规处理措施往往较复杂、耗时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上固定架,2—下固定架,1-1—水平横向支撑杆,1-2—每根水平纵向支撑杆,3—斜支撑杆,3-1—横向加固杆,4—竖向支撑杆,5—第一连接构件,6—电线杆固定卡孔,7—电线杆,8—第二连接构件,9—中间支撑架,10—水平连杆,11—基坑坑底或边坡坡底,12—地面,13—基坑或边坡工程开挖成的坡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邻近基坑或边坡的电线杆加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固定架1、下固定架2、斜支撑杆3和多根竖向支撑杆4,所述上、下固定架1、2均由多根水平支撑杆横向和纵向交叉排列形成的水平网格状固定架,且每根水平横向支撑杆1-1和每根水平纵向支撑杆1-2交叉处通过第一连接构件5固定连接,每个固定架的水平横向支撑杆1-1和水平纵向支撑杆1-2相同数量,且等距排列形成方形水平架,每个交叉网格呈正方形网格,其宽度与待加固电线杆7的外径长度相等,置于上、下固定架1、2正中间的网格为电线杆固定卡孔6,用于卡待加固电线杆7。水平横向支撑杆1-1和水平纵向支撑杆1-2均采用等长的钢管,组成的上、下固定架1、2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如图1所示,所述多根竖向支撑杆4竖向设置在待保护电线杆7的周围,上、下固定架1、2分别通过其电线杆固定卡孔6卡设在待保护电线杆7的上、下部位,并与多根竖向支撑杆4固定连接,其连接处均通过第一连接构件5固定;为了增加加固装置的支撑力,在上、下固定架1、2之间还设有中间支撑架9,所述中间支撑架9也是由多根水平横向支撑杆和水平纵向支撑杆交叉连接而成,并与多根竖向支撑杆4通过第一连接构件5固定连接。连接后的上、下固定架1、2和中间支撑架9在同一直线上,形成一个竖向的方形固定架,所述斜支撑杆3有两根,置于方形固定架的侧面,并以待加固电线杆7为中心对称设置,两根斜支撑杆3上端与上固定架1通过第二连接构件8固定连接,下端向外倾斜,在两根斜支撑杆3下端之间设有横向加固杆3-1。并通过水平连杆10与下固定架2固定连接;两根斜支撑杆3均与竖向支撑杆4之间的形成45°~60°的倾斜夹角。所述水平连杆10其中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构件8与斜撑杆3连接,另一端通过对接扣件与下固定架2的其中一根水平横向支撑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连接构件5为直角扣件或捆扎绳,也可以采用其它连接构件;所述第二连接构件8为旋转扣件或捆扎绳,也可以采用其它连接构件。所述竖向支撑杆4和斜支撑杆3均由多节短钢管通过对接扣件拼接而成。

如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是一种用于邻近基坑的电线杆加固装置,在具体施工,先查看电线杆周围的土质,如果电线杆周围的土质软弱,则先夯实或进行加固处理,保证扣件式整体钢管支架的地基平整坚实。具体使用时,根据电线杆7的高度确定整个支架的高度,竖向支撑杆4和斜支撑杆3均通过对接扣件加长并固定,将固定好的竖向支撑杆4竖向置于电线杆7的周围,竖向支撑杆4有四根,组成一个截面为方形的框架,然后在竖向支撑杆4的下部安装下固定架2,将下固定架2的横向支撑杆和纵向支撑杆按照设计要求在电线杆7周围交叉排列,并将电线杆7围设在最中间,横向支撑杆和纵向支撑杆的交叉点均通过第一连接构件5固定,并将外层对应四个角部的横向支撑杆和纵向支撑杆与四根竖向支撑杆4通过第一连接构件5固定连接;下固定架2安装好之后,在电线杆7上部对应安装上固定架1,上固定架1的安装方式与下固定架2相同,并将电线杆7围设在最中间,且上固定架1和下固定架2完全对应,四角位置也通过第一连接构件5与四根竖向支撑杆4固定连接,最后在两个固定架中间增加一个中间固定架进行加固;竖向的支架安装好之后,在竖向支架侧面加固两根斜支撑杆3,两根斜支撑杆3上端通过第二连接构件8与上固定架1连接,下端向外倾斜,其倾斜角度为45°~60°,并将下固定架2与斜支撑杆3通过水平连杆10连接加固,完成加固装保护装置的安装。在进行基坑或边坡工程施工土方开挖应注意控制坡面坡顶与电线杆7中心线的距离不小于1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固保护装置是由多根钢管通过扣件拼接而成的支架,其整体支架的平面形状呈三角形布置,依据“三点式”固定原理,加固保护后的电线杆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该加固保护装置各类扣件与钢管可在工程现场就地取材,方便制作,省时省力,经济安全,使坡顶电线杆的稳定性大大提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