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干法装配结构的现代干栏式居住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4372阅读:5734来源:国知局
采用干法装配结构的现代干栏式居住建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干法装配结构的现代干栏式居住建筑。



背景技术:

通过对广西三江地区侗族村落干栏式民居实地调研掌握,目前现有桂北干栏式民居的建筑结构形式主要有三种:全木结构、砖木混合结构、框架结构;其中全木结构:优点是自重轻,抗震性好,内部空间分隔灵活,有出挑的阳台、开敞的活动厅。但缺点是隔音效果差、防火防风性差;砖木混合结构:即保留了传统干栏式民居的独特建筑外观,又符合现代人居住习惯。建筑隔音、防潮性能增强,是对传统干栏式民居的一种较好的创新传承方式;不过,因为需要砌砖等现场湿作业,导致工期长,干湿混合作业不便施工管理。另外,砖混结构的开间进深不能过大,导致内部空间较小,且不能随意分隔。框架结构:开间进深大,内部空间可以灵活分隔,更符合现代人居住习惯。但是,建筑外观与传统干栏式民居有较大差异,且框架结构形式不能很好体现干栏式民居结构轻盈的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干法装配结构的现代干栏式居住建筑,包括柱、栏杆、侧柱以及梁,其中,

柱,其竖直设置;

栏杆,其水平设置;

其中,所述柱的侧边开设第一盲孔或者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盲孔、第一通孔的横截面的形状尺寸与所述栏杆的形状尺寸相配合,所述栏杆沿着所述第一盲孔或第一通孔伸入并固定于柱内部;

侧柱,其水平设置,为边柱或中柱;

梁,其竖直设置;

其中,所述梁包括竖直卡接的梁上半部以及梁下半部;其中,当所述梁上半部与所述梁下半部竖直卡接形成梁整体时,在二者连接部形成一容纳侧柱的第二通孔,和容纳侧柱的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盲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垂直设置;所述侧柱分部沿着所述第二盲孔、第二通孔伸入并固定于梁整体内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采用干法装配结构的现代干栏式居住建筑,当所述梁上半部与所述梁下半部竖直卡接形成梁整体时,在二者连接部形成一容纳侧柱的第二通孔,和容纳侧柱的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盲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均位于梁的侧边,且彼此垂直设置;所述侧柱沿着所述第二盲孔、第二通孔伸入并固定于梁整体内部,其具体为:

所述梁包括竖直卡接的梁上半部以及梁下半部,所述梁下半部向上延伸形成4个彼此间隔的第一凸条,4个第一凸条形成一内设为十字形空槽的立方柱状结构;梁上半部向下延伸形成2个彼此间隔的第二凸条;其中,当所述梁上半部与所述梁下半部竖直卡接时,第二凸条分别卡放在任意两个第一凸条之间的空隙内,形成一穿过所述十字形空槽的容纳侧柱的第二通孔,和容纳侧柱的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盲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均位于梁的侧边,且彼此垂直设置;所述侧柱分别沿着所述第二盲孔、第二通孔伸入并固定于梁整体内部;

或者,所述梁包括竖直卡接的梁上半部以及梁下半部,所述梁下半部向上延伸形成2个彼此间隔的呈梯形的第三凸条,所述梁上半部向下延伸形成2个彼此间隔的呈梯形的第四凸条,所述第三凸条与所述第四凸条相对设置;其中,当所述梁上半部与所述梁下半部竖直卡接时,形成一容纳侧柱的第二盲孔,和容纳侧柱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二盲孔均位于梁的侧边,且彼此垂直设置;所述侧柱分别沿着所述第二盲孔、第二通孔伸入并固定于梁整体内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采用干法装配结构的现代干栏式居住建筑,所述梁表面形成装饰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采用干法装配结构的现代干栏式居住建筑,所述栏杆沿着所述第一盲孔或第一通孔伸入并固定于柱内部时,往第一盲孔或者第一通孔内灌入粘接剂。

优选的是,所述的采用干法装配结构的现代干栏式居住建筑,梁上半部以及梁下半部竖直卡接形成梁整体时,往两者连接部灌入粘接剂。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缩短工期:干法装配式施工,可缩短工期一半。传统施工一栋3~4层干栏式民居需要半年左右时间,而采用干法装配式施工工艺,由于构件均在工厂加工制作,现成只需装配即可完成,工期仅需2~3个月。

(2)降低造价:和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综合造价仅前者的1/2~1/3。传统干栏式民居每平米造价在800元左右,而采用轻钢干法装配式施工,每平米造价在300~400元左右。

(3)抗震系数:达到8.5级地震设防标准。结构节点采用柔性节点,而非传统预制装配式结构的刚节点,因此抗震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4)结构施工精度高:安装精度可达到0.1mm。由于构件的穿插开口部位都在工厂,将图纸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控制,所以构件加工精度非常高。

(5)结构材料可以拆卸,重复使用。各构件结合部位采用穿插和螺栓链接,非传统焊接工艺,所以材料可以方便拆卸,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侧柱和梁的其中一种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侧柱和梁的其中一种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柱和栏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干法装配结构的现代干栏式居住建筑,包括柱、栏杆、侧柱以及梁,其中,

柱1,其竖直设置;

栏杆2,其水平设置;

其中,所述柱1的侧边开设第一盲孔或者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盲孔、第一通孔的横截面的形状尺寸与所述栏杆2的形状尺寸相配合,所述栏杆2沿着所述第一盲孔或第一通孔伸入并固定于柱1内部;

如图1所示,

侧柱3,其水平设置,为边柱或中柱;

梁4,其竖直设置;

其中,所述梁4包括竖直卡接的梁上半部410以及梁下半部420;其中,当所述梁上半部410与所述梁下半部420竖直卡接形成梁整体时,在二者连接部形成一容纳侧柱的第二通孔,和容纳侧柱的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盲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垂直设置;所述侧柱分部沿着所述第二盲孔、第二通孔伸入并固定于梁整体内部。

所述的采用干法装配结构的现代干栏式居住建筑,当所述梁上半部410与所述梁下半部420竖直卡接形成梁整体时,在二者连接部形成一容纳侧柱的第二通孔,和容纳侧柱3的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盲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均位于梁的侧边,且彼此垂直设置;所述侧柱3沿着所述第二盲孔、第二通孔伸入并固定于梁整体内部,其具体为:

另一种实施方案中,如图1所示,所述梁4包括竖直卡接的梁上半部410以及梁下半部420,所述梁下半部420向上延伸形成4个彼此间隔的第一凸条421,4个第一凸条421形成一内设为十字形空槽的立方柱状结构;梁上半部410向下延伸形成2个彼此间隔的第二凸条411;其中,当所述梁上半部与所述梁下半部竖直卡接时,第二凸条411分别卡放在任意两个第一凸条421之间的空隙内,形成一穿过所述十字形空槽的容纳侧柱的第二通孔,和容纳侧柱3的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盲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均位于梁4的侧边,且彼此垂直设置;所述侧柱3分别沿着所述第二盲孔、第二通孔伸入并固定于梁整体内部;

或者,另一种实施方案中,如图2所示,所述梁4包括竖直卡接的梁上半部410以及梁下半部420,所述梁下半部420向上延伸形成2个彼此间隔的呈梯形的第三凸条422,所述梁上半部410向下延伸形成2个彼此间隔的呈梯形的第四凸条412,所述第三凸条422与所述第四凸条412相对设置;其中,当所述梁上半部410与所述梁下半部420竖直卡接时,形成一容纳侧柱3的第二盲孔,和容纳侧柱3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二盲孔均位于梁3的侧边,且彼此垂直设置;所述侧柱3分别沿着所述第二盲孔、第二通孔伸入并固定于梁整体内部。

在实际施工运用中,首先在电脑根据房屋的实际情况将柱、栏杆、侧柱(边柱或中柱)以及梁的尺寸设计好,然后在工厂将房屋搭建过程中的柱、栏杆、侧柱(边柱或中柱)以及梁制备好,拖到房屋建造现场,施工人员首先将梁和侧边进行连接,然后将柱和栏杆进行连接;

另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的采用干法装配结构的现代干栏式居住建筑,所述梁表面形成装饰部,美观大方。

另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的采用干法装配结构的现代干栏式居住建筑,所述栏杆沿着所述第一盲孔或第一通孔伸入并固定于柱内部时,往第一盲孔或者第一通孔内灌入粘接剂,增强其粘度,提高刚度结构。

另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的采用干法装配结构的现代干栏式居住建筑,梁上半部以及梁下半部竖直卡接形成梁整体时,往两者连接部灌入粘接剂,增强其粘度,提高刚度结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