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坡度易于拆模的T梁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8545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坡度易于拆模的T梁模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T型梁模板领域,特别是一种可调节坡度易于拆模的T梁模板。



背景技术:

T梁指横截面形式为T型的梁;两侧挑出部分称为翼缘,其中间部分称为梁肋(或腹板)。由于其相当于是将矩形梁中对抗弯强度不起作用的受拉区混凝土挖去后形成的;与原有矩形抗弯强度完全相同外,却既可以节约混凝土,又减轻构件的自重,提高了跨越能力。在 T 梁的浇筑中需要用到模具——T梁模板,现技术下的T 梁模板存在以下问题:(1)每片梁都要进行调整,工序多,时间长;(2)混凝土接缝接合不严密,易造成混凝土在接缝处出现漏浆现象,影响了混凝土的外观质量;(3)模板加固难度大,容易出现跑模现象;(4)浪费材料,浪费人力资源,增加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坡度易于拆模的T梁模板,包括钢支架、翼缘模板以及腹板模板,所述翼缘模板与腹板模板之间设置开角α,所述翼缘模板与所述腹板模板固定安装于所述钢支架上,所述翼缘模板通过支撑调节装置与所述钢支架连接,所述支撑调节装置包括上固定板、上螺母座、正反丝双头螺杆、下螺母座以及下固定板,所述钢支架底端还设有滑轮组。

优选地,所述开角α为10°~50°。

优选地,所述正反丝双头螺杆中部设置有贯通的小孔。

优选地,所述钢支架还设有拉杆和梳子板。

优选地,所述腹板模板顶部表面设置有滴水槽。

优选地,所述翼缘模板和所述腹板模板连接处安装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支撑调节装置,能够实现对T行模板翼缘模板坡度的调节;(2)通过在钢支架底端设置滑轮组,能够实现在拆模脱模过程中更加方便的移动侧模,滑动摩擦能够更有效的节省人力和资源;(3)滴水槽的设置能够及时的排除T梁表面的积水,避免水分长期积存造成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支撑调节装置示意图;

图中,1、钢支架,2、腹板模板,3、支撑调节装置,4、梳子板,5、开角α,6、滑轮组,7、翼缘模板,8、拉杆,301、上固定板,302、上螺母座,303,正反丝双头螺杆,304、下螺母座,305、下固定板,306、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调节坡度易于拆模的T梁模板,包括钢支架1、翼缘模板7以及腹板模板2,所述翼缘模板7与腹板模板2之间设置开角α,角度为50°,所述翼缘模板7与所述腹板模板2固定安装于所述钢支架1上,所述翼缘模板7通过支撑调节装置3与所述钢支架1连接,所述支撑调节装置3包括上固定板301、上螺母座302、正反丝双头螺杆303、下螺母座304以及下固定板305,上固定板301和下固定板305,在上固定板301 与下固定板305之间设置有上螺母座302,上螺母座302与下固定板305之间设置有下螺母座304,上螺母座302与下螺母座304之间连接有正反丝双头螺杆303,正反丝双头螺杆303中部设置有贯通的小孔306,其中上固定板301与下固定板305具有相同的受力面积,上螺母座302 与下螺母座304具有相同的受力面积,上固定板301受力面积大于上螺母座302受力面积,下固定板305受力面积大于下螺母座304受力面积,调节过程中,钢棒穿过正反丝双头螺杆303中部的贯通小孔306,实现360°旋转,带动正反丝双头螺杆303一起转动,实现支撑架调节;所述钢支架1底端还设有滑轮组6,滑轮为可刹车式滑轮,能够实现在拆模脱模过程中更加方便的移动侧模,滑动摩擦能够更有效的节省人力和资源;所述钢支架1还设有拉杆8和梳子板5,拉杆8能够方便调节模架的宽度;梳子板5与翼缘模板采用点焊固定,能够增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稳定性;所述腹板模板2顶部设置有滴水槽,滴水槽的设置能够及时的排除T梁表面的积水,避免水分长期积存造成的破坏;所述翼缘模板7和所述腹板模板7连接处安装橡胶垫,加强密封性,不易漏浆,还能够减少模板间的磨损。

使用时,按照上述所述安装好T梁模板,通过支撑调节装置3调节好位置,开始浇筑,浇筑完毕后,开始拆模,拆模时,借助滑轮组6,大大的节省了人力成本,同时操作过程中也最大限度的避免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上述实施例仅描述现有设备最优使用方式,而运用类似的常用机械手段代替本实施例中的元素,均落入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