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梁下挂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8546阅读:4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梁下挂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特别涉及一种梁下挂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实用性及美观性的需要,建筑设计时,需要在框架结构梁下设计二次结构梁,二次结构梁在施工时存在工序复杂及施工成本高的缺陷。随着结构专业与建筑专业配合紧密度的提高,框架结构与二次结构砌筑衔接部分多采用框架梁梁下挂板代替二次结构门窗圈梁。

如图3所示,传统的框架梁梁下挂板施工存在如下缺陷:主框架结构梁与二次结构梁不能同时进行施工,造成施工成本高及施工工序复杂的缺陷;混凝土浇筑过程存在模板外形成型效果不好的问题;模板安装繁琐,施工周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梁下挂板结构,具有主体框架结构梁与二次结构梁能够同时实施,减小施工周期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梁下挂板结构,包括挂板和预埋于梁体内的若干预埋螺杆,所述预埋螺杆穿出梁体形成安装端;

所述挂板包括连接件、左对扣件和右对扣件;

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与第一连接板一体成型的L形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一支撑板之间形成第一槽口;

所述左对扣件包括与第一槽口相适配的第一插入端、与第一插入端垂直固定连接的左侧面板、与左侧面板垂直固定连接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一体成型连接有L形第二支撑板,所述底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第二槽口;

所述右对扣件包括与第二槽口相适配的第二插入端、与第二插入端垂直固定连接的右侧面板、与右侧面板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板;

所述连接件、左对扣件和右对扣件相互拼接,拼接截面呈矩形;

所述安装端与挂板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体框架梁的施工过程中就可以根据需要来加工挂板;将挂板安装在梁下时可以先将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板和右对扣件的第二连接板安装固定在预埋螺杆的安装端,然后将左对扣件的第一插入端插接在第一槽口中,同时左对扣件的第二槽口对准右对扣件的第二插入端,使得第二插入端插接在第二槽口中,以此完成挂板的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分别开有与预埋螺杆适配的安装通孔,所述安装端设有与预埋螺杆适配的锁紧螺母,所述梁体和挂板通过锁紧螺母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梁体与挂板之间通过锁紧螺母和预埋螺杆的配合相互连接,既起到连接作用又有调整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水平度的功能,使得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处于水平状态,从而使得挂板垂直挂设在梁下。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螺母和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之间设有调整垫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整垫片使得锁紧螺母和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连接的更加紧密,当预埋螺杆不在铅垂状态下时,调整垫片能够实现锁紧螺母与第一连接板、锁紧螺母与第二连接板的微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内设有定位凹槽,所述第一插入端和第二插入端上设有与定位凹槽适配的定位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凹槽和定位凸起,对挂板的整体连接起到辅助作用,使得连接件与左对扣件、左对扣件与右对扣件的连接更加紧密,不易分离;同时将左对扣件的第一插入端插入第一槽口,右对扣件的第二插入端插入第二槽口,定位凸起嵌入定位凹槽时,能够清楚地知道是否安装到位。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插入端与第二槽口通过射钉连接,所述射钉从第二槽口的底部向上射入并贯穿第二插入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射钉使得左对扣件与右对扣件固定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加强了挂板的稳定性;同时射钉设在挂板底部,既能够起到固定左对扣件和右对扣件的作用,又不影响挂板的美观性。

进一步的,所述预埋螺杆侧壁固定连接有预埋承重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埋承重片的设置增加了预埋螺杆与梁体的接触面积,加强了预埋螺杆的稳固性,使得预埋螺杆不易在挂板的重力作用下拔出而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梁体之间填充有密封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胶增强了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梁体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同时填充了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梁体之间的缝隙,使得施工完成后,梁体与挂板之间的配合更加美观。

进一步的,所述挂板为刚性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挂板为刚性材料制成,有效保证了挂板整体的强度要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了由连接件、左对扣件和右对扣件拼装而成的挂板来与预埋螺杆安装端固定连接,具有施工周期短、主体框架结构梁与挂板能够同时实施,减小施工成本的优点;

2.采用了定位凸起和定位凹槽的设置,以及射钉的设置,加强了挂板的稳定性,使得左对扣件与右对扣件的连接更加稳固;

3.采用了挂板与预埋螺杆通过锁紧螺母相互连接,能够调整挂板悬挂的垂直度;

4.采用了在预埋螺杆上设置预埋承重片的设计,增强了预埋螺杆在梁体内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梁下挂板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挂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梁下挂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预埋螺杆;11、安装端;111、锁紧螺母;12、预埋承重片;13、调整垫片;2、挂板;21、连接件;211、第一连接板;212、第一支撑板;213、第一槽口;22、左对扣件;221、第一插入端;222、左侧面板;223、底板;224、第二支撑板;225、第二槽口;23、右对扣件;231、第二插入端;232、右侧面板;233、第二连接板;3、安装通孔;4、定位凹槽;41、定位凸起;5、射钉;6、密封胶;7、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梁下挂板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挂板2和预埋于梁体7内的若干预埋螺杆1,预埋螺杆1穿出梁体7形成安装端11,预埋螺杆1侧壁固定连接有预埋承重片12。挂板2包括连接件21、左对扣件22和右对扣件23。连接件21、左对扣件22和右对扣件23相互拼接,拼接截面呈矩形。

如图2所示,连接件21呈丁字形,包括第一连接板211和与第一连接板211一体成型的L形第一支撑板212,第一连接板211与第一支撑板212之间形成第一槽口213。

左对扣件22包括与第一槽口213相适配的第一插入端221、与第一插入端221垂直固定连接的左侧面板222、与左侧面板222垂直固定连接的底板223。底板223上表面一体成型连接有L形第二支撑板224,底板223与第二支撑板224之间形成第二槽口225。

右对扣件23呈“匚”字形,包括与第二槽口225相适配的第二插入端231、与第二插入端231垂直固定连接的右侧面板232、与右侧面板232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板233。第二插入端231与第二槽口225通过射钉5连接,射钉5从第二槽口225的底部向上射入并贯穿第二插入端231。

如图2所示,第一槽口213和第二槽口225下底面设有定位凹槽4,第一插入端221和第二插入端231上设有与定位凹槽4适配的定位凸起41。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连接板211和第二连接板233上分别开有与预埋螺杆1适配的安装通孔3,安装端11设有与预埋螺杆1适配的锁紧螺母111。锁紧螺母111和第一连接板211、第二连接板233之间设有调整垫片13。梁体7与挂板2的第一连接板211和第二连接板233通过锁紧螺母11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211和第二连接板233与梁体7之间填充有密封胶6。

具体实施过程:在将挂板2安装在梁下时,可以先将连接件21的第一连接板211和右对扣件23的第二连接板233安装固定在预埋螺杆1的安装端11,同时通过锁紧螺母111和预埋螺杆1的相互配合,调整第一连接板211和第二连接板233水平度,使得第一连接板211和第二连接板233处于水平状态。然后将左对扣件22的第一插入端221插接在第一槽口213中,同时左对扣件22的第二槽口225对准右对扣件23的第二插入端231,使得第二插入端231插接在第二槽口225中,当第一插入端221和第二插入端231的定位凸起41嵌入与其配合的定位凹槽4时,安装到位。将射钉5从第二槽口225的底部射入,射钉5使得左对扣件22与右对扣件23固定连接在一起,至此完成挂板2的安装。

本实施例中,挂板2为刚性材料制成。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