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楼板钢筋垫高兼厚度标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7998阅读:14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楼板钢筋垫高兼厚度标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楼板钢筋垫高兼厚度标高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标高装置,其使用不方便,结构设计不合理,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楼板钢筋垫高兼厚度标高装置,以解决所述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楼板钢筋垫高兼厚度标高装置,包括有:一第一架体,包括有一第一主架体及一第一支承部,所述第一主架体具有至少一组第一缺口及一第一基座;以及一第二架体,包括有一第二主架体及一第二支承部,所述第二主架体具有至少一组第二缺口及一第二基座,其中,在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基座卡合于所述第二支承部上,或者所述第二基座卡合于所述第一支承部上。

所述第一主架体包括两组第一缺口,其分别用以摆设钢筋。

所述第二主架体包括两组第二缺口,其分别用以摆设钢筋。

所述第一主架体及所述第一支承部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第二主架体及所述第二支承部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第一主架体为中空架体。

所述第二主架体为中空架体。

组合后的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第二架体更包括一容置空间,其可供装设有其他管线。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比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将钢筋定位在特定高度位置处,并提供施工者楼板灌浆时的标高信息,增进整体结构的施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楼板钢筋垫高兼厚度标高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楼板钢筋垫高兼厚度标高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楼板钢筋垫高兼厚度标高装置与单层钢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楼板钢筋垫高兼厚度标高装置与双层钢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楼板钢筋垫高兼厚度标高装置,请参阅图1及图2,所述楼板钢筋垫高兼厚度标高装置1包括有一第一架体2及一第二架体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二架体2,3为方形柱体,但不以此为限,也可为圆柱、多角柱等外型轮廓,可用以堆栈支撑即可。其中,在初始状态下,第一架体2与第二架体3为分别独立的个体,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组合式的结构提升施工的便利性,使钢筋结构得以分层架设,有助于改善钢筋施工上的自由度。

如图所示,第一架体2包括有一第一主架体21及一第一支承部22,其中,所述第一支承部22由第一主架体21的管径内侧沿半径方向所延伸出的结构厚度,其与第一主架体21为一体式结构,可提供足够的承载强度及止挡效果,作为第一架体2及第二架体3组合时的支撑组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主架体21具有二组用于摆放钢筋的第一缺口211,212及一用以提供支撑力的第一基座210,所述第一基座210为具有四支撑脚的支撑结构,但也不以此为限,所述造型可为任意型态,其可供承载钢筋重量即可。此外,所述第一主架体21为中空架体,其除了有成本考量外,所述中空架体将具有更多的运用空间,方便施工者摆放钢筋及安装管线,提升使用时的便利性。

相对地,第二架体3包括有一第二主架体31及一第二支承部32,其中,所述第二支承部32由第二主架体31的管径内侧沿半径方向所延伸出的结构厚度,其与第二主架体31为一体式结构,可提供足够的承载强度及止挡效果,作为第二架体3及第一架体2组合时的支撑组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主架体31具有二组用于摆放钢筋的第二缺口311,312及一用以提供支撑力的第二基座310,而所述第二基座310为具有四支撑脚的支撑结构,但也不以此为限,所述造型可为任意型态,其可供承载钢筋重量即可。此外,所述第二主架体31为中空架体,其除了有成本考量外,所述中空架体将具有更多的运用空间,方便施工者摆放钢筋及安装管线,提升使用时的便利性。

在本实施例中,因钢筋需位于楼板内的特定高度位置,故上述第一架体2与第二架体3为元件构造相同但高度比例相异的二结构体,使得上、下层钢筋可与楼板顶部及底部预留一保护层厚度,使楼板结构在每一部位均能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

此外,本实施例在使用状态下,第一基座210卡合于第二支承部上32,如图1所示,形成一堆栈形式的楼板钢筋垫高兼厚度标高装置1,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可根据设计图的指示,统一将钢筋垫高至一特定位置,并确立钢筋结构的排列方式,无须担心于水泥灌浆时,钢筋位置会产生偏移、歪斜的情况。再者,第一架体2与第二架体3堆栈后的高度,即为本实用新型的楼板的标高厚度,故施工者于水泥灌浆时可根据楼板钢筋垫高兼厚度标高装置1的架体高度位置,知晓何时所述停止继续灌浆,达到所需的楼板尺寸厚度,增进整体结构的施工精度。另外,若有其他的设计需求,可互换第一架体2与第二架体3的堆栈位置,也即,可改为将第二基座310卡合于第一支承部22上,不以图1的实施例为限。

上述组合后的第一架体2与第二架体3更包括一容置空间4,所述容置空间4可供装设有其他管线。借此,本实用新型的楼板钢筋垫高兼厚度标高装置1除了可用来定位钢筋的摆放位置外,另可于容置空间4内装设有其他管线,建构出楼板层中管线的导流路径。

接着,请参阅图3及图4,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楼板钢筋垫高兼厚度标高装置与单层钢筋的立体图以及楼板钢筋垫高兼厚度标高装置与双层钢筋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楼板钢筋垫高兼厚度标高装置1的第二缺口311,312分别摆放了一条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其可建构出了一种具有单层钢筋的楼板结构。再者,如图4所示,楼板钢筋垫高兼厚度标高装置1的第一缺口211,212分别摆放了一条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第二缺口311,312也分别摆放了一条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在本实施例中,组合后的第一架体2与第二架体3的厚度为15公分,而第一架体2的顶部至上层钢筋间需预留约3公分的保护层间隔,同样地,第二架体3的底部至下层钢筋间也需预留约3公分的保护层间隔。借此,除了可确保楼板的结构强度外,同时可避免钢筋外露或表层易出现裂痕的情形发生。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