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板预留口吊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7848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楼板预留口吊胎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楼板预留口吊胎。



背景技术:

住宅卫生间、厨房下水管道安装后,一般需要在管道与楼板相接处,灌注混凝土,用于固定下水管道。传统做法一般是采用小块木质模板或泡沫板,抠出与下水道相同直径的孔洞,采用细铁丝吊在楼板下部,俗称吊胎,再灌注混凝土。这种做法,一是效率较低,二是细铁丝锈蚀后,形成渗水通道,容易漏水,三是拆模后不平整,观感较差。

公开号为CN 203475824 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电管道吊模器,采用PVC 塑料制作而成,成品为两个半圆形吊模器;半圆吊模器结构主要分托台、抱箍、支撑棱。但由于其使用时利用螺栓拼接成整体,不便操作,限制了装设速度。

公开号为CN 202299418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洞口吊模架,包括由用于紧扣管道的半圆筒状固定板和与固定板垂直的用于支撑模板的支撑板组成的两个半部、连接两个半部的连接件及使两个半部的自由端紧扣在管道上的紧固件。使用时将两个半部的自由端张开卡住管道,然后用紧固件将两个半部扣紧,即可完成吊模架牢固绑扎管道的过程。但由于其连接件使用了铰链结构、紧固件也采用了螺栓螺母结构,因此同样存在装设速度慢的问题。另外,其为了实现两个结构能打开,上部支撑板设有缺口,灌注混凝土时容易从此处掉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一次注塑完成,而造价低廉、适用面广、装拆容易、使用灵便、安全可靠的楼板预留口吊胎,为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楼板预留口吊胎,分为两部分,一是附着于楼板预留口下部管道外壁的抱箍,二是与楼板平面平行的托板,二者垂直相交为一个整体,所述的抱箍和托板通过微弹性塑料一体注塑成型,所述抱箍包括左半箍11和右半箍12,当左半箍11和右半箍12同心时,左半箍11和右半箍12的内端面之间的距离L为10mm以上,其中一侧内端面之间通过与二者连为一体的羁绊13连接,所述羁绊13靠近抱箍的上下中心设置,羁绊13的内外表面中心设置贯通上下的V形折槽14;所述的托板为分别与左半箍11、右半箍12上端相连的左半托板21、右半托板22,当左半箍11和右半箍12同心时,左半托板21和右半托板22的内端面相抵接;左半箍11和右半箍12的前方外壁分别凸出上凸台111和下凸台112,一根3㎜粗的自攻螺钉113穿过其中一个所述下凸台112后钻入对应的上凸台111内,所述自攻螺钉113上套设一端带有圆环的螺栓114,所述螺栓114的另一端超过另外一个上凸台121或下凸台122的右端后螺接一个蝶形螺母123,蝶形螺母123与所述上凸台121或下凸台122之间设置垫圈124,通过拧紧蝶形螺母123,能使两个半箍紧紧抱住管道;左半箍11和右半箍12的后方外壁设置一对后凸台3,每个凸台预留直径5mm的孔31。

进一步地,所述左半托板21和右半托板22在对应于羁绊13上方被切去一部分以适应靠近墙面的预留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托板与抱箍交接面的外侧设置多个支撑肋4。

进一步地,所述左半托板21和右半托板22的内端面分别设置倒角24以便于开合。

进一步地,所述抱箍的内径分别适用于DN25 mm、DN32 mm、DN 40 mm、DN 50mm、DN 65 mm或DN100 mm的消防管和暖气管,φ75 mm、φ110 mm、φ160 mm或φ200 mm的排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是可以提高劳动效率,易于操作;二是不使用细铁丝吊挂,不会形成渗水通道;三是封闭密实,混凝土浇筑后表面光滑,观感较好;四是可以多次重复使用,降低费用,特别适合当前在我国普遍使用的管道预留洞口处的二次浇筑吊模施工的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分为两部分,一是附着于楼板预留口下部管道外壁的抱箍,二是与楼板平面平行的托板,二者垂直相交为一个整体,所述的抱箍和托板通过微弹性塑料一体注塑成型,所述抱箍包括左半箍11和右半箍12,内径为50mm,当左半箍11和右半箍12同心时,左半箍11和右半箍12的内端面之间的距离L为10mm,其中一侧内端面之间通过与二者连为一体的羁绊13连接,所述羁绊13靠近抱箍的上下中心设置,羁绊13的外表面中心设置贯通上下的V形折槽14;所述的托板为分别与左半箍11、右半箍12上端相连的左半托板21、右半托板22,当左半箍11和右半箍12同心时,左半托板21和右半托板22的内端面相抵接;左半箍11和右半箍12的前方外壁分别凸出上凸台111和下凸台112,一根3㎜粗的自攻螺钉113穿过其中一个所述下凸台112后钻入对应的上凸台111内,所述自攻螺钉113上套设一端带有圆环的螺栓114,所述螺栓114的另一端超过另外一个上凸台121或下凸台122的右端后螺接一个蝶形螺母123,蝶形螺母123与所述上凸台121或下凸台122之间设置垫圈124,通过拧紧蝶形螺母123,能使两个半箍紧紧抱住管道;托板与抱箍交接面的外侧设置4个支撑肋4,本实施例的管径较小,因此一根螺栓即可满足要求,若管径较大时,可以采用多根螺栓来增加包覆力。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微弹性塑料注塑成型,加之左半箍11和右半箍12的内端面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使得左半箍11和右半箍12不仅可以在水平面进行展开、合上这样的翻转,而且可以在垂直于水平面的平面内进行一定幅度的扭转,从而可以使得左半托板21和右半托板22的上表面形成高度差,因此在左半箍11和右半箍12在水平面进行展开的时候,左半托板21的上表面可以插入右半托板22的下表面下,或者左半托板21的下表面可以插入右半托板22的上表面上,充分利用了材料本身的弹性,从而实现两半部分能顺利开合,因此制造简便、造价低廉。

当碰到管道距离墙壁更近致使托板无法安装时,可以用壁纸刀将托板裁切去一部分以适应之。甚至可以进一步,用壁纸刀切开羁绊部位,将本产品的两个抱箍和与之相连的托板,分别插入管道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再用细铁丝或螺栓连接羁绊两侧预留的带孔31的凸台3,也能抱紧管道,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