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伸缩楼梯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2078发布日期:2018-10-16 19:31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伸缩楼梯护栏。



背景技术:

楼梯护栏是安装在楼梯上起隔离保护作用的护栏。

如公布号为CN10336226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楼梯护栏,包括固定安装在楼梯上的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设置有扶手,立柱的下端设置有横杆,扶手与横杆之间设置有格栅。

对于身高较低的人,使用手抓住立柱,以保证身体的稳定性;但是身高较高的人,需要将腰弯下,重心前移抓住扶手,才能保证身体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伸缩楼梯护栏,其优点是供身高较高的人抓住扶手,降低身高较高的人弯腰扶扶手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伸缩楼梯护栏,包括立柱,与立柱的底部固接的底座以及与立柱顶部固接的扶手,所述立柱包括固定于底座的连杆一,所述连杆一内滑动连接有连杆二,还设有将连杆二与连杆一锁紧的锁紧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杆二滑出连杆一,进而增加立柱的高度,再利用锁紧件将连杆一与连杆二的滑动后的位置固定,以供身高较高的人抓住扶手,降低身高较高的人弯腰扶扶手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杆一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连杆一的内部开设有连通开口的滑槽,所述连杆二沿所述滑槽在所述连杆一内滑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杆二在连杆一的滑槽内滑动,使得连杆二沿滑槽的方向滑出,降低了立柱与扶手固定发生偏移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杆二的底部凸起有防止连杆二滑出开口的防脱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脱部可以将连杆二的底部止于开口的下方,进而防止连杆二从所滑槽内滑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件为把手,所述连杆一的侧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把手固定在所述螺纹孔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把手便于操作人员握持拧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杆二临近所述防脱部的一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所述把手的一端抵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固定槽与把手的一端抵接,进而使连杆一与连杆二的滑动位置固定,固定扶手的高度,便于身高较高的人可抓住扶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柱之间连接有稳定所述立柱的横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横杆进一步增加了立柱之间的稳定性,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两人握持住扶手的两端,将扶手往上抬,抬到所需高度时,将扶手下表面固接的立柱的滑动位置固定,即将把手末端拧入连杆二的固定槽内,再依次从两端到中部将把手末端拧入固定槽内,使立柱和扶手减小发生形变的可能性,进而使扶手的高度升高以适应身高较高的人抓住扶手;

2、在扶手的拐角处,将扶手设置为圆弧过渡,可防止使用者因扶手没有过渡或其他过渡造成的使用者的手腾空在立柱上方,降低使用者的平衡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体现立柱未拧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体现立柱拧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B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立柱;21、连杆一;211、螺纹孔;22、连杆二;221、防脱部;222、固定槽;223、开口;224、滑槽;3、把手;4、扶手;5、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可伸缩楼梯护栏,如图1所示,包括立柱2、立柱2顶部固定连接的扶手4以及立柱2的底部穿过的横杆5,穿出横杆5的部分固定连接有底座1,底座1固接在楼梯上。

参照图2和图3所示,立柱2包括连杆一21和连杆二22,连杆一21的底部与底座1固定连接,连杆一21的顶部开设有开口223,连杆一21内部开设有滑槽224,滑槽224与开口223连通,连杆二22的底部设置有防脱部221,滑槽224的宽度是开口223的宽度与防脱部221之和,当连杆二22的底部滑到开口223处时,防脱部221与开口223处抵触,进而使连杆二22的底部止于开口223的下方,以防止连杆二22从滑槽224内滑脱。

参照图3所示,在连杆二22的侧面上开设有长条形的固定槽222,连杆一21的侧壁对应固定槽222的位置开设有螺纹孔211,螺纹孔211内螺纹连接有把手3,把手3沿连杆二22的中心线方向竖直放置时把手3的末端未进入固定槽222内,使连杆二22可在连杆一21内沿中心线方向上下滑动。

参照图4和图5所示,拧动把手3,使其末端进入到固定槽222内,拧动把手3,把手3的末端与固定槽222的底面抵触时,压紧固定槽222的底面,进而将连杆二22压紧固定在连杆一21内,以固定连杆一21与连杆二22滑动后的位置。

参照图1所示,连杆二22的顶部与扶手4固定连接,扶手4的上表面光滑,减少手扶扶手4的摩擦力。在扶手4的拐角处,将扶手4设置为圆弧过渡,可防止使用者因扶手4没有过渡或其他过渡造成使用者的手腾空在立柱2上方,降低使用者的平衡性。

工作过程:两人握持住扶手4的两端,将扶手4往上抬,抬到所需高度时,将扶手4下表面固接的立柱2的滑动位置固定,即将把手3末端拧入连杆二22的固定槽222内,再依次从两端到中部将把手3末端拧入固定槽222内,使立柱2和扶手4减小发生形变的可能性,进而升高扶手4的高度以适应身高较高的人抓住扶手4,提高身高较高的人扶着扶手4的平衡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