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拉式钢内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98587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抽拉式钢内模。



背景技术:

空心板梁预制技术在现在的公路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的运用。空心板梁预制工法经过多年的发展,经历了木芯模、钢木组合芯模、空气胶囊芯模,逐渐发展到现有的铰接抽拉式钢内模,例如,中国发明专利文献CN102294741A公开了一种铰接抽拉式钢内模,解决了传统的芯模刚性不足、浮力大难以定位的缺陷,大幅度缩短了安装、拆除时间,明显提高了空心板梁预制质量。但上述发明专利中,钢内模的抽拉单元设计上,是通过设置上下铰接的两段臂板与拉杆进行抽拉,理论上只要确保所施加的抽拉力与拉杆轴线重合,抽动拉杆,带动臂板收合每个构件的上下两个结段,即可实现钢内模拆除。但实际操作中,难以确保抽拉力与拉杆轴线重合,一旦抽拉力偏离拉杆轴线,就会造成臂板变形、铰链损坏,甚至会造成钢内模卡死,难以拆除;而且,损坏的钢内模需要修复后才能重复使用,降低了钢内模的利用率及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抽拉式钢内模,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抽拉式钢内模,包括第一模板、第二模板;所述的第一模板包括上下对称且相互铰接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的第二模板包括上下对称且相互铰接的第三构件和第四构件;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第三构件及第四构件截面均为近似L型的钢板,四个构件共同组成中空的筒状结构;所述的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分别设有一个抽拉单元,所述的每个抽拉单元包括主轴拉杆和至少一条钢丝绳;所述的钢丝绳中部均与主轴拉杆固接,钢丝绳两端分别与上下两个构件固接;通过抽拉主轴拉杆,钢丝绳带动其连接的上下两个构件以铰接轴为中心转动收合,实现钢内模卸模。

优选的,第一构件与第三构件之间通过楔形结构形成斜角面搭接,且第一构件位于第三构件外侧;第二构件与第四构件之间通过楔形结构形成斜角面搭接,且第二构件位于第四构件外侧。

优选的,所述的斜角面与水平面夹角为45°。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通过合页铰接,所述的第三构件与第四构件通过合页铰接。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第三构件及第四构件内表面均固设支撑钢板。

优选的,每节抽拉式钢内模长度为5m;每个抽拉单元均匀间隔布设3根钢丝绳与上下两个构件固接。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采用钢丝绳连接每个模板上下两个构件与主轴拉杆,无需使用铰链连接,杜绝了铰链及臂板损坏的风险,维护成本低,方便重复使用;

(2)通过抽拉钢丝绳中心的主轴拉杆进行钢内模卸模时,钢丝绳能够自动调整作用到上下构件的拉力分力方向,使收合构件的拉力分力沿钢丝绳方向指向主轴拉杆,不会产生偏离,使钢内模拆卸动作可控,有效地避免了抽拉钢内模过程中造成卡死的问题;

(3)第一构件与第三构件之间通过楔形结构形成斜角面搭接,且第一构件位于第三构件外侧,第二构件与第四构件之间通过楔形结构形成斜角面搭接,且第二构件位于第四构件外侧,拆模时,先拆卸第二模板,再拆卸第一模板,两模板拆卸时不会相互干扰,易于脱模;

(4)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之间、第三构件与第四构件之间通过合页铰接,既方便钢内模安装成型,又方便拆模,不易造成损坏,大幅度缩短安装、拆除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5)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第三构件及第四构件内表面均固设支撑钢板,支撑钢板形成每个构件的加强筋板,提高了钢内模的强度与刚性,防止钢内模变形损坏;

(6)每节抽拉式钢内模长度设为5m,长度适中,方便安装和拆模作业;每个抽拉单元均匀间隔布设3根钢丝绳与上下两个构件固接,抽拉时,拉力能够均匀地分布在上下构件上,抽拉作业更加稳定可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抽拉式钢内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抽拉式钢内模第二模板示意图。

其中,10为第一模板,11为第一构件,12为第二构件,20为第二模板,21为第三构件,22为第四构件,30为抽拉单元,31为主轴拉杆,32为钢丝绳,40 为合页,51为支撑钢板,52为构件横梁,53为搭接梁,60为U型锁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请参见图1至图2,本实施例的每节抽拉式钢内模长度为5m,每节钢内模均包括第一模板10、第二模板20。第一模板10包括上下对称的第一构件11和第二构件12,第二模板20包括上下对称的第三构件21和第四构件22。第一构件 11、第二构件12、第三构件21及第四构件22截面均为近似L型的钢板,四个构件共同组成中空的筒状结构,以形成抽拉式钢内模的外框体。

本实施例中,每个构件均设有支撑钢板51和构件横梁52。其中,支撑钢板51采用厚度1cm的钢板,与每个构件内表面垂直焊接,每两个支撑钢板51间隔 60cm设置,形成构件的加强筋内撑;构件横梁52采用80*8#角钢,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每个构件的铰接端边缘,以提高钢内模的强度与刚性,防止钢内模变形损坏。第一构件11与第二构件12通过固定在构件横梁52上的合页40连接,第三构件21与第四构件22通过固定在构件横梁52上的合页40连接,以使上下构件之间能够绕合页40相向转动,便于钢内模脱模。每个构件的自由端均固设有搭接梁53,该搭接梁53采用6#角钢与钢板焊接,以形成具有45°的斜角面,第一构件11与第三构件21通过搭接梁53斜角面搭接,且第一构件11位于第三构件21外侧;第二构件12与第四构件22通过搭接梁53斜角面搭接,且第二构件12位于第四构件22外侧,便于钢内模拆模。

第一模板10和第二模板20分别设有一个抽拉单元30,每个抽拉单元30均包括主轴拉杆31和三条钢丝绳32。三条钢丝绳32均匀间隔布设在主轴拉杆31 上,且中部均与主轴拉杆31通过U型锁扣60固接,钢丝绳32两端分别与上下两个构件通过U型锁扣60固接。

使用时,将第一模板10和第二模板20分别张开搭接拼装,组成钢内模,然后吊运至已砼浇筑的底板上进行安装固定。当空心板梁达到钢内模拆卸条件时,先拆卸第二模板20,再拆卸第一模板10;利用龙门吊、定滑轮、钢丝绳及挂钩等工具,将挂钩勾住主轴拉杆31,调整钢丝绳与主轴拉杆31的抽拉方向与空心板梁轴线平行;随后龙门吊提升钢丝绳,挂钩带动主轴拉杆31向外抽拉,与主轴拉杆31固定的钢丝绳32带动上下两个构件合拢,即实现钢内模拆模。两个模板拆卸时不会相互干扰,脱模方便,且不易损坏,重复利用率高。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实用新型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