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金刚线工字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4528发布日期:2018-06-12 21:18阅读:8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金刚线工字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金刚线工字轮,属于切割机床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刚石线切割机采用金刚石线单向循环或往复循环运动的方式,使金刚石线与被切割物件间形成相对的磨削运动,从而实现切割的目的。金刚线切割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快,对比传统砂浆切割,具有TTV较小,硅片表面损耗小,硅片碎片率低等优势。

目前,金刚线工字轮作为收线轮在金刚石线切割机中普遍使用,当收线轮钢线太多或是收线张力较大时,金刚线的工字轮易变形,难以拆卸。金刚线的收线轮线满后,工字轮的线将会用切割机割断,轮子再次回收利用,但也容易让工字轮受伤。回收的空工字轮,若摆放不当,运输过程轮子间碰撞,易导致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不易变形的新型金刚线工字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金刚线工字轮,包括钢圈、内部支架和可充气橡胶层,内部支架设置在钢圈内侧,可充气橡胶层设置在钢圈的外表面;钢圈为工字轮,内部支架至少为两片,内部支架围绕所述钢圈的圆心均匀间隔分布,内部支架的一端与钢圈内侧固接,内部支架的另一端在钢圈的圆心处相互固接;可充气橡胶层内设置有充气空腔和钢丝网层,充气空腔设置在可充气橡胶层内部中间,钢丝网层设置在充气空腔远离钢圈的一侧内表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可充气橡胶层的外表面设置有充气嘴。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可充气橡胶层的外表面设置有耐磨涂层。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可充气橡胶层的充气空腔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内部支架为均匀间隔分布的三片。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金刚线工字轮在使用时先通过充气嘴向可充气橡胶层的充气空腔内充气,使得可充气橡胶层膨胀,再装上金刚石线切割机,进行收放金刚线,当本实施例的新型金刚线工字轮线满时,将新型金刚线工字轮从机台拆下,直接将可充气橡胶层里的气体放掉,因直径变小,钢线会自动松散脱落,无需切割机切,使用方便并且增加工字轮回收利用次数;

(2)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金刚线工字轮通过内部支架能够有效防止工字轮变形;

(3)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金刚线工字轮由于设置有可充气橡胶层还可以防止运输碰撞导致的工字轮变形;

(4)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金刚线工字轮由于可充气橡胶层内设置有钢丝网层,大大提高了可充气橡胶层的抗压能力,延长了使用寿命;

(5)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金刚线工字轮由于可充气橡胶层的外表面设置有耐磨涂层,大大提高了可充气橡胶层的耐磨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型金刚线工字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型金刚线工字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内部支架,2-钢圈,3-可充气橡胶层,4-充气嘴,5-压力传感器,6-充气空腔,7-钢丝网层,8-耐磨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新型金刚线工字轮,如图1和2所示,包括钢圈2、内部支架1和可充气橡胶层3,内部支架1设置在钢圈2内侧,可充气橡胶层3设置在钢圈2的外表面;钢圈2为工字轮,内部支架1为三片,内部支架1围绕钢圈2的圆心均匀间隔分布,内部支架1的一端与钢圈2内侧固接,内部支架1的另一端在钢圈2的圆心处相互固接;可充气橡胶层3内设置有充气空腔6和钢丝网层7,充气空腔6设置在可充气橡胶层3内部中间,钢丝网层7设置在充气空腔6远离钢圈2的一侧内表面上。可充气橡胶层3的外表面设置有充气嘴4。可充气橡胶层3的外表面设置有耐磨涂层8。可充气橡胶层3的充气空腔6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5。

本实施例的新型金刚线工字轮在使用时,先通过充气嘴4向可充气橡胶层3的充气空腔6内充气,使得可充气橡胶层3膨胀,再装上金刚石线切割机,进行收放金刚线,当本实施例的新型金刚线工字轮线满时,将新型金刚线工字轮从机台拆下,直接将可充气橡胶层3里的气体放掉,因直径变小,钢线会自动松散脱落,无需切割机切,使用方便并且增加工字轮回收利用次数。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