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挑式脚手架支撑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7571发布日期:2018-07-11 01:49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悬挑式脚手架支撑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悬挑式脚手架是一种利用悬挑在建筑物上的支撑结构搭设的施工用脚手架,可沿建筑物垂直方向分段悬挑,能满足不同高度的外脚手架搭设需要,弥补了落地式脚手架搭设高度的限制,比升降式脚手架施工工艺简便,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

目前,现有的悬挑式脚手架支撑连接方式通常是将脚手架立杆和支撑件的连接方式是刚性连接,属于固定约束;不仅节点受力不均匀,当荷载增大时,焊接处极易开裂,而且在前期焊接和后期拆除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随后出现一种悬挑式脚手架支撑连接结构。授权公告号为CN20203131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悬挑式脚手架支撑连接结构,它包括固定安装建筑物上并延伸至建筑物外的支撑件以及竖设于支撑件延伸至建筑物外的延伸部分上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底部活动嵌插于支撑件内,顶部向上伸出露置于支撑件上方且能与脚手架立杆配合插接连接。

使用这种悬挑式脚手架支撑结构需要先在支撑件2上确定好位置并且打好孔,然后把连接件插入孔内,再把脚手架立杆插接在连接件上。若要使用其他孔径的脚手架,需要更换连接件或者只能使用更大孔径的脚手架,更换、使用起来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挑式脚手架支撑连接结构,具有适应于多种孔径的脚手架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悬挑式脚手架支撑连接结构,包括安装于建筑物上的支撑件以及设置在支撑件上的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滑移连接在支撑件上的基座、固定连接在基座上的卡盘体以及设置在基座上且具有平面螺纹的驱动轴,所述卡盘体沿着径向设有限位开槽,所述卡盘体上还设有沿着限位开槽内滑移用于供脚手架立杆插接的活动卡爪,所述活动卡爪底部设有与驱动轴平面螺纹相啮合以驱动活动卡爪在限位槽内移动的底面螺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支撑件安装在建筑物上,连接件滑移安装在支撑件上,确定安装位置后,根据脚手架立杆的孔径,转动驱动轴,驱动轴上的平面螺纹与活动卡爪的底面螺纹相啮合,驱动活动卡爪沿平面螺纹运动,同时在卡盘体上的限位开槽的作用下,驱动活动卡爪沿限位开槽向中心靠近或者退出至适合脚手架立杆孔径的位置,驱动轴控制活动卡爪向中心靠近或者退出,以适应不同孔径的脚手架立杆。

优选地,所述卡盘体的中部和/或边缘设有限制活动卡爪脱离开槽的限位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活动卡爪过于靠近卡盘体中部或者边缘时,设置在卡盘体中部或者边缘的限位部会挡住活动卡爪前进或者退出,不仅有效减少活动卡爪碰撞,保护活动卡爪,而且能防止活动卡爪脱离卡盘体。

优选地,所述活动卡爪相抵于脚手架立杆的接触面为圆弧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活动卡爪与脚手架立杆的接触面积,方便活动卡爪插入脚手架立杆内,防止活动卡爪断裂。

优选地,所述活动卡爪内侧面设有加强肋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强了活动卡爪的强度,防止活动卡爪断裂。

优选地,所述驱动轴侧面设有增大驱动轴侧面摩擦系数的防滑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驱动轴侧面的摩擦系数,便于转动驱动轴。

优选地,所述基座上设有放置着滚珠的凹槽,所述驱动轴底部设有供滚珠滚动的滚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驱动轴转动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可以有效减少转动驱动轴时驱动轴与基座之间的摩擦力,方便驱动轴转动。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用于锁紧驱动轴的锁紧装置。

优选地,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设置在驱动轴上具有通孔的连接块、设置在通孔内的扳手柄以及设置在基座上且绕驱动轴轴心分布的插孔,所述通孔直径小于所述插孔直径,所述扳手柄一端直径大于通孔直径,另一端可以与插孔间隙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要转动驱动轴时,可以使用扳手柄来转动驱动轴,使用方便省力。当确定好活动卡爪的位置后,把扳手柄插入基座的插孔内,当驱动轴转动时,转动力作用在插孔上,插孔会产生反作用力阻止驱动轴转动,把驱动轴锁紧,减少活动卡爪移动。

优选地,所述锁紧装置为设置在驱动轴上具有通孔的连接块、设置在连接块上且用于驱动轴与基座连接的螺栓和设置在基座上且绕驱动轴轴心分布的螺纹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确定好活动卡爪的位置后,驱动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基座上,锁紧驱动轴,减少活动卡爪移动。

优选地,基座与支撑件通过固定件连接,所述基座底部设有与支撑件的上腿相配合的滑移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座可拆卸,基座和支撑件可以反复利用,节省资源。而且基座沿支撑件的上腿移动来确定安装位置,方便调节排距,以适应不同工程需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不改变排距的情况下,可以更换不同孔径的脚手架,提高工作效率;

2.可以调节排距,适应不同工程需要;

3.连接件结构简单小巧,连接件和支撑件可以反复使用,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悬挑式脚手架支撑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连接件与支撑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连接件的立体爆炸图;

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仰视连接件的立体爆炸图;

图6为实施例2中连接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1、建筑物;2、支撑件;210、上腿顶面;220、上腿底面;300、连接件;310、基座;311、滚珠;312、凹槽;313、滑移部;320、卡盘体;321、限位开槽;322、第一限位部;323、第二限位部;324、盘体;325、转轴;330、驱动轴;331、平面螺纹;332、滚道;333、防滑部;340、活动卡爪;341、底面螺纹;342、加强肋板;343、前端面;344、后端面;345、移动部;346、接触面;347、卡爪主体;348、底板;350、锁紧装置;351、连接块;352、螺栓;353、螺纹孔;354、通孔;355、扳手柄;356、插孔;4、预埋件;5、脚手架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悬挑式脚手架支撑连接结构,参见图1和图2,包括固定安装于建筑物1上的支撑件2以及设置在支撑件2上的连接件300,支撑件2为支撑件2,支撑件2通过预埋件4固定安装于建筑物1上,预埋件4为预埋螺栓。在安装使用时,脚手架立杆5插接在连接件300上。

参见图2和图3,连接件300包括设置在支撑件2上的基座310、固定连接在基座310上的卡盘体320、设置在基座310上的驱动轴330以及设置在卡盘体320上的活动卡爪340。其中,基座310底部设有滑移部313,滑移部313形状为分别向对边折转的一对平行边,基座310的底部相贴于支撑件2的上腿顶面210,滑移部313的内侧面相抵于支撑件2的上腿底面220,使基座310能够沿支撑件2移动,接着,确定好基座连接件300的位置后,基座310与支撑件2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卡盘体320与基座310焊接连接,其连接方式还可以为螺栓连接、键销连接等。卡盘体320包括圆饼状的主盘体324以及圆柱状的转轴325,转轴325焊接在主盘体324中部。圆柱状的驱动轴330的中部设有通孔,驱动轴330套装在转轴325外。脚手架立杆5插接在活动卡爪340上。

参见图3,主盘体324沿着径向设有阶梯状的限位开槽321,限位开槽321绕主盘体324轴心均匀分布有三个。在限位开槽321内设有活动卡爪340,活动卡爪340包括圆弧柱状的卡爪主体347以及焊接在卡爪主体347底部的底板348,底板348两侧设有移动部345,移动部345的顶面相抵于限位开槽321的底面,移动部345的外侧面相抵与限位开槽的内侧面,使活动卡爪340能沿限位开槽321移动。在使用过程中,为了减少活动卡爪340碰撞,在限位开槽321靠近主盘体324圆心的两侧设有斜面322,底板348的前端面343为三角形,当活动卡爪340过于靠近主盘体324圆心时,斜面322相抵于前端面343,防止活动卡爪340向主盘体324圆心移动。同时,为了防止使活动卡爪340脱离卡盘体320,在限位开槽321远离主盘体324圆心的两侧通过圆弧饼状的限位部323,底板348的后端面344为圆弧面,当活动卡爪340过于远离主盘体324圆心时,限位部323的内侧面相抵于后端面344,防止活动卡爪340沿限位开槽321脱离卡盘体320。驱动轴330设有平面螺纹331,底板348的底部设有与驱动轴330的平面螺纹331相啮合的底面螺纹341,驱动轴330螺纹啮合活动卡爪340以驱动活动卡爪340沿限位开槽321移动。为了方便活动卡爪340插入脚手架立杆5内和增大活动卡爪340的受力面积,活动卡爪340与脚手架立杆5的接触面346为圆弧面。为了防止活动卡爪340断裂,活动卡爪340内侧面还设有加强肋板342。为了方便转动驱动轴330,驱动轴330侧面还设有防滑部333。

参见图3和图4,连接件300还包括锁紧装置350,锁紧装置350包括设置在驱动轴330上具有通孔354的连接块351、设置在连接块351上且用于驱动轴330与基座310连接的螺栓352和设置在基座310上且绕驱动轴330轴心分布的螺纹孔353。根据活动卡爪340的位置,确定驱动轴330转动的圈数,进而确定螺纹孔353分布的位置。当确定好活动卡爪340的位置后,驱动轴330通过螺栓352固定连接在基座310上,锁紧驱动轴330,减少活动卡爪340的移动。

参见图3和图5,驱动轴330转动时,为了减少基座310与驱动轴330之间的摩擦,基座310上设有放置着滚珠311的凹槽312,驱动轴330底部设有滚珠311滚动的滚道332,把基座310转动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以减少摩擦力。

工作过程:首先,把支撑件2通过预埋件4固定安装于建筑物1上,把连接件300放在支撑件2上。接着根据工程需求,连接件300在支撑件2上移动确定位置,当确定好位置后,连接件300螺栓连接在支撑件2上。然后,根据脚手架立杆5的孔径,转动驱动轴330驱动活动卡爪340沿限位开槽321向中心靠近或者退出。当确定好活动卡爪340位置后,驱动轴330与基座310螺栓连接,从而锁紧活动卡爪340的位置。最后,脚手架立杆5插接在活动卡爪340上。

实施例2

一种悬挑式脚手架支撑连接结构,参见图6,基于实施例1且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锁紧装置350包括设置在驱动轴330上具有通孔354的连接块351、设置在通孔354内的扳手柄355以及设置在基座310上且绕驱动轴330轴心分布的插孔356。根据活动卡爪340的位置,确定驱动轴330转动的圈数,进而确定插孔356分布的位置。通孔354直径小于所述插孔356直径,扳手柄355一端直径大于通孔354直径,另一端与孔356间隙配合。当要转动驱动轴330时,可以使用扳手柄355来转动驱动轴330。当确定好活动卡爪340的位置后,把扳手柄355插入基座310的插孔356内,当驱动轴330转动时,转动力作用在插孔356上,插孔356会产生反作用力阻止驱动轴330转动,把驱动轴330锁紧,减少活动卡爪340移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