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阳角踢脚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6246发布日期:2018-06-05 22:32阅读:6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阳角踢脚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阳角踢脚线。



背景技术:

踢脚线作为家庭装饰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产品,其作用是在地板和墙面结合的不是很好时,依靠踢脚线使结合处达到平整,同时防止在清洁地面卫生时将墙面污染,此外,还可以达到美观的效果。

专利公告号为CN2727306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阳角踢脚线,其中,踢脚线的饰面板包括基体板和紧密贴合于该基体板一面的外表面板,基体板上有一个横贯该基体板且沿基体板纵向截面呈V型的槽,该V型槽的槽口在基体板上与外表面板相对一侧面上,V型槽的槽底在基体板与外表面板相贴合处。沿V型槽将踢脚线进行弯折,使得V型槽的两个斜边自然拼合,从而该踢脚线可以贴合在墙体阳角上。

但V型槽的开设使得阳角两侧的基体板之间的连接强度降低,容易断裂,从而影响墙体阳角处踢脚线的牢固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阳角踢脚线,通过过渡板连接两个直线板构成适合墙体阳角的踢脚线,并利用加强件增强两直线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增强踢脚线的牢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阳角踢脚线,包括直线板,两个所述直线板通过过渡板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板呈L形设置且两侧壁分别与两所述直线板卡接,所述直线板与所述过渡板于两者连接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卡接槽和卡接块,所述卡接槽和所述卡接块卡接配合;两个所述直线板靠近阳角的侧壁之间连接有加强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L形的过渡板连接两个直线板以构成适合墙体阳角的踢脚线,再利用加强件增强两直线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两直线板与墙体的贴合,从而增强踢脚线与墙体阳角的连接强度,保证踢脚线的牢固度。由于过渡板与直线板卡接,从而在储存或运输踢脚线时,可以对直线板和过渡板进行拆分,减小占据的空间,同时避免震动过程中踢脚线出现断裂。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件包括贴附在所述过渡板内侧的金属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与两个所述直线板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紧固件将加强板两端固定在两个直线板上,当踢脚线安装在阳角时,加强板保持直线板与墙体的贴合,并加强了过渡板和直线板的连接强度,降低了过渡板脱落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槽和卡接块均呈燕尾形设置,所述卡接槽连通所述直线板靠近阳角的一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过渡板上的卡接块从直线板的内侧滑移卡入直线板上的卡接槽中,当两个直线板通过加强件固定连接后,过渡板无法朝直线板内侧移动,加上卡接槽和卡接块均为燕尾形,过渡板无法从直线板上脱离,从而增强了过渡板和直线板的连接强度,进而增强了两直线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槽和所述卡接块分别沿所述直线板和所述过渡板的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卡接槽和卡接块的卡接配合,进一步增强过渡板和直线板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板弯折处呈圆弧状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过渡板贴合墙体阳角的凸出处,过渡板呈圆弧状设置,减小人们撞击墙体阳角时受到的伤害。同时,圆弧状的过渡板将其受到的力进行分散,从而减小墙体受到的破坏。

进一步的,所述直线板从上至下依次为防撞段和支撑段,所述防撞段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段与所述凹槽插接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段连接墙体与地面,起到减少墙体变形的作用,而防撞段厚度大于支撑段可以降低支撑段受到撞击的可能性,进而保护墙体。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段远离所述阳角的侧壁上朝外凸起形成多个弧形块,所述防撞段的顶端呈弧形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弧形块增厚防撞段,提高防撞段的强度,同时,防撞段的顶端为弧形,能够减少灰尘的堆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过渡板将两个直线板连接,构成适配墙体阳角的踢脚线,并利用加强板增强两直线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阳角处踢脚线的牢固度;

(2)通过将过渡板设置为圆弧形,减少人体撞击踢脚线时受到的伤害,也提高踢脚线承受撞击的能力,进而保护墙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直线板;2、过渡板;3、卡接槽;4、卡接块;5、加强件;6、加强板;7、紧固件;11、防撞段;12、支撑段;13、弧形块;1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阳角踢脚线,参见图1,包括直线板1,两个直线板1通过过渡板2固定连接,过渡板2呈L形设置且两侧壁分别与两直线板1的侧壁卡接,从而两直线板1呈直角设置,适配于墙体阳角的安装。过渡板2弯折处呈圆弧状设置,从而减小人体撞击过渡板2时受到的伤害。结合图2,直线板1与过渡板2于两者连接的侧壁上沿高度方向分别设置有多个卡接槽3和卡接块4,卡接槽3和卡接块4卡接配合,卡接槽3和卡接块4均呈燕尾形设置,卡接槽3连通直线板1靠近阳角的一侧,从而过渡板2可由直线板1靠近阳角的一侧将卡接块4卡入卡接槽3。

为增强两直线板1的连接强度,两个直线板1之间连接有加强件5。加强件5包括固定在直线板1靠近阳角侧壁上的金属加强块6,本实施例中,加强块6采用钢片制成,加强块6贴合直线板1和过渡板2延伸设置。结合图2,加强块6的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7与两个直线板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紧固件7采用螺钉。从而利用加强块6增强两个直线板1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由于加强块6的限制,过渡板2无法从直线板1上脱离,保证过渡板2与直线板1的连接。

直线板1从上至下依次为防撞段11和支撑段12,防撞段11远离阳角的侧壁上朝外凸起形成多个弧形块13,既增强美观度,又增加防撞段11的厚度,提高防撞段11承受撞击的能力。防撞段11顶端呈弧形设置,减少灰尘的堆积,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14,支撑段12与凹槽14插接配合,从而防撞段11厚度大于支撑段12,对支撑段12进行保护,降低支撑段12受到撞击的可能性以保证支撑段12对墙体和地面的连接作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

要安装踢脚线时,先将支撑段12插入防撞段11的凹槽14中以拼接成直线板1,再沿着直线板1上卡接槽3连通侧壁的槽口将过渡板2上卡接块4卡入卡接槽3中,实现过渡板2和直线板1的连接。再利用紧固件7将加强块6与两个直线板1固定连接,完成踢脚线的组装。将踢脚线安装在墙体阳角处,加强块6保证过渡板2和直线板1的连接,从而两个直线板1呈正交设置,踢脚线能够与墙体阳角相贴合,增强了踢脚线与墙体的连接强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