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背景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4961发布日期:2018-06-15 23:14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电视背景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家装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视背景墙挂板。



背景技术:

传统居家的电视背景墙一般为木工师傅现场制作且现场油漆,一方面,在现场制作电视背景墙时,难免会造成整体品质及效果的层次不齐,甚至整体品质及效果下降,同时现场油漆也加大了甲醛等毒害性物质的排放。

另一方面设计此款电视背景时遇到的最大难点为现有的挂板结构表面无法实现50-150KG的承重要求及传统电视背景墙的所有元素都为固定式,不可根据需求使背景板上元素的灵活移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电视背景板手工制作慢、甲醛排放大、无法承载重力及左右调节等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电视背景墙。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视背景墙,包括挂板以及挂装组件,且所述挂装组件包括条状的第一安装条以及条状的第二安装条,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条固定到墙体,并在该第一安装条与所述墙体之间形成水平挂槽;所述第二安装条设于所述挂板的背面,并形成水平挂钩;所述挂板通过所述水平挂钩和水平挂槽的配合挂装到墙体。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视背景墙中,所述第一安装条与第二安装条的截面分别为直角梯形;在所述第一安装条固定到墙体时,该第一安装条的直角梯形的上底对应的面贴于墙体且斜腰对应的面朝上;位于挂板背面的第二安装条的直角梯形的上底对应的面贴于挂板的背面且斜腰对应的面朝下。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视背景墙中,所述第一安装条与第二安装条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安装条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挂板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视背景墙中,所述挂板与设于挂板上的第二安装条一体或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视背景墙中,所述第一安装条通过膨胀螺丝或膨胀螺栓固定到所述墙体。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视背景墙中,所述电视背景墙包括多块挂板以及多个挂装组件,每一挂板通过一个挂装组件挂装到墙体,且所述多块挂板平行设置并构成第一挂板组。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视背景墙中,所述电视背景墙包括第二挂板组,且所述第二挂板组包括多块挂板以及多个挂装组件;所述第二挂板组中的每一挂板通过一个挂装组件挂装到墙体,且该第二挂板组中的每一挂板与所述第一挂板组中的一个对应挂板对齐并相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视背景墙中,所述电视背景墙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墙体上的条状背景墙滑轨,上下相邻两个挂板之间通过背景墙滑轨相隔;所述背景墙滑轨上具有U型凹槽,且所述U型凹槽构成上下相邻的挂板之间的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视背景墙中,每一所述背景墙滑轨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滑轨和下滑轨,且所述上滑轨的上表面具有上滑槽、所述下滑轨的下表面具有下滑槽;上下相邻的挂板中,上方挂板的底边嵌入所述上滑槽,下方挂板的顶边嵌入所述下滑槽。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视背景墙中,所述第一挂板组和第二挂板组中,位于顶部的挂板的顶边、位于底部的挂板的底边分别设有横向不锈钢边;所述第一挂板组和第二挂板组的自由端分别具有竖向不锈钢边。

本实用新型的电视背景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墙体上固定第一安装条,并在该第一安装条与所述墙体之间形成水平挂槽;所述第二安装条设于所述挂板的背面,并形成水平挂钩;所述挂板通过所述水平挂钩和水平挂槽的配合挂装到墙体,不仅使产品结构简单、安装快捷方便、快装式组合墙面装饰挂板,还可实现批量化生产、降低甲醛含量。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在上下相邻挂板之间的条状背景墙滑轨平行相间的设计元素,通过背景墙滑轨U型铝槽将挂柜与装饰背景挂板的完美结合,每条U型铝槽的承载力可达到100-150KG,解决了早前挂板无法承载重物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视背景墙的墙体打孔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点打孔时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点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视背景墙底部挂板的底边加装横向不锈钢边的示意图及其C点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视背景墙固定第一安装条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视背景墙固定挂板在第一安装条上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视背景墙水平挂槽与水平挂钩相互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与图6中D与F点的局部放大图及固定第一安装条的示意图;

图9是图6中E点的局部放大图及固定背景墙滑轨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电视背景墙顶部挂板的顶边加装横向不锈钢边的结构示意图及其G点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电视背景墙中背景墙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电视背景墙中不锈钢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电视背景墙自由端加装竖向不锈钢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H点的局部放大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电视背景墙组装完成后的电视背景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1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电视背景墙实施例的示意图,该电视背景墙可应用于家装领域。本实施中的电视背景墙包括挂板2以及挂装组件,且挂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条31以及第二安装条32,上述第一安装条31和第二安装条32 可分别为条状。

上述第一安装条31通过膨胀螺丝或膨胀螺栓35固定到墙体1,并在该第一安装条31与墙体1之间形成水平挂槽;挂板2与设于挂板2上的第二安装条32一体或通过紧固件(例如螺钉)固定连接,并形成水平挂钩。在安装第一安装条 31时,可先使用电钻在墙体1上钻出用于安装上述第一安装条31的安装孔(如图2),用铁锤敲击膨胀胶塞或膨胀螺栓35进入该位于墙体1上的安装孔(如图 3)中,然后将预设有安装孔的第一安装条31置于墙体1的表面,并使用螺丝穿过第一安装条31上的安装孔后拧入膨胀胶塞(如图5与图8)。

为了使挂板2与墙体1之间良好的固定安装,以及第一安装条31与第二安装条32的适宜批量化生产,如图7,挂板2可优选条状的长方体板,第一安装条31 与第二安装条32的截面设计为直角梯形。这样,使得挂板2以及挂装组件结构简单,安装快捷方便,快装式组合墙面装饰挂板2,还可实现批量化生产、减少挂板2的甲醛含量。

如图7,在将第一安装条31安装固定到墙体1时,该第一安装条31的直角梯形的上底对应的面贴于墙体1且斜腰对应的面朝上(形成水平挂槽);位于挂板2背面的第二安装条32的直角梯形的上底对应的面贴于挂板2的背面且斜腰对应的面朝下(形成水平挂钩),正好使得挂板2通过水平挂钩和水平挂槽的配合挂装到墙体1。为了使产品的结构简单,可批量化生产,优选第一安装条 31与第二安装条32的长度相等,如果第一安装条31与第二安装条32的承载力足够大的话,第二安装条32的长度可小于或等于挂板2的长度。

上述的电视背景墙可包括多块挂板2以及多个挂装组件,每一挂板2通过一个挂装组件挂装到墙体1,且多块挂板平行设置并构成第一挂板组。

上述电视背景墙还可包括与第一挂板组并排设置的第二挂板组,且该第二挂板组同样包括多块挂板2以及多个挂装组件;该第二挂板组中的每一挂板2 也通过一个挂装组件挂装到墙体,且该第二挂板组中的每一挂板与第一挂板组中的一个对应挂板2对齐并相接触。这样设置使得电视背景板上元素的可以灵活移位,实现挂板及挂柜在背景板上的左右调节。

上述电视背景墙还包括固定在墙体1上的条状背景墙滑轨33,如图9,该背景墙滑轨33可通过螺丝固定到墙体1上,上下相邻两个挂板2之间则通过背景墙滑轨33相隔。具体地,如图11,在背景墙滑轨33上设有U型凹槽,且U型凹槽构成上下相邻的挂板2之间的间隙。背景墙滑轨33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滑轨331 和下滑轨332,且上滑轨331的上表面具有上滑槽333、下滑轨332的下表面具有下滑槽334;上下相邻的挂板2中,上方挂板21的底边嵌入上滑槽333,下方挂板22的顶边嵌入下滑槽334。如此设置的优点在于,通过背景墙滑轨33上U型铝槽将挂柜与装饰背景挂板的完美结合,每条U型铝槽的承载力可达到 100-150KG,解决了早前挂板2无法承载重物的问题。

更进一步地,为了美观以及防止划伤人体,在第一挂板组和第二挂板组上的位于顶部的挂板21的顶边以及位于底部的挂板22的底边分别设有横向不锈钢边341(如图4和图10);所述第一挂板组和第二挂板组的自由端分别具有竖向不锈钢边342(如图14)。所述的不锈钢边34(预设有安装孔)(如图12) 通过十字螺丝刀旋转沉头钢牙螺丝进入预设在挂板2与不锈钢边34上的安装孔进行固定连接。

综合来说,在整个安装过程中。首先,在底部的挂板22的底边安装横向不锈钢边341(如图4),将具有不锈钢边341的挂板22挂接到上述已经安装好的第一安装条上31(如图4),依次安装好第一层的第一挂板组或第一挂板组,在第一挂板组或第一挂板组的顶部固定安装背景墙滑轨33,使第一挂板组或第一挂板组中下方挂板22的顶边嵌入背景墙滑轨33的下滑轨332的下滑槽334,接着,安装好下一组第一安装条31,通过第二安装条32固定挂板2在墙体1上,使得该挂板2底边嵌入背景墙滑轨33的上滑轨331的上滑槽333,依次安装好数层挂板2与数个挂板组件,此外,在顶部的挂板21的顶边安装横向不锈钢边341 (如图10),然后将挂板21按如上的方式固定在墙体1上,该挂板21的底边嵌入背景墙滑轨33的上滑轨331的上滑槽333,最后在第一挂板组和第二挂板组的自由端分别安装固定竖向不锈钢边342(如图13和图1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